液体实时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134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尤指控制预设液体的流量以调节加热速度、 时间的加热装置,利用加热装置的流通管路以电子压力传感器、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 传感器,分别检测预设液体压力、温度,再由流量控制阀调节预设液体流速,达到调整预设 液体经过加热器的加热时间,以有效控制预设液体实时加热温度的目的。
背景技术
一般的液体如水、饮料或工业用流体液剂、药剂等,在常温中使用并不需要进行处 理,若要进行特殊状态使用时,都会予以升温、加热或冷却、冰凉,以进行杀菌、沸腾、热能交 换等用途,且因用途不同会有不同的使用状态和方式,如饮用水或饮料(咖啡、茶、巧克力、 可可等)会通过加热处理,进行杀菌处理作业或者于加热后饮用,可通过饮水机、热水器、 咖啡机等机具进行加热处理;而工业用的液剂或药剂则在加热后进行电解、电镀、热溶解等 用途;且各种液体的温度会随着周围环境或季节、天气的变化等因素影响有温度高、低的差 异,例如夏季温度高,液体的温度也会略提升,而秋、冬季节凉爽,液体的温度自然就略微降 低,因此将液体加热时,在液体流速固定、加热时间固定、加热速度固定的情况下,经常发生 液体加热的温度无法控制,夏季时液体加热后的温度会提高许多,然秋、冬季节时,液体加 热后的温度未达预定的标准,也造成加热的效果不理想,例如一般使用的热水器、开饮机、 大型饮水机或热饮自动贩卖机等加热器具,在开始对液体进行加热时,并无法控制液体的 流量,造成刚开始输出的液体温度过低或者并未加温,而必须有一段时间的空窗等待时间, 则现有的液体加热器具于实际应用、实施时,仍存在诸多的缺失,如(1)液体进入加热器具前的水温,以固定的流速进入加热器具后,会影响液体刚开 始加热温度低,必须一段时间后才可以达到所需的加热温度,而将刚开始的低温液体排除, 导致形成液体及加热器具能源的浪费。(2) 一般加热器具直接连接于液体供应源(如水龙头或蓄液槽等),则会受到水流 速度、压力等因素影响,造成液体进入加热器具的速度变慢,影响加热器加热时间延长、加 热温度不易控制。所以,如何解决现有加热器对液体进行加热时,受到液体温度变化影响加热器升 温、加热的问题,并造成加热器加热温度高、低变化差异大的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 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 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调节预设液体流量而 控制加热时间、速度的液体实时加热装置的创设专利诞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加热装置于流通管路分别设有液体入口、液体出 口,供预设液体流动,且近液体出口的流通管路设有流量控制阀,再于流量控制阀另侧设有电子压力传感器、压力保护开关,而近压力保护开关、液体出口之间则连设有加热器,且加 热器一侧设有低温引道衔接压力保护开关、另侧即设有高温流道连接至液体出口,以利用 加热器将液体入口进入的预设液体加热后,再由液体出口送出,达到对预设液体(如清 水、咖啡、可可、茶或巧克力等或工业用药剂、化学液剂等)进行实时加热温度控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加热装置于流通管路设有多个输水管、管接头相 互连接导通,以供预设液体流动,且近液体出口的多个输水管、管接头间设有流量控制阀, 再于流量控制阀另侧设有电子压力传感器、压力保护开关;而多个输水管、管接头之间设有 散热部,且散热部内具有供预设液体流通的散热流道,并将散热部对位抵贴于控制机板的 控制芯片(即发热源)上,通过预设液体流经散热部时,并吸收控制芯片(即发热源)的热 能,达到对控制芯片(即发热源)进行液态冷却、降温的目的,且利用吸收的热能供预设液 体进行升温、预热,供预设液体进入加热器前的温度升高,具有辅助预设液体快速升温、加 热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该加热装置于流通管路的液体出口与加热器的高 温流道间,设有高温电磁阀、出水温度传感器,将高温流道送出的加热后预设液体,抽出至 液体出口送出,同时检测加热后预设液体的温度,以加速加热的预设液体的输送;而流通管 路的液体出口与液体入口间,则设有低温电磁阀、进水温度传感器,将液体入口送入的未加 热预设液体,抽出至液体出口送出,同时检测未加热的预设液体的温度,则可加速未加热预 设液体的输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于该加热装置装设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内,并以加热装 置的流通管路的液体入口穿出基座一侧的进入孔、流通管路的液体出口则穿出基座一侧的 输出孔,而基座内设有控制机板,并于控制机板上设有控制芯片(即发热源),即利用流通 管路所设的散热部,抵贴于控制机板的控制芯片,则通过散热部内传输的预设液体,吸收控 制芯片的热能,且将预设液体升温,以降低控制芯片的温度,可供预设液体进入加热器前, 有较高的温度;而基座及加热装置可安装于热水器、开饮机、大型饮水机、加热工作机组等, 进行预设液体(如清水、咖啡、可可、茶或巧克力等或工业用药剂、化学液剂等)升温、加热 的作业。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包括流通管路、加热器,其中该流通管路分别设有供预设液体进出的液体入口、液体出口,且液体入口、液体出 口间分别设有控制预设液体流速的流量控制阀、检测预设液体温度、压力的电子压力传感 器、压力保护开关;及衔接于流通管路的压力保护开关、液体出口之间且依据流量控制阀的流速、电子 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温度进行预设液体加热的加热器,而于加热器一侧设有衔接压力 保护开关供预设液体进入的低温引道、另侧即设有依流速、压力、温度而对预设液体加热后 传输至液体出口的高温流道。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中,该加热装置的流通管路,于液体入口、液体出口之 间,设有辅助未加热预设液体流动的低温电磁阀;且液体出口与加热器高温流道间,则设有 辅助加热后预设液体流动的高温电磁阀。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中,该低温电磁阀外侧,为连设检测预设液体未加热前 温度的进水温度传感器,而高温电磁阀外侧,则连设预设液体加热后温度的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中,该加热装置的流通管路,于液体入口、液体出口之 间,设有相互连接导通的多个输水管、管接头,而多个输水管、管接头间再设有控制预设液 体流速的流量控制阀、检测预设液体温度、压力的电子压力传感器、压力保护开关。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中,该加热装置的流通管路于近加热器的低温引道外 部,设有感测预设液体温度、压力的电子压力传感器、压力保护开关,并于近液体入口处设 有控制流通管路的预设液体流速的流量控制阀。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中,该加热装置于流通管路所设的加热器,于低温引 道、高温流道间设有内部具加热管道的升温加热管。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中,该加热装置于流通管路近加热器的低温引道外部, 设置相对于基座控制机板的控制芯片的散热部,且散热部内具有供低温预设液体流动并吸 收控制芯片的热能的散热流道。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中,该加热装置设置于具容置空间的基座内,且基座的 容置空间一侧壁面,分别设有贯通外部以供液体入口穿出的进入孔、供液体出口穿出的输 出孔,并于基座内设有操控电子压力传感器运作的控制机板。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中,该基座包括座体、盖体,且座体及盖体内部形成容 置空间,并由座体表面往容置空间内设有供加热装置安装、定位的管路定位区、具控制芯片 的控制机板、加热区间及固定架组,而盖体一侧设有供容置空间与外部贯通的进入孔、输出 孔。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实时加热装置于实际运作、实施时,具有下列各项优点(一 )加热装置的流通管路,通过电子压力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进水温度传 感器检测、压力保护开关,针对流通管路内输入的预设液体的温度、压力,并利用流量控制 阀调节预设液体的流动速度,以控制预设液体进入加热器的速度、停留的时间,而供预设液 体充分加热,减少未加热液体输出的流量。( 二)加热装置的流通管路,分别于液体入口、液体出口与高温流道之间,设置低 温电磁阀、高温电磁阀、出水温度传感器、进水温度传感器,使预设液体在流通管路内的流 动得到控制,于预设液体输入流速变慢时,可以辅助预设液体在流通管路内的流动加速,降 低外部输入预设液体的流量多、寡与流速快、慢的影响,保持加热装置1传输预设液体流 量、流速的稳定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003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加热装置2、流通管路21、输水管260、散热流道22、管接头洸1、流道入口23、液体入口洸2、流道出口24、液体出口 27、压力保护开关Ml、第一出口 271、电子压力传感器M2、第二出口 28、高温电磁阀M3、第三出口沘1、出水温度传感器25、流量控制阀29、低温电磁阀26、散热部四1、进水温度传感器3、加热器31、低温引道33、升温加热管32、高温流道330、加热空间4、基座40、容置空间415、穿孔41、座体42、盖体411、框架421、进入孔412、管路定位区422、输出孔4121、定位板423、散热孔413、加热区间43、控制机板414、固定架组431、控制芯片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 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前视剖面 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1包括流通管路2、加热器3所组成, 其中该加热装置1的流通管路2设有多个输水管21、多个管接头22,以组成供预设液 体流通的路径,并于多个输水管21、管接头22 二端,分别设有供预设液体进入的液体入口 23、供预设液体送出的液体出口 24,再于液体入口 23、液体出口 M间,连设有流量控制阀 25,而流量控制阀25 —侧再由多个输水管21、管接头22连设有散热部沈,则散热部沈内 设有散热流道260,且散热流道260 —侧以流道入口 261连接于流量控制阀25、另侧设有流 道出口 262,即连设有压力保护开关27、电子压力传感器271,而于近液体出口 M的多个输 水管21、管接头22之间,为设有高温电磁阀28,且高温电磁阀28外侧再连设有出水温度传 感器观1,另于液体出口 M与液体入口 23间,则连设有低温电磁阀四,低温电磁阀四外侧 再连设进水温度传感器四1。[0059]该加热器3于二侧分别设有低温引道31、高温流道32,且低温引道31、高温流道 32分别连通至升温加热管33内部的加热空间330。上述各构件于组装时,利用加热装置1的流通管路2于压力保护开关27、液体出 口 M之间设有加热器3,而加热器3 —侧的低温引道31连接于压力保护开关27,且加热器 3另侧的高温流道32连接于液体出口 M —侧输水管21,供加热器3依据流量控制阀27的 流速、电子压力传感器271检测的压力、温度,进行预设液体的加热,即组构成本实用新型 的加热装置1。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1于实施时,可供预设液体(如清水、咖啡、茶、可可、巧克 力或饮料等或工业用药剂、化学液剂等)经由加热装置1的流通管路2的液体入口 23进入, 流经多个输水管21、管接头22、流量控制阀25、散热部26、压力保护开关27后,由低温引道 31进入加热器3的升温加热管33的加热空间330,经加热、升温后,再由高温流道32输出 至液体出口 24,将加热后的预设液体送出,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1的加热作业。且加热装置1的流通管路2、加热器3外部,则可包覆基座4,而该基座4具有相对 组装的座体41、盖体42,且座体41、盖体42内部形成容置空间40,再于容置空间40 —侧的 座体41表面,分别设有利用框架411予以分隔的管路定位区412、加热区间413及固定架组 414、穿孔415,并于管路定位区412设有定位板4121,以供控制机板43固设、定位,而通过 控制机板43操控加热装置1的运作,且控制机板43上为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控制芯片 431 (即发热源,或其它产生热能的电子零件),且控制机板43并电性连接于流通管路2的 电子压力传感器271,而供电子压力传感器271由穿孔415穿出外部,则于座体41表面的管 路定位区412、加热区413及固定架组414上方供盖体42罩覆,并于盖体42 —侧面分别设 有贯通外部的进入孔421、输出孔422及供气体流通的多个散热孔423。而通过基座4内部容置空间40,供加热装置1的流通管路2、加热器3,分别安装、 设置,则于容置空间40 —侧座体41表面的管路定位区412,供流通管路2的多个输水管21、 管接头22分别嵌设、定位,且流通管路2的散热部26,即对位抵贴于定位板4121上,并贴附 于控制机板43的控制芯片431处,再将加热器3固设于座体41的加热区间413内,而流通 管路2的高温电磁阀28、出水温度传感器观1、低温电磁阀四、进水温度传感器四1,分别组 设于座体41的固定架组414上,并将流通管路2的液体入口 23由固定架组414延伸至盖 体42的进入孔421,液体出口 M则延伸至盖体42的输出孔422,且供液体入口 23、液体出 口 M分别穿出基座4外侧,而加温作业进行中,即可通过多个散热孔423供基座4内部气 体排散至外部,与外部空气进行交换且供控制机板43的控制芯片431达到降温、散热的作 用。并利用加热装置1的流通管路2、加热器3,可安装于热水器、开饮机、大型饮水机、 热饮贩卖机、加热工作机组等各式液体加热机具;亦可将加热装置1组装于基座4后,再安 装于各式加热机具内,进行预设液体的升温、加热的作业。而上述加热装置1,以流通管路2的液体入口 23、液体出口 24,供预设液体进入或 送出,该预设液体可为清水、咖啡、可可、巧克力、茶水、果汁或饮料等或工业用流体液剂、药 剂等,各式需要加热的流质预设液体。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前视剖面图、 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再一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1的较佳实施例中,利用基座4内部容置空间40 装设的流通管路2,利用液体入口 23供预设液体(清水、咖啡、可可、巧克力或茶水等)进 入,若预设液体不需加热,即供预设液体自液体入口 23进入后,通过流量控制阀25的关闭、 止挡,以阻挡预设液体进入流通管路2内,并通过低温电磁阀四将预设液体抽取,且通过进 水温度传感器291检测预设液体的温度,并由液体出口 M向外送出,即不需通过加热器3 进行升温、加热的步骤。但预设液体若由流通管路2的液体入口 23进入后,并经由进水温度传感器四1,检 测预设液体温度后,必须进行加热作业,则流量控制阀25即开启,以供预设液体进入流通 管路2的多个输水管21、管接头22内流动,且进入散热部沈的散热流道沈0,同时由散热 部26所抵贴的基座4的控制机板43的控制芯片431,在控制芯片431 (即发热源,而发热 源亦可为其它产生热能的电子零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由预设液体在散热流道260内 吸收,达到辅助控制芯片431散热的功能,且使预设液体升温,并使预设液体由散热部沈流 入压力保护开关27,此时经由电子压力传感器271、进水温度传感器四1,分别检测预设液 体的温度、压力,再分别将检测压力、温度的信号传输至控制机板43,即通过控制机板43操 控流量控制阀25,以调节液体入口 23进入的预设液体,于流通管路2内的流量速度,以供 预设液体通过压力保护开关27后,由加热器3的低温引道31,进入升温加热管33的加热 空间330内,且受到升温加热管33的加热,将预设液体进行升温、加热,而加热后的预设液 体,再由加热器3的高温流道32输出,即受到高温流道32外的高温电磁阀28的抽取,并往 液体出口 M处送出,同时利用出水温度传感器观1,检测加热后预设液体的温度,以由液体 出口 M处输出经过升温、加热的预设液体;且通过高温电磁阀观、低温电磁阀四的辅助, 将外部预设液体输入流通管路2的流速作控制,且通过出水温度传感器观1、进水温度传感 器四1,分别检测预设液体的进水及出水时的温度,且当外部预设液体输入的流速变慢时, 即利用高温电磁阀观、低温电磁阀四,辅助预设液体在流通管路2内的流动加速,而出水温 度传感器观1、进水温度传感器291检测预设液体的温度,即可稳定预设液体输入流通管路 2的流动速度及温度。则通过加热装置1的流通管路2,利用压力保护开关27、电子压力传感器271及出 水温度传感器观1、进水温度传感器四1,针对流通管路2内输入的预设液体的压力、温度进 行感测,以利用流量控制阀25调节流通管路2内预设液体的流动速度,而控制预设液体由 低温引道31进入加热器3的速度,且延长预设液体停留在升温加热管33的加热空间330内 的时间,即可将预设液体加热至所需温度,并通过高温流道32外侧的出水温度传感器281 检测预设液体的温度,而缩短预设液体刚开始加热时温度不足的现象,以供加热装置1可 以在短时间内,对预设液体进行实时升温加热,减少未加热预设液体的输出量。且上述加热装置1进行预设液体升温、加热作业时,预设液体由散热部沈流入压 力保护开关27,此时经由电子出水温度传感器观1、进水温度传感器四1、压力传感器271 等所检测预设液体的温度、压力,并将温度、压力检测信号传输至基座4所设的控制机板 43 (加热装置1的流通管路2、加热器3及基座4间的连接线路,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重 点,故连接线路未予揭露示出),即通过控制机板43操控流量控制阀25,以调节液体入口 23进入的预设液体,在流通管路2内的流量速度,若电子压力传感器271、进水温度传感器 四1,检测流过压力保护开关27的预设液体温度偏高时(如夏天高温季节),即利用控制机板43操控流量控制阀25,开启较大的通道,以供预设液体在外部流入流通管路2的速度加 快,而通过加热器3的时间缩短,则加热器3于加热时,亦可提升加热的速度;但若电子压 力传感器271、进水温度传感器四1,检测流过压力保护开关27的预设液体温度偏低时(如 秋、冬凉爽季节),则电子压力传感器271即通过控制机板43操控流量控制阀25,开启较 小的通道,以调节预设液体流经流通管路2、压力保护开关27的速度变慢,以供预设液体进 入加热器3的停留时间延长,而加热器3加热的时间也较长,可以将低温的预设液体确实 加热,达到因应预设液体受到周边环境影响时,通过出水温度传感器观1、进水温度传感器 291检测预设液体的温度高、低差异或变化时,则经由加热器3加热的时间长、短,有效控制 预设液体的加热温度,防止预设液体的温度过高或太低。再者,预设液体进入加热装置1的操控,可通过基座4的控制机板43所电性连接 的电子压力传感器271、出水温度传感器观1、进水温度传感器四1等,分别检测压力保护开 关27内部预设液体的压力、温度,再通过控制机板43将外部预设液体引进液体入口 23、进 水温度传感器291检测,并进入流通管路2,而通过加热器3对预设液体予以加热、升温,达 到实时对预设液体进行加热作业的控制。请参阅图2、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又一实施例的前视剖面 图、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1的 流通管路2,为装设于基座4内部的容置空间40,预设液体自液体入口 23、进水温度传感器 291进入后,经过加热器3加热处理后,并由液体出口 24、出水温度传感器281向外送出,而 液体出口 M可分别设有第一出口 241 (输出热水)、第二出口 242 (输出冰水,并可于第二出 口 242前设置降温的冷媒),以供预设液体分别由不同的第一出口 Ml、第二出口 242输出; 且液体出口 M亦可分别设有第一出口 241 (输出热水)、第二出口 242 (输出冰水或冷水)、 第三出口 输出温水),以供加热后、加热后降温冷却或未加热的预设液体,分别由第一 出口 Ml、第二出口 242或第三出口 M3向外输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1的液体出口 24,可依据设计的需求分别设置第一出口 Ml、 第二出口 242或第三出口对3,亦可再设置多个出口,供液体出口 M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 出口,而分别输出不同温度的预设液体,以因应使用者所需。是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实时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1的流通管路2,通过液体入口 23、 液体出口 M供预设液体进出,并利用加热器3进行升温、加热,通过电子压力传感器271、出 水温度传感器观1、进水温度传感器四1、压力保护开关27,分别检测预设液体进入加热器3 前的温度、压力,以操作流量控制阀25调节流通管路2内预设液体的流速,俾可达到调节预 设液体进入加热装置1的流通管路2的速度、时间,而确实进行预设液体升温、加热的目的, 且流通管路2为设有散热部26,以抵贴在基座4的控制机板43的控制芯片431,辅助控制 芯片431 (即发热源)散热,亦供预设液体升温,而加速后续加热作业进行的功能,故举凡可 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装置皆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 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本实用新型为主要针对液体实时加热、稳定流速的功能设计,利用加热装置的流 通管路,通过电子压力传感器、压力保护开关检测输入多个输水管、管接头内的预设液体的 温度、压力,再利用流量控阀调节预设液体在流通管路内的流速,而控制预设液体进入加热器的速度、停留时间,即对预设液体充分升温、加热,且通过流通管路设置高温电磁阀、低温 电磁阀,以辅助预设液体输入流通管度流动加速,而可达到控制预设液体在加热装置的升 温、加热的温度,并调节预设液体的流量稳定为主要保护重点,则供预设液体在加热装置内 充分升温、实时加热,乃仅使加热装置具有适时控制加热温度、预设液体输出流量稳定的优 势,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 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 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 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创作,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包括流通管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流通管路分别设有供预设液体进出的液体入口、液体出口,且液体入口、液体出口间 分别设有控制预设液体流速的流量控制阀、检测预设液体温度、压力的电子压力传感器、压 力保护开关;及衔接于流通管路的压力保护开关、液体出口之间且依据流量控制阀的流速、电子压力 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温度进行预设液体加热的加热器,而于加热器一侧设有衔接压力保护 开关供预设液体进入的低温引道、另侧即设有依流速、压力、温度而对预设液体加热后传输 至液体出口的高温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的流通管路,于液体 入口、液体出口之间,设有辅助未加热预设液体流动的低温电磁阀;且液体出口与加热器高 温流道间,则设有辅助加热后预设液体流动的高温电磁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低温电磁阀外侧,为连设检测 预设液体未加热前温度的进水温度传感器,而高温电磁阀外侧,则连设预设液体加热后温 度的出水温度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的流通管路,于液体 入口、液体出口之间,设有相互连接导通的多个输水管、管接头,而多个输水管、管接头间再 设有控制预设液体流速的流量控制阀、检测预设液体温度、压力的电子压力传感器、压力保 护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的流通管路于近加 热器的低温引道外部,设有感测预设液体温度、压力的电子压力传感器、压力保护开关,并 于近液体入口处设有控制流通管路的预设液体流速的流量控制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于流通管路所设的 加热器,于低温引道、高温流道间设有内部具加热管道的升温加热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于流通管路近加热 器的低温引道外部,设置相对于基座控制机板的控制芯片的散热部,且散热部内具有供低 温预设液体流动并吸收控制芯片的热能的散热流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设置于具容置空间 的基座内,且基座的容置空间一侧壁面,分别设有贯通外部以供液体入口穿出的进入孔、供 液体出口穿出的输出孔,并于基座内设有操控电子压力传感器运作的控制机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液体实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座体、盖体,且座体 及盖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并由座体表面往容置空间内设有供加热装置安装、定位的管路 定位区、具控制芯片的控制机板、加热区间及固定架组,而盖体一侧设有供容置空间与外部 贯通的进入孔、输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实时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于流通管路分别设有液体入口、液体出口,并通过流通管路供预设液体进入、送出,则于近液体出口的流通管路分别设有流量控制阀、电子压力传感器、压力保护开关,可控制预设液体在流通管路内的流速、检测预设液体的温度、压力,而压力保护开关、液体出口之间连设有加热器,且加热器一侧设有低温引道衔接压力保护开关、另侧设有高温流道连接至液体出口,以利用加热器将液体入口进入的预设液体加热后,再由液体出口送出,达到对预设液体进行实时加热、温度控制的目的。
文档编号F24H1/10GK201837040SQ201020515488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日
发明者王永辉 申请人:派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