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丝体脱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730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菌丝体脱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制药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菌丝体脱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制药过程中,现有技术的物料脱干装置多采用闪蒸干燥机,闪蒸干燥机结构复杂、使用中容易损坏,需经常检修,使用费用高,常常给生产带来麻烦,不适合对菌丝体的脱干处理,也不适合大型制药企业规模化生产,如专利号为20092(^97504.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闪蒸干燥装置”,该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正上方的干燥桶;所述干燥桶顶部中央设置有给料管;所述干燥桶底部外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内设置有电热片;所述底座设置有驱动电动机和鼓风泵;所述干燥桶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干燥桶下部设置有进风口 ;所述干燥桶底部内设置有搅拌转轴和搅拌叶片;所述驱动电动机和搅拌转轴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驱动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搅拌转轴相连接;所述鼓风泵的出气端与加热装置相连接,尤其适合于小型化工企业使用。专利号为200420060136. 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闪蒸干燥机”,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粉碎和干燥各种粉状、滤饼状、粘性和稀料物的复合闪蒸干燥机,它包含有机架、机体、电动机和传动装置,机体固定在机架上、机体内有螺旋主机和主闪蒸机且二者同轴心,螺旋主机由螺旋主机体、可调式弹性刮刀及螺旋环带构成,可调式弹性刮刀与螺旋环带安装在螺旋主机体上,主闪蒸机由主闪蒸机轴和安装在主闪蒸机轴上的主闪叶片构成,螺旋主机体的两端空套在主闪蒸机轴上,这些专利都较好对物料起到了干燥作用,但都没有涉及到对菌丝体脱干的技术方案,且亦不适合大型制药企业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丝体脱干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菌丝体脱干装置由干菌丝体出口、壳体、转轴、搅拌器、切向进风口、支架、电机、菌丝体进管、检测孔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设置为圆柱形,壳体的下端设置支架,壳体的上端设置干菌丝体出口,壳体的垂直轴线上设置转轴,转轴的上端设置搅拌器,搅拌器的上方设置菌丝体进管,转轴的下端设置电机,壳体的下部一侧设置切向进风口,壳体的下部另一侧设置检测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菌丝体进管、搅拌器,其特征是菌丝体进管、搅拌器均设置在壳体的内部,菌丝体进管呈圆环形,菌丝体进管设置在搅拌器的上方。使用时,将菌丝体由菌丝体进管送入壳体内,打开电机带动搅拌器旋转,同时,将干燥风由切向进风口送入,即可实现对菌丝体的脱干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菌丝体脱干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适合大型制药企业规模化生产。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干菌丝体出口,2.壳体,3.转轴,4.搅拌器,5.切向进风口,6.支架,7.电机,
8.菌丝体进管,9.检测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菌丝体脱干装置由干菌丝体出口 1、壳体2、转轴3、搅拌器4、切向进风口 5、支架6、电机7、菌丝体进管8、检测孔9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 2设置为圆柱形,壳体2的下端设置支架6,壳体2的上端设置干菌丝体出口 1,壳体2的垂直轴线上设置转轴3,转轴3的上端设置搅拌器4,搅拌器4的上方设置菌丝体进管8,转轴 3的下端设置电机7,壳体2的下部一侧设置切向进风口 5,壳体2的下部另一侧设置检测孔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菌丝体进管8、搅拌器4,其特征是菌丝体进管8、搅拌器4均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菌丝体进管8呈圆环形,菌丝体进管8设置在搅拌器4的上方。使用时,将菌丝体由菌丝体进管8送入壳体2内,打开电机7带动搅拌器4旋转, 同时,将干燥风由切向进风口 5送入,即可实现对菌丝体的脱干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菌丝体脱干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适合大型制药企业规模化生产。
权利要求1.菌丝体脱干装置,由干菌丝体出口(1)、壳体O)、转轴(3)、搅拌器G)、切向进风口 (5)、支架(6)、电机(7)、菌丝体进管(8)、检测孔(9)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2)设置为圆柱形,壳体( 的下端设置支架(6),壳体O)的上端设置干菌丝体出口(1),壳体O)的垂直轴线上设置转轴(3),转轴(3)的上端设置搅拌器G),搅拌器的上方设置菌丝体进管 (8),转轴(3)的下端设置电机(7),壳体O)的下部一侧设置切向进风口(5),壳体O)的下部另一侧设置检测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丝体脱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丝体进管(8)呈圆环形,菌丝体进管(8)设置在搅拌器的上方。
专利摘要菌丝体脱干装置,由干菌丝体出口、壳体、转轴、搅拌器、切向进风口、支架、电机、菌丝体进管、检测孔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设置为圆柱形,壳体的下端设置支架,壳体的上端设置干菌丝体出口,壳体的垂直轴线上设置转轴,转轴的上端设置搅拌器,搅拌器的上方设置菌丝体进管,转轴的下端设置电机,壳体的下部一侧设置切向进风口,壳体的下部另一侧设置检测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菌丝体脱干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适合大型制药企业规模化生产。
文档编号F26B21/00GK201964730SQ20102066230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4日
发明者王鹏, 黄长冬 申请人:山东胜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