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应快速熔铸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427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感应快速熔铸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电感应快速熔铸炉。
背景技术
电感应快速熔铸炉可实现边熔化、边浇铸,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高,可用来熔铸各种导磁金属。CN102042755A公开了一种真空感应快速熔铸电炉,其炉体是由上下布置的视察镜座和底座、连接视察镜座和底座的绝缘炉筒以及呈螺旋状预设在绝缘炉筒内的感应器铜管构成。由于绝缘炉筒是由耐高温树脂和密封胶复合而成,故其耐高温性能较低,只能达到 800 900°C,而且硬度较低,进料时容易受到棒料的碰撞而损坏,因此使用寿命短。此外,由于感应器铜管为圆管,位于熔铸炉中部的工作区段的感应器铜管匝数较多,阻抗较大、工作面积较小,因此中频电源对感应器铜管的输出功率难以增大,而工作面积小导致无功功率所占比例又较大,造成待熔铸棒料的直径难以增大,熔铸速度难以提高, 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电感应快速熔铸炉。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一个炉体,所述的炉体是由上下布置的视察镜座和底座、连接视察镜座和底座的绝缘炉筒以及呈螺旋状预设在绝缘炉筒内的感应器铜管构成,所述的感应器铜管的两端分别由绝缘炉筒的上、下部引出,感应器铜管位于炉体中部工作区的一段由绝缘炉筒引出两个接线端,在炉体的下方通过一个往复升降机构设有托盘, 其特殊之处是在绝缘炉筒的内壁固设有刚玉炉衬,刚玉炉衬的两端分别与视察镜座和底座固接。上述的电感应快速熔铸炉,所述的位于炉体中部工作区的感应器铜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以减少工作区段的感应器铜管匝数,降低阻抗,增大工作面积,减小无功功率,从而可增大中频电源的输出功率和待熔铸棒料的直径,提高熔铸速度和生产效率。上述的电感应快速熔铸炉,在视察镜座下部和底座上部分别设有矩形螺旋槽,所述的感应器铜管的上、下部分别缠绕在视察镜座下部和底座上部的螺旋槽上,以提高熔铸炉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绝缘炉筒的内壁固设有刚玉炉衬,刚玉炉衬的两端分别与视察镜座和底座固接,而刚玉材料的熔点高达2000°C且硬度很高,因此能够有效的保护绝缘炉筒,避免进料时受到棒料的直接碰撞和工作时裸露在高温下,提高绝缘炉筒和整个炉体的耐高温性能和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炉体1,极板2,视察镜3,上密封圈4,视察镜座5,抽真空孔501,绝缘炉筒6, 感应器铜管7,进水口 701,出水口 702,下密封圈8,底座9,冷却水道901,螺旋槽10,托盘 11,往复升降机构12,刚玉炉衬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电感应快速熔铸炉有一个炉体1,该炉体1是由上下布置的方形视察镜座5和圆形底座9、连接视察镜座5和底座9的绝缘炉筒6以及呈螺旋状预设在绝缘炉筒6内的感应器铜管7构成。所述的绝缘炉筒6是由耐高温树脂和密封胶复合而成,在绝缘炉筒的内壁预设有由刚玉制成的刚玉炉衬13,刚玉炉衬13的两端分别与视察镜座和底座粘接,视察镜座5的下部和底座9上部分别被包裹在绝缘炉筒6内,在视察镜座5下部和底座9上部分别设有矩形螺旋槽10,所述的感应器铜管7的上、下部分别缠绕在视察镜座5 下部和底座9上部的螺旋槽10上,在感应器铜管7外壁包裹有一层高强度绝缘层。在视察镜座5上设有与炉体1内腔相通的抽真空孔501,通过抽真空孔501可对炉体1内腔抽真空,以实现真空熔铸。在视察镜座5的上端口处密封固设有视察镜3,在视察镜3与视察镜座5之间设有上密封圈4。在所述的底座9下端面镶有下密封圈8,在底座9下部设有环形冷却水道901,以对下密封圈8进行冷却。所述的感应器铜管7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 701、出水口 702且分别由绝缘炉筒6的上、下部引出,感应器铜管7位于绝缘炉筒6中部工作区的一段焊接有两个极板2,两个极板2由绝缘炉筒6 —侧引出接线端。所述的位于炉体1中部工作区的感应器铜管7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以减少工作区段的感应器铜管匝数,降低阻抗,增大工作面积,减小无功功率, 从而可增大中频电源的输出功率和待熔铸棒料的直径,提高熔铸速度和生产效率。在炉体 1的下方设有一个往复升降机构12,在往复升降机构12的上端固接有升起后可将炉体1底口封死的托盘11。安装时,将两个极板2与中频电源电联接,将进、出水口与水冷系统连通。如需在真空条件下熔铸,可将抽真空孔501与抽真空系统连通。工作时,首先通过往复升降机构12 降下托盘11,将待熔铸棒料垂直插在熔铸模具上并将熔铸模具和棒料放置在托盘11上,控制往复升降机构12升起将熔铸模具和棒料送入炉体1内并通过托盘11将炉体底口封死。 然后启动中频电源,感应器铜管7中部通电后产生磁场,使待熔铸棒料产生集肤效应,棒料外缘在集肤效应的作用下开始熔化,熔化后的液体会沿着棒料自身流入模具,实现边熔边铸。
权利要求1.一种电感应快速熔铸炉,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是由上下布置的视察镜座和底座、连接视察镜座和底座的绝缘炉筒以及呈螺旋状预设在绝缘炉筒内的感应器铜管构成,所述的感应器铜管的两端分别由绝缘炉筒的上、下部引出,感应器铜管位于炉体中部工作区的一段由绝缘炉筒引出两个接线端,在炉体的下方通过一个往复升降机构设有托盘,其特征是 在绝缘炉筒的内壁固设有刚玉炉衬,刚玉炉衬的两端分别与视察镜座和底座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应快速熔铸炉,其特征是所述的位于炉体中部工作区的感应器铜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应快速熔铸炉,其特征是在视察镜座下部和底座上部分别设有矩形螺旋槽,所述的感应器铜管的上、下部分别缠绕在视察镜座下部和底座上部的螺旋槽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应快速熔铸炉,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是由上下布置的视察镜座和底座、连接视察镜座和底座的绝缘炉筒以及呈螺旋状预设在绝缘炉筒内的感应器铜管构成,所述的感应器铜管的两端分别由绝缘炉筒的上、下部引出,感应器铜管位于炉体中部工作区的一段由绝缘炉筒引出两个接线端,在炉体的下方通过往复升降机构设有托盘,其特殊之处是在绝缘炉筒的内壁固设有刚玉炉衬,刚玉炉衬的两端分别与视察镜座和底座固接。优点是由于刚玉材料的熔点高达2000℃且硬度很高,因此能够有效的保护绝缘炉筒,避免进料时受到棒料的直接碰撞和工作时裸露在高温下,提高绝缘炉筒和整个炉体的耐高温性能和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7B14/06GK202158754SQ20112027805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
发明者赵丹, 赵志学, 赵思恩 申请人:赵志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