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且易于下料的谷物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539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且易于下料的谷物干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具体是一种高效且易于下料的谷物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谷物”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及其它杂粮。谷类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主要是植物种子和果实。是许多亚洲人民的传统主食。谷物从收割到存储的过程是需要对谷物进行干燥处理,以便于谷物的后续加工或者长期储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对谷物进行晾晒的干燥方式而采用专门的谷物干燥装置对谷物进行干燥。但现有的谷物干燥装置大多存在干燥效果不佳的缺陷;同时还存在下料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且易于下料的谷物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且易于下料的谷物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筒、电机、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柱、热风机和接料框;所述干燥筒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干燥筒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从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连接转动轴,转动轴穿过右侧的支撑柱后连接干燥筒的右端面,干燥筒的左端面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转动连接左侧的支撑柱,转动轴和连接轴与连接柱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所述干燥筒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下料口,下料口上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两端连接有条形滑块,干燥筒上开设有与条形滑块相匹配的条形滑槽,条形滑块与条形滑槽滑动卡接;所述热风机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柱上,热风机连接热风管,热风管从连接轴的轴心位置贯穿连接轴并深入到干燥筒的右侧,热风管的右端封闭且管体上密集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热风管深入干燥筒的管体外围周向固定有多个翻料板;所述干燥筒的下方正对下料口的位置设置有接料框,接料框放置在接料平台上,接料框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转动连接固定于接料框底部的滚轮支架,接料平台上对应滚轮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滚轮位于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筒上开设入料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的右端面固定有启闭把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筒位于下料口两侧的内筒面为向下料口倾斜的斜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筒的底部位于下料口的两侧对称固定有配重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条形滑块的横截面为t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风管与干燥筒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料板为l型且短边的朝向与干燥筒的转动方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料框上固定有抽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电机带动干燥筒转动,从而带动筒内的谷物转动,由于开设有出风口的热风管设置在干燥筒的轴心位置,使谷物能与热风充分接触,从而保证了烘干效果;热风管上翻料板的能对筒内的谷物进行翻动,更一步保证了谷物与热风的充分接触;配重块的设置使得干燥筒停止转动时下料口朝下,方便了下料;安装有滚轮的接料槽使得接料工作变得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且易于下料的谷物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效且易于下料的谷物干燥装置中干燥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燥筒、11-下料口、12-盖板、121-条形滑块、122-启闭把手、13-配重块、14-条形滑槽、2-电机、21-主动皮带轮、211-皮带、22-从动皮带轮、23-转动轴、24-连接轴、241-轴承、25-电机座、3-支撑柱、4-热风机、41-热风管、411-出风口、42-密封圈、5-翻料板、6-接料框、61-滚轮、611-滚轮支架、62-接料平台、621-凹槽、63-抽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高效且易于下料的谷物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筒1、电机2、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柱3、热风机4和接料框6;所述干燥筒1设置在两个支撑柱3之间,干燥筒1通过电机2驱动转动,电机2安装在电机座25上,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皮带轮21,主动皮带轮21通过皮带211连接从动皮带轮22,从动皮带轮22连接转动轴23,转动轴23穿过右侧的支撑柱3后连接干燥筒1的右端面,干燥筒1的左端面固定有连接轴24,连接轴24转动连接左侧的支撑柱3,转动轴23和连接轴24与连接柱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241,电机2通过皮带轮带动干燥筒1转动;所述干燥筒1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下料口11,下料口11上设置有盖板12,盖板12的两端连接有条形滑块121,干燥筒1上开设有与条形滑块121相匹配的条形滑槽14,条形滑块121与条形滑槽14滑动卡接,通过抽拉盖板12控制下料口11的启闭;所述热风机4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柱3上,热风机4连接热风管41,热风管41从连接轴24的轴心位置贯穿连接轴24并深入到干燥筒1的右侧,热风管41的右端封闭且管体上密集开设有出风口411,干燥筒1转动带动筒内的谷物转动,由于热风管41设置在干燥筒1的轴心位置,故使转动的谷物与热风充分接触,保证了烘干效果;所述热风管4深入干燥筒1的管体外围周向固定有多个翻料板5,当干燥筒1转动时,翻料板5对筒内的谷物进行翻动,进一步保证了谷物与热风的充分接触;所述干燥筒1的下方正对下料口11的位置设置有接料框6,接料框6放置在接料平台62上,接料框6的底部设置有滚轮61,便于接料框6的移动,滚轮61转动连接固定于接料框6底部的滚轮支架611,接料平台62上对应滚轮61的位置开设有凹槽621,滚轮61位于凹槽621内,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所述干燥筒1上开设入料口(图中未画出);

所述盖板12的右端面固定有启闭把手122,便于盖板12的抽拉;

所述干燥筒1位于下料口11两侧的内筒面为向下料口11倾斜的斜面;

所述干燥筒1的底部位于下料口11的两侧对称固定有配重块13,当电机2停止转动时,干燥筒1由于惯性会继续转动,在配重块13的作用下,干燥筒1最终停止转动时下料口11朝下,这样一来就方便下料。

所述条形滑块121的横截面为t型;

所述热风管41与干燥筒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42,防止热能流失;

所述翻料板5为l型且短边的朝向与干燥筒1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就能起到更好的翻料效果;

所述接料框6上固定有抽拉把手63,便于接料框6的移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将谷物从入料口放入干燥筒1内,启动电机2和热风机4,电机2转动带动主动皮带轮21转动,主动皮带轮21通过皮带211带动从动皮带轮22转动,从动皮带轮22通过转动轴23带动干燥筒1转动,从而带动干燥筒1内的谷物转动;热风机4产生的热风经由热风管41从出风口411出来,由于热风管41设置在干燥筒1的轴心位置,故使转动的谷物与热风充分接触,保证了烘干效果;同时5翻料板5对筒内的谷物进行翻动,进一步保证了谷物与热风的充分接触;待谷物干燥完成后,关闭电机2和热风机4,由于惯性干燥筒1继续转动,在配重块13的作用下,干燥筒1最终停止转动时下料口11朝下,抽拉盖板12,使干燥后的谷物从下料口11进入接料框6中。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