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渡作用的废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728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过渡作用的废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源再利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具有过渡作用的废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代,能源的再利用、再循环经济的提出,是解决环保问题的重中之重。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下,以及低品位热源无端被浪费的今天,热源的再投资是解决热量无端浪费的必要提出课题。

但是,面对仍然以火力发电或者火力取暖的中国国情,沿其的低品位热热的再利用已经陷入了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过渡作用的入料装置的废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过渡作用的废热回收装置,包括:

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通过密封装置与管体部分连通并保持密闭;

入料装置,所述入料装置布置在管体部分的一端,且与所述管体部分贯通;

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布置在远离入料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管体部分贯通;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滴在所述管体部分的下方,并通过固定圈与管体部分连接;

所述热风通道的前端连接锅炉烟尘管路,末端通过管道连接到除尘器;

在出料装置处设置有湿度在先检测装置;

所述入料装置的上方设有过渡装置,所述过渡装置包括入料框,所述入料框的顶端为开口;还包括过渡框,所述过渡框的内部设有过渡腔,所述过渡腔内部设有两组入料组件,所述每组入料组件由两个入料板组成,所述入料板的一端铰链固定的过渡框的内壁,所述入料板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组件固定在过渡框的内壁,所述弹性组件与入料板和过渡框的内壁构成直角三角形;所述每组入料组件中的入料板在水平方向上留有一定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每组入料组件之间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一定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框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分别设有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废热回收装置设置的带挡轮支撑装置通过转动圈连接于管体部分,所述管体部分能够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圈围绕管体部分的中轴线轴向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装置高于所述出料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装置布置在管体部分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装置布置在管体部分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入料装置的上方添加过渡设备,可有效的缓减物料在被加入入料装置时的冲击力,对入料装置起到了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废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的各标注为:1热风通道,2管体部分,3密封装置,4入料装置, 5出料装置,6支撑装置,7固定圈,8除尘器,9带挡轮支撑装置,401入料框,402过渡框,403过渡腔,404入料板,405弹性组件,406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过渡作用的废热回收装置,包括:

热风通道1,所述热风通道通1过密封装置3与管体部分2连通并保持密闭;

入料装置4,所述入料装置4布置在管体部分2的一端,且与所述管体部分2 贯通;

出料装置5,所述出料装置5布置在远离入料装置4的另一端,与所述管体部分2贯通;

支撑装置6,所述支撑装置6在所述管体部分2的下方,并通过固定圈7与管体部分2连接;

所述热风通道1的前端连接锅炉烟尘管路,末端通过管道连接到除尘器8;

在出料装置5处设置有湿度在先检测装置;

所述入料装置4的上方设有过渡装置,所述过渡装置包括入料框401,所述入料框401的顶端为开口;还包括过渡框402,所述过渡框402的内部设有过渡腔403,所述过渡腔403内部设有两组入料组件,所述每组入料组件由两个入料板404组成,所述入料板404的一端铰链固定的过渡框402的内壁,所述入料板 404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组件405固定在过渡框402的内壁,所述弹性组件405与入料板404和过渡框402的内壁构成直角三角形;所述每组入料组件中的入料板 404在水平方向上留有一定的间距。

所述每组入料组件之间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一定的间距。

所述过渡框402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分别设有固定板406。

所述废热回收装置设置的带挡轮支撑装置9通过转动圈连接于管体部分,所述管体部分能够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圈围绕管体部分的中轴线轴向运转。

所述入料装置4高于所述出料装置5;所述入料装置4布置在管体部分2的上部。

所述出料装置5布置在管体部分2的下部。

总之,本实用新型在入料装置的上方添加过渡设备,可有效的缓减物料在被加入入料装置时的冲击力,对入料装置起到了保护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