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青素生产用的蓝莓烘干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7717发布日期:2020-05-15 15:1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青素生产用的蓝莓烘干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青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花青素生产用的蓝莓烘干房。



背景技术:

花青素,又称花色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类黄酮化合物,为人体带来多种益处。从根本上讲,花青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它能够保护人体免受一种叫做自由基的有害物质的损伤。花青素还能够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和增进皮肤的光滑度,抑制炎症和过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

由于没有市场还没有出现花青素纯品,因此需要摄入花青素,那么目前只能通过食补的方式了,譬如食用蓝莓、草莓、葡萄、紫玉米等获得;其中,蓝莓可通过多道工序加工为蓝莓干,以便食用和储存运输。

加工蓝莓干时,需要将清洗过的蓝莓放入烘干房中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房通常在两侧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了,并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连接设置有热泵除湿干燥机,烘干时,热风通过一侧的进风口进入,直接由另一侧的出风口排出,热风流动距离相对较短,导致热风中的热量利用不充分。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花青素生产用的蓝莓烘干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青素生产用的蓝莓烘干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青素生产用的蓝莓烘干房,包括烘干房,烘干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烘干室,下部设置有第二烘干室,第一烘干室和第二烘干室的前侧均设置有进出口,两个进出口处均设置有封门,第一烘干室和第二烘干室的右侧端通过连通管连通,且第一烘干室和第二烘干室的左侧壁分别设置有出风管和进风管,并通过进风管和出风管连接有热泵除湿干燥机,第一烘干室和第二烘干室中分别设置有多个物料架。

优选的,物料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前侧杆和两个后侧杆,前侧杆和后侧杆呈矩形分布,且中间位置沿竖直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放置网板。

优选的,物料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前侧杆底端的移动块和后侧杆底端的滑动块,且移动块和滑动块的底面与对应的第一烘干室和第二烘干室的底面滑动连接,滑动块中套接有丝杆,丝杆与烘干房的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穿过烘干房的侧壁,并固定有带轮,物料架上的两个丝杆通过带轮和传动带连接,且其中一个丝杆连接有移动电机。

优选的,移动块和滑动块的底面均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滚轴。

优选的,封门的底端与烘干房的外侧壁转动连接,且封门转动至水平后,内侧面与对应的第一烘干室和第二烘干室底面齐平,支撑板与烘干房的外侧壁接触,位于上部的封门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板,烘干房的外侧壁上对应封门的顶端位置设置有门锁,并通过门锁将封门固定。

优选的,封门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导向槽内侧段的两侧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的内侧段位于导向槽中,且两侧对称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封门上对应导向块的外侧端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和导向块的外侧端之间设置有弹簧,移动块的前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倾斜面。

优选的,进风管中设置有进风机,出风管中设置有抽风机,且进风管和出风管的内侧端均固定有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待烘干的蓝莓均匀放到放置网板上,通过热泵除湿干燥机和进风管向第二烘干室中送入干燥热风,对第二烘干室中物料架上的蓝莓进行烘干,然后热风通过连通管进入第一烘干室中,对第一烘干室的蓝莓进行烘干,增加热风流动的距离,充分利用热风中的热量;热风对蓝莓进行烘干后再由出风管回到热泵除湿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升温回到第二烘干室,不断的循环,对蓝莓进行烘干,烘干效果好;通过设置移动组件,使烘干结束后物料架能够通过移动组件向外侧移动,以便取出完成烘干的蓝莓,蓝莓取出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物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封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块与导向槽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烘干房,101-第一烘干室,102-第二烘干室,103-连通管,104-进风管,105-出风管,106-进出口,2-热泵除湿干燥机,3-物料架,301-前侧杆,302-后侧杆,303-放置网板,304-移动块,305-滑动块,306-丝杆,307-带轮,4-封门,401-支撑杆,402-导向槽,403-导向块,404-弹簧,40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花青素生产用的蓝莓烘干房,包括烘干房1,烘干房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烘干室101,下部设置有第二烘干室102,第一烘干室101和第二烘干室102的前侧均设置有进出口106,两个进出口106处均设置有封门4,第一烘干室101和第二烘干室102的右侧端通过连通管103连通,且第一烘干室101和第二烘干室102的左侧壁分别设置有出风管104和进风管105,并通过进风管104和出风管105连接有热泵除湿干燥机2,第一烘干室101和第二烘干室102中分别设置有多个物料架3。

物料架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前侧杆301和两个后侧杆302,前侧杆301和后侧杆302呈矩形分布,且中间位置沿竖直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放置网板303。

进风管104中设置有进风机,出风管105中设置有抽风机,且进风管104和出风管105的内侧端均固定有滤网。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将待烘干的蓝莓均匀放到放置网板303上,通过热泵除湿干燥机2、进风管104以及进风管104中的进风机,向第二烘干室102中送入干燥热风,对第二烘干室102中物料架3上的蓝莓进行烘干,然后热风通过连通管103进入第一烘干室101中,对第一烘干室101的蓝莓进行烘干,增加热风流动的距离,充分利用热风中的热量,烘干效果好,并通过抽风机增强热风流动,对蓝莓进行烘干后的热风中含有水汽,再通过出风管105回到热泵除湿干燥机2中进行干燥升温回到第二烘干室102,不断的循环,对蓝莓进行烘干;烘干结束后,打开封门4,取出蓝莓即可;其中,热泵除湿干燥机2为现有技术,主要应用于蔬菜烘干、造纸烘干、果脯烘干等领域,本申请并不对其进行任何改进。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物料架3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前侧杆301底端的移动块304和后侧杆302底端的滑动块305,且移动块304和滑动块305的底面与对应的第一烘干室101和第二烘干室102的底面滑动连接,滑动块305中套接有丝杆306,丝杆306与烘干房1的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穿过烘干房1的侧壁,并固定有带轮307,物料架3上的两个丝杆306通过带轮307和传动带连接,且其中一个丝杆306连接有移动电机308。

移动块304和滑动块305的底面均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滚轴,将移动块304和滑动块305的滑动转变为滚轴的滚动,使移动块304和滑动块305运动更加灵活。

封门4的底端与烘干房1的外侧壁转动连接,且封门4转动至水平后,内侧面与对应的第一烘干室101和第二烘干室102底面齐平,支撑板与烘干房1的外侧壁接触,位于上部的封门4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撑杆401,支撑杆401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板,烘干房1的外侧壁上对应封门4的顶端位置设置有门锁,并通过门锁将封门4固定。

当烘干结束需要取出蓝莓时,打开封门4并转动,通过支撑板与烘干房1的外侧壁接触,从而使上部的封门4保持水平,而下部的封门4通过与地面或安装架等接触保持水平,然后通过移动电机308使丝杆306转动,并通过带轮307使物料架3上的两个丝杆306同时转动,从而使移动块304带动物料架3向外侧移动,同时移动块304与封门4的内侧面接触,并在物料架3移动时提供支撑作用,以便取出完成烘干的蓝莓,蓝莓取出更加简单方便。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封门4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槽402,导向槽402内侧段的两侧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导向块403,导向块403的内侧段位于导向槽402中,且两侧对称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封门4上对应导向块403的外侧端设置有固定板405,且固定板405和导向块403的外侧端之间设置有弹簧404,移动块304的前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倾斜面。

当移动块304的前端移动至导向槽402时,移动块304的倾斜面与导向块403的导向面接触,并将其向两侧挤开并继续向前移动,通过导向块403和导向槽402为移动块304在封门4上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