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解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3026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分解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燃烧的炉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水分解燃烧炉。
用水蒸气来代替空气喷入发生炉中,水蒸气和炽热的焦碳相互起作用生成水煤气,即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和物,它们均为可燃性的气体。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94249028.7中公开了一种家用水化氢气炉,它由环形的水箱和环形的蒸气管构成蒸气发生器,设置于外壳与炉胆的上部,并与炉胆处于同一圆心位置上,炉胆内壁盘绕着由螺旋气管构成的高温螺旋分离器,其上经三通控制阀与水管相连,其底部末端连接到置于炉桥中间的伞形喷头上,其不足之处在于高温螺旋分离器上的盘绕螺旋管内蒸气流速过快,致使水蒸气的过热效率较差,且使用领域局限于小型炉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节省能耗、使用领域广的水分解燃烧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这种水分解燃烧炉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分解装置、喷射装置和炉窖等部分,在位于烟囱下部和烟气出口之间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锅头、输气管、安全阀、压力表、进水管、水箱、连通管、水位表和排水管;分解装置位于炉膛内壁处,它由导热壳体、分解器、导热封头器和控制阀构成,其上经控制阀与输气管连通,其下部末端经控制阀、喷射管接通到无塞喷头上;喷射装置由无塞喷头、喷射管和控制阀组成,炉窖由炉壳体、炉膛内壁和烟囱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以煤、焦炭、煤油、柴油和重油等为燃料的锅炉、玻璃熔炉、退火炉、炼铁炉等炉窖,燃烧充分,有利于节能及环保需要。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中,1-蒸汽锅头,2-连通管,3-活接,4-水箱,5-进水管,6-安全阀,7-压力表,8-输汽管,9-低位自动进水开关,10-定压器,11-水位表,12-排水阀,13-导热壳体,14-分解器,15-导热封头,16-无塞喷头,17-控制阀,18-喷射管,19-控制阀,20-炉壳体,21-炉膛内壁,22-炉膛燃烧起点基面,23-烟囱。
图中所示的水分解燃烧炉,它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分解装置、喷射装置和炉窖等部分,位于烟囱(23)下部和烟气出口之间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锅头(1)、输气管(8)、安全阀(6)、压力表(7)、进水管(5)、水箱(4)、连通管(2)、水位表(11)和排水管(12);分解装置位于炉膛内壁(21)处,它由导热壳体(13)、分解器(14)、导热封头器(15)和控制阀(17)构成,其上经控制阀(17)与输气管(8)连通,其下部末端经控制阀(19)、喷射管(18)接通到无塞喷头(16)上;喷射装置由无塞喷头(16)、喷射管(18)和控制阀(19)组成,炉窖由炉壳体(20)、炉膛内壁(21)和烟囱(23)组成。在使用时,点燃在炉膛内放置的燃料,同时产生热量,蒸气锅头(1)与箱(4)构成的蒸气发生装置很快便产生水蒸气,蒸气锅头(1)的水蒸气经控制阀(17)进入安装在炉膛内壁(21)中的以高温蛇形盘绕管制成的分解器(14)上。分解装置由耐高温抗氧化材料制成,其外部受到高温加热,高热量传入管内流动的水蒸气中,管内的水蒸气在高温下只需要少量的热能便可过热分解成氢和氧的混和气,管内蛇形弯曲的阻力减缓了蒸气的流速和造成紊流,使管内的蒸气更充分地吸热而高效地分解出氢和氧的混和气体,混和气经控制阀(19)至无塞喷头(16)均匀地喷上炉膛。无塞喷头(16)可防止灰渣下落堵塞喷嘴,保证了持续向炉膛内喷气。在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燃烧高温下,即便使用劣质燃料也可获得良好的燃烧效果。
经实际测试,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水分解燃烧炉,它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分解装置、喷射装置和炉窖等部分,其特征在于位于烟囱(23)下部和烟气出口之间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锅头(1)、输气管(8)、安全阀(6)、压力表(7)、进水管(5)、水箱(4)、连通管(2)、水位表(11)和排水管(12);分解装置位于炉膛内壁(21)处,它由导热壳体(13)、分解器(14)、导热封头器(15)和控制阀(17)构成,其上经控制阀(17)与输气管(8)连通,其下部末端经控制阀(19)、喷射管(18)接通到无塞喷头(16)上;喷射装置由无塞喷头(16)、喷射管(18)和控制阀(19)组成,炉窖由炉壳体(20)、炉膛内壁(21)和烟囱(23)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燃烧的炉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水分解燃烧炉。这种水分解燃烧炉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分解装置、喷射装置和炉窖等部分,它是利用余热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混和气并使用燃料充分燃烧的装置。该装置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以煤、焦炭、煤油、柴油和重油等为燃料的锅炉、玻璃熔炉、退火炉、炼铁炉等炉窖,燃烧充分,有利于节能及环保需要。
文档编号F24B1/183GK2305567SQ9721507
公开日1999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0日
发明者刘国航, 刘伯志 申请人:刘国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