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热力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21567阅读:来源:国知局
24和第二手动闸阀25。第一手动闸阀24设置于输送主管线20上,第一手动闸阀24位于流体输入支线40的另一端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入口端之间。第二手动闸阀25设置于输送主管线20上,第二手动闸阀25位于流体输入支线40的另一端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出口端之间。
[0033]设置第一手动闸阀24和第二手动闸阀25,可以在自动流量调节阀21发生故障时,通过手动控制上述第一手动闸阀24和第二手动闸阀25的开启和闭关闭来实现输送主管线20的开启和关闭。同时,调节第一手动闸阀24和第二手动闸阀25的开度,还能控制输送主管线20内流经自动流量调节阀21内的最大流量大小。
[0034]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容器10为汽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流体为气体。面式减温器30位于该汽包的液面以下。汽包内设置有循环水,面式减温器30与通过循环水进行降温,同时该汽包内的循环水会产生饱和蒸汽。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过热器60,该汽包的饱和蒸汽通过饱和蒸汽输出端口 11与过热器60的入口端61连接。饱和蒸汽通过过热器60吸收废气中的热量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通过过热器60的出口端62传输至输送主管线20的入口端。
[0035]优选地,上述过热器60设置在烟道中,过热器60的管路为盘管状结构,以增加过热器60与烟道内废气的热交换面积。
[0036]进一步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蒸汽管网70,输送主管线20的出口端与蒸汽管网70连接。上述蒸汽管网70为下一工序的热蒸汽使用器件。
[0037]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工作时,通过第一检测装置22检测流体输入支线40之前的输送主管线20内的流体温度,即初始温度,标号为Tl。通过第二检测装置23检测流体输出支线50之后的输送主管线20内的流体温度,即实际温度,标号为T2。
[0038]当初始温度Tl小于或者等于用户所需温度T3时,此时的过热蒸汽不需要进行降温操作,因此将输入调节阀41和输出调节阀51关闭,使过热蒸汽不会经过面式减温器30进行降温。同时通过第二检测装置23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控制自动流量调节阀21调整至最大开度,上述过热蒸汽由输送主管线20直接输送至蒸汽管网70。(汽包中循环水的温度要低于用户所需温度T3)
[0039]当初始温度Tl大于用户所需温度T3时,需要对输送主管线内的过热蒸汽进行降温。具体操作如下:
[0040]首先将输入调节阀41和输出调节阀51均打开,使输送主管线20内的过热蒸汽的一部分可以流入面式减温器30进行降温,使另一部分未经降温的过热蒸汽可以通过输送主管线20输送至流体输出支线50的出口端,并与经过降温后的蒸汽混合,形成降温蒸汽。此时,第二检测装置23检测实际温度T2,并将该温度信号发送至自动流量调节阀21以控制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开度大小,从而调节输送主管线20和流入面式减温器30中的流量和比例,达到精确控制输送主管线20输出端温度的目的。
[0041]需要说明的是,自动流量调节阀21具体控制过程如下:第二检测装置23检测到的实际温度T2与用户所需温度T3进行对比,当实际温度T2高于用户所需温度T3时,需要反向调节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开度大小,即实际温度T2与用户所需温度T3之间的差值越大,则使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开度越小,减少输送主管线20中流量增大面式减温器30中的流量;实际温度T2与用户所需温度T3之间的差值越小,则使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开度越大,增加输送主管线20中流量减少面式减温器30中的流量,从而使实际温度T2趋近于用户所需温度T3,。
[0042]一旦当第二检测装置23检测到的实际温度T2小于用户所需温度T3时,需要使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开度变为最大,从而使未经降温的过热蒸汽的流量增大,以达到提高输送主管线20出口端处的蒸汽温度的目的。
[0043]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面式减温器设置在容器内,可以不需要额外布置面式减温器的安装空间,余热回收热力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达到节约空间、回收系统内部热量的目的。
[0044]同时,将面式减温器设置在容器内部,可以利用容器内的流体与面式减温器进行换热,将面式减温器中的热量补充在容器内的流体中,避免能量散失。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包括: 容器(10),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纳空间; 输送主管线(20),设置在容器(10)外; 面式减温器(3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面式减温器(30)具有入口端(31)和出口端(32),入口端(31)和出口端(32)均能够与容器(10)的外部连通; 自动流量调节阀(21),设置在输送主管线(20)上,能够自动调节输送主管线(20)的流量; 流体输入支线(40),流体输入支线(40)的一端和面式减温器(30)的入口端连通,流体输入支线(40)的另一端和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入口端相连接的输送主管线(20)连通; 流体输出支线(50),流体输出支线(50)的一端和面式减温器(30)的出口端连通,流体输出支线(50)的另一端和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出口端相连接的输送主管线(2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与输送主管线(20)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22),第一检测装置(22)位于输送主管线(20)的入口端和流体输入支线(40)之间,第一检测装置(22)能够检测输送主管线(20)的管内流体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与输送主管线(20)连接的第二检测装置(23),第二检测装置(23)位于输送主管线(20)的出口端和流体输出支线(50)之间,第二检测装置(23)能够检测输送主管线(20)的管内流体温度,第二检测装置(23)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容器(10)为汽包,面式减温器(30)位于该汽包的液面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过热器(60),该汽包的饱和蒸汽输出端口(11)与过热器¢0)的入口端¢1)连接,过热器(60)的出口端(62)与输送主管线(20)的入口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输入调节阀(41),输入调节阀(41)设置于流体输入支线(40)的两端之间,且输入调节阀(41)能够调节流体输入支线(40)内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输出调节阀(51),输出调节阀(51)设置于流体输出支线(50)的两端之间,且输出调节阀(51)能够调节流体输出支线(50)内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第一手动闸阀(24),第一手动闸阀(24)设置于输送主管线(20)上,第一手动闸阀(24)位于流体输入支线(40)的另一端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入口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第二手动闸阀(25),第二手动闸阀(25)设置于输送主管线(20)上,第二手动闸阀(25)位于流体输入支线(40)的另一端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出口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 蒸汽管网(70),输送主管线(20)的出口端与蒸汽管网(70)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热力系统,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包括:容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纳空间;输送主管线,设置在容器外;面式减温器,设置于容纳空间中,面式减温器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入口端和出口端均能与容器的外部连通;自动流量调节阀,设置在输送主管线上,能自动调节输送主管线的流量;流体输入支线,流体输入支线的一端和面式减温器的入口端连通,流体输入支线的另一端和与自动流量调节阀的入口端相连接的输送主管线连通;流体输出支线,流体输出支线的一端和面式减温器的出口端连通,流体输出支线的另一端和与自动流量调节阀的出口端相连接的输送主管线连通。通过将面式减温器设置在容器内,达到节约空间、回收系统内部热量的目的。
【IPC分类】F28F27-00
【公开号】CN104534918
【申请号】CN201410829833
【发明人】王双虎, 王礼宏, 张垚, 刘双, 孙宗宇
【申请人】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