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298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机组用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现在制冷水行业通常用风冷式冷水机组和水冷式冷水机组,风冷式冷水机组只能利用空气中的显热来吸收冷媒中的由气体变为液体的潜热,所以冷凝器需使用面积比较大,且安装位置要求很高,风冷式冷水机组的整体能效比(COP)为2. 5-3. 2 ;水冷式冷水机组需安装水塔和铺设水管,安装水泵,同时保养和维修繁琐且费用很高,水冷式冷水机组的整体能效比(COP)为3. 2-4.0。

发明内容因此,本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制冷机组整体能效比的、具有水冷和风
冷特点的喷射式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种冷凝器,包括外壳和设在外壳体内的冷凝盘管,所述冷凝盘管周围设有向其喷水的喷头,喷头与冷凝盘管相离,冷凝盘管的底部设有蓄水池,有水管能把蓄水池内的水输送至喷头,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 从压縮机排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进入到冷凝器中运行,而这个冷凝器的外层因有一个喷水系统,时常保持湿润,同时适量的风会因喷水压力及水喷射时所形成负压的诱导由进风口吹向冷凝盘管,水和空气在到达冷凝盘管之前形成混流,产生蒸发及降温至湿球温度吹过冷凝盘管, 一部分循环水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利用显热和潜热的方式进行热交换,
带走大量热量。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通过下列措施进一步改进。 所述水管上设有抽水水泵,通过水泵实现水循环使用。 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入风格栅,通过入风格栅使空气按导向流动。 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挡水板,防止水喷到外壳体外。 所述出风口处设有电动风机,如果空气阻力较大时可启动电动风机辅助加速空气流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本冷凝器产品的冷水机组与相同散热量条件下同风冷、水冷式机组比较,冷凝盘管面积小很多,并有很高的操作效率,使机组可以在比较低冷凝温度下运转,整体能效比为(C0P)为4. 6-5. 8,比风冷式机组高约45% -65% ,比水冷式机组高约25% -30%。

图1为实施例1结构原理图,它包括本实用新型结构;[0014] 图2为实施例2结构原理图,它包括本实用新型结构;[0015] 图3为实施例3结构原理图,它包括本实用新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结合图1,一种冷凝器冷水机组,包括压縮机1、冷凝器、膨胀阀3、蒸发器4,所述压縮机1、冷凝器、膨胀阀3、蒸发器4依次密闭连接使冷媒可在其中循环运转,所述冷凝器包括外壳5和设在外壳体内的两个冷凝盘管6,两个冷凝盘管6为管式热交换器或板片式热交换器,两个冷凝盘管6 —端共同与压縮机1连接,另一端共同与膨胀阀3连接,所述冷凝盘管6周围设有向其喷水的喷头7,喷头与冷凝盘管相离,在喷头与冷凝盘管之间形成一段水气混合段,冷凝盘管6的底部设有蓄水池8,有水管9上设有抽水水泵IO,通过水泵10能把蓄水池8内的水输送至喷头7,所述外壳5设有进风口 ll和出风口 12。[0018] 通过喷头7向冷凝盘管喷水,使外壳5内外的空气形成压力差,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随同水雾一同吹向冷凝盘管,部分被蒸发的水和空气从出风口离开外壳,其余的水则落入蓄水池中再循环利用。 实施例2,结合图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出风口 12设有电动风机13,该电动风机13起辅助加速空气流动作用。 实施例3,结合图3,一种冷凝器冷水机组,包括压縮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所述压縮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依次密闭连接使冷媒可在其中循环运转,所述冷凝器包括外壳1和设在外壳体内的冷凝盘管2,冷凝盘管2为管式热交换器或板片式热交换器,冷凝盘管2 —端与压縮机连接,另一端与膨胀阀连接,所述冷凝盘管2周围设有向其喷水的喷头3,冷凝盘管2的底部设有蓄水池4,有水管5上设有抽水水泵6,通过水泵6能把蓄水池4内的水输送至喷头3,所述外壳1设有进风口 7和出风口 8。所述进风口 7后方设有进风格栅9,出风口 8前方设有挡水板10。
权利要求一种冷凝器,包括外壳和设在外壳体内的冷凝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盘管周围设有向其喷水的喷头,喷头与冷凝盘管相离,冷凝盘管的底部设有蓄水池,有水管能把蓄水池内的水输送至喷头,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上设有抽水水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入风格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挡水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有电动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机组用的冷凝器。它包括外壳和设在外壳体内的冷凝盘管,所述冷凝盘管周围设有向其喷水的喷头,喷头与冷凝盘管相离,冷凝盘管的底部设有蓄水池,有水管能把蓄水池内的水输送至喷头,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本冷凝器产品的冷水机组与相同散热量条件下同风冷、水冷式机组比较,冷凝盘管面积小很多,并有很高的操作效率,使机组可以在比较低冷凝温度下运转,整体能效比为(COP)为4.6-5.8,比风冷式机组高约45%-65%,比水冷式机组高约25%-30%。
文档编号F25B39/04GK201476422SQ20092018882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萧家祥 申请人:萧家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