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863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合在例如搭载于汽车上的汽车空调中使用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谓“冷凝器”的术语除了通常的冷凝器以外,还包含具有冷凝部及过冷却部的过冷式冷凝器。另外,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上下、左右是指图1及图2的上下、左右。作为例如汽车空调的冷凝器,公知有这样的冷凝器具有使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扁平状热交换管、和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三个,构成各热交换通路的全部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相同的,并且相邻的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不同的,其中,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分体地设置有第一集液箱,连接有构成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第二集液箱,连接有构成除下端的热交换通路以外的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第二集液箱被配置在第一集液箱之上,第一集液箱的粗细度与第二集液箱的粗细度相比极大,并且,在第一集液箱内配置有干燥剂,由此第一集液箱具有利用重力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作为储液器的功能,与第一集液箱连接的第一热交换管及与第二集液箱连接的第二热交换管的长度相等,并且第一热交换管的第一集液箱侧的端部及第二热交换管的第二集液箱侧的端部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有的热交换通路成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参照日本实开平3-3U66号公报)。在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中,由于为了有效地进行在第一集液箱内的气液分离, 需要使第一集液箱的内容积比第二集液箱大相当多,所以第一集液箱的粗细度比第二集液箱的粗细度大相当多,因此存在为配置冷凝器需要大的空间的问题。另外,通常在冷凝器的附近配置有其他设备,但根据所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第一集液箱成为其他设备的障碍。例如,通常在汽车空调用的冷凝器的通风方向下游侧配置有散热器,但根据所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第一集液箱会成为散热器设置的障碍,在发动机室内会产生浪费的空间,无法实现空间节省。而且,由于在第一集液箱的大致全长的范围内连接有热交换管,所以会存在气液分离性能不充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冷凝器,该冷凝器与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相比,能够使设置空间变小,并且能够抑制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腐蚀。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由以下的方式构成。1) 一种冷凝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管、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多个,其中,[0010]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位于下侧的至少一个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第二热交换管连接,该第二热交换管构成与由连接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管通路相比设置在上方的剩余的热交换通路,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与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2) 一种冷凝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管、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三个以上,其中,具有由包含上端的热交换通路在内且连续地并列的至少两个热交换通路构成的组群,并且在所述组群的下方设置至少一个热交换通路,在所述组群中,制冷剂从上下任意一端的热交换通路朝向另一端的热交换通路流动,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所述组群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最下游侧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及构成与所述组群相比设置在下方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剩余的全部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与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3)如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其中,在所述组群中,制冷剂从上端的热交换通路朝向下端的热交换通路流动,第一集液箱的下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更位于下方,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连接有构成所述组群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及与所述组群相比设置在下方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4)如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其中,所述组群的全部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与所述组群相比位于下方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5)如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其中,间隔件配置在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中的除了与所述组群的最上游侧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之间。6)如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其中,在第一集液箱上连接有构成至少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在第二集液箱上连接有构成至少一个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7) 一种冷凝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管、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两个以上,其中,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除下端的热交换通路以外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
5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与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8) 一种冷凝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管、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两个以上,其中,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上端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除上端的热交换通路以外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下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上端相比位于下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上端相比向下方突出的部分与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9)如上述7)或8)所述的冷凝器,其中,全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10)如上述1)、2)、7)或8)所述的冷凝器,其中,通过间隔件将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相比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保持在2mm以上。根据上述1)的冷凝器,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其与构成位于下侧的至少一个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第二热交换管连接,该第二热交换管构成与由连接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管通路相比设置在上方的剩余的热交换通路,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 因此,通过使第一集液箱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到例如第二集液箱的上端附近,与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相比,能够在第一集液箱的粗细度与第二集液箱的粗细度相比不变大的情况下,使第一集液箱的内容积成为能够有效地进行气液分离的大小。因此,能够使用于配置冷凝器的空间比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小。其结果,能够实现空间节省。另外,由于在与第一集液箱中的连接有热交换管的部分相比的上方存在较大的空间,所以基于重力的气液分离效果非常好。另外,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因此,在制造冷凝器时,能够简单地进行构成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部件的定位。而且,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因此,通过间隔件能够将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保持成能够对促进腐蚀的物质的滞留加以抑制的适当的大小,能够抑制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腐蚀。即,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的间隙的宽度比适当的大小小时,侵入该间隙的腐蚀促进物质难以从该间隙排出而滞留,促进了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腐蚀。而通过间隔件,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的间隙的宽度被保持成能够对促进腐蚀的物质的滞留加以抑制的适当的大小时,能够使侵入该间隙内的腐蚀促进物质效率良好地排出,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腐蚀。根据上述2、 6)的冷凝器,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所述组群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最下游侧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及构成与所述组群相比设置在下方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剩余的全部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 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因此,通过使第一集液箱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到例如第二集液箱的上端附近,与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相比,能够在第一集液箱的粗细度与第二集液箱的粗细度相比不变大的情况下,使第一集液箱的内容积成为能够有效地进行气液分离的大小。因此,能够使用于配置冷凝器的空间比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小。其结果,能够实现空间节省。另外,由于在与第一集液箱中的连接有热交换管的部分相比的上方存在较大的空间,所以基于重力的气液分离效果非常好。另外,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因此,在制造冷凝器时,能够简单地进行构成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部件的定位。而且,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因此,通过间隔件能够将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保持成能够对促进腐蚀的物质的滞留加以抑制的适当的大小,能够抑制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腐蚀。即,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的间隙的宽度比适当的大小小时,侵入该间隙的腐蚀促进物质难以从该间隙排出而滞留,促进了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腐蚀。而通过间隔件,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的间隙的宽度被保持成能够对促进腐蚀的物质的滞留加以抑制的适当的大小时,能够使侵入该间隙内的腐蚀促进物质效率良好地排出,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腐蚀。根据上述4)的冷凝器,制冷剂从位于所述组群的最下游侧的构成制冷剂冷凝通路的多个第一热交换管流入第一集液箱内,在第一集液箱内进行气液分离,因此,能够在第一集液箱内效率良好地进行气液分离。即,在构成制冷剂冷凝通路的多个第一热交换管中的上侧的第一热交换管内,气相成分多的气液混相制冷剂流动,同样在下侧的第一热交换管内,液相成分多的气液混相制冷剂流动,由于这些气液混相制冷剂不混合地流入第一集液箱内,所以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气液分离。根据上述幻的冷凝器,能够防止从所述组群的最上游侧的第二热交换管流入第二集液箱内的较高温的制冷剂所具有的热量经由间隔件向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传递。因此,能够防止具有进行气液分离并积存液体的功能的第一集液箱肉的制冷剂过热,能够扩大过冷度恒定的稳定化区域,从而能够得到为了追随外气变动和使用了冷凝器的汽车空调的内部变动等的动态特性而所需的过冷特性。根据上述7)的冷凝器,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除下端的热交换通路以外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 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因此,通过使第一集液箱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到例如第二集液箱的上端附近,与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相比,能够在第一集液箱的粗细度与第二集液箱的粗细度相比不变大的情况下,使第一集液箱的内容积成为能够有效地进行气液分离的大小。因此,能够使用于配置冷凝器的空间比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小。其结果,能够实现空间节省。另外,由于在与第一集液箱中的连接有热交换管的部分相比的上方存在较大的空间,所以基于重力的气液分离效果非常好。另外,制冷剂从构成位于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多个第一热交换管流入第一集液箱内,在第一集液箱内进行气液分离,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在第一集液箱内进行气液分离。 即,在构成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多个第一热交换管中的上侧的第一热交换管内,气相成分多的气液混相制冷剂流动,同样在下侧的第一热交换管内,液相成分多的气液混相制冷剂流动,由于这些气液混相制冷剂不混合地流入第一集液箱内,所以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气液分离。而且,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因此,与上述1)的冷凝器的情况同样地,在制造冷凝器时,能够简单地进行构成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部件的定位,并且能够抑制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腐蚀。根据上述8)的冷凝器,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上端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除上端的热交换通路以外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下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上端相比位于下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因此,通过使第一集液箱的下端向下方延伸到例如第二集液箱的下端附近,与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相比,能够在第一集液箱的粗细度与第二集液箱的粗细度相比不变大的情况下,使第一集液箱的内容积成为能够有效地进行气液分离的大小。因此,能够使用于配置冷凝器的空间比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小。其结果,能够实现空间节省。另外,由于在与第一集液箱中的连接有热交换管的部分相比的上方存在较大的空间,所以基于重力的气液分离效果非常好。另外,制冷剂从构成位于上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多个第一热交换管流入第一集液箱内,在第一集液箱内进行气液分离,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地在第一集液箱内进行气液分离。 即,在构成上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多个第一热交换管中的上侧的第一热交换管内,气相成分多的气液混相制冷剂流动,同样在下侧的第一热交换管内,液相成分多的气液混相制冷剂流动,由于这些气液混相制冷剂不混合地流入第一集液箱内,所以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气液分离。再有,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上端相比向下方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因此,与上述1)的冷凝器的情况同样地,在制造冷凝器时,能够简单地进行构成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部件的定位,并且能够抑制第一集液箱及第二集液箱的腐蚀。根据上述10)的冷凝器,能够有效地抑制腐蚀促进物质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相比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的间隙的滞留。

图1是具体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全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图1的冷凝器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冷凝器的第一集液箱的一部分、第二集液箱的一部分及间隔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具体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全体结构的主视图。图6是示意地表示图5的冷凝器的主视图。图7是示意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8是示意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以通风方向下游侧(图1的纸面里侧、图3及图4的上侧)为前, 以其相反侧为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铝”的术语,除了包含纯铝以外,还包含铝合金。而且,所有附图中相同部分及相同部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具体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全体结构,图2示意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在图2中省略了各热交换管的图示,并且还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 侧板、制冷剂入口部件以及制冷剂出口部件的图示。另外,图3及图4表示图1的冷凝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在图1及图2中,冷凝器1具有以使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铝制扁平状热交换管2A、2B ;与热交换管2A、2B的左右两端部通过钎焊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三个铝制集液箱3、4、5 ;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2A、2B彼此之间及上下两端的外侧且被钎焊在热交换管2A、2B上的铝制波纹状散热片6A、6B ;配置在上下两端的波纹状散热片6A、6B的外侧且被钎焊在波纹状散热
9片6A、6B上的铝制侧板7,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A、2B构成的热交换通路P1、 P2、P3、P4上下并列地设有三个以上,这里设有四个。将四个热交换通路从上方起按顺序称为第一 第四热交换通路PI、P2、P3、P4。构成各热交换通路PI、P2、P3、P4的所有的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相同的,并且相邻的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不同的。S卩,冷凝器1具有由包含上端的第一热交换通路Pl在内且连续地并列至少两个、 这里是三个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1、P2、P3构成的组群G,并且在组群G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这里是一个第四热交换通路P4。在组群G中,制冷剂从上端的第一热交换通路Pl 朝向下端的第三热交换通路P3流动。在冷凝器1的左端侧分体地设置有第一集液箱3,通过钎焊与构成位于组群G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最下游侧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及与组群G相比位于下方的热交换通路、这里是第三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3、P4的热交换管2A连接;第二集液箱4,通过钎焊与构成剩余的全热交换通路、这里是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1、P2的热交换管2B连接。此外,第一集液箱3的下端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在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二集液箱 4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通过钎焊被连接有构成第三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3、P4的热交换管 2A。另外,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和第二集液箱4的上端大致位于同一高度位置。这里,与第一集液箱3连接的热交换管2A是第一热交换管,与第二集液箱4连接的热交换管2B是第二热交换管。另外,将配置在相邻的第一热交换管2A彼此之间、及下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与下侧侧板7之间的波纹状散热片6A称为第一波纹状散热片,将配置在相邻的第二热交换管2B彼此之间、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与下端的第二热交换管2B之间、及上端的第二热交换管2B和上侧侧板7之间的波纹状散热片6B称为第二波纹状散热片。第一集液箱3和第二集液箱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但第一集液箱3的水平截面积比第二集液箱4的大。第一集液箱3与第二集液箱4相比配置在左侧(左右方向外侧),第一集液箱3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与第二集液箱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因此,第一集液箱3和第二集液箱4俯视观察不重叠而错开。另外,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比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位于上方,这里是位于与第二集液箱4的上端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第一集液箱3具有利用重力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作为储液部的功能。艮口, 第一集液箱3的内容积是如下这样的内容积流入第一集液箱3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下部,并且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上部,由此只有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流入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在冷凝器1的右端部侧配置有与构成第一 第四热交换通路Pl P4的所有的热交换管2A、2B连接的第三集液箱5。第三集液箱5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二集液箱4相同。第三集液箱5内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热交换通路Pl与第二热交换通路P2之间的高度位置处及第三热交换通路P3与第四热交换通路P4之间的高度位置处的铝制分隔板8、9划分成上侧集液部11、中间集液部12和下侧集液部13。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二集液箱4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1上;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二集液箱4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12上;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一集液箱3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12上;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一集液箱3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 上。而且,由第二集液箱4、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 2A连接的部分、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1及中间集液部12、以及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l P3形成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部1A,由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的部分、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4形成使制冷剂过冷却的过冷却部1B,作为组群G的全部热交换通路的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l P3成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并且与组群G相比位于下方的第四热交换通路P4 成为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构成冷凝部IA的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1上形成有制冷剂入口 14,在构成过冷却部IB的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上形成有制冷剂出口 15。而且在第三集液箱5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入口 14连通的制冷剂入口部件16及与制冷剂出口 15连通的制冷剂出口部件17。在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与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下端的第二热交换管2B之间,配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铝制中间部件18,该中间部件18与这些热交换管2A、2B离开且与两热交换管2A、2B大致平行。在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与中间部件18之间配置有第一波纹状散热片6A并且第一波纹状散热片6A 被钎焊在第一热交换管2A及中间部件18上,在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下端的第二热交换管 2B和中间部件18之间配置有第二波纹状散热片6B并且第二波纹状散热片6B被钎焊在第二热交换管2B及中间部件18上。中间部件18的左右两端部位于接近第一集液箱3及第三集液箱5的位置且不插入第一集液箱3及第三集液箱5内。作为中间部件18,使用与第二热交换管2B相同结构的管。由于中间部件18的两端部不插入第一集液箱3内及第三集液箱5内,所以能够使用与第二热交换管2B相同结构的管。如图3及图4所示,在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分3a、和第二集液箱4中的连接有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部分、 即第二集液箱4中的除了连接有组群G的最上游侧的热交换通路也就是第一热交换通路Pl 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之间,配置有铝制间隔件21。间隔件21由第一部分 22和两个第二部分23构成,所述第一部分22与第一集液箱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3上,所述两个第二部分23被设置在第一部分22的上下两侧并与第二集液箱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4上。通过间隔件21,第一集液箱 3的突出部分3a和第二集液箱4之间的间隙19的宽度被保持成能够对促进腐蚀的物质的滞留加以抑制的适当的大小。优选间隙19的左右方向的宽度W被保持在2mm以上。间隙 19的左右方向的宽度W的上限是考虑了不会使冷凝器1整体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过大而确定的。间隔件21如下形成在铝板上从一侧缘部置入两个狭缝,使两狭缝间的部分及与两狭缝相比外侧的部分、即各狭缝的两侧部分弯曲而做成第一部分22及第二部分23。此外,间隔件21的第一部分22及第二部分23的数量不限于图示的数量,形成间隔件21时的狭缝的数量也能够与第一部分22及第二部分23的数量相匹配地变更。[0061]冷凝器1通过将所有部件一并钎焊而制成。制造冷凝器1时,在将所有部件一并钎焊之前的全部部件的临时装配时,间隔件21的第一部分22通过适当的方法被局部地焊接在构成第一集液箱3的部件上,并且第二部分23通过适当的方法被局部地焊接在构成第二集液箱4的部件上,由此进行构成第一集液箱3及第二集液箱4的部件的定位。但是,上述的局部的焊接也不是必须的。冷凝器1与压缩机、膨胀阀(减压器)及蒸发器一起构成冷冻循环,作为汽车空调搭载在车辆上。在上述构成的冷凝器1中,被压缩机压缩而成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入口部件16及制冷剂入口 14而流入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1内,并于在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第二热交换管2B内向左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二集液箱4内。流入了第二集液箱4内的制冷剂于在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内向右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12内。流入了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12内的制冷剂于在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左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一集液箱3内。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是气液混相制冷剂,该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下部,并进入第四热交换通路P4 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进入了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于在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右侧流动期间被过冷却后,进入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内,并通过制冷剂出口 15及制冷剂出口部件17流出,经由膨胀阀被输送给蒸发器。另一方面,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上部。图5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其他实施方式。图5具体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全体结构,图6示意地表示图5的冷凝器。在图6中,省略了各热交换管的图示,并且还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侧板、 制冷剂入口部件以及制冷剂出口部件的图示。在图5及图6中,冷凝器30中,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A、2B构成的热交换通路PI、P2、P3、P4、P5上下并列地设有五个。将五个热交换通路从上方起按顺序称为第一 第五热交换通路PI、P2、P3、P4、P5。构成各热交换通路PI、P2、P3、P4、P5的所有的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相同的,并且相邻的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 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不同的。S卩,冷凝器30具有由包含上端的第一热交换通路Pl在内且连续地并列的至少两个、这里是四个第一 第四热交换通路P1、P2,P3、P4构成的组群G,并且在组群G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这里是一个第五热交换通路P5。在组群G中,制冷剂从上端的第一热交换通路Pl朝向下端的第四热交换通路P4流动。构成位于组群G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最下游侧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及与组群G相比位于下方的热交换通路、这里是第四及第五热交换通路P4、P5的热交换管2A的左右两端部通过钎焊连接在第一集液箱3及第三集液箱5上。另外,构成剩余的全部热交换通路、这里是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1、P2、P3的热交换管2B的左右两端部通过钎焊连接在第二集液箱4及第三集液箱5上。因此,构成第四及第五热交换通路P4、P5的热交换管2A是第一热交换管,构成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I、P2、P3的热交换管2B是第二热交换管。此外,第一集液箱3的下端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在第一集液箱 3中的与第二集液箱4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通过钎焊连接有构成第四及第五热交换通路 P4、P5的第一热交换管2A。另外,第二集液箱14的上端与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相比位于更上方。第二集液箱4内被设置于第一热交换通路Pl和第二热交换通路P2之间的高度位置处的铝制分隔板31划分成上侧集液部32和下侧集液部33。第三集液箱5内被分别设置于第二热交换通路P2和第三热交换通路P3之间的高度位置处、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4和第五热交换通路P5之间的高度位置处的铝制分隔板34、35划分成上侧集液部36、中间集液部 37和下侧集液部38。在第二集液箱4中的与第一集液箱3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在上侧集液部32形成有制冷剂入口 39A,在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38形成有制冷剂出口 39B。 在第二集液箱4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入口 39A连通的制冷剂入口部件16,在第三集液箱5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出口 39B连通的制冷剂出口部件17。另外,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与第二集液箱4的上侧集液部32连接,其右端部与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36连接;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侧集液部33连接,其右端部与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36连接;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侧集液部33连接,其右端部与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37连接;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与第一集液箱3连接,其右端部与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37 连接;第五热交换通路P5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与第一集液箱3连接,其右端部与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38连接。其结果,在组群G中,如上所述制冷剂从上端的第一热交换通路Pl向下端的第四热交换通路P4流动。而且,由第二集液箱4、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 2A连接的部分、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36及中间集液部37、以及第一 第四热交换通路Pl P4形成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部30A,由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五热交换通路P5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的部分、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38及第五热交换通路P5形成使制冷剂过冷却的过冷却部30B,组群G的全部热交换通路即第一 第四热交换通路Pl P4 成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并且,与组群G相比位于下方的第五热交换通路P5 成为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分3a、和第二集液箱4的下侧集液部33、即第二集液箱4中的除了与组群G的最上游侧的热交换通路也就是第一热交换通路P 1的第二热交换管2B连接的部分之外的部分之间,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铝制间隔件21。间隔件21由第一部分22和两个第二部分23构成,第一部分22与第一集液箱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3上,两个第二部分23被设置在第一部分22的上下两侧且与第二集液箱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4上。通过间隔件21,第一集液箱3的突出部分3a与第二集液箱4之间的间隙19的宽度被保持成能够对促进腐蚀的物质的滞留加以抑制的适当的大小。间隙19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优选保持在2mm以上。
13[0077]其他结构与图1 图4所示的冷凝器相同。在图5及图6所示的冷凝器30中,被压缩机压缩而成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入口部件16及制冷剂入口 39A流入第二集液箱4的上侧集液部32内,于在第一热交换通路P的第二热交换管2B内向右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36内。流入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36内的制冷剂于在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内向左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二集液箱4的下侧集液部33内。流入第二集液箱4的下侧集液部33内的制冷剂于在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二热交换管2B内向右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37内。流入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37内的制冷剂于在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左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一集液箱3内。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是气液混相制冷剂,该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下部,并进入第五热交换通路P5 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进入了第五热交换通路P5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于在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右侧流动期间被过冷却后,进入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38内,通过制冷剂出口 39B及制冷剂出口部件17流出,并经由膨胀阀被送到蒸发器。另一方面,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上部。图7示意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三实施方式,各热交换管的图示被省略,并且还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侧板、制冷剂入口部件及制冷剂出口部件的图示。在是图7所示的冷凝器40的情况下,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A、2B构成的热交换通路PI、P2上下并列地设有两个。将两个热交换通路从上方起按顺序称为第一 第二热交换通路P1、P2。构成各热交换通路P1、P2的所有的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相同的,并且相邻的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不同的。构成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热交换管2B的左右两端部通过钎焊连接在第二集液箱 4及第三集液箱5上。构成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2A的左右两端部通过钎焊连接在第一集液箱3及第三集液箱5上。因此,构成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2A是第一热交换管,构成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热交换管2B是第二热交换管。而且,由第一 第三集液箱3 5以及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l、P2形成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部40A,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I、P2,即所有的热交换通路成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在构成冷凝部40A的第二集液箱4的上端部形成有制冷剂入口 41,在第一集液箱 3的下端部形成有制冷剂出口 42。而且,在第二集液箱4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入口 41连通的制冷剂入口部件(省略图示),同样地在第一集液箱3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出口 42连通的制冷剂出口部件(省略图示)。在图7所示的冷凝器40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二集液箱 4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分3a和第二集液箱4之间配置有铝制间隔件21。间隔件21由第一部分22和两个第二部分23构成,第一部分22与第一集液箱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3上,两个第二部分23被设置在第一部分22的上下两侧并与第二集液箱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4上。通过间隔件21,第一集液箱3的突出部分3a和第二集液箱4之间的间隙19的宽度被保持成能够对促进腐蚀的物质的滞留加以抑制的适当的大小。间隙19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优选保持在2mm以上。其他结构与图1 图4所示的冷凝器相同。在图7所示的冷凝器40中,被压缩机压缩而成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入口部件及制冷剂入口 41流入第二集液箱4内,并于在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第二热交换管2B内向右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三集液箱5内。流入了第三集液箱5内的制冷剂于在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左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一集液箱 3内。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是气液混相制冷剂,该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下部,并通过制冷剂出口 42及制冷剂出口部件流出,经由膨胀阀被输送给蒸发器。另一方面,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上部。图8示意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四实施方式,各热交换管的图示被省略,还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侧板、制冷剂入口部件及制冷剂出口部件的图示。在是图8所示的冷凝器50的情况下,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A、2B构成的热交换通路PI、P2上下并列地设有两个。将两个热交换通路从下方起按顺序称为第一 第二热交换通路P1、P2。构成各热交换通路P1、P2的所有的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相同的,并且相邻的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不同的。构成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热交换管2B的左右两端部通过钎焊连接在第二集液箱 4及第三集液箱5上。构成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2A的左右两端部通过钎焊连接在第一集液箱3及第三集液箱5上。因此,构成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2A是第一热交换管,构成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热交换管2B是第二热交换管。配置在第二集液箱4的左方的第一集液箱3的下端比第二集液箱4的上端更位于下方,第一集液箱3具有气液分离功能。而且,由第一 第三集液箱3 5以及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l、P2形成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部50A,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I、P2,即所有的热交换通路成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在构成冷凝部50A的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部形成有制冷剂入口 51,在第一集液箱 3的下端部形成有制冷剂出口 52。而且,在第二集液箱4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入口 51连通的制冷剂入口部件(省略图示),同样地在第一集液箱3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出口 52连通的制冷剂出口部件(省略图示)。在图8所示的冷凝器50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二集液箱 4的下端相比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分3a和第二集液箱4之间配置有铝制间隔件21。间隔件21由第一部分22和两个第二部分23构成,第一部分22与第一集液箱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3上,两个第二部分23被设置在第一部分22的上下两侧并与第二集液箱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4上。通过间隔件21,第一集液箱3的突出部分3a和第二集液箱4之间的间隙19的宽度被保持成能够对促进腐蚀的物质的滞留加以抑制的适当的大小。间隙19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优选保持在2mm以上。其他结构与图1 图4所示的冷凝器相同。在图8所示的冷凝器50中,被压缩机压缩了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入口部件及制冷剂入口 51而流入第二集液箱4内,并于在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第二热交换管2B内向右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三集液箱5内。流入了第三集液箱5内的制冷剂于在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左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一集液箱 3内。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是气液混相制冷剂,该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下部,并通过制冷剂出口 52及制冷剂出口部件流出,经由膨胀阀被输送给蒸发器。另一方面,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上部。此外,在图7及图8所示的冷凝器40、50中,在第二集液箱4和第三集液箱5之间, 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第二热交换管2B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两个以上也可以。当在第二集液箱4和第三集液箱5之间设有偶数的热交换通路的情况下,在第三集液箱5的下端部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并在第二集液箱4内及第三集液箱5内设置适当数量的集液部。另外,当在第二集液箱4和第三集液箱5之间设有奇数的热交换通路的情况下, 在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部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并在第二集液箱4内及第三集液箱5内设置适当数量的集液部。此外,在上述全部的冷凝器1、30、40、50中,在第一集液箱3内配置干燥剂、气液分离部件及过滤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1权利要求1.一种冷凝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管、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多个,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位于下侧的至少一个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第二热交换管连接,该第二热交换管构成与由连接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管通路相比设置在上方的剩余的热交换通路,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与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
2.一种冷凝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管、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三个以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包含上端的热交换通路在内且连续地并列的至少两个热交换通路构成的组群, 并且在所述组群的下方设置至少一个热交换通路,在所述组群中,制冷剂从上下任意一端的热交换通路朝向另一端的热交换通路流动,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 其与构成所述组群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最下游侧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及构成与所述组群相比设置在下方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剩余的全部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与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群中,制冷剂从上端的热交换通路朝向下端的热交换通路流动,第一集液箱的下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更位于下方, 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连接有构成所述组群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及与所述组群相比设置在下方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群的全部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与所述组群相比位于下方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间隔件配置在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中的除了与所述组群的最上游侧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集液箱上连接有构成至少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在第二集液箱上连接有构成至少一个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
7.一种冷凝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管、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两个以上,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除下端的热交换通路以外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与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
8.一种冷凝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管、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两个以上,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上端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除上端的热交换通路以外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下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上端相比位于下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上端相比向下方突出的部分与第二集液箱之间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全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
10.如权利要求1、2、7或8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通过间隔件将第一集液箱中的与第二集液箱相比突出的部分和第二集液箱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保持在2mm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冷凝器。在冷凝器(1)的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3),其与第三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3、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第二集液箱(4),其与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1、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连接,使前者的上端与后者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3a)和第二集液箱(4)之间配置有间隔件(21)。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22);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23)。该冷凝器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
文档编号F25B39/04GK202002405SQ20112011451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
发明者濑野善彦, 藤井隆行, 铃木新吾, 鸨崎和美 申请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