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78673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属于油气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高温制冷剂蒸汽中润滑油的油雾的分离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本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筒体,主筒体两端均为封闭端,主筒体的上端自外向内插接有一根沿该主筒体长度方向分布的进气管,进气管和主筒体的上端部固定连接,主筒体的下端部开设有放油管,主筒体的上端部还开设有出气管,主筒体的下端侧面开设有用于输入液体的进液管,进气管的下端口位于进液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中油分离器采用常温的制冷剂液体对油雾的降温、洗涤和过滤作用,提高油雾的分离效果。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分离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 分离器。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 润滑油在制冷压缩机中不仅具有润滑作用,还有降低机械温度、在轴封及气缸与 活塞间起到密封作用。润滑油在制冷压缩机排气温度下汽化为油雾,随制冷剂进入换热设 备中,润滑油进入换热设备后,在传热表面形成油膜,增加传热热阻,传热系数降低,可能导 致冷凝温度升高,蒸发温度降低,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大。
[0003] 现有的类似装置如专利(CN200949965Y)所公开的一种油分离器结构,主要由高 压级油分离器套筒、高压级油分离器伞帽、高压级油位控制器、中间隔板、低压级油分离器 套筒、低压级油分离器伞帽、视油镜、低压级油位控制器、油加热器、底座、筒体、封头、高压 级油出口、低压级油出口、低压级制冷剂气油混合物入口、低压级制冷剂气体出口、高压级 制冷剂气油混合物入口、高压级制冷剂气体出口组成。
[0004] 上述专利的油分离装置分为高压区和低压区,每个区域都有一套机构,相对来说 结构复杂,零部件很多,同时并没有对油雾进行有效的阻隔,分油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 式油分离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采用液体过滤式以提高高温制冷剂 蒸汽中润滑油的油雾的分离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 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两端均为封闭端,所述主筒体的上端自外向内插接有一根沿 该主筒体长度方向分布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和主筒体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筒体的 下端部开设有放油管,所述主筒体的上端部还开设有出气管,所述主筒体的下端侧面开设 有用于输入液体的进液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口位于所述进液管的下方。
[0008] 其原理如下:一般通过进液管向主筒体内部输入常温的制冷剂液体,液面高于进 气管的下端口,高温制冷剂蒸汽从进气管直接进入到常温制冷剂液体中,常温制冷剂液体 对高温制冷剂蒸汽有降温和洗涤作用,使得其中的油雾沉淀在常温制冷剂液体中,起到了 过滤油雾的作用,然后高温制冷剂蒸汽通过出气管排出。本油分离器采用常温的制冷剂液 体对油雾的降温、洗涤和过滤作用,提高油雾的分离效果。
[0009]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中,所述主筒体的中部设有第 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呈伞状,所述第一隔板的大径端朝下,该第一隔板的大径端边缘和主 筒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隔板的小径端边缘和所述进气管的侧面相贴合且两者固定连 接,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伞状第一隔板的作用是通过其自身的伞形形状来 汇总制冷剂蒸汽,使得蒸汽有从边缘向中间横移的动作,开设透气孔后降低了蒸汽的流通 速度,对蒸汽中的残余油雾起到进一步的阻隔和附着作用,将残余油雾分离出来。
[0010]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中,所述主筒体的中部还设有 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呈伞状,所述第二隔板的大径端朝下,该第二隔板的大径端边缘和 主筒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隔板的小径端边缘和所述进气管的侧面相贴合且两者固定 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伞状第二隔板的作用是通过其自身的伞形形状 来汇总制冷剂蒸汽,使得蒸汽有从边缘向中间横移的动作,开设透气孔后降低了蒸汽的流 通速度,对蒸汽中的残余油雾起到进一步的阻隔和附着作用,将残余油雾分离出来。
[0011]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中,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 二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母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隔板上的透气孔 的总面积为该处主筒体横截面的60% -80%,所述第二隔板上的透气孔的总面积为该处主 筒体横截面的60% -80%。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互平行能够对两者之间的蒸汽起到导 向通道的作用,两者的双重分离作用使得残余油雾分离的更加彻底,透气孔的总面积在上 述数值范围内能够更好的起到降低蒸汽流通速度的作用,但又不会使气压过高,其优选为 70%。
[0012]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中,所述主筒体的下方外侧面 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的进口和所述主筒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 液位计的进口位于所述进液管的下方。液位计的作用是测量主筒体内分离出的油雾冷却后 形成的油液的高度。
[0013]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中,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侧面开 设有若干沿径向贯穿该进气管侧壁的侧通孔,所述进气管的下端面固定有一块防冲板,所 述防冲板的面积大于所述进气管的下端管口的面积。防冲板的作用是不让蒸汽直接从进气 管的下端口排出,而是让蒸汽从侧面的侧通孔排出,降低蒸汽的流速。
[0014]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中,全部侧通孔的总面积大于 或等于所述进气管的下端管口面积,所述防冲板的面积为所述进气管的下端管口面积的 3-8倍。侧通孔的总面积在进气管的管口之上的作用是提高侧通孔的流通面积,由于防冲板 降低了蒸汽的流速,扩大侧通孔的面积有助于尽快排出蒸汽,优选为6倍。
[0015]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中,所述进气管的中部开设有 贯穿该进气管侧壁的均压孔,所述均压孔的口径为8-12mm。均压孔的作用是调节进气管内 外的压差,防止进气管的下端口形成倒吸现象,在上述数值范围内,既能够避免倒吸现象, 又不会形成内部的蒸汽过多的泄漏,优选为l〇mm。
[0016]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中,所述出气管的轴线沿所述 主筒体的径向分布,该进气管固定在主筒体的上方侧面,所述出气管的轴线和进气管的轴 线相垂直,所述进气管和主筒体同心分布。同心分布有利于空间的布局和制造的便利性。
[0017]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中,所述主筒体的上端还设有 压力表和安全阀,所述压力表和安全阀均与所述主筒体的内腔相连通。压力表用于检测腔 体内的蒸汽压力,安全阀用于当腔体内压力过高时进行泄压。
[0018]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中,所述主筒体的下端还设有 排污管,所述主筒体的下端面呈向外凸起的圆弧面,所述排污管位于该圆弧面的中心处。圆 弧面起到汇总至排污管的作用,排污管的作用是排出沉积在主筒体底部的杂质。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本油分离器采用常温的制冷剂液体对 油雾的降温、洗涤和过滤作用,提高油雾的分离效果。伞状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作用是通 过其自身的伞形形状来汇总制冷剂蒸汽,使得蒸汽有从边缘向中间横移的动作,开设透气 孔后降低了蒸汽的流通速度,对蒸汽中的残余油雾起到进一步的阻隔和附着作用,将残余 油雾分离出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油分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主筒体;2进气管;3放油管;4出气管;5进液管;6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 8液位计;9侧通孔;10防冲板;11均压孔;12压力表;13安全阀;14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 如图1所示,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筒体1,主筒体1两端均为封闭端,主 筒体1的上端自外向内插接有一根沿该主筒体1长度方向分布的进气管2,进气管2的下 端侧面开设有若干沿径向贯穿该进气管2侧壁的侧通孔9,进气管2的下端面固定有一块 防冲板10,防冲板10的面积大于进气管2的下端管口的面积。防冲板10的作用是不让蒸 汽直接从进气管2的下端口排出,而是让蒸汽从侧面的侧通孔9排出,降低蒸汽的流速。全 部侧通孔9的总面积大于或等于进气管2的下端管口面积,防冲板10的面积为进气管2的 下端管口面积的3-8倍。侧通孔9的总面积在进气管2的管口之上的作用是提高侧通孔9 的流通面积,由于防冲板10降低了蒸汽的流速,扩大侧通孔9的面积有助于尽快排出蒸汽, 优选为6倍。进气管2的中部开设有贯穿该进气管2侧壁的均压孔11,均压孔11的口径为 8-12mm。均压孔11的作用是调节进气管2内外的压差,防止进气管2的下端口形成倒吸现 象,在上述数值范围内,既能够避免倒吸现象,又不会形成内部的蒸汽过多的泄漏,优选为 10mm〇
[0024] 进气管2和主筒体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主筒体1的下端部开设有放油管3,主筒 体1的上端部还开设有出气管4,出气管4的轴线沿主筒体1的径向分布,该进气管2固定 在主筒体1的上方侧面,出气管4的轴线和进气管2的轴线相垂直,进气管2和主筒体1同 心分布。同心分布有利于空间的布局和制造的便利性。
[0025] 主筒体1的中部设有第一隔板6,第一隔板6呈伞状,第一隔板6的大径端朝下, 该第一隔板6的大径端边缘和主筒体1的内壁相贴合,第一隔板6的小径端边缘和进气管 2的侧面相贴合且两者固定连接,第一隔板6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伞状第一隔板6的作 用是通过其自身的伞形形状来汇总制冷剂蒸汽,使得蒸汽有从边缘向中间横移的动作,开 设透气孔后降低了蒸汽的流通速度,对蒸汽中的残余油雾起到进一步的阻隔和附着作用, 将残余油雾分离出来。主筒体1的中部还设有第二隔板7,第二隔板7呈伞状,第二隔板7 的大径端朝下,该第二隔板7的大径端边缘和主筒体1的内壁相贴合,第二隔板7的小径端 边缘和进气管2的侧面相贴合且两者固定连接,第二隔板7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伞状第 二隔板7的作用是通过其自身的伞形形状来汇总制冷剂蒸汽,使得蒸汽有从边缘向中间横 移的动作,开设透气孔后降低了蒸汽的流通速度,对蒸汽中的残余油雾起到进一步的阻隔 和附着作用,将残余油雾分离出来。第一隔板6位于第二隔板7的下方,第一隔板6和第 二隔板7之间的母线相互平行,第一隔板6上的透气孔的总面积为该处主筒体1横截面的 60% -80%,第二隔板7上的透气孔的总面积为该处主筒体1横截面的60% -80%。第一隔 板6和第二隔板7相互平行能够对两者之间的蒸汽起到导向通道的作用,两者的双重分离 作用使得残余油雾分离的更加彻底,透气孔的总面积在上述数值范围内能够更好的起到降 低蒸汽流通速度的作用,但又不会使气压过高,其优选为70 %。
[0026] 主筒体1的下端侧面开设有用于输入液体的进液管5,进气管2的下端口位于进液 管5的下方。主筒体1的上端还设有压力表12和安全阀13,压力表12和安全阀13均与主 筒体1的内腔相连通。压力表12用于检测腔体内的蒸汽压力,安全阀13用于当腔体内压 力过高时进行泄压。主筒体1的下端还设有排污管14,主筒体1的下端面呈向外凸起的圆 弧面,排污管14位于该圆弧面的中心处。圆弧面起到汇总至排污管14的作用,排污管14 的作用是排出沉积在主筒体1底部的杂质。主筒体1的下方外侧面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 置的液位计8,液位计8的进口和主筒体1的内腔相连通,液位计8的进口位于进液管5的 下方。液位计8的作用是测量主筒体1内分离出的油雾冷却后形成的油液的高度。
[0027] -般通过进液管5向主筒体1内部输入常温的制冷剂液体,液面高于进气管2的 下端口,高温制冷剂蒸汽从进气管2直接进入到常温制冷剂液体中,常温制冷剂液体对高 温制冷剂蒸汽有降温和洗涤作用,使得其中的油雾沉淀在常温制冷剂液体中,起到了过滤 油雾的作用,然后高温制冷剂蒸汽通过出气管4排出。本油分离器采用常温的制冷剂液体 对油雾的降温、洗涤和过滤作用,提高油雾的分离效果。
[002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筒 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两端均为封闭端,所述主筒体(1)的上端自外向内插接 有一根沿该主筒体(1)长度方向分布的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和主筒体(1)的上端 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筒体(1)的下端部开设有放油管(3),所述主筒体(1)的上端部还开设 有出气管(4),所述主筒体(1)的下端侧面开设有用于输入液体的进液管(5),所述进气管 (2)的下端口位于所述进液管(5)的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主筒体(1)的中部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6)呈伞状,所述第一隔板¢)的大 径端朝下,该第一隔板(6)的大径端边缘和主筒体(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隔板(6)的 小径端边缘和所述进气管(2)的侧面相贴合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6)上开设有 若干透气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主筒体(1)的中部还设有第二隔板(7),所述第二隔板(7)呈伞状,所述第二隔板(7)的 大径端朝下,该第二隔板(7)的大径端边缘和主筒体(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隔板(7) 的小径端边缘和所述进气管(2)的侧面相贴合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7)上开设 有若干透气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板(6)位于所述第二隔板(7)的下方,所述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 之间的母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隔板(6)上的透气孔的总面积为该处主筒体(1)横截 面的60%-80%,所述第二隔板(7)上的透气孔的总面积为该处主筒体⑴横截面的 60% -80%。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的下方外侧面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液位计(8),所述液位 计(8)的进口和所述主筒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液位计(8)的进口位于所述进液管(5) 的下方。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的下端侧面开设有若干沿径向贯穿该进气管(2)侧壁的侧通孔 (9),所述进气管(2)的下端面固定有一块防冲板(10),所述防冲板(10)的面积大于所述进 气管(2)的下端管口的面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全 部侧通孔(9)的总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气管(2)的下端管口面积,所述防冲板(10)的面 积为所述进气管(2)的下端管口面积的3-8倍。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的中部开设有贯穿该进气管(2)侧壁的均压孔(11),所述均压孔 (11)的 口径为 8-12mm。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的上端还设有压力表(12)和安全阀(13),所述压力表(12)和安 全阀(13)均与所述主筒体⑴的内腔相连通。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的下端还设有排污管(14),所述主筒体(1)的下端面呈向外凸起 的圆弧面,所述排污管(14)位于该圆弧面的中心处。
【文档编号】F25B43/02GK203848574SQ201420264474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林文贤, 熊从贵 申请人:温岭市钱江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