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752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冰箱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电冰箱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门体上带有功能模块的电冰箱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例如门体上带有显示屏的电冰箱。这种门体上带有功能模块的电冰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门体和箱体之间的通电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在电冰箱的箱体和门体上分别设置弹性导电元件和导电板,使门体关闭时,弹性导电元件和导电板接触,从而使功能模块通电工作。但这种弹性导电元件和导电板在门体打开的开合角度较小时仍处于接触状态,使门体不能及时断电,并且在门体未完全关闭时就接触使电路导通,容易导致电能浪费并可能造成触电事故。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的电连接器对电能造成浪费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连接器,应用于电冰箱,所述电冰箱包括箱体及门体,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安装于所述门体,且所述第二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其中: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具有外露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接触面;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壳体、第一静触头、第一动触头及复位单元,所述第一静触头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动触头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门体开启时,所述第一动触头在所述复位单元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分离并外露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第一动触头在所述接触面抵接下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接触。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面包括第一对接面和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对接面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接触面经所述第一过孔露出;所述第一安装面开设有第二过孔,所述接触端子经所述第二过孔外露于所述第一壳体。优选地,所述接触端子包括第二静触头、缓冲件以及第二动触头,所述第二动触头通过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第二静触头连接;所述接触面形成在所述第二动触头上,所述第二静触头经所述第二过孔外露于所述第一壳体。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对接面对应的内侧面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邻近所述第一过孔设置,所述第二动触头的周面凸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静触头包括套筒部及与所述套筒部连接的接线柱,所述套筒部的敞口形成在远离所述接线柱的一端,所述接线柱经所述第二过孔外露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缓冲件置于所述套筒部内。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面包括第二对接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对接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通孔可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动触头内端的周面凸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安装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静触头经所述第二通孔外露于所述第二壳体。优选地,所述复位单元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动触头及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面。优选地,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接触端子,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两组所述第一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优选地,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一面搭接于所述第二对接面,另一面凸设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位于两所述第一动触头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对接面与第一安装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面并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面和第一安装面之间;所述第二对接面与第二安装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面并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面和第二安装面之间。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冰箱,包括箱体和带有电负载的门体,所述电冰箱还包括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安装于所述门体,且所述第二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其中: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具有外露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接触面;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壳体、第一静触头、第一动触头及复位单元,所述第一静触头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动触头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门体开启时,所述第一动触头在所述复位单元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分离并外露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第一动触头在所述接触面抵接下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接触。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复位单元使第一动触头做可复位移动,在门体开启时,第一动触头在复位单元作用下立即与第一静触头分离,使电路及时断开;在门体开始关闭时,第一动触头先与接触面抵接并移向第一静触头,当门体完全关闭时,第一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接触,此时电路导电;由此,门体在开启的开合角度较小时就断电,且在完全关闭时才通电,有效节约了电能并防止触电事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于电冰箱上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实施例的部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第一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图7中第一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第二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第二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第二组件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第一组件2第二组件3箱体4门体11第一壳体12接触端子111第一对接面131定位凸起132第一凸缘112第一安装面113第一卡扣121接触面122第二静触头142套筒部143接线柱123第二动触头141第一限位部144连接端145接触端124缓冲件21第二壳体211第二对接面261导向套筒212第二安装面262限位套筒213第二卡扣231第二限位部22第一静触头23第一动触头251挡水件24复位单元25盖板133第一过孔252第二凸缘134第二过孔263第一通孔264第二通孔253第三通孔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连接器应用于电冰箱,该电冰箱包括箱体3及带有电负载的门体4,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组件1及第二组件2,第一组件1安装于门体4,且第二组件2安装于箱体3;其中:第一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和接触端子12,接触端子设于第一壳体11,并具有外露于第一壳体11的接触面121;第二组件2包括第二壳体21、第一静触头22、第一动触头23及复位单元24,第一静触头22固定于第二壳体21,第一动触头23可活动连接于第二壳体21,门体4开启时,第一动触头23在复位单元24的作用下与第一静触头22分离并外露于第二壳体21;门体4关闭时,第一动触头23在接触面121抵接下移动至与第一静触头22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安装于门体4上,在门体4关闭时,第一组件1邻近箱体3,而第二组件2安装于箱体3的邻近门体4的部位。在门体4与箱体3枢接时,该连接器邻近枢轴设置,如此,一方面可以较好地隐藏第一组件1或第二组件2,提升冰箱门体4打开一定角度后的外观,并避免用户触及;另一方面,接触面121与第一动触头22接触时可以形成较大的力臂,因而不会对门体4的关闭造成太大的阻碍。第一组件1接触端子12与门体4上的电负载电连接,第二组件2的第一静触头22与箱体3上的电源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门体4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动触头23与第一静触头22分离,因此在该状态下,第一动触头23并不带电,即使用户触及第一动触头23也不会因被电击而发生触电事故,进而提升了连接器的安全性。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可为封闭的中空薄壁结构,也可为一端敞口,这里优选为封闭结构,且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均为长方体状。接触端子12的接触面121可与第一壳体11的外壁面平齐,这样能有效防止接触面121的磨损;第一动触头23的端面可小于接触面121,这样能使较小面积的第一动触头23的端面完全与较大面积的接触面121接触,对于可活动的第一动触头23而言,即使在第一动触头23与接触面121的接触位置发生轻微偏移,也不会影响第一动触头23与接触面121的电接触面积。第一动触头23可为柱状、片状或块状,只要能方便移动及导电即可。第一动触头23与第二壳体21的可活动连接可以是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沿设定方向的可滑动连接,只要能满足第一动触头23在与接触面121抵接后活动至与第一静触头22接触,且在不与接触面121抵接时在复位单元24的作用下与第一静触头22分离即可。举例而言,当第一动触头23与第二壳体21可转动连接时,第一动触头23一端与第二壳体21连接,另一端能绕连接处转动;而当第一动触头23与第二壳体21沿设定方向的可滑动连接时,第二壳体21上可以设置一滑槽或孔与第一动触头23可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触头23与第二壳体21的连接优选为使第一动触头23的活动轨迹更简单的可滑动连接。复位单元24用于,在第一动触头23与第一静触头22接触后,且外力减小或消失时使第一动触头23与第一静触头22分离并移至外露于第二壳体21。复位单元24可为弹性件,只需满足能让第一动触头23做复位移动即可。举例而言,复位单元24还可以是电磁装置,该电磁装置包括电磁铁及动衔铁,通过将动衔铁与第一动触头23固定连接,则在电磁铁通电时,通过带动动衔铁可以进而带动第一动触头23,使第一动触头23在不需要与接触面121抵接时滑离第一静触头22,也即在门体4处于打开状态时,或打开至设定角度时,时第一动触头23与第一静触头22分离,以保证此时的第一动触头23不带电;除此之外,复位单元24还可以是连杆滑块机构,第一动触头可以直接充当连杆滑块机构中的“滑块”,通过电机驱动连杆进而带动第一动触头23与第一静触头22分离,电磁装置或电动机可设置为在门体4刚开启时通电,并在预设时间后断电。当电连接器通电时,电流从箱体3里的电源端流经第一静触头22、第一动触头23以及接线端子,最后流经门体4上的电负载;需要说明的是,门体4上的部分电器件同时也通过电连接器向箱体3传递电信号。在此过程中,接触端子12的接触面121随着门体4的开合而相对第一动触头23移动,当门体4关闭到使接触面121开始与第一动触头23抵接后,随着门体4的继续朝箱体3闭合,接触端子12开始推压第一动触头23使之朝第一静触头22移动;在门体4完全闭合时,第一动触头23被推压至与第一静触头22接触。当门体4开始开启时,接触面121开始远离第一动触头23,此时第一动触头23在复位单元24的作用下往回移动,在往回移动的第一时间便与第一静触头22分离并继续与接触面121抵接,而随着门体4的开合角度增大,接触面121继续远离第一动触头23,第一动触头23也继续远离第一静触头22并与接触面121抵接,直到门体4的开合角度增大到使第一动触头23的长度不足以与接触面121抵接。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工作过程中,在门体4关闭时,接触面121与第一动触头23接触,第一动触头23再与第一静触头22接触,形成闭合电路使电流导通,从而使门体4通电,门体4上的电负载正常工作。在门体4开启时,第一动触头23与第一静触头22分离,电路断开。综上,当门体4未完全关闭时,接触面121与第一动触头23后电路仍处于断开状态,直到完全闭合时才形成闭合电路为门体4上的电负载供电。在门体4刚开启使,第一动触头23立即与第一静触头22分离,此时虽然接触面121仍与第一动触头23抵接,但电路已处于断开状态。由此,门体4能在开合角度较小时就断电,且在完全关闭时才通电,有效节约了电能并防止人体误触外露的第一动触头23导致的触电事故。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壳体11的外壁面包括第一对接面111和第一安装面112,第一对接面111开设有第一过孔133,接触面121经第一过孔133露出;第一安装面112开设有第二过孔134,接触端子12经第二过孔134外露于第一壳体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为长方体状,第一安装面112可以是与第一对接面111相对的端面,也可以是曲面;由于接触面121要与第一动触头23抵接,所以在安装第一组件1时第一对接面111要外露于门体4。接触端子12经第二过孔134外露于第一壳体11用以接线。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接触端子12包括第二静触头122、缓冲件124以及第二动触头123,第二动触头123通过缓冲件124与第二静触头122连接;接触面121形成在第二动触头123上,第二静触头122经第二过孔134外露于第一壳体1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静触头122固定设置,第二动触头123可活动设置,接触面121形成在第二动触头123外露的端面上;第二静触头122与第二动触头123之间通过缓冲件124连接,缓冲件124可以是压缩弹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动触头123、缓冲件124及第二静触头122保持连接状态,缓冲件124用于在第二动触头123受较大冲击时提供一个方向作用力以缓和第二动触头123对第二静触头122的冲击,从而同时保护第二动触头123与第二静触头122。举例而言,用户在关上门体4时有时用力过猛,导致第二动触头123以较大的动能与第一动触头23接触,并在门体4完全闭合时受到一定冲击,在这个过程中,缓冲件124的设置使电路保持闭合的同时又有效保护了第二动触头123与第二静触头122,延长了第二动触头123与第二静触头122的工作寿命。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一壳体11与第一对接面111对应的内侧面设有定位凸起131,定位凸起131邻近第一过孔133设置,第二动触头123的周面凸设有第一限位部141;第二静触头122包括套筒部142及与套筒部142连接的接线柱143,套筒部142的敞口形成在远离接线柱143的一端,接线柱143经第二过孔134外露于第一壳体11,缓冲件124置于套筒部142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动触头123包括活动连接端144与接触端145,其中,较粗的接触端145与第一过孔133可滑动配合,且接触面121形成在接触端145;较细的连接端144则伸入套筒部142与缓冲件124连接;而第一限位部141形成在接触端145,用以与定位凸起131配合将第二动触头123限位在第一壳体11内。接线柱143外露于第一壳体11用以接线连接门体4上的电负载。由此,有效地使第二动触头123保持可活动状态而不会滑出第一壳体11,同时,使第二动触头123、缓冲件124及第一静触头22三者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在门体4闭合时既能保证电路闭合又能保护第二动触头123与第二静触头122。进一步地,如图9至图13所示,第二壳体21的外壁面包括第二对接面211和第二安装面212,第二对接面211开设有第一通孔263,第一动触头23与第一通孔263可滑动配合,第一动触头23内端的周面凸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安装面212开设有第二通孔264,第一静触头22经第二通孔264外露于第二壳体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1为长方体状,第二安装面212可以是与第一对接面111相对的端面,也可以是曲面;第一动触头23与第一通孔263可滑动配合并外露于第二对接面211,第一静触头22与第二通孔264固定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在门体4开启时,第一动触头23的内端在复位单元24的作用下与第一静触头22分离;在门体4闭合时,第一动触头23的外端与接触面121抵接,而内端在接触面121的推力作用下移至与第一静触头22接触,从而形成闭合电路。第一动触头23的内端的周面凸设有第二限位部,用以防止第一动触头23掉出第二壳体21的内腔,当第一动触头23不与接触面121抵接时,第二限位部的限位面抵接于第二壳体21的内壁面。第一静触头22经第二通孔264外露于第二壳体21用以接线连接箱体3的电源端。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3所示,复位单元24为弹性件,弹性件弹性连接第一动触头23及第二壳体21的内壁面。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压缩弹簧,弹性件与第二安装面212对应的内壁面连接,且围绕第一静触头22设置,弹性件与第一静触头22不接触或绝缘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还可为套设于第一动触头23并与第二对接面211对应的内壁面连接的拉伸弹簧。在门体4闭合时,第一动触头23在接触面121的抵接下压缩弹性件移至与一静触头接触,此时,弹性件具有恢复到自然状态的弹性势能;在门体4开启时,接触面121逐渐远离第一动触头23,此时弹性件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使弹性件恢复到自然状态,同时推动第一动触头23使第一动触头23远离第一静触头22,由此实现第一动触头23的复位移动。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壳体21的内壁面还形成有与第一通孔263相接的导向套筒261,以防止第一动触头23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径向偏移而无法与第一静触头22接触;此外,第二安壳体的内壁面还形成有围设于第一静触头22的限位套筒262,用以使复位单元24限位安装于第一静触头22与限位套筒262之间。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13所示,第一组件1包括两个接触端子12,第二组件2包括两组第一动触头23与第一静触头2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接触端子12分别具有与两个第一动触头23抵接的接触面121,两个第一动触头23分别对应两个第一静触头22,同时还对应两个复位单元24。当门体4关闭时,两个接触端子12的接触面121要同时分别与两个第一动触头23接触,且连个第一动触头23要同时分别与两个第一静触头22接触才能形成闭合电路。进一步地,如图9至图13所示,第二组件2还包括盖板25,盖板25一面搭接于第二对接面211,另一面凸设有挡水件251,挡水件251位于两第一动触头2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组件2安装在箱体3或门体4上时,两个第一动触头23沿竖直方向排列,盖板25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63对应的第三通孔253,门体4开启时,第一动触头23经第三通孔253凸出盖板2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动触头23与第三通孔253同样地为可滑动配合。挡水件251用于防止有水分在第二对接面211汇聚后同时接触两个第一动触头23造成短路。第二组件2在安装于箱体3上使用时,受电冰箱产生的冷气影响,外露的第二对接面211及两个动触头的表面容易形成水汽,若在门体4关闭时两个第一动触头23通过水分导通而与箱体3的电源端形成闭合电路,则会导致电路的短路从而损坏电源与其它电器件;因此,挡水件251的设置能有效防止两个第一动触头23因为水分而短接,增强了电连接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13所示,第一对接面111与第一安装面112相对设置,第一组件1还包括第一卡扣113,第一卡扣113设于第一壳体11的外壁面并位于第一对接面111和第一安装面112之间;第二对接面211与第二安装面212相对设置,第二组件2还包括第二卡扣213,第二卡扣213设于第二壳体21的外壁面并位于第二对接面211和第二安装面2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113用于将第一组件1固定安装在门体4上,门体4的框壁开设有供第一组件1安装的安装孔,第一组件1以第一对接面111外露的方向设置于安装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对接面111的边缘还形成有第一凸缘132,用于使第一组件1定位于安装孔上;在安装时,第一凸缘132朝内的一面抵接于门体4的外框壁,同时第一卡扣113的卡接面抵接于门体4的内框壁;由此,由外向内地将第一组件1定位安装于门体4上,安装后第一组件1在第一卡扣113的作用下不会向外脱落,使第二组件2的安装更稳固。第二卡扣213的功能与第一卡扣113相同,用于将第二组件2固定安装在箱体3上,箱体3的框壁也开设有供第二组件2安装的安装孔,第二组件2以第二对接面211外露的方向设置于安装孔,可以理解的是,盖板25的边缘形成有第二凸缘252,用于使第二组件2定位于安装孔上;在安装使,第二凸缘252朝内的一面抵接于箱体3的外框壁,同时第二卡扣213的卡接面抵接于箱体3的内框壁;由此,由外向内地将第二组件2定位安装于箱体3上,安装后第二组件2在第二卡扣213的作用下也不会向外脱落,使第二组件2的安装更稳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冰箱,包括箱体3和带有电负载的门体4,该电冰箱还包括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冰箱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