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换向器下刻槽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7626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电机换向器下刻槽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换向器下刻槽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换向器的主体是采用电木粉压制而成的,由于压制过程中不可抗因素的作用,换向器的下刻槽内通产会产生残留物的痕迹,为了去除残留物,通常采用工人手工去除,工人需要拿着刀具一个一个的对下刻槽进行修整,这种方式会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换向器下刻槽清理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机换向器下刻槽清理装置,其组成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的侧板的上端分别与固定盒固定连接,蜗杆的端部与所述的固定盒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蜗杆的一端与摇臂固定连接,蜗轮轴分别与所述的固定盒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蜗轮轴上分别安装有蜗轮、齿轮,齿条分别穿过所述的固定盒的上下两端的方形孔与所述的固定盒连接,所述的齿条的下端安装有刀片底座,所述的刀片底座上安装有一圈刀片,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固定块,换向器套在所述的固定块上。

所述的电机换向器下刻槽清理装置,所述的换向器的内部具有通孔,所述的换向器上具有一圈下刻槽,所述的下刻槽和所述的刀片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电机换向器下刻槽清理装置,所述的蜗轮与所述的蜗杆相啮合,所述的齿轮与所述的齿条相啮合,所述的方形孔的两端具有凸块,所述的凸块放在所述的齿条的凹槽内。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转动摇臂,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蜗轮轴上的齿轮随之转动,由于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条随时进行上下移动,将换向器套在固定块上,刀片就会进入到下刻槽内,对下刻槽内的残留物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蜗轮蜗杆,齿轮齿条相结合的结构,结构简单,有很强的自锁性,齿条不会自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刀片与下刻槽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可以一次性的对下刻槽内的残留物进行清理,省去了大量的人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圈刀片,相比人力清理的更加彻底与精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的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电机换向器下刻槽清理装置,其组成包括:底板20,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两个侧板10,两个所述的侧板的上端分别与固定盒2固定连接,蜗杆6的端部与所述的固定盒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蜗杆的一端与摇臂1固定连接,蜗轮轴5分别与所述的固定盒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蜗轮轴上分别安装有蜗轮15、齿轮4,齿条3分别穿过所述的固定盒的上下两端的方形孔16与所述的固定盒连接,所述的齿条的下端安装有刀片底座7,所述的刀片底座上安装有一圈刀片8,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固定块14,换向器9套在所述的固定块上。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电机换向器下刻槽清理装置,所述的换向器的内部具有通孔13,所述的换向器上具有一圈下刻槽12,所述的下刻槽和所述的刀片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电机换向器下刻槽清理装置,所述的蜗轮与所述的蜗杆相啮合,所述的齿轮与所述的齿条相啮合,所述的方形孔的两端具有凸块17,所述的凸块放在所述的齿条的凹槽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