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及其使用方法_2

文档序号:9778474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共发酵物中即得,用于废水处理时 絮凝剂的投入量为210mL/L。
[0028]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的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及其使用方法
[0029] -种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 共发酵物35份、取代度为0.1~1的羧甲基淀粉钠75份、聚丙烯酰胺5份。
[0030] 其中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二段发酵法,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发酵培养基灭菌后,接入10%的红色诺卡氏菌种子发酵液,控制发酵温度为32°C、通 气量为l. 6m3/h条件下培养42h,此时接入10%的黑曲霉种子发酵液,控制发酵温度为28°C、 通气量为2.0m 3/h条件下培养26-30h,即得。
[0031] 所使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红色诺卡氏菌的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以及黑曲霉的种子 培养基配方同实施例1。所述的红色诺卡氏菌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7°C,摇床转速170r/ min。所述的黑曲霉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8°C,摇床转速130r/min。
[0032] 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取代度为0.1~1的羧甲 基淀粉钠和聚丙烯酰胺加入到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中即得,用于废水处理时 絮凝剂的投入量为190mL/L。
[0033] 实施例4本发明所述的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及其使用方法
[0034] -种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 共发酵物34份、取代度为0.1~1的羧甲基淀粉钠85份、聚丙烯酰胺5份。
[0035] 其中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二段发酵法,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发酵培养基灭菌后,接入10%的红色诺卡氏菌种子发酵液,控制发酵温度为32°C、通 气量为1.7m 3/h条件下培养44h,此时接入10%的黑曲霉种子发酵液,控制发酵温度为29°C、 通气量为2.2m3/h条件下培养26h,即得。
[0036] 所使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红色诺卡氏菌的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以及黑曲霉的种子 培养基配方同实施例1。所述的红色诺卡氏菌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7°C,摇床转速170r/ min。所述的黑曲霉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8°C,摇床转速130r/min。
[0037] 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取代度为0.1~1的羧甲 基淀粉钠和聚丙烯酰胺加入到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中即得,用于废水处理时 絮凝剂的投入量为195mL/L。
[0038] 实施例5本发明所述的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及其使用方法
[0039] -种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 共发酵物38份、取代度为0.1~1的羧甲基淀粉钠68份、聚丙烯酰胺4份。
[0040] 其中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二段发酵法,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发酵培养基灭菌后,接入10%的红色诺卡氏菌种子发酵液,控制发酵温度为30_32°C、 通气量为1.5-1.7m 3/h条件下培养40-44h,此时接入10%的黑曲霉种子发酵液,控制发酵温 度为26-29°C、通气量为1.8-2.2m 3/h条件下培养26-30h,即得。
[0041] 所使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红色诺卡氏菌的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以及黑曲霉的种子 培养基配方同实施例1。所述的红色诺卡氏菌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8°C,摇床转速180r/ min。所述的黑曲霉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6°C,摇床转速140r/min。
[0042] 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取代度为0.1~1的羧甲 基淀粉钠和聚丙烯酰胺加入到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中即得,用于废水处理时 絮凝剂的投入量为205mL/L。
[0043] 实施例6本发明生物复合絮凝剂的絮凝实验测定
[0044] 在标准比色管中加入IOmg干重酿酒酵母菌,加入ImL培养液,用0.Olmo 1/L HCl调 节pH到3.5,加去离子水至5mL,30°C,轻轻振荡5min,然后静置IOmin,在721型分光光度计 540nm处测定。上层清液浊度B,以不加培养液的上相液浊度A为对照,通过浊度的减少来确 定絮凝程度,以絮凝率定量表示絮凝活性。
[0046] 式中:A-540nm处对照上清液的OD值;
[0047] B-540nm处样品上清液OD值
[0048] 采用上述方法测定实施例1-5的絮凝率,并设置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照组3,其中 对照组1为实施例3中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投入浓度为200mL/L,对照组2为 取代度为0.1~1的羧甲基淀粉钠(投入浓度为50g/L),对照组3为聚丙烯酰胺(投入量为 l〇〇g/L),其絮凝率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0049] 表1本发明生物复合絮凝剂的絮凝实验测定

?〇〇5?^由表1可以看出,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具有一定的絮凝效果,但絮凝 效果不理想,其与取代度为0.1~1的羧甲基淀粉钠以及聚丙烯酰胺组合后絮凝效果显著提 高,提示三种活性组分在絮凝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其中本发明实施例3的絮凝效果最 佳。
【主权项】
1. 一种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 发酵物30-40份、取代度为0.1~1的羧甲基淀粉钠50-95份、聚丙烯酰胺3-6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35份、取代度为0.1~1的羧甲基淀粉钠75份、聚丙烯 酰胺5份。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曲霉和红色 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二段发酵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发酵培养基灭菌后,接 入10 %的红色诺卡氏菌种子发酵液,控制发酵温度为30-32°C、通气量为1.5-1.7m3/h条件 下培养40-44h,此时接入10 %的黑曲霉种子发酵液,控制发酵温度为26-29°C、通气量为 1.8-2.2m3/h条件下培养26-30h,即得。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曲霉和红色诺卡 氏菌的共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中1L发酵培养基的组分为葡萄糖10g,K 2HP〇4 2g,KH2P〇42g, MgS〇4 · 7H20 0.2g,CaCl2 O.lg,尿素0.5g,酵母膏0.5g,pH7.2-7.5,120°C灭菌30min。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色诺卡氏菌和黑 曲霉在接入发酵培养基时均处于对数生长期。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色诺卡氏菌的种 子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1 %、酵母粉1 %,pH7.0-7.2,其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6-28°C, 摇床转速 150_180r/min。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曲霉的1L种子培 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0. 〇g,葡萄糖40.0g,pH7.0-7.2,其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7-29°C,摇 床转速 120-140r/min。8. -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其包括将取代度为0.1~1的羧 甲基淀粉钠和聚丙烯酰胺加入到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中即得。9. 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 物复合絮凝剂用于废水处理时絮凝剂的投入量为180-21 OmL/L。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复合絮凝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复合絮 凝剂用于废水处理时絮凝剂的投入量为200mL/L。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能生物复合絮凝剂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的缺点,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复合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30-40份、取代度为0.1~1的羧甲基淀粉钠50-95份、聚丙烯酰胺3-6份,其中黑曲霉和红色诺卡氏菌的共发酵物为二段发酵产品,其与取代度为0.1~1的羧甲基淀粉钠、聚丙烯酰胺组合后在絮凝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效果,其絮凝活性高、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适合推广应用。
【IPC分类】C02F3/34
【公开号】CN105540875
【申请号】CN201610134730
【发明人】王盛梅
【申请人】王盛梅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