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601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原料加工,特别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搅拌形式一般有锚式、桨式、涡轮式、推进式或框式等,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选配。并在釜壁外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加热方式有电加热、热水加热、导热油循环加热、远红外加热、外(内)盘管加热等,冷却方式为夹套冷却和釜内盘管冷却,搅拌桨叶的形式等。支承座有支承式或耳式支座等。转速超过160转以上宜使用齿轮减速机.开孔数量、规格或其它要求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作。公告号为CN104492365A,公布日为2015.04.08的中国专利《反应釜》,涉及一种能够对化学反应产生的泡沫进行消除的反应釜。反应釜,其包括釜体,釜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釜体的外围环绕设置有夹套,釜体的顶部连接有釜盖,釜盖上设有进料口,在釜盖的中心出设有一个支架,支架的顶部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上连接有一个伸入釜体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的内部设置有消泡装置,所述的消泡装置为连接在釜体上的消泡网,该消泡网的表面设置有毛刺部。本发明对消泡网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消泡网的下表面设置的毛刺部与泡沫接触后,能快速打破泡面表面张力,使泡沫快速的破灭。上述实用新型通过带有毛刺部的消泡网实现对反应釜内泡沫的消灭,提升了消泡的效率,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电机带动传动轴发生转动,传动轴安装在带有开口的支撑架上,由于开口处范围较大,而且转动轴的转速较快,操作人员如果操作不当会触碰到转动轴,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操作人员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反应釜。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位于釜体上部用于固定电机传动轴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部环绕设置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所述隔离网上还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网的设置,实现将支撑架内的传动轴和外界环境隔离的作用,操作人员不能轻易和传动轴接触,提升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能,而采用隔离网还能保证支撑架内部和外界环境的连通,能够及时观察到传动轴的状况,固定件的设置则实现了将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之间的固定作用,提升了隔离网的稳定性,而在需要对传动轴进行维修时,将固定件打开,隔离网取下即可,操作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一端的铰链,所述固定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网体以及所述第二网体另一端的搭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由铰链和搭扣结合,在需要取下隔离网时,将搭扣打开,转动第一网体或者第二网体,即能将隔离网从支撑架上取下,在安装时先通过转动将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环绕在支撑架外,然后将搭扣扣合即可实现对隔离网的安装,操作方便,对支撑架内的传动轴进行遮挡,提升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搭扣包括设置在第一网体上的搭扣件以及设置在第二网体上与所述搭扣件适配的扣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扣件和扣位的结合组成搭扣,实现对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的固定,提升了隔离网的牢固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支撑架的遮挡,从而提升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一端的铰链,所述固定件还包括所述第一网体以及所述第二网体另一端向分别外侧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链实现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之间的转动连接,便于对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在支撑架上的安装,连接板以及其上的紧固螺栓的设置则实现了对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另一端的固定,从而实现将隔离网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功能,将电机的传动轴和外界隔离,操作人员不会接触到传动轴,提升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螺栓包括穿射过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的螺纹杆、分别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两端的紧固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的结合,实现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上的连接板之间的连接作用,从而实现对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的固定,提升隔离网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防护支撑架,提升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螺栓两端还分别套设有垫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圈的设置使可以防止隔离网随釜体发生振动时紧固螺母松动,提升了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的两端向外侧延伸的连接板,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之间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栓实现将两端的连接板分别连接起来的功能,提升了隔离网的稳定性,更好地实现对支撑架的遮蔽作用,防止操作人员接触低级的传动轴,提升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螺栓包括穿射过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的螺纹杆、分别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两端紧固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的结合,实现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上的连接板之间的连接作用,从而实现对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的固定,提升隔离网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防护支撑架,提升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螺栓两端还分别套设有垫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圈的设置使可以防止隔离网随釜体发生振动时紧固螺母松动,提升了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下端分别设置有橡胶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片的设置实现了对隔离网下端和釜体的分离,防止隔离网和釜体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摩擦而对釜体造成破坏,提升了釜体的耐久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的结合实现对支撑架的遮挡作用,将操作人员和电机的传动轴隔离,提升了安全性能,而固定件的设置则实现了对隔离网的拆卸,方便了对传动轴的维修,而且在安装的时候也比较方便,提高了对隔离网安装的效率,而橡胶垫片的设置则实现了将隔离网和釜体之间的分离,防止两者之间产生摩擦而导致对釜体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发大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另一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放大图;图6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图中:1、釜体;2、第一网体;3、第二网体;4、铰链;5、搭扣;51、搭扣件;52、扣位;6、紧固螺栓;7、螺纹杆;8、紧固螺母;9、垫圈;10、橡胶垫片;11、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在釜体1的上端设置有电机,实现釜体1内搅拌桨的运动,电机通过传动轴和搅拌桨连接,在电机和釜体1之间设置有将电机支撑起来的支撑架,传动轴位于支撑架的中部。在支撑架的外侧环绕设置有隔离网,隔离网上分布有多个贯穿孔,通过贯穿孔可以观察到隔离网的内部环境。隔离网包括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结合实现对支撑架外部的环绕,在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之间设置有固定件。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连接第一网体2和爹网体一端的铰链4,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之间可以发生转动,在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的另一端采用搭扣5连接。扣件包括搭扣5件和扣位52,在需要将隔离网拆卸时,将搭扣5件从扣位52上移除,再通过铰链4转动第一网体2或者第二网体3,即能将隔离网从支撑架上取下,实现对传动轴的维修,在安装时将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合拢在支撑架外侧,再将搭扣5扣合即可。在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的下端还设置有橡胶垫片10,实现对釜体1和隔离环之间的分隔。实施例二:如图4以及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包括连接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一端的铰链4,在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的另一端分别向外侧延伸设置有连接板11,在连接板1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6连接,实现对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的固定。紧固螺栓6包括穿射过连接板11之间的螺纹杆7,螺纹杆7两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8,在螺纹杆7上还套设有垫圈9。在安装隔离网时,将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通过铰链4转动环绕在支撑架上,再将螺纹杆7穿射过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上的连接板11,在螺纹杆7的两端分别安装垫圈9和紧固螺母8,转动紧固螺母8,使垫圈9紧贴连接板,实现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之间的固定,从而将隔离环固定在支撑架上,将传动轴和外界隔离,从而提升安全性能。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二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为分别设置在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两端的连接板11,在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之间相对的连接板11上还设置有紧固螺栓6,实现对第一网体2和第二网体3的固定,从而实现对隔离网的安装,实现对支撑架内的传动轴的隔离,提升安全性能。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