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出料的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906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出料的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工业产品的加工精度越来越高。研磨装置作为广泛应用在水泥、硅酸盐、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绝缘材料等型材料的加工设备,对其加工物料的效率和精度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现在使用研磨装置将破碎后的物料再次进行粉碎的时候,现有的球磨机大多都存在研磨后的出料缓慢、效率低,加工后的物料收集不便等问题,不仅浪费了原材料,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研磨装置,代替传统的研磨装置,提高出料的效率,并且方便物料的收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研磨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和研磨装置,底座与支架固定连接,底座上还可拆卸连接有物料桶;支架自由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横截面积沿母线递减的锥形转筒,锥形转筒内设有若干钢球,锥形转筒输入端设有可开合的入料挡板,锥形转筒的输出端安装有开有若干通孔,过滤板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通向物料桶的出料管。

采用上述方案时,底座与支架固定连接,底座上还可拆卸连接有物料桶,物料桶专门用于收集打磨完成的物料,防止物料泄漏避免人工收集物料。支架自由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横截面积沿母线递减的锥形转筒,电机转动会带动锥形转筒转动,锥形转筒中的钢球也会被带动,从而开始运动,位于锥形转筒中的物料会和钢球发生碰撞,从而实现了打磨或者研磨。锥形转筒的横截面积沿母线递减,使得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沿锥形转筒的侧壁逐渐滑落到过滤板处,相比于横向的装置提高了出料的速度。过滤板上开有若干通孔,只有直径小于或者等于通孔直径的物料才能通过通孔,从而避免了打磨或者研磨不合格的物料离开锥形转筒。锥形转筒输入端设有可开合的入料挡板,打开入料挡板可加入新的物料。过滤板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通向物料桶的出料管,出料管与过滤板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出料管的拆卸实现对过滤板和出料管堆积的物料的清理,防止堵塞。物料桶与底座可拆卸可以实现当物料桶装满后整体更换,从而更有利于对物料的收集和处理。

上述方案能代替传统的研磨装置,提高出料的效率,并且方便物料的收集。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1,出料管和物料桶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罩。密封罩能防止细小物料泄漏。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2,物料桶底部安装有可开合的阀门,打开阀门可以将物料桶中被打磨或者研磨好的物料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出料的研磨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架1、底座2、物料桶3、阀门4、密封罩5、出料管6、过滤板7、锥形转筒8、入料挡板9、电机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便于出料的研磨装置,包括底座2、支架1和研磨装置,底座2与支架1固定连接,底座2上还可拆卸连接有物料桶3;支架1自由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横截面积沿母线递减的锥形转筒8,锥形转筒8内设有若干钢球,锥形转筒8输入端设有可开合的入料挡板9,锥形转筒8的输出端开有若干通孔,过滤板7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通向物料桶3的出料管6。出料管6和物料桶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罩5。物料桶3底部安装有可开合的阀门4。

底座2与支架1固定连接,底座2上还可拆卸连接有物料桶3,物料桶3专门用于收集打磨完成的物料,防止物料泄漏避免人工收集物料。支架1自由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横截面积沿母线递减的锥形转筒8,电机10转动会带动锥形转筒8转动,锥形转筒8中的钢球也会被带动,从而开始运动,位于锥形转筒8中的物料会和钢球发生碰撞,从而实现了打磨或者研磨。锥形转筒8的横截面积沿母线递减,使得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沿锥形转筒8的侧壁逐渐滑落到过滤板7处,相比于横向的装置提高了出料的速度。过滤板7上开有若干通孔,只有直径小于或者等于通孔直径的物料才能通过通孔,从而避免了打磨或者研磨不合格的物料离开锥形转筒8。锥形转筒8输入端设有可开合的入料挡板9,打开入料挡板9可加入新的物料。过滤板7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通向物料桶3的出料管6,出料管6与过滤板7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出料管6的拆卸实现对过滤板7和出料管6堆积的物料的清理,防止堵塞。物料桶3与底座2可拆卸可以实现当物料桶3装满后整体更换,从而更有利于对物料的收集和处理。出料管6和物料桶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罩5。密封罩5能防止细小物料泄漏。物料桶3底部安装有可开合的阀门4,打开阀门4可以将物料桶3中被打磨或者研磨好的物料取。

本装置代替传统的研磨装置,提高出料的效率,并且方便物料的收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