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的吹扫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1334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粉体的吹扫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粉体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粉体的吹扫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新能源替代和我国电子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多晶硅市场需求迅速增长,整个行业面临着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系统的闭路循环,降低成本,减小环境污染,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根本。目前在大规模多晶硅生产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不同粒径的颗粒和粉尘,对管道造成堵塞,不利于管道输送,影响正常生产。有些还会与金属管道摩擦产生打火现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目前在生产中通常采用人工清理和搬运并倾倒至废水池使其水解,从水面直接倒入,导致粉体在水面发生剧烈水解,释放出较大烟雾,此种处理方式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且倾倒时酸水容易溅到衣物或皮肤上,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粉体的吹扫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在处理粉体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粉体的吹扫装置的粉体吹扫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粉体的吹扫装置,其包括吹扫罐以及过滤网。吹扫罐具备顶部以及与之相对的底部;吹扫罐还具备有从顶部延伸至底部的容纳腔;顶部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进口,进口处还可拆卸连接有进口密封盖;底部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排净口,排净口处还可拆卸连接有排净口密封盖;吹扫罐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容纳腔的进气管以及排气管;过滤网可拆卸地连接在顶部的进口处。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在处理粉体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是由于粉体颗粒的大小不一,倾倒速度没有控制,从水面直接倒入,导致粉体在水面发生剧烈水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在吹扫罐的进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将粉体进行筛选,将颗粒较小的粉体投入到吹扫罐的容纳腔内,经过过滤网后,粉体颗粒大小较为接近。将进口密封盖密封连接在吹扫罐的进口处,通过进气管向吹扫罐的容纳腔内通入惰性气体,吹扫罐的容纳腔内的粉体在惰性气体的吹动下流动,通入惰性气体的速度可视情况进行控制。容纳腔内的粉体经过排气管排出在粉体处理池中,在吹扫结束后,可以打开位于底部的排净口,排出没有排净的粉体。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排出的粉体颗粒大小较为接近,排出粉体的速度可以控制,同时降低粉体的密度,避免人工倾倒存在的剧烈水解现象,提高了安全性以及环保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进气管的轴心线与容纳腔的轴心线异面设置;排气管的轴心线与容纳腔的轴心线异面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进气管的轴心线与吹扫罐的侧壁相切设置;排气管的轴心线与吹扫罐的侧壁相切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至少两个进气管间隔设置在吹扫罐的侧壁上;至少两个排气管间隔设置在吹扫罐的侧壁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进气管沿着从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上间隔分布在吹扫罐的侧壁上;排气管沿着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上间隔分布在吹扫罐的侧壁上;进气管的轴心线与排气管的轴心线在垂直吹扫罐的轴心线的面上的投影所形成的角为0°至9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粉体的吹扫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设在吹扫罐的底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过滤网内可拆卸地连接有搅拌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吹扫罐靠近顶部处连接设置有压力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排气管还设置有观察窗。

一种粉体的吹扫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粉体的吹扫装置实现;

粉体的吹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体的投入:打开进口密封盖;将过滤网放置在进口处,在过滤网内投入粉体,粉体经过过滤网后落入容纳腔内,将进口密封盖安装在进口处,闭合进口;

吹扫工序:通过进气管向容纳腔内通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带动粉体通过排气管排出。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在吹扫罐的进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将粉体进行筛选,将颗粒较小的粉体投入到吹扫罐的容纳腔内,经过过滤网后,粉体颗粒大小较为接近。将进口密封盖密封连接在吹扫罐的进口处,通过进气管向吹扫罐的容纳腔内通入惰性气体,吹扫罐的容纳腔内的粉体在惰性气体的吹动下流动,通入惰性气体的速度可视情况进行控制。容纳腔内的粉体经过排气管排出在粉体处理池中,在吹扫结束后,可以打开位于底部的排净口,排出没有排净的粉体。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排出的粉体颗粒大小较为接近,排出粉体的速度可以控制,同时降低粉体的密度,避免人工倾倒存在的剧烈水解现象,提高了安全性以及环保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方法,包括上述的粉体的吹扫装置,因此也具有提高了吹扫过程的安全性以及环保性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的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的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的搅拌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粉体的吹扫装置;100-吹扫罐;110-顶部;114-进口密封盖;116-压力表;120-底部;124-排净口密封盖;140-进气管;150-排气管;152-观察窗;200-过滤网;210-搅拌棒;212-研磨盖;214-棒体;300-支撑架;310-底座;320-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10的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10的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并结合图2,在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粉体的吹扫装置10,其包括吹扫罐100、过滤网200以及支撑架300。过滤网200可拆卸地连接在吹扫罐100的开口处,支撑架300设置在吹扫罐100远离过滤网200的一端。

吹扫罐100整体为筒状结构。吹扫罐100具备顶部110以及与之相对的底部120。吹扫罐100还具备有从顶部110延伸至底部120的容纳腔。

顶部110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进口,进口处还可拆卸连接有进口密封盖114,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进口密封盖114与进口通过螺纹连接。在进口密封盖114内还安装有垫圈,设置垫圈是为了保证进口密封盖114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吹扫罐100靠近顶部110处连接设置有压力表116。压力表116用于检测容纳腔内的气压,便于监控容纳腔内的气压,以确保吹扫过程的安全性。

底部120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排净口,排净口处还可拆卸连接有排净口密封盖124。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排净口密封盖124与排净口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排净口便于清理吹扫过程结束后残留在吹扫罐100的容纳腔内的粉体。

吹扫罐100还包括有连通容纳腔的进气管140以及排气管150,进气管140与排气管150均设置在吹扫罐100的外侧壁上。

在实施例中,进气管140的轴心线与容纳腔的轴心线异面设置,异面设置使得进入容纳腔内的惰性气体可以呈环形或者螺旋型流动,便于惰性气体带动粉体颗粒在容纳腔内流动。

在实施例中,排气管150轴心线与容纳腔的轴心线异面设置。异面设置使得容纳腔内的气体便于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140的轴心线与吹扫罐100的侧壁相切设置,相切设置使得进入容纳腔内的惰性气体沿着吹扫罐100的内侧壁呈环形或者螺旋型流动,便于惰性气体带动粉体颗粒在容纳腔内流动。排气管150轴心线与吹扫罐100的侧壁相切设置,相切设置使得容纳腔内的气体更好地排出。

在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进气管140间隔设置在吹扫罐100的侧壁上。至少两个进气管140间隔设置在吹扫罐100的侧壁上,既便于惰性气体的通入又使得惰性气体在多个层次上带动粉体流动。

在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排气管150间隔设置在吹扫罐100的侧壁上。至少两个排气管150间隔设置在吹扫罐100的侧壁上,既便于惰性气体的排出又使得惰性气体带动粉体在多个层次上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进气管140沿着从顶部110向底部120的方向上分布在吹扫罐100的侧壁上,两个排气管150沿着从顶部110向底部120的方向上分布在吹扫罐100的侧壁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140的数量并不限于四个,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设置一个、两个、三个或者五个等。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排气管150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设置一个、三个或者四个等。

在实施例中,在排气管150上还设置有观察窗152,观察窗152用于观察粉体的排出情况。

在实施例中,进气管140的轴心线与排气管150的轴心线在垂直吹扫罐100的轴心线的面上的投影所形成的角为0°至90°。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140的轴心线与排气管150的轴心线在垂直吹扫罐100的轴心线的面上的投影所形成的角为0°。如此设置是为了便于容纳腔内的粉体被更好地排出。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10的过滤网20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10的搅拌棒2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并结合图4,过滤网200整体为圆筒形结构,过滤网200具备有多个网孔,在过滤网200内部还可拆卸地连接有搅拌棒210,搅拌棒210用于研磨位于过滤网200内的粉体。搅拌棒210包括有研磨盖212以及棒体214,棒体214贯穿研磨盖212,并与研磨盖212可转动地连接。设置研磨盖212是为了避免在研磨过程中粉体颗粒溢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搅拌棒210是为了研磨位于过滤网200内的粉体。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搅拌棒210。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研磨盖212是为了避免在研磨过程中粉体颗粒溢出。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研磨盖212。

支撑架300设置在吹扫罐100的底部120处,支撑架300包括板状底座310以及多个支撑件320。多个支撑件320分布在底座310上,支撑件320远离底座310的一端与吹扫罐100靠近底部120位置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设置支撑架300是为了保证吹扫罐100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支撑架300。

本实施例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10,在吹扫罐100的进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过滤网200,过滤网200将粉体进行筛选,将颗粒较小的粉体投入到吹扫罐100的容纳腔内,经过过滤网200后,粉体颗粒大小较为接近。将进口密封盖114密封连接在吹扫罐100的进口处,通过进气管140向吹扫罐100的容纳腔内通入惰性气体,吹扫罐100的容纳腔内的粉体在惰性气体的吹动下流动,通入惰性气体的速度可视情况进行控制。容纳腔内的粉体经过排气管150排出在粉体处理池中,在吹扫结束后,可以打开位于底部120的排净口,排出没有排净的粉体。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粉体的吹扫装置10排出的粉体颗粒大小较为接近,排出粉体的速度可以控制,同时降低粉体的密度,避免人工倾倒存在的剧烈水解现象,提高了安全性以及环保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粉体的吹扫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粉体的吹扫装置10实现;

粉体的吹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体的投入:打开进口密封盖114;将过滤网200放置在进口处,在过滤网200内投入粉体,粉体经过过滤网200后落入容纳腔内,将进口密封盖114安装在进口处,闭合进口;

吹扫工序:通过进气管140向容纳腔内通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带动粉体通过排气管150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粉体的投入的步骤中,可以添加粉体的研磨工序,采用搅拌棒210对过滤网200中的粉体进行研磨,使得位于过滤网200中的较大颗粒的粉体变为较小的粉体颗粒。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吹扫工序中,可以先在靠近顶部110的进气管140中通入惰性气体,然后通过观察窗152观察粉体排出情况,然后依次向靠近底部120的进气管140中通入惰性气体,在吹扫过程中,定时观察压力表116,压力表116用于检测容纳腔内的气压,便于监控容纳腔内的气压,以确保吹扫过程的安全性。当从观察窗152观察粉体排出结束时,停止通入惰性气体,打开底部120的排净口,清理吹扫残留在吹扫罐100的容纳腔内的粉体。

由于该粉体的吹扫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粉体的吹扫装置10实现,因此也具提高吹扫过程的安全性能以及环保性能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