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混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815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颗粒混料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的工业加工中,需要将不同的颗粒原料混合后再进行后处理,现有技术中,有的是通过人工混合物料,这样的方式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操作人员容易疲劳。目前使用在使用的混料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混合料仓中存有死角,达不到良好的混合效果,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混合好的物料人工取料,不适合大量生产,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颗粒混料设备。

具体的,一种颗粒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旋转板、混料箱、静电发生器、负电极板、电机、旋转轴和集料板,所述的底座上端安装有固定旋转板,固定旋转板上设置有混料箱,所述的混料箱包括顶板、底板和环形侧板,所述的底板设置有多个开口,且开口以底板的中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顶板设置有供旋转轴穿过的孔和进料口,环形侧板内壁安装有所述负电极板,外壁下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突出部并开有圆孔,所述的旋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顶板上,旋转轴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a的轴连接,处在混料箱内部的旋转轴上设置有叶片,所述的静电发生器安装混料箱上,旋转轴与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连接并接地,负电极板与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连接;

所述固定旋转板2设置有凹槽,凹槽上表面与混料箱相接触,固定旋转板2的中部与电机b的轴连接,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开口相适配排料口,且排料口和开口的截面刚好拼成一个圆面,固定旋转板2突出边缘设置有与突出部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的底座1呈圆筒形,底座1内侧有台阶,固定旋转板2下表面与台阶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的集料板7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且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集料板7中部开有供电机轴穿过的孔。

所述的开口呈扇形。

所述的负电极板截面呈圆形。

所述的负电极板与环形侧板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的联轴器与旋转轴接触面涂有绝缘材料。

所述的底座侧面设置有出料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改善了物料混合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颗粒混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旋转板、3-混料箱、4-静电发生器、5-负电极板、6-旋转轴、7-集料板、8-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颗粒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旋转板2、混料箱3、静电发生器4、负电极板5、电机、旋转轴6和集料板7,所述的底座1上端安装有固定旋转板2,固定旋转板2上设置有混料箱3,所述的混料箱3包括顶板、底板和环形侧板,所述的底板设置有多个开口,且开口以底板的中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顶板设置有供旋转轴6穿过的孔和进料口,环形侧板内壁安装有所述负电极板5,外壁下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突出部8并开有圆孔,所述的旋转轴6可转动的安装在顶板上,旋转轴6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a的轴连接,处在混料箱3内部的旋转轴6上设置有叶片,所述的静电发生器4安装混料箱3上,旋转轴6与静电发生器4的正极连接并接地,负电极板5与静电发生器4的负极连接;

所述固定旋转板2设置有凹槽,凹槽上表面与混料箱3相接触,固定旋转板2的中部与电机b的轴连接,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开口相适配排料口,且排料口和开口的截面刚好拼成一个圆面,固定旋转板2突出边缘设置有与突出部8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的底座1呈圆筒形,底座1内侧有台阶,固定旋转板2的下表面与台阶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的集料板7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且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集料板7中部开有供电机轴穿过的孔。

如图1所示,所述的开口呈扇形。所述的负电极板5截面呈圆形。所述的负电极板5与环形侧板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联轴器与旋转轴6接触面涂有绝缘材料。所述的底座1侧面设置有出料口。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混料时,通过螺钉将混料箱3与固定旋转板2固定连接,且所述排料口与开口错开,通过固定旋转板2封闭所述开口,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混料箱3内,电机a带动旋转轴6一起转动,电机b以相同的转速带动带动固定旋转轴2转动,同时,静电发生器4开始工作;排料时,取出螺钉,电机b工作使排料口与开口重合,物料从混料箱3掉落到集料板7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混料设备,包括底座(1)、固定旋转板(2)、混料箱(3)、静电发生器(4)、负电极板(5)、电机、旋转轴(6)和集料板(7),所述的底座(1)上端安装有固定旋转板(2),固定旋转板(2)上设置有混料箱(3),所述的混料箱(3)包括顶板、底板和环形侧板,所述的底板设置有多个开口,环形侧板内壁安装有所述负电极板(5),所述的旋转轴(6)可转动的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的静电发生器(4)安装混料箱(3)上,旋转轴(6)与静电发生器(4)的正极连接并接地,负电极板(5)与静电发生器(4)的负极连接,本发明大大改善了物料的混合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刚;孙攀;吴华钦;李枝华;曹虎;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阿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7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