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粉体表面干法改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1113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法改性设备,特别是一种超细粉体表面干法改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粉体表面干法改性的设备主要是高速搅拌机和粉体表面改性机。用高速搅拌机作业产生的产品缺点是会形成很多团聚的小颗粒,除非增加过筛的工艺。但分离出来的粗颗粒产品又不好处理,这也很好说明了改性剂不能很均匀包覆在粉体表面。使用粉体表面改性机,由于粉体的温度预热方面效果不好,改性剂和粉体没有充分混合的时间,虽然解决了团聚的问题,但改性剂在粉体表面涂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以上两种方法,在改性剂添加量1-3%,粉体细度D50=1-5um在情况下,活化指数在80-90%左右。粉体表面干法改性工艺是指粉体在干态下或干燥后在表面改性设备中进行分散,同时加入配置好的表面改性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工艺。干法工艺中表面改性剂的分散和粉体表面包覆的均匀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面改性设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连续生产设备,已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细粉体表面干法改性设备。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细粉体表面干法改性设备,包括上料机、低速搅拌机、改性系统以及粉碎机,所述上料机处设置有料斗以及设置有驱动上料机的传动机构,所述低速搅拌机设置在撬装上,该撬装上设置有固定低速搅拌机的支柱,所述支柱的上方固定有入料机构,该入料机构的上端设置有除尘罩,所述除尘罩处设置有除尘风机,所述上料机的顶端固定在所述入料机构的上方,在所述低速搅拌机的底部设置有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改性系统,所述改性系统连接粉碎机,所述改性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高速搅拌机、脉冲布袋收尘器、三级改性主机以及改性装置,所述旋风分离器通过管道与送料机构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连接所述高速搅拌机,所述高速搅拌机连接脉冲布袋收尘器,所述脉冲布袋收尘器连接三级改性主机,所述三级改性主机连接改性装置,所述改性装置连接粉碎机。

优选的,所述送料装置处设置有加压风机。

优选的,所述低速搅拌机处设置有搅拌机传动机构,该搅拌机传动机构包括搅拌机驱动电机、传动系统以及固定低速搅拌机的轴承,所述搅拌机驱动电机驱动传动系统运动,传动系统带动轴承运动,轴承的运动使得搅拌机转动。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驱动电机设置在撬装的内部,其通过电机轴与传动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干法合成三聚氰胺焦磷酸盐的连续性设备,该设备采用经过高速搅拌、粉体改性机处理后的粉体再次进入粉碎机粉碎,通过粉体在粉碎机中破碎、相互冲击、摩擦,使粉体进一步细化的同时,粉体的表面被改性剂均匀的涂覆在粉体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超细粉体表面干法改性设备,包括上料机2、低速搅拌机3、改性系统以及粉碎机19,所述上料机2处设置有料斗1以及设置有驱动上料机2的传动机构9,所述低速搅拌机3设置在撬装12上,该撬装12上设置有固定低速搅拌机3的支柱,所述支柱的上方固定有入料机构6,该入料机构6的上端设置有除尘罩4,所述除尘罩4处设置有除尘风机5,所述上料机2的顶端固定在所述入料机构6的上方,在所述低速搅拌机3的底部设置有送料装置11,该送料装置11通过管道13连接改性系统,所述送料装置11处设置有加压风机10,所述改性系统连接粉碎机19,所述改性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14、高速搅拌机15、脉冲布袋收尘器16、三级改性主机17以及改性装置18,所述旋风分离器14通过管道13与送料机构11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14连接所述高速搅拌机15,所述高速搅拌机15连接脉冲布袋收尘器16,所述脉冲布袋收尘器16连接三级改性主机17,所述三级改性主机17连接改性装置18,所述改性装置18连接粉碎机19。所述低速搅拌机3处设置有搅拌机传动机构,该搅拌机传动机构包括搅拌机驱动电机7、传动系统8以及固定低速搅拌机的轴承,所述搅拌机驱动电机7驱动传动系统8运动,传动系统8动轴承运动,轴承的运动使得低速搅拌机3转动。所述搅拌机驱动电机7设置在撬装12的内部,其通过电机轴与传动系统8连接。

其工艺步骤为:经过低速搅拌机3、粉体改性装置18处理后的粉体再次进入粉碎机19粉碎,通过粉体在粉碎机中破碎、相互冲击、摩擦,使粉体进一步细化的同时,粉体的表面被改性剂均匀的涂覆在粉体表面。使用这种复合工艺处理的粉体活化指数达到98%以上,在相同的粉体粒径下改性剂使用量减少50%,实践中使用效果优异。将较粗的粉体在改性设备中预热分散,加入1-3%改性剂,让粉体和改性剂充分摩擦混合,形成超细粉表面改性产品,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这种工艺产生出来的粉体在有机树脂中分散性好,能很好满足客户的需求。使用这种复合工艺处理的粉体活化指数达到98%以上,在相同的粉体粒径下改性剂使用量减少50%,实践中使用效果优异。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