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9978发布日期:2018-06-02 03:19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墨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油墨在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油墨各组分均匀混合,需使用搅拌设备对油墨进行搅拌,但是现有的油墨搅拌过程中,搅拌桨一直朝着单一的方向进行转动,造成油墨的所有物料转动时的转动速率一致,导致油墨原料之间的碰撞减少,造成搅拌油墨的效率低,增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墨生产效率高的油墨生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墨生产设备,包括底座、盛液件及与所述盛液件相配合的搅拌件;所述盛液件外壁上设有卡固部,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卡固部相配合的固定件;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固定件上下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搅拌件包括转杆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上设有多个扰流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卡固部和固定件,通过固定件卡入至卡固部内,从而对盛液件实现固定,保障油墨桶在搅拌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进而可确保搅拌装置搅拌效率,同时固定件卡入至卡固部内,由上至下卡住盛液件,因此盛液件无法向上运动,实现了对盛液件固定;同时设置驱动部件,可便于控制固定件上下活动,进而控制固定件卡入至卡固部内,便于在需将盛液件从底座上移走清洗及更换盛液件;在搅拌桨上设置扰流件,增加搅拌桨搅拌过程中的接触面积,且使得油墨各原料的运动的速率产生分差,促进油墨原料之间的碰撞混合,提高搅拌油墨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油墨生产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扰流凸筋,所述相邻两扰流凸筋通过一加强件相连;设置扰流凸筋,其一方面加强了搅拌件的厚度,另一方面搅拌件搅动过程中,扰流凸筋与油墨相互碰撞,降低部分油墨的运动速率,进而与高速的油墨相接触,其搅拌效果好;设置加强件可加强扰流凸筋之间的稳定性,避免个别扰流凸筋断裂;同时加强件的设置,使得部油墨从加强件的下部经过,其与加强件相接触,进而可降低转动速率,提高油墨搅拌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一放置腔,所述驱动机构设于该放置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部件和与所述传动部件相配合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机构设在再放置腔内,可对驱动机构进行隐蔽,避免油墨滴落至驱动机构上,造成驱动机构腐蚀,对驱动机构进行保护,祸害搅拌装置的外观更加美观;而设置传动部件可将驱动部件的动力传输给固定件,进而实现固定件上下活动,同时传动部件还可保障在固定件卡入至卡固部之后,固定件不会发生在移动,确保固定件可压紧盛液件。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与所述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相配合的传动条及与传动条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可有效的将驱动部件的动力传输给传动条,通过传动条将动力在经第一传动轮,进而通过第一传动轮转动,使得固定件上下活动,进而驱动部件可驱动固定件卡入至卡固部内,实现将固定件卡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条和与所述驱动条相配合的驱动件;所述驱动条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相配合;驱动件可有效的使驱动条前后移动,通过驱动条前后动作进而驱动第二传动轮转动,从而驱动固定件动作,卡住固定部;同时驱动件为气缸,通过气缸的设置,气缸的的作用力大,因此未控制时,固定件可卡紧卡固部。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腔内设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上设活动凹腔,所述传动条设于该活动凹腔内;通过支撑件的设置,可有效的支撑住传动条,便于传动条沿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运动,且避免传动条发生左右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凹腔内壁相内延伸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活动凹腔底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二限位部;所述传动条上设有设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间;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配合,从而将传动条限制住,避免传动条发生上下抖动,造成连接不稳定;同时第一限位部由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第二限位部有底部向上延伸形成,有效的保障了支撑件牢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条上设有活动部,该活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 ;所述活动部上设有多个通孔,该通孔内设有滚珠,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设有与所述滚珠相配合的滑槽;设置通孔固定滚珠,避免滚珠从活动部中脱落下来,保障了传动条运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卡固部上设有卡固凹槽,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卡固凹槽相配合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侧壁上设有弧形凹部,所述卡固凹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弧形凹部相配合的弧形凸部;审核制卡固凹槽可便于卡固部穿入至凹槽内,从而固定件卡入更加牢固,且设置弧形凹部和弧形凸部,弧形凸部卡入至弧形凹部内,从而在固定件卡入至凹槽内之后,实现二次固定,进而可实现再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搅拌桨上设置扰流件,增加搅拌桨搅拌过程中的接触面积,且使得油墨各原料的运动的速率产生分差,促进油墨原料之间的碰撞混合,提高搅拌油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油墨生产设备,包括底座1、盛液件2及搅拌件3,所述的底座1为金属板,所述盛液件2为一金属桶;在所述盛液件2的外壁上设有卡固部21,该卡固部21为设在盛液件2下部的一圈金属环,在该卡固部21上设有卡固凹槽211,所述的卡固凹槽211为由卡固部21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凹环;在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一放置腔10,所述的盛液件2置于所述的放置腔10内;在所述的放置腔10的侧壁上设有活动开口101,该活动开口101与放置腔10相连通,在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固定件11,该固定件11为一金属块;该固定件11与所述放置腔10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件11端部上设有卡扣部110,该卡扣部110与所述固定件11相垂直,且所述的卡扣部110可卡入至卡固凹槽211内,从而对盛液件进行固定;在所述的卡扣部110的侧壁上设有弧形的凹部111,所述的卡固凹槽211内壁上设有弧形凸部299,当所述的卡扣部110穿入至卡固凹槽211内时,所述的弧形凸部299位于所述的弧形凹部111之中。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底座1内设有一驱动机构4,该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的卡固部110卡入至卡固凹槽211内和驱动所述的卡固部111从卡固凹槽211内脱开;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传动部件41和与驱动部件42;所述传动部件41包括第一传动轮411、传动条412及第二传动轮413;具体的,在所述的固定件11的端部上侧壁为弧形设置,在该侧壁上设有咬齿,所述第一传动轮411设在底座1的空腔内,且该第一传动轮411为具有咬齿的齿轮,该第一传动轮411的咬齿与所述固定件11上的咬齿相咬合,因此第一传动轮411转动可驱动固定件11进行转动;所述的传动条412为齿条,该传动条41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有咬齿,所述的传动条412与第一传动轮41相咬合,且该传动条412设在第一传动轮41的下方,所述的第二传动轮413设置在传动条412的下方,且与所述传动条412下端面上的咬齿相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部件42包括驱动件422和驱动条421,所述的驱动件422为一气缸,所述的驱动条421为两端都带有所述的咬齿的齿条,且驱动件422和该驱动条421在放置腔10内为由上至下倾斜设置,所述的驱动条421上的咬齿与所述第二传动轮413上的咬齿相咬合,通过驱动件422驱动所述的驱动条421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的第二传动轮413转动。在所述的放置腔10内设有支撑件5,该支撑件5为一金属支架,该支撑件5上设有活动凹腔51,所述的传动条412的中间段设于该活动凹腔51内;具体的,所述的传动条412上设有活动部418,该活动部418为中间不具有咬齿一段,该活动部418设在所述的活动凹腔51内,传动条412在活动凹腔51内左右来回动作,第一限位部511和第二限位部512限制住所述的传动条412活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活动部418上设有多个通孔419,在该通孔419内设有滚珠420,所述第一限位部511和第二限位部512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滑槽513,该滑槽513与滚珠41相接触,从而降低了传动条412来回动作时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件3包括转杆31和搅拌桨32,该转杆31与电机相连,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旋转,转杆31为一金属杆,所述的搅拌桨32为两片金属桨,在该搅拌桨32上设有多个扰流件33,该扰流件33包括扰流凸筋331,在两个相邻的扰流凸筋331之间通过一加强件332相连,该加强件332为金属板。

在使用时,驱动件422使得驱动条421进行向下活动,使得第二传动轮413顺时针转动,在第二转动轮413顺时针转动时,带动传动条412向中间部向着放置腔10的中间部分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转动条412带动第一传动轮411逆时针运动,从而第一传动轮411带着固定件11运动,固定件11从卡固部21上脱开;上述过程中仅为本实施例中右侧部分的运动状态,本实施例左侧部分的各第一传动轮411、第二传动轮413及传动齿条412与右侧部分的运动方向相反。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