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2712发布日期:2019-07-17 06:1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



背景技术:

现在,反应釜的釜体都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当需要更换物料时,要将原来的物料倒出,然后再对釜体内壁进行充分的清洗,确保没有残留物料混入到新的物料中,整个过程耗时非常久,而且工作量非常大,费时费力,效率非常低,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为克服上述的不足,将釜体拆分为壳体与内胆两个部分,当需要更换物料时,直接将内胆吊出,然后换上新的内胆,不仅可以防止残留物料混入到新物料中,而且整个过程耗时非常短,工作量也非常少,省时省力,效率非常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包括壳体、内胆、吊环、出料口、塞孔、密封胶塞、上盖、定位条、定位槽;其中:釜体由壳体于内胆组成,内胆放置于壳体内部,壳体底部设有塞孔,塞孔内塞有密封胶塞,壳体顶部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有上盖,内胆顶部开口处内壁上焊接固定有吊环,底部边缘处设有出料口,内胆侧壁上设有与中心轴同方向的4根定位条,与每根定位条相对应的壳体内壁上的位置设有定位槽。

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其中:出料口与塞孔同轴相对。

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其中:定位条位于定位槽内。

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其中:内胆的内壁表面粗糙度为Ra0.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釜体拆分为壳体与内胆两个部分,当需要更换物料时,直接将内胆吊出,然后换上新的内胆,不仅可以防止残留物料混入到新物料中,而且整个过程耗时非常短,工作量也非常少,省时省力,效率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与内胆的径向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胆与定位条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壳体1、内胆2、吊环3、出料口4、塞孔5、密封胶塞6、上盖7、定位条8、定位槽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包括壳体1、内胆2、吊环3、出料口4、塞孔5、密封胶塞6、上盖7、定位条8、定位槽9;其中:釜体由壳体1于内胆2组成,内胆2放置于壳体1内部,壳体1底部设有塞孔5,塞孔5内塞有密封胶塞6,壳体1顶部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有上盖7,内胆2顶部开口处内壁上焊接固定有吊环3,底部边缘处设有出料口4,内胆2侧壁上设有与中心轴同方向的4根定位条8,与每根定位条8相对应的壳体1内壁上的位置设有定位槽9。

实施例2、请参阅图1,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其中:出料口4与塞孔5同轴相对,便于出料。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请参阅图2,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其中:定位条8位于定位槽9内,便于定位。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请参阅图1,一种耐磨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的釜体,其中:内胆2的内壁表面粗糙度为Ra0.2,便于清洗干净。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如果需要换一种不同的材料到釜体内进行反应时,则只需打开上盖7,通过吊机吊住吊环3,将内胆2从壳体1中吊出,然后换一个新的干净的内胆2放入到壳体1内即可,放入的过程中,使定位条8与定位槽9互相吻合,进而使内胆2在壳体1的位置被限定,确保出料口4与塞孔5连通,本装置可以解决在反应釜中更换物料时有初始物料残留与过程繁琐的问题,在更换过程中,直接将内胆2取出,更换一个新的内胆2,过程简单快捷,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