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合成用异形粉压加热管及合成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54102发布日期:2020-09-18 13:2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刚石合成用异形粉压加热管及合成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刚石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金刚石合成用异形粉压加热管及合成块。



背景技术:

工业金刚石是由石墨转化而成,石墨若直接转化为金刚石,约需12gpa以上的压强和2000℃以上的温度,如此高的压强和温度,目前人工条件很难达到,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向石墨中加入触媒则可大大降低转化条件,在5-7gpa的压强和1200-1700℃的温度条件下石墨即可转化成金刚石,这就是工业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静压触媒法。

国内合成金刚石的压机以铰链式六面顶压机最多。这是由于铰链式六面顶压机具有超高压模具结构简单、价廉、生产操作简单、压机工艺参数容易控制、生产节拍快等优点,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因此得以广泛应用。

金刚石的合成需要高温高压。以六面顶压机为例,合成压力由液压产生。合成时,六个油缸中的油压最大可达100mpa左右,压力通过顶锤传至合成块,合成块内部可产生合成所需大约5-6gpa的高压。合成所需温度由电加热产生。合成时,由相对的前后两个顶锤通电,电流通过合成块的发热元件产生热量,可得到合成所需的1300℃左右的高温。

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加热管材质有两种,一种为电热合金,由点焊机将电热合金带焊接而成;另一种为人造石墨材质,由人造石墨棒车制而成。无论哪种材质,受限于目前的高温高压合成方式及组装结构,合成时芯柱内部的压力场和温度场都不均匀,其中压力影响较大,芯柱外围压力最高,中心处压力最低,造成金刚石晶型杂乱,外围以高压低温的八面体为主,中心以六八面体为主,或者外围以六八面体为主,中心以八面体为主,很难得到晶型一致的金刚石单晶,影响整体合成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合成用异形粉压加热管及合成块,它合成出的金刚石单晶晶型一致性更好,对金刚石的整体合成质量提升明显。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刚石合成用异形粉压加热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管本体,所述管本体上下贯穿的设有与其同轴的加热腔,所述管本体的外端管壁小于管本体的内端管壁。

所述管本体的外壁上设置凸台,所述凸台使管本体的管壁增厚,且增厚部分相邻设置。

用于加工所述管本体的原料包括鳞片石墨和氧化镁粉。

所述鳞片石墨的石墨碳含量>96%,粒度<200目;

所述氧化镁粉为高温电工级氧化镁,粒度小于60目,氧化镁含量>98%。

用于加工所述管本体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鳞片石墨60%~80%,氧化镁粉10%~30%,硅酸钠水溶液7%~10%。

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将鳞片石墨置于捏合机中,加入氧化镁粉,混合20min;

混合完毕后加入硅酸钠水溶液,继续混合30min后,过40目筛,晾料至含水量5-8%,压制成型即得。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合成块,使用上述的管本体作为发热管,对金刚石的合成导电发热。

两个所述管本体的较厚管壁的环形端面对应相接,所述管本体内设有两个高于与之对应的芯柱,所述管本体的外部套接有衬管,所述衬管内上下贯通的设有与管本体外壁曲面相对应的衬腔,所述衬管的外部套接有叶蜡石环,所述叶蜡石环的两端开口自外而内依次设置钢帽堵头、白云石环、加热片。

所述管本体与芯柱之间还自外而内依次设有绝缘管和铁杯,所述铁杯套接包裹在芯柱外部,所述绝缘管套接在铁环外部,所述绝缘管套接在发热管内壁;

所述加热片与铁杯之间设有绝缘片。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本发明的管本体,作为合成块中的加热管,发热产生热量,通过管壁厚度的变化,对抗温度场的能量差异变化,通电后加厚部分的电阻小,较薄部分的电阻大,可以调节内部芯柱的温度场,使合成出的金刚石单晶晶型一致性更好,对金刚石的整体合成质量提升明显。

加热管的材料在合成时电阻稳定性更好,合成时的功率曲线更加平稳,有利于合成出高质量的金刚石。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管本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合成块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合成块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现有技术的合成芯柱金刚石晶型分布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管本体;2、叶蜡石环;3、白云石环;4、加热片;5、钢帽堵头;6、绝缘管;7、绝缘片;8、铁杯;9、芯柱;10、衬管;11、加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

实施例:一种金刚石合成用异形粉压加热管

包括两个环形端面相对设置色管本体1,所述管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凸台,所述凸台使管本体1的管壁增厚,且增厚部分相邻设置,使所述管本体1的外端管壁小于管本体1的内端管壁。

所述管本体1上下贯穿的设有与其同轴的加热腔11,用于安装其他组件。

该加热管由两个同样的带有凸起的异形管本体1组成,用以调整合成芯柱9的温度场。

该异形管本体1凸起部分加厚,凸起部分电阻较小,未凸起部分电阻较大,通电后可调节合成芯柱9的温度场,使合成出的金刚石单晶晶型一致性更好,对金刚石的整体合成质量提升明显。

用于加工所述管本体1的主要材质包括鳞片石墨和氧化镁粉。所述鳞片石墨的石墨碳含量>96%,粒度<200目;所述氧化镁粉为高温电工级氧化镁,粒度小于60目,氧化镁含量>98%。

其具体比例为:鳞片石墨70%,氧化镁粉22%,硅酸钠水溶液8%。

这种材质所用材料纯度较高且耐高温,合成时电阻稳定性更好,合成时的功率曲线更加平稳,有利于合成出高质量的金刚石。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称取一定重量的高纯鳞片石墨,倒入捏合机中;

加入氧化镁粉,混合20min;

混合完毕后加入硅酸钠水溶液,继续混合30min后;

混合后过40目筛,晾料至水分含量5-8%,压制成型即得。

实施例2:一种金刚石合成块

包括实施例1的两个管本体1,组合而成的加热管。

两个所述管本体1的较厚管壁的环形端面对应相接,所述管本体1内设有两个高于与之对应的芯柱9,所述管本体1的外部套接有衬管10,所述衬管10内上下贯通的设有与管本体1外壁曲面相对应的衬腔,所述衬管10的外部套接有叶蜡石环2,所述叶蜡石环2的两端开口自外而内依次设置钢帽堵头5、白云石环3、加热片4;

所述管本体1与芯柱9之间还自外而内依次设有绝缘管6和铁杯8,所述铁杯8套接包裹在芯柱9外部,所述绝缘管6套接在铁环外部,所述绝缘管6套接在发热管内壁;

所述加热片4与铁杯8之间设有绝缘片7。

合成时,六面顶压机的六个顶锤分别挤向合成块的六个面进行加压,并于四方块的12条棱处形成密封边以防止压力外泄。同时,到达一定的设定压力后,前后两个顶锤开始通电,电流通过堵头、加热片4、发热管进行传导,使加热片4、加热管发热产生热量。合成块的最外面的配件为叶蜡石块,叶蜡石块上复合有衬管10,叶蜡石块主要起传压、密封、隔热、绝缘和支撑的作用。钢帽的作用主要是导电、传压、密封、保温。叶蜡石环2的作用主要为密封、传压、保温。白云石环3的作用主要为保温、传压。加热片4、发热管的作用主要是导电发热,产生合成所需的热量。绝缘片7、绝缘管6的作用主要是绝缘、传热,防止铁杯8、芯柱9与发热元件接触造成合成不稳定,材质一般为白云石或氧化镁、氧化锆等陶瓷材料。铁杯8套在芯柱9外围,主要作用是隔离绝缘件与芯柱9。芯柱9是整个合成块的核心,是产生金刚石的场所,它由石墨和触媒组成。

本合成块使用的加热管,在中部加厚,从而能够调节芯柱9的温度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