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极平面体内并联电渗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629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电极平面体内并联电渗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领域中的电渗析器。该器可应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工业给水脱盐、产品分离提纯和废水处理。
电渗析器主要由电极、隔板、离子交换膜及电极框、配水框和紧固件组成。现有技术中的电渗析器,其电极框内只镶嵌一块电极,一对电极框之间只存在着一个电压降。这种结构类型的缺点是流程越长,极限电流密度则越小,单位流程长度下的脱盐率越低,并且在出口端易造成极化沉淀。87206575.8号实用新型专利对现有技术作了改进,在电渗析器两端的正负电极框上分别镶嵌多块互相绝缘的电极,一块电极框与离子交换膜结合构成多个电极室;隔板上有相应的不带导流沟槽的绝缘筋条,一张隔板与离子交换膜结合构成多个工作隔室;与电极框合为一体的配水框沟通同一平面上的各个水力学段,实现浓、淡、极水系统的体内串联。该结构的电渗析器虽然较好的克服了常规电渗析器的缺点,使水流混合均匀,增大了极限电流密度,提高了单位流程长度下的脱盐率,但该电渗析器采用串联式结构,导致流程相对较长,水头损失较大,电渗析器的产水量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特别适用于大产水量工业给水处理电渗析器。
解决方案是改电渗析器体内平面水力学段间浓、淡、极水系统体内串联为并联。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渗析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极-配水框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渗析器主要由紧固件1、密封橡胶板2、电极-配水框3及离子交换膜和隔板组合成的膜堆4等组成。原水经配水框均匀分流,同时进入电极框和隔板框内的所有隔室,再通过配水框使电极框和隔板框内的处理后的水分别集流并引出器外。
此器工作时,原水通过分流器5,同时进入进水孔6~14,分配到膜堆4中淡水隔板框内的对应隔室A、B、C,在直流电场和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流过A、B、C隔室的水被脱盐,脱盐水再通过出水孔15~23汇集于集流器24流出器外。同理,原水或浓水由分流器25分流并同时进入进水孔26~34,分配到膜堆中浓水隔板框内的对应隔室A、B、C,浓缩后的浓水再经过出水孔35~43汇集于集流器44并流出器外。极水由分流器45分流并同时进入电极框内的对应隔室A、B、C,然后汇集于集流器46并流出器外。
本实用新型电渗析器,水流分配更为均匀,极限电流大,水头损失低,高效节能,据初步测算,在同样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电渗析器比常规电渗析器提高效率30%、节能30%,且增加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高产水量的大型电渗析器。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电渗析器,主要由紧固件、电极配水框、膜堆等部件构成,电极框与配水框合为一体,电极配水框上镶嵌有多块电极并成多个电极隔室;隔板上有不带沟槽的筋条,一张隔板与离子交换膜结合成多个工作隔室,其特征是电渗析器内隔板平面上的多个工作隔室在水力学上为体内并联。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电渗析器,在正负电极框内分别镶嵌多块电极;隔板上有与电极框相对应的绝缘筋条,一张隔板构成多个隔室,在水力学段间,浓、淡、极水系统均为平面体内并联,该结构特别适用于大型、高产水量电渗析器。这种类型的电渗析器水流分配均匀,极限电流大,水头损失小,高效节能,在同等条件下,比常规电渗析器提高效率30%、节能30%,且增加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文档编号B01D61/42GK2124756SQ9220824
公开日1992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2日
发明者钟学文 申请人: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开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