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反应器内样品伞固定及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629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闭反应器内样品伞固定及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密闭反应器内样品伞的固定-释放装置,旨在改善反应器的密封性能和方便操作。
在密闭反应器内进行化学反应,要求反应器密封前反应物之间不得接触,等反应器密封好以后,反应物之间才能接触,例如碳酸盐含量仪,就需要一种既能固定又能释放样品伞的装置,来控制密闭反应器中的化学反应。目前通用的碳酸盐含量仪的样品伞固定-释放装置是机械式的,是在反应罐的上盖中钻一个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相互连通的直角孔,垂直方向的孔作为样品的定位孔,水平方向的孔作为控制孔。将样品伞的伞把插入定位孔中,水平方向的控制孔内安装带手柄的定位销、弹簧、密封圈,手柄露在盖外。操作时,拧下反应罐,在反应罐中加入适量酸液,将盛放反应物的样品伞伞把插入定位孔中,水平孔中的定位销在弹簧力作用下顶入伞把的凹口处,样品伞便被挂在上盖下。将反应罐拧到上盖下,此时样品伞挂在酸液面以上。当将手柄向外拔,固定销离开伞把,样品伞落下,掉入酸液中,反应物与酸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反应器内气压升高,从传压孔传出。这种机械结构的样品伞固定-释放装置,由于固定销作往复运动,不易密封,使测试出现误差,甚至失败;另外相互垂直的连通孔不易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品伞固定-释放装置,替代现有的机械式固定-释放装置,杜绝气体泄漏,提高测试精度。
附图
是这种密闭反应器内样品伞固定-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磁线圈,2-芯棒,3-上盖,4-密封圈,5-样品伞伞把,6-反应罐,7-传压孔,8-金属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反应罐上盖(3)的中间开一个通孔,孔中插入绕有电磁线圈(1)的芯棒(2),用粘结剂将芯棒(2)封固在上盖(3)的通孔中。样品伞的伞把一端(5)固定一块金属片(8)。当电磁线圈接通电源后,线圈产生磁场,芯棒(2)产生吸力,将样品伞上的金属片(8)吸住,装有反应物的样品伞便被悬挂在上盖(3)下面,反应罐(6)中加入适量反应液,将反应罐(6)拧到带密封圈(4)的上盖(3)下,此时样品伞悬挂在反应液液面之上。当切断电源,磁场消失,芯棒(2)的吸力也消失。样品伞在自重作用下落到反应液中,反应物和反应液相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反应罐内气压升高,通过传压孔(7)传出。这样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样品伞的固定-释放功能,改进了密封性能,保证了试验精度。
该实用新型省去了前述机械固定-释放装置中的水平和垂直连通孔,易于加工,操作方便。可以用作各种密闭容器内的样品伞固定-释放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密闭反应器内样品伞固定一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反应罐(6)的上盖(3)中开一个通孔,在通孔中插入绕有电磁线圈(1)的芯棒(2);在样品伞的伞把(5)上固定一块金属片(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密闭反应器内样品伞固定-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芯棒(2)是封固在上盖(3)上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密闭反应器内样品伞的固定——释放装置。它是在反应罐的上盖钻一个通孔,孔中插入绕有电磁线圈的芯棒。样品伞伞把上端固定一块金属片,利用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力,吸住金属片,将样品伞固定在上盖下;当切断电源,磁力消失,样品伞在重力作用下落下,很容易地实现样品伞的固定——释放。可用于各种密闭反应器内的样品伞控制。
文档编号B01L99/00GK2128165SQ92208078
公开日1993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30日
发明者秦积舜, 吴晓东 申请人:石油大学(华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