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反应釜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35459阅读:来源:国知局
导向杆22,导向杆22可以任意方向移动,所述的导向杆22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不锈钢带24相配合的块状电磁铁23。所述的球形釜体2体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弧形不锈钢块21,弧形不锈钢块21上可以磁性黏贴有磁铁棒22。
[0023]所述的弧形物料盖7上设置有面向所述球形釜体2内温度传感器75,所述的弧形物料盖7内设置有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75的内置电池74和无线发射器76,所述的弧形物料,7上设置有与所述内置电池74连接的充电头72。
[0024]使用时,首先确定好球形釜体2的位置,使得球形釜体2上的物料孔23朝上,然后把输送器5滑道弧形滑道4顶部,通过旋转器551上的十字形磁铁552与弧形物料盖7十字形凹槽71之间的作用把弧形物料盖7升起,然后通过输送器5上的转轴54转动,使得放置平台55上的出料管555对准物料孔23,连接气缸53下移,让进料口 553旁的环形电磁铁556伸入到环形凹槽25内,然后环形电磁铁556通电,牢固的固定在环形凹槽25内。在通过外接管道连接进料口 553打开控制阀554,让反应物进入到球形釜体2内,所有的反应物都通过进料口 553进入,加装的反应物可以是液体,固体粉末或者胶体等。如果不同反应物之间会发生腐蚀反应,则加装完一份反应物后,让环形电磁铁556失电,使得输送器5脱离球形釜体2,再通过弧形滑道4把输送器5移动到底部清洗,清洗完后在移回输送器5,重新连接球形釜体2后继续加装不同反应物。所有反应物加装完后,通过旋转器551把弧形物料盖7重新密封在物料孔23上,使得球形釜体2和弧形物料盖7重新组成一个完整的球形。球形釜体2密封完后,启动微型马达33,让驱动轮31转动,同时控制电动转轴32来控制驱动轮31的方向。由于驱动轮31设置在支架3上,支架3均匀圆周分布在球形釜体2边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支架3上驱动轮31相对球形釜体2不同的角度使得球形釜体2进行不同方向的转动,在球形釜体2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驱动轮31的速度和角度随时改变转动方向,一般而言每个驱动轮31的速度都是相同的额,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同,同时支架3上的所有电动转轴32在转动时都是联动的。在球形釜体2的转动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外部的控制器控制设定球形釜体2规律性的转动,或者直接设置球形釜体2无序转动。在支架3上还设置支撑块81,支撑块81内的滚珠球83主要起到对球形釜体2的支撑作用,如有需要可以在支撑块81内的弧形凹槽82内添加润滑油,使得滚珠球83的转动的更加灵敏。升降台6上设置有与所述球形釜体2相配合的加热装置62,加热装置62为电磁加热器,在球形釜体2转动前,就升高电磁加热器,电磁加热器的形状为内凹的弧形与球形釜体2的形状相适宜,在使用时,通过升降气缸61把加热装置62上升到距离球形釜体2 二至三毫米的位置,在不影响球形釜体2运行的情况下为球形釜体2加热。因为球形釜体2外表层27由铜合金制成,所述的中间层28由不锈钢制成,所述的内里层29由陶瓷制成,外表层27可以快速传导热量,中间层28为整个球形釜体2提供硬度,防止球形釜体2在大量高速转动中变形,内里层29防止反应物发生腐蚀反应时对球形釜体2的伤害。由于球形釜体2时刻在转动中,使得加热装置62可以相对均匀的对球形釜体2进行加热,使得让釜体内的反应物受热均匀。弧形物料盖7上设置有面向所述球形釜体2内温度传感器75,温度传感器75可以通过无线发射器76把球形釜体2内的温度传输到外界控制器中,温度传感器75和无线发射器76的电力都通过内置电池74提供,内置电池74可以由处于球形釜体2表面的充电头72充电,这些元件都分别密封设置在弧形物料盖7内,他们通过密封导线相互连接,保证弧形物料盖7不产生泄露。如果只是执行单独的搅拌操作时,可以不开启加热装置62,只是利用球形釜体2自身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对球形釜体2的物料进行搅拌操作。当搅拌或者反应结束时,球形釜体2停止反应后,由于转动的不确定性,弧形物料盖7处于不确定的位置,这时转动导向杆22,让导向杆22上的块状电磁铁23接触到弧形不锈钢带24,然后开启块状电磁铁23,让块状电磁铁23吸住弧形不锈钢带24,再然后通过调整导向杆22,使得球形釜体2上的弧形物料盖7正面朝上,然后通过输送器5上的旋转器551把弧形物料盖7打开,再让出料管555对准物料孔23,环形电磁铁556与环形凹槽25固定后,移动输送器5,让输送器5通过弧形滑道4滑到底部,再然后在进料口 553上加装管道,打开控制阀554后就能把球形釜体2内的物料取出。需要清洗时,可以直接把输送器5拿开,直接对球形釜体2进行清洗。本发明能让球形釜体2在驱动轮31的作用下做出无规则的旋转运动,使得加热装置62可以充分接触到球形釜体2各个部位,让球形釜体2内的反应物均匀受热;同时球形釜体2内没有搅拌机构,而是利用球形釜体2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进行搅拌,无需加装多余的密封元件,不仅减少了泄露的风险,还能在搅拌过程中保持球形釜体2内的压力。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主体(1),所述的主体(I)上设置有支撑横梁(11)和放置台(12),其特征为,还包括球形釜体(2),所述的球形釜体(2)上设置有物料孔(23),所述的物料孔(23)上密封设置有弧形物料盖(7),所述的球形釜体(2)包括外表层(27)、中间层(28)和内里层(29),所述的外表层(27)由铜合金制成,所述的中间层(28)由不锈钢制成,所述的内里层(29)由陶瓷制成,所述的放置台(12)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圆周分布的支架(3),所述的支架(3)上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球形釜体(2)相接触的驱动轮(31),所述的支架(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球形釜体(2 )相配合的滚动支撑件(8 ),所述的球形釜体(2 )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物料盖(7)相配合的导向凹槽(21),所述的导向凹槽(21)内设置有弧形不锈钢带(24),所述的放置台(12)上还移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凹槽(21)相配合的导向杆(22),所述的导向杆(22)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不锈钢带(24)相配合的块状电磁铁(23),所述的支撑横梁(11)上设置有弧形滑道(4 ),所述的弧形滑道(4 )上移动设置有与所述弧形物料盖(7 )相配合的输送器(5),所述的放置台(12)上还设置有升降台(6),所述的升降台(6)位于所述支架(3)下方,所述的升降台(6)上设置有与所述球形釜体(2)相配合的加热装置(62),所述的弧形物料盖(7)上设置有面向所述球形釜体(2)内温度传感器(75),所述的弧形物料盖(7)内设置有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75)的内置电池(74)和无线发射器(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反应釜,其特征为,所述的滚动支撑件(8)包括支撑杆(84),所述的支撑杆(84)顶部设置有支撑块(81),所述的支撑块(91)上设置有弧形凹槽(82),所述的弧形凹槽(82)上过盈安装有滚珠球(83),所述的滚珠球(83)接触所述的球形釜体(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反应釜,其特征为,所述的驱动轮(3)与所述的支架(3)之间设置有电动转轴(32),所述的电动转轴(32)上设置有微型马达(33),所述的微型马达(33)驱动所述的驱动轮(3)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反应釜,其特征为,所述的弧形物料盖(7)表面设置有十字形凹槽(71),所述的十字形凹槽(71)内表面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的弧形物料盖(7)上设置有与所述物料孔(23)相配合的螺纹柱(73),所述的物料孔(23)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柱(73 )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纹柱(73 )底面是与所述球形釜体(2 )内表面相配合的曲面,所述的物料孔(23)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螺纹柱(73)相配合的甲密封挡圈(92),所述的球形釜体(2)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物料盖(7)相配合的浅槽(24),所述的浅槽(24)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物料盖(7)相配合的乙密封挡圈(91),所述的浅槽(24)上还设置有环绕所述物料孔(23)的环形凹槽(25),所述的环形凹槽(25)内表面由不锈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反应釜,其特征为,所述的输送器(5)包括与所述弧形滑道(4)连接的转动台(52 ),所述的转动台(52 )上设置有连接气缸(53 ),所述的连接气缸(53 )上设置有转轴(54 ),所述的转轴(54 )上设置有放置平台(55 ),所述的放置平台(55 )上设置有进料口(552)、与所述物料盖孔(23)相配合的出料管(555)和与所述弧形物料盖(7)相配合的旋转器(551),所述的旋转器(55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十字形凹槽(71)相配合的十字形磁铁(552),所述的出料管(553)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25)相配合的环形电磁铁(556),所述的进料口(553)设置有控制阀(5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反应釜,其特征为,所述的升降台(6)与所述的放置台(12)之间设置有升降气缸(61),所述的加热装置(62)为电磁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反应釜,其特征为,所述的弧形物料盖(7)上设置有与所述内置电池(74 )连接的充电头(72 )。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主体和球形釜体,主体上设置有支撑横梁和放置台,球形釜体上设置有物料孔,物料孔上有弧形物料盖,放置台上有若干个均匀圆周分布的支架,支架上转动有与所述球形釜体相接触的驱动轮,支架上还有与球形釜体相配合的滚动支撑件,支撑横梁上有弧形滑道,弧形滑道上移动有与弧形物料盖相配合的输送器,放置台上还设置有升降台,升降台位于支架下方,升降台上设置有与球形釜体相配合的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让釜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做出无规则的旋转运动,使得加热装置可以充分接触到釜体各个部位,让釜体内的反应物均匀受热;同时利用釜体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进行搅拌,减少了泄露的风险,保持了釜体内的压力。
【IPC分类】B01J19-28
【公开号】CN104549119
【申请号】CN201410716323
【发明人】王淑英
【申请人】宁波远欧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