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处理剂及其脱除方法_3

文档序号:9254905阅读:来源:国知局
再生处理即采用现有的再生方法进行再生。当处理剂储罐中的处理剂性能下降时, 通过分析检测处理剂中各组分的变化情况,经过计算,由处理剂排出液口 14放出部分处理 剂,再从补充液罐12中用补充液泵13将配比好的补充液加入处理剂储罐2中以保证处理 剂储罐2中的处理剂的各物质含量满足本发明所述范围。
[0037] 上述的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脱除处理催化裂化催 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以及各种加氢催化剂表面的铁、铬、镍、铜、钙等金属元素。尤其适 用于脱除Pt / Sn重整催化剂或Pt / Re重整催化剂表面的铁、铬、镍、铜、钙等金属元素。 而在这些失活的催化剂中,表面的有害金属元素中铁含量最高, 因此,以下重点以Pt / Sn重整催化剂中的铁含量进行阐述。
[0038] 钼锡重整催化剂上活性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钼元素,其含量一般在0. 25、. 3% (质 量),如果含量达到〇. 3%~Ο. 35% (质量)以上时,我们称之为高钼催化剂;一般主要监控中毒 重整催化剂表面上的铁元素含量,一旦我们检测到重整催化剂上的铁含量达到〇. 3%时,就 应加强检测,在其含量达到〇. 35%时,可以考虑开启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脱除工艺,及时恢 复催化活性,保持较高的液体收率。
[0039] 实施例1 一种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处理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物质组成: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盐 9% 氨基磺酸或/和磺基水杨酸 〇. 5% 聚天冬氨酸或/和聚环氧琥珀酸 〇. 9% 表面活性剂 0. 5% 余量为水。
[0040] 催化剂铁含量分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全谱发射光谱仪(ICP)测试,试验依 据:JY/T 015-1996标准,除铁前后催化剂含铁量:0. 42,0. 02%。
[0041] 表1为催化剂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处理剂脱除表面有害金属元素前后的性能数 据,其中黑催化剂指的是失活后的催化剂,"除铁前白催化剂"指的是失活后经烧焦处理过 的催化剂,"除铁后白催化剂"指的是失活后经烧焦处理过的催化剂、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处 理剂脱除表面有害金属元素后得到的重整催化剂。
[0042] 从表1可以看出,除铁后催化剂的吸附性能有了改善。
[0043] 实施例2 一种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处理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物质组成: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盐 1% 氨基磺酸或/和磺基水杨酸 5% 聚天冬氨酸或/和聚环氧琥珀酸 〇. 02% 表面活性剂 0. 05% 余量为水。
[0044] 催化剂铁含量(ICP),除铁前后:0· 48%,0· 02%。
[0045] 表2催化剂采用实施例2所述处理剂脱除表面有害金属元素前后的性能数据,其 中黑催化剂指的是失活后的催化剂,"除铁前白催化剂"指的是失活后经烧焦处理过的催化 剂,"除铁后白催化剂"指的是失活后经烧焦处理过的催化剂、采用实施例2述的处理剂脱除 表面有害金属元素后得到的重整催化剂。
[0046] 从表2以看出,除铁后催化剂的吸附性能有了改善。
[0047] 实施例3 一种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处理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物质组成: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盐 0.15% 氨基磺酸或/和磺基水杨酸 13% 聚天冬氨酸或/和聚环氧琥珀酸 0.01% 表面活性剂 0. 2% 余量为水。
[0048] 表3催化剂表面兀素含量表(质量%)
New :表示未使用过的催化剂;脱除后:表示通过本专利的方法处理后的催化剂;"周' 表示已运行使用几周后的(42表示已使用42*7天)的催化剂;脱除后指采用实施例3所述 处理剂脱除后得到的重整催化剂。
[0049] 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处理剂后,催化剂表面的有害金属元素得到了 很好的脱除,尤其对铁元素的脱除效果显著;而催化剂表面有效元素的含量(如Cl、Pt和Sn 元素)基本不变。
【主权项】
1. 一种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 物质: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盐 0.1~10% 氨基磺酸或/和磺基水杨酸 0. 19T15% 聚天冬氨酸或/和聚环氧琥珀酸 0. 005~0. 1% 表面活性剂 0. 01~0. 5% 余量为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物质: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盐 1% 氨基磺酸或/和磺基水杨酸 5% 聚天冬氨酸或/和聚环氧琥珀酸 〇. 02% 表面活性剂 0. 05% 余量为水。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 钠。4. 采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剂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失活的表面含有有害金属元素的催化剂经烧焦后加入到催化剂处理罐中,然后加 入处理剂进行浸泡; (2 )浸泡完后,先将浸泡后的处理剂抽出,再取出浸泡后的重整催化剂; (3)将步骤(2)得到的重整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得到的重整催化剂再次用处理剂处理后或用水冲洗干净后进行再生处理。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中的浸泡时间为30~240分钟。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的浸泡温度为25~120°C。8.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中,催化剂的烧焦是在再生装置中进行,烧焦时烧焦气体中氧气质量占烧焦气体总质量 的0. 5%-0. 8%,烧焦温度为548~565°C。9.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中,所述有害金属元素选自铁、铬、镍、铜、钙中的一种或几种。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所述催化剂为Pt / Sn重整催化剂或Pt / Re重整催化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处理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物质:乙二铵四乙酸二钠盐0.1~10%,氨基磺酸或/和磺基水杨酸0.1%~15%,天冬氨酸或/和聚环氧琥珀酸0.005~0.1%,表面活性剂0.01~0.5%,余量为水。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处理剂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方法本发明所述脱除催化剂表面有害金属元素的方法简单可行,处理剂将催化剂完全浸没,催化剂中的有害金属元素直接与处理剂在液相中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溶解在处理剂中,在不改变催化剂表面有效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的情况下可以高效脱除有害金属元素,有效控制催化剂表面的有害金属元素含量,以保持其活性及催化重整性能。
【IPC分类】B01J27/135, B01J38/52, B01J27/32, B01J23/96, B01J23/63, B01J23/62
【公开号】CN104971785
【申请号】CN201410144194
【发明人】陈红, 徐永业, 扬苏平, 王庆峰, 董祥杰, 秦玉阔
【申请人】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