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轻物质分选机的中心高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3759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轻物质分选机的中心高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选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轻物质分选机的中心高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授权公告为CN 102151680 B的厨余垃圾组分分选机,该分选机中,在机架总成中间上部上对应配装两组共四个支撑滚轮,左、右侧两个转鼓分别配置在一组的两个支撑滚轮上,在左、右侧两个转鼓相对侧面之间固装筒形格栅,在右侧的转鼓上固装环形齿轮。虽然该分选机中支撑滚轮的设置,既实现了对两个转鼓的支撑,又为两个转鼓的转动提供了条件,但是该分选机仍然存在的缺点为:由于存在制造误差和使用误差,使用误差:由于转鼓在工作过程中一直处于转动状态,转鼓的一直转动,使得转动一直振动,使得转鼓的中心与分选机外壳的中心没有对准,制造误差和使用误差均会使得转鼓的中心与分选机外壳的中心没有对准,使得转鼓与外壳之间缝隙不是标准的圆环形,给转鼓与外壳之间缝隙的密封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轻物质分选机的中心高调节机构,实现了对转鼓格栅的中心高的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轻物质分选机的中心高调节机构,包括:

四个托轮,其中两个托轮分别支撑于转鼓格栅一端的两侧下方,另两个托轮分别支撑于转鼓格栅另一端的两侧下方;

两个底座,每个底座分别设置于位于转鼓格栅一端的两个托轮下方,且每个底座的表面上均向上延伸有两个安装部,每个安装部与一托轮对应;

四个支撑座,每个托轮均安装于一支撑座上,且每个支撑座均设置于所在底座的两个安装部之间;以及

四个调节螺栓,每个调节螺栓分别用于将一支撑座固定于一安装部上。

优选的是,在转鼓格栅的两端外均套置有辊圈,四个托轮均通过辊圈支撑转鼓格栅。

优选的是,在转鼓格栅的两端均设置有滚圈罩,以将所在转鼓格栅端的托轮、底座、支撑座、辊圈以及调节螺栓罩住。

优选的是,每个支撑座均包括放置于底座上的座板,座板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调节螺栓连接的螺孔,座板的表面上立有两个支撑板,托轮安装于两个支撑板之间。

优选的是,在每个支撑板的远离托轮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加强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托轮、底座、支撑座以及调节螺栓的中心高调节机构,实现了对转鼓格栅的中心高的调节,保证了在端面上转鼓格栅与分选机壳体之间的缝隙为标准的圆环形,为将密封圈安装于转鼓格栅与分选机壳体之间的缝隙提供了方便,也避免了因转鼓格栅与分选机壳体之间的缝隙不是标准的圆环形而造成密封圈效果不好,进而避免分选出来的轻物质遗漏或臭气外溢。

附图说明

图1为轻物质分选机的剖视图;

图2为轻物质分选机的左视图;

图3为轻物质分选机的右视图;

图4为轻物质分选机拆去辊圈罩后的右视图;

图5为图4中支撑座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支撑座的侧面剖视图;

图7为图5中支撑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轻物质分选机的中心高调节机构,包括:

四个托轮2,其中两个托轮2分别支撑于转鼓格栅1一端的两侧下方,另两个托轮2分别支撑于转鼓格栅1另一端的两侧下方;

两个底座3,每个底座3分别设置于位于转鼓格栅1一端的两个托轮2下方,且每个底座3的表面上均向上延伸有两个安装部31,每个安装部31与一托轮2对应;

四个支撑座4,每个托轮2均安装于一支撑座4上,且每个支撑座4均设置于所在底座3的两个安装部31之间;以及

四个调节螺栓5,每个调节螺栓5分别用于将一支撑座4固定于一安装部31上。

如图4所示,在转鼓格栅1的两端外均套置有辊圈11,四个托轮2均通过辊圈11支撑转鼓格栅1。由于转鼓格栅1的转动必然导致与托轮2的接触处产生摩擦,通过设置辊圈11与托轮2接触,使得产生的摩擦力作用于辊圈11上,即使辊圈11有所磨损,也不会使得转鼓格栅1被磨穿。

如图3所示,在转鼓格栅1的两端均设置有滚圈罩12,以将所在转鼓格栅1端的托轮2、底座3、支撑座4、辊圈11以及调节螺栓5罩住,以避免因杂质进入到托轮2与辊圈11的连接处而导致转鼓格栅1的转动受到阻碍。

如图5至图7所示,为了实现对托轮2的支撑,且方便调节位于转鼓格栅1同一端部的两托轮2之间的距离,每个支撑座4均包括放置于底座3上的座板41,座板41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调节螺栓5连接的螺孔42,座板41的表面上立有两个支撑板43,托轮2安装于两个支撑板43之间。座板41的设计为支撑板43的稳定放置提供了条件,同时两个支撑板43的设置为托轮2的安装提供了条件,两个支撑板43的设置为托轮2的转动提供了条件。

由于支撑板43对托轮2进行支撑,而分选机壳体以及转鼓格栅1对托轮2均有压力,加上转鼓格栅1的转动,因此支撑板43受到了强大的压力,而转鼓格栅1的转动使得整个机器难免震动,难免会产生对支撑板43水平方向的力,故支撑板43的强度必须加强,在每个支撑板43的远离托轮2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加强板44,以加强支撑板43的强度。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调节中心高(转鼓格栅1中心到底面的距离)时,手动拧动调节螺栓5,由于当调节转鼓格栅1一端的中心高时转鼓格栅1的另一端有支撑,因此仅是撬动转鼓格栅1的一端使用的力量较小,方便调节,通过调节螺栓5调节支撑座4到安装部31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位于转鼓格栅1同一端的两托轮2之间的距离,当两托轮2之间的距离变进时,转鼓格栅1的中心高增大,当两托轮2之间的距离变长时,转鼓格栅1的中心高变小,从而实现将转鼓格栅1两端的中心均与分选机壳体6的中心对准。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