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自动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2463发布日期:2020-12-04 16:3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钢管自动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钢管自动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管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原料中的夹渣等因素影响,会存在钢管成型后产生裂纹、沙眼等缺陷的风险;为确保钢管的质量,需要对成型后的钢管进行检测,将存在裂纹、沙眼等缺陷的不合格钢管分拣出去。目前是采用探伤机检测钢管,然后人工将有检测有缺陷的不合格钢管分拣出去,但人工分拣方式存在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将有缺陷的不合格钢管和无缺陷的合格钢管分开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v型辊,各v型辊的辊轴均通过二个对应第一轴承座支撑设置于机架上,各v型辊的辊轴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各v型辊的辊轴相互平行;第一驱动装置通过链传动驱动各v型辊绕自身轴线转动,各v型辊速度同步、转动方向一致,从而将位于v型辊上的钢管由后向前输送;第一长轴通过若干对应第二轴承座支撑设置于机架右侧,第一长轴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第二长轴通过若干对应第三轴承座支撑设置于机架左侧,第二长轴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第一长轴与第二长轴平行且第一长轴与任一v型辊的辊轴垂直;在第一长轴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翻料板,各第一翻料板左端均向上弯折形成第一钩爪,各第一钩爪伸入两两相邻v型辊之间间隙中,且各第一钩爪均位于v型辊上的钢管的下方,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长轴带动各第一翻料板向右侧翻转,从而使各第一钩爪钩住钢管后、带动钢管沿第一翻料板向右侧输出;在第二长轴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二翻料板,各第二翻料板右端均向上弯折形成第二钩爪,各第二钩爪伸入两两相邻v型辊之间间隙中,且各第二钩爪均位于v型辊上的钢管的下方,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长轴带动各第二翻料板向左侧翻转,从而使各第二钩爪钩住钢管后、带动钢管沿第二翻料板向左侧输出。

进一步地,前述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为:第一油缸或第一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机架上,第一油缸的伸出杆或第一气缸的伸出杆与第一连杆一端铰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固定于第一长轴上;第一油缸的伸出杆或第一气缸的伸出杆向外伸出时,带动第一翻料板向左侧翻转,承接由各v型辊向前输送的钢管;第一油缸的伸出杆或第一气缸的伸出杆向内缩回时,拉动第一翻料板向右侧翻转,从而使各第一钩爪钩住钢管后、带动钢管沿第一翻料板向右侧输出。

进一步地,前述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的结构为:第二油缸或第二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机架上,第二油缸的伸出杆或第二气缸的伸出杆与第二连杆一端铰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长轴上;第二油缸的伸出杆或第二气缸的伸出杆向外伸出时,带动第二翻料板向右侧翻转,承接由各v型辊向前输送的钢管;第二油缸的伸出杆或第二气缸的伸出杆向内缩回时,拉动第二翻料板向左侧翻转,从而使各第二钩爪钩住钢管后、带动钢管沿第二翻料板向左侧输出。

进一步地,前述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其中,具体链传动的结构为:在各v型辊的辊轴左端均分别固定设置有左链轮,在各v型辊的辊轴右端均分别固定设置有右链轮;机架上由前至后、从排列第一个的右链轮依次开始,每二个相邻右链轮匹配一条链条构成一个独立的第一链传动,机架上由前至后、从排列第二个的左链轮依次开始,每二个相邻左链轮构成一个独立的第二链传动;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链轮,主链条缠绕于主动链轮和机架上由前至后排列于第一个的左链轮上、构成第一级链传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其中,在每个第一链传动相对应的机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各第一挡板分别遮挡于对应第一链传动的上方及右侧;在每个第二链传动相对应的机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各第二挡板分别遮挡于对应第二链传动的上方及左侧。

进一步地,前述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其中,各第一翻料板位于两两相邻第一链传动之间的间隙中,各第二翻料板位于两两相邻第二链传动之间的间隙中。

进一步地,前述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其中,在每个v型辊上均包裹有保护层,保护层的设置既能保护钢管表面,又能保护v型辊表面。

进一步地,前述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其中,在机架前端还固定设置有前挡板;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位于v型辊上的钢管由后向前输送、直至钢管前端抵靠于前挡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该装置与探伤机、控制装置配合使用,探伤机检测钢管得到检测信号,控制装置根据探伤机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二驱动装置或第三驱动装置工作,从而实现自动将有缺陷的不合格钢管和无缺陷的合格钢管分开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第二翻料板处于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v型辊2,各v型辊2的辊轴分别通过二个对应第一轴承座21支撑设置于机架1上,各v型辊2的辊轴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各v型辊2的辊轴相互平行。第一驱动装置通过链传动驱动各v型辊2绕自身轴线转动,各v型辊2速度同步、转动方向一致,从而将位于v型辊2上的钢管由后向前输送。本实施例在每个v型辊2上均包裹有保护层,保护层的设置既能保护钢管表面,又能保护v型辊表面,此外还能更好的输送钢管。本实施例在机架1前端还固定设置有前挡板11。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位于v型辊2上的钢管由后向前输送、直至钢管前端抵靠于前挡板11上,此时钢管不会再继续向前输送。在实际生产中,可在前挡板11处设置感应开关,感应开关和第一驱动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当钢管前端抵靠于前挡板11上时触发感应开关,控制装置根据感应开关的触发信号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停止工作。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链传动的具体结构为:在各v型辊2的辊轴左端均分别固定设置有左链轮22,在各v型辊2的辊轴右端均分别固定设置有右链轮23。机架1上由前至后、从排列第一个的右链轮23依次开始,每二个相邻右链轮23匹配一条链条构成一个独立的第一链传动,机架1上由前至后、从排列第二个的左链轮22依次开始,每二个相邻左链轮22匹配一条链条构成一个独立的第二链传动。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3,在驱动电机3的电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链轮31,主链条30缠绕于主动链轮31和机架1上由前至后排列于第一个的左链轮22上、构成第一级链传动。驱动电机3通过第一级链传动、各第一链传动、各第二链传动,将动力传递给各v型辊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每个第一链传动相对应的机架1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24,各第一挡板24分别遮挡于对应第一链传动的上方及右侧,各第一挡板24的设置既保护了对应第一链传动,也保证了对应第一链传动的清洁度。在每个第二链传动相对应的机架1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25,各第二挡板25分别遮挡于对应第二链传动的上方及左侧,各第二挡板25的设置既保护了对应第二链传动,也保证了对应第二链传动的清洁度。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长轴4通过若干对应第二轴承座41支撑设置于机架1右侧,第一长4轴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第二长轴5通过若干对应第三轴承座51支撑设置于机架1左侧,第二长轴5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第一长轴4与第二长轴5平行且第一长轴4与任一v型辊2的辊轴垂直。在第一长轴4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翻料板42,各第一翻料板42左端均向上弯折形成第一钩爪43,各第一钩爪43伸入两两相邻v型辊2之间间隙中,且各第一翻料板42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各第一钩爪43均位于v型辊2上的钢管的下方;各第一翻料板42工作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长轴4带动各第一翻料板42向右侧翻转,从而使各第一钩爪43钩住钢管后、带动钢管沿第一翻料板42向右侧输出。在第二长轴5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二翻料板52,各第二翻料板52右端均向上弯折形成第二钩爪53,各第二钩爪53伸入两两相邻v型辊2之间间隙中,且各第二翻料板52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各第二钩爪53均位于v型辊2上的钢管的下方;各第二翻料板52工作时,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长轴5带动各第二翻料板52向左侧翻转,从而使各第二钩爪53钩住钢管100后、带动钢管100沿第二翻料板52向左侧输出。

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为:采用气缸或油缸,这里以采用气缸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气缸6的缸体铰接于机架1上,第一气缸6的伸出杆61与第一连杆62一端铰连接,第一连杆62另一端固定于第一长轴4上;第一气缸6的伸出杆61向外伸出时、带动第一翻料板42向左侧翻转,第一气缸6的伸出杆61向内缩回时、拉动第一翻料板42向右侧翻转。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的结构为:采用气缸或油缸,这里以采用气缸为例进行说明,第二气缸7的缸体铰接于机架1上,第二气缸7的伸出杆71与第二连杆72一端铰连接,第二连杆72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长轴5上;第二气缸7的伸出杆71向外伸出时、带动第二翻料板52向右侧翻转,第二气缸7的伸出杆71向内缩回时、拉动第二翻料板52向左侧翻转。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翻料板42位于两两相邻第一链传动之间的间隙中,同样各第一翻料板42位于两两相邻第一挡板24之间的间隙中。各第二翻料板52位于两两相邻第二链传动之间的间隙中,同样各第二翻料板52位于两两相邻第二挡板25之间的间隙中。上述设置从而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该装置与探伤机、控制装置配合使用,钢管在输送至其前端抵靠前挡板11前由探伤机检测钢管得到检测信号,控制装置根据探伤机检测信号进行判断,当钢管输送至其前端抵靠前挡板11上后,控制装置控制第二驱动装置或第三驱动装置工作,从而实现自动将有缺陷的不合格钢管和无缺陷的合格钢管分开目的。假设机架1左侧为合格钢管输出处,机架1右侧为存在裂纹、沙眼等缺陷的不合格钢管输出处。搁置于v型辊2上的待检测钢管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由后向前输送,当钢管前端触碰到前挡板11时被阻挡而无法继续前进。控制装置根据探伤机检测的信号做出相应控制:

若探伤机检测出待检测钢管为不合格钢管,则控制装置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长轴4带动各第一翻料板42向右侧翻转,从而使各第一钩爪43钩住钢管后、带动钢管沿第一翻料板42向右侧输出。

若探伤机检测出待检测钢管为合格钢管,则控制装置控制第三驱动装置,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长轴5带动各第二翻料板52向左侧翻转,从而使各第二钩爪53钩住钢管100后、带动钢管100沿第二翻料板52向左侧输出。

接着就可以对下一待检测钢管进行检测了。综上,该装置操作十分方便,无需使用大量的人力来人工分拣钢管,提高了分拣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探伤机属于本领域成熟技术,本装置是与探伤机配合使用,并不保护探伤机的具体结构,因而本申请无需展开说明探伤机的具体结构、具体工作原理。控制装置也属于控制领域成熟技术,本装置与控制装置配合使用,并不保护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因而本申请也无需展开说明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完成上述控制(根据探伤机检测信号控制第二驱动装置或第三驱动装置工作)的任一成熟控制装置都可以应用、与本申请所述的钢管自动分料装置、探伤机配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