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自动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616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自动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例如小型摩托车上的自动变速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有小排量发动机的摩托车的使用树脂皮带的皮带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摩托车例如小型摩托车的自动变速装置安装在单元摆动式动力驱动单元的变速箱中。自动变速装置包括安装在发动机的曲轴上的驱动轮、安装在后轮侧输出轴上的随动皮带轮和在这两个皮带轮之间延伸并环绕其上的V形带。驱动轮和随动皮带轮中的每一个都由不能在其轴向移动的静轮和可在轴向移动的动轮构成。
在这种自动变速装置中,V形带的环绕接触直径根据曲轴的转速由设置在驱动轮上的变速机构进行改变。变速机构由位于动轮的轴向端部并沿径向延伸的凸轮面和适于可沿动轮的径向在凸轮面上运动的离心重量构成。按照这种变速机构,当离心重量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动轮径向向外运动时,动轮就靠近静轮,从而增大了V形带的环绕接触直径。
另外,连续变速带装置配备在装有小排量发动机的普通摩托车上。在这种连续变速带装置中,橡胶环形带在驱动轮和随动皮带轮之间延伸并环绕其上,发动机曲轴的驱动力传递给驱动轮,而随动皮带轮与后轮连接。因此,曲轴的驱动力就通过皮带传递给后轮,每个皮带轮的一对轮盘之间用于保持皮带的间隙是变化的,从而可改变曲轴传递给后轮的转速。
通常,橡胶V形带用于具有发动机的小输出转矩的摩托车,但在上述结构的普通自动变速装置中,由于V形带的滑差使传递扭矩的增大受到限制。假定为增大传递扭矩,在连续自动变速装置(CVT)中,采用金属带来代替橡胶V形带。这种CVT带采用通过环将多个金属元件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对于前述CVT带,由于金属元件和皮带轮之间的接触部分必须要进行润滑,因此,带必须在润滑油中工作,而且,必须采用液压压力对动轮施压,以便增大由于润滑而减小的摩擦力。
因此,摩托车变速装置采用CVT带就增大了单元摆动式动力驱动单元的尺寸并减小了倾斜角。
另外,由于产生液压压力的液压泵必须由发动机驱动,一部分发动机功率用于驱动泵,从而使燃油效率降低。而且,由于小型摩托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小于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增大动力驱动装置会导致重量增大,从而也降低了驱动性能。

发明内容本发明通过采用树脂元件来代替CVT带的金属元件的方法来构成干自动变速装置以减小动力驱动装置的尺寸并提高传递扭矩。但是,为实现干式自动传动,对由于摩擦而形成高温的树脂皮带进行冷却。
但是,由于变速装置必须安装在单元摆动式动力驱动单元的变速箱内,且变速装置周围形成的空间与小于汽车中安装这种变速装置的空间空间相比减小了,因而存在温度升高的问题。在此情况下,皮带不能被冷却,将严重降低皮带的寿命。
也就是,由于在普通技术中皮带由橡胶制成,皮带易于磨损、寿命低,且橡胶带变形时所产生的热量也易于使皮带受到损坏。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减小自动变速装置的尺寸,同时保证包含合成树脂元件的干式皮带得到冷却进而增大传递的扭矩。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皮带寿命并减小发热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包括一个由发动机驱动的驱动轮、一个与驱动轮连接的随动皮带轮和一个环绕驱动轮和随动皮带轮的干式环形皮带,其中,干式皮带包括多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相互连接成环形的元件。
除了上述结构以外,干式皮带还包括用于将元件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环。
此外,驱动轮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静轮和由铝合金制成并相对于静轮可沿驱动轮的轴向运动的动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合成树脂元件产生的热量易于传递给驱动轮,因此,当驱动轮转动时,所传递的热量就散发到驱动轮周围的空间中。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中,最好,变速机构包括设置在动轮上的凸轮面和与该凸轮面接触的离心辊,其中,离心辊的外圆周部分和干式皮带的元件都由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因此,离心辊和元件就难于变形,从而提高了散热性能。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包括一个由发动机驱动的驱动轮、一个与驱动轮连接的随动皮带轮、一个环绕驱动轮和随动皮带轮的干式环形皮带、一个容纳驱动轮、随动皮带轮和干式皮带的变速箱和一个沿变速箱的内表面设置的吸声材料,其中,干式皮带包括多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相互连接成环形的元件。
除了上述结构以外,吸声材料设置在随动皮带轮和驱动轮之间。
此外,吸声材料设置在随动皮带轮附近。
此外,吸声材料设置在随动皮带轮周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中,使发动机的曲轴的驱动力通过在环绕驱动轮和随动皮带轮之间延伸并环绕其上的皮带的速度改变用以传递给后轮,驱动轮由铝材制成,皮带包括多个由聚酰胺树脂制成的并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树脂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包括一个由发动机驱动的驱动轮、一个与驱动轮连接的随动皮带轮、一个环绕驱动轮和随动皮带轮的干式环形皮带、一个容纳驱动轮、随动皮带轮和干式皮带的变速箱和一个在随动皮带轮附近的位置处与变速箱连接的腔体部分,其中,干式皮带包括多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相互连接成环形的元件,变速箱容纳驱动轮、随动皮带轮和干式皮带,与变速箱的内部连通的入口和排放口中的一个形成于腔体部分上,而另一个则在驱动轮附近的位置处形成于变速箱上。
除上述结构外,排放口形成在腔体部分上,而入口形成在变速箱上。
除上述结构外,腔体部分还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具有形成于其中并设置在变速箱的上侧的排放口,而第二腔在驱动轮附近的位置处与变速箱连接,并具有将外部空气引入变速箱的入口,其中,第二腔设置在变速箱的上侧。
除上述结构外,最好,对用于将皮带设置在其中的驱动轮的一对轮盘进行表面处理来提高其耐磨性。
除上述结构外,多个元件由聚酰胺树脂制成。

通过下面给出的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图1是安装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的小型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单元摆动式动力驱动单元的驱动轮部分的放大横截面图;图3是单元摆动式动力驱动单元的随动皮带轮部分的放大横截面图;图4是干式皮带的横截面图;图5是沿图4中的V-V线取的横截面图;图6是轴向力矩与滑差系数之间的关系图;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8是单元摆动式发动机的横截面图;图9是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皮带传动装置的皮带的横截面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皮带传动装置的皮带沿A-A线取的横截面图;图11是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皮带传动装置的皮带的侧视图;以及图12是与图8相对应的第二实施例的改进结构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进行详细描述。这里,本发明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应用于小型摩托车。
图1是安装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的小型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单元摆动式动力驱动单元的驱动轮部分的放大横截面图;图3是单元摆动式动力驱动单元的随动皮带轮部分的放大横截面图;图4是干式皮带的横截面图;图5是沿图4中的V-V线取的横截面图;图6是轴向力矩与滑差系数之间的关系图。
在这些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该实施例的小型摩托车。摩托车1采用后轮2由单元摆动式动力驱动单元3进行驱动的结构。在图1中,附图标记4表示前轮,附图标记5表示前叉,附图标记6表示转向车把,附图标记7表示车架,附图标记8表示车座,附图标记9表示位于车座下方的储存箱,附图标记10表示储存在储存箱9中的头盔,而附图标记11表示燃油箱。
除了安装在变速箱12中的自动变速装置13的驱动轮和皮带以外,单元摆动式动力驱动单元3采用与普通的已知变速结构相同的结构,下面将进行描述。在该动力驱动单元3中,发动机14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气缸延伸到车体的前部,且动力驱动单元3通过支承轴15在其前部支承于车架7上,从而使发动机14可在竖直方向摆动。后轮2可转动地设置在变速箱12的后端,变速箱12在车体的左侧从发动机14的端部向车体的后部延伸。缓冲单元16例如缓冲器设置在变速箱12的后端和车架7之间。
如图2和3所示,变速箱12由右半部分12a和左半部分12b构成,右半部分12a与发动机14的曲轴箱14a形成一体,而左半部分12b用于关闭和打开位于右半部分12a的车体左侧的端部。噪音控制外壳12c安装在左半部分12b。
安装在变速箱12中的自动变速装置13包括驱动轮21(如图2所示)、随动皮带轮23和干式皮带24,驱动轮21安装在发动机14的曲轴17上,随动皮带轮23在变速箱的后端部上安装在输出轴22(如图3所示)上,干式皮带24在这两个皮带轮21、23之间延伸并围绕于其上。
驱动轮21由静轮25和动轮26构成,它们都支承在曲轴17上。皮带轮25和26由铝合金制成,在静轮25上整体地形成有吹风翼片,而在动轮26上形成有凸轮面26a和引导装置26b,凸轮面26a和引导装置26b与凸轮盘27相配合共同构成变速机构28,该凸轮盘与动轮26相邻。根据该实施例的变速箱12构成为当吹风翼片25a与静轮25一起转动时,外部空气就从形成在变速箱前部的外部空气入口(未示出)吸入变速箱12,而变速箱12内的空气则从未示出的排出口排出。
静轮25固定在曲轴17上,而动轮26通过轴承30支承在以花键配合的方式装配在曲轴17上的一个套筒29上,从而使其可沿轴向移动。与动轮26相邻的凸轮盘27固定在曲轴17上,并通过滑动装置27a与动轮26的引导装置26b相接触。如图2所示,反冲式启动装置31设置在车体的静轮25的左侧。
变速机构28中采用这样的结构,其中,多个离心辊32设置并保持在动轮26的凸轮面26a与凸轮盘27之间。离心辊32由金属圆筒32a和设置在金属圆筒32a的外周面上的合成树脂外圆筒32b构成一个圆柱形结构。采用合成树脂来制成外圆筒32b是由于其材料具有耐热、耐磨和自润滑的特性。在该实施例中采用46尼龙。
当发动机14的转速增大时,离心辊32就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动轮的径向向外运动,从而动轮26就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向左运动,这就增大了驱动轮21的皮带环绕接触的直径。与此相反,当发动机转速减小时,动轮26就向右运动,从而驱动轮21的皮带环绕接触直径减小。
随动皮带轮23采用普通的已知结构,如图3所示,其包括静轮36和动轮37,静轮36通过轴承33、34和套筒35可转动地支承在输出轴22上,而动轮37轴向可移动地支承在套筒35上。在图3中,输出轴22上方示出的是高速驱动状态,而包括怠速状态在内的低速驱动状态在其下方示出。
静轮36和动轮37由钢制成。在车体的左侧,离心式离合器38的输入件38a固定在套筒35的端部,压缩螺旋弹簧39弹性地安装在输入件38a和动轮37之间,用于将动轮37压向静轮36。
在离心式离合器38中,输出件38b固定在输出轴22的轴向端部,并构造成在包括怠速状态在内的发动机低速状态时,其停止传递套筒35的转动(随动皮带轮23的转动),而在超过低速的发动机高速状态时,将套筒35的转动传递给输出轴22。形成在车体的右侧上的输出轴22的端部的输出齿轮22a通过未示出的中间齿轮与后轮驱动轴40上的减速齿轮41相连。
如图4和5所示,干式皮带24包括多个元件42和两个用于将元件42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环43。
元件42由合成树脂制成,其横截面形成一个躺倒的H形。用于制造元件42的合成树脂材料为尼龙4和6,它们与制造离心辊32的外圆筒32b的材料相同。位于躺倒的H形元件42上的四个臂42a-42d中的两个臂42a、42b位于图4的上方,如图5所示,其具有伸长的凸起44,每个凸起44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并形成于其下部向下伸出,而另外两个臂42c、42d具有伸长的凸起45,每个凸起45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并位于其上部向上伸出。
环43由多个芳族聚酰胺纤维制成的芯丝46、涂覆橡胶47和帆布48制成,涂覆橡胶47用于将芯丝46保持在水平排列状态,帆布48用于覆盖在涂覆橡胶47的外表面,环43配装在元件42的侧部上形成的凹部49中,并向侧面敞开。橡胶47和帆布48由与制成元件42的46尼龙具有相同耐热性的材料制成。橡胶47具有多个凹槽47a、47b,这些凹槽相互平行,以便配装在元件42的四个臂42a-42d上形成的两个伸长的凸起44、45中。
在前述结构的自动变速装置13中,当发动机14开始启动时,驱动轮21与曲轴17一起转动,然后,驱动轮21的转动通过干使皮带24传递给随动皮带轮23。当干式皮带24转动时,由于柔性干式皮带与驱动和随动皮带轮21、23相互摩擦而产生摩擦热,因此,干式皮带24的温度升高。当干式皮带24在变速箱12中转动时,摩擦热就散发到变速箱12的空气中,并通过热传导由皮带与皮带轮的接触部分传递给驱动轮21和随动皮带轮23。
在该自动变速装置13中,由于驱动轮21的静轮25和动轮26由铝合金制成,因此,干式皮带24的元件42中的热量就很容易地传递给驱动轮21。这就使得干式皮带24中的热量从驱动轮21有效地散发到驱动轮21的周围的空间中。
因此,当与使用钢制皮带的情况相比,可省去液压机构,因此自动变速装置13的尺寸可做得小一些,而与使用普通V形带的情况相比,传递的力矩增大。
如图6所示,使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干式皮带24与使用普通V形带的滑差系数是不同的。在图6中,干式皮带24的滑差系数用实线表示,而橡胶V形带的滑差系数用虚线表示。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到,在轴向力矩低于2kgm的情况下,干式皮带24的滑差系数低于V形带的滑差系数。因此,皮带产生的热量降低,涂覆橡胶的持久性增大,与橡胶V形带相比,干式皮带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长的寿命。
另外,由于自动变速装置13的离心辊32的外圆筒32b和干式皮带24的元件42由相同的合成树脂制成,因此,外圆筒和元件都难于变形,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散热能力。
为克服在干式皮带24与皮带轮接合和脱开接合时所产生的滑动而引起磨损以及皮带轮和离心辊32之间滑动所引起的磨损,皮带轮可由铝合金制成,使干式皮带24的元件42和外圆筒32b由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这样,干式皮带24中的热量就可从皮带轮散发出去,因此可提高干式皮带24的寿命。另外,干式皮带24的元件42中的每一个都作为一个整体部件由合成树脂制成,因此而减小了自身的重量,并且,在发动机高速驱动的摩托车中,由于减小了皮带的离心力,因此,仅需离心辊32的推力而不需要利用油压就可充分地获得所需的速度变化和力矩传递。因此,可将变速装置的尺寸做得小一些,而不会降低摩托车的功能。而且,由于具有右离心辊32,即使离心辊32高速转动,也可平稳而方便地进行变速。
图7-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首先对其结构进行描述。在图7中,附图标记51表示一个具有小排量发动机的小型摩托车,在该小型摩托车51中,设有车架52。单元摆动式发动机53以在竖直方向可摆动的方式设置在车架52上,发动机53可用作用于悬挂后轮54的悬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件。本发明的皮带传动装置55与发动机53形成一体。
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在单元摆动式发动机53中,活塞56与曲轴57连接,且曲轴57将活塞56的往复运动转化为圆周运动。曲轴57的驱动力通过皮带传动装置55、离心式离合器60和类似装置传递给后轮侧皮带轮轴59。传递给后轮侧皮带轮轴59的驱动力再通过减速机构70传递给后轮驱动轴58。
在皮带传动装置55中,驱动轮62(作为初级皮带轮)和随动皮带轮(作为二级皮带轮)设置在变速箱61内,皮带64延伸在这两个皮带轮之间并环绕于其上。
皮带轮62、63分别具有固定在曲轴57和轴套65上的静轮盘62a、63a以及面向静轮盘62a、63a并适于沿轴向前后移动的动轮盘62b、63b。皮带64保持在静轮盘62a、63a与动轮盘62b、63b之间。
皮带轮62、63的静轮盘62a、63a和动轮盘62b、63b可采用铝铸轮盘,并在铝铸轮盘的表面进行表面耐磨处理,如镀铬。
在驱动轮62的动轮盘62b的后面,伞状凸轮件67固定在曲轴57上。尽管图8中仅示出了一个,但多个具有圆形横截面的配重66以径向可滑动和转动的方式保持在动轮盘62b和凸轮件67之间。配重66在通过由曲轴57的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如图8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进行运动,从而使动轮盘62b沿轴向如图8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进行运动。这就使皮带24的环绕接触直径改变,从而改变了曲轴57的转速。
另外,弹簧68将随动皮带轮63的动轮盘63b压向静轮盘63a,且皮带64保持在动轮盘63b和静轮盘63a之间。
如图9-11所示,皮带64包括多个排成一排的躺倒的H形树脂块73,一对由耐超高温橡胶制成的环形连接件74从左侧和右侧安装在这些树脂块73中,用于连接这些树脂块73。
具体地说,用聚酰胺树脂作为树脂块73的基质材料,且碳纤维或芳族聚酰胺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混合到该聚酰胺树脂中。
聚酰胺树脂是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坚固、可承受反复冲击载荷且在很长的时间内可保持其性能稳定的树脂,而碳纤维和芳族聚酰胺纤维具有高强度和耐热的性能。
由于聚酰胺树脂、碳纤维和芳族聚酰胺纤维具有这些性能,因此,树脂块73就特别耐热、耐磨和抗疲劳。
另外,如图10所示,在树脂块一侧的中部形成一个局部凸起部分73a,而在其另一侧的中部形成一个局部凹入部分73b。当树脂块73对齐排成一排时,其中一个相邻树脂块73的凸起部分73a就配装在另外的树脂块73的凹入部分73b中,从而约束了在大致垂直于皮带64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任何偏离。
如图9和11所示,在树脂块73的侧部形成一对凹槽部73c,从而使树脂块形成一个躺倒的H形结构,连接件74配装在凹槽部73c中。
连接件74由耐超高温的橡胶制成,多个具有高拉伸强度的芯丝每个埋植在该橡胶材料中。如图11所示,在连接件34的上部和下部设有与各个树脂块73相对应的安装槽部74a,树脂块73的安装凸起73d安装在该安装槽部74a中。
当如上所述的皮带64保持在静轮盘62a、63a和动轮盘62b、63b之间时,皮带64的两侧上形成的倾斜面64a分别与静轮盘62a、63a和动轮盘62b、63b面接触。
然后,从随动皮带轮63传递到轴套65的驱动力就通过离心式离合器20传递给后轮侧皮带轮轴59。然后,驱动力再从后轮侧皮带轮轴59通过减速机构70传递给后轮驱动轴58,减速机构70具有多个齿轮,可减小传递于其上的驱动力速度。
另外,如图8所示,沿其中结合有皮带64和皮带轮62、63的变速箱61的内表面设有包括玻璃棉或尿烷的吸声材料78。吸声材料78通过用螺钉79紧固的压板80安装在随动皮带轮62和驱动轮63之间。
而且,盖在变速箱61的外侧的盖83通过螺钉85固定在变速箱61的外侧。包括玻璃棉或尿烷的吸声材料84设置成填充在盖83和变速箱61之间的空间内。
这样,由于皮带64由多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树脂块73构成,因此,皮带64很难被磨损。另外,提高了其寿命,并减小了由于皮带轮62、63的推力所引起的皮带变形而产生的热。而且,由于树脂块73由聚酰胺树脂制成,因此,树脂块73耐热性高、坚固且可承受反复的冲击载荷,并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其自身性能稳定。
另外,由于树脂块73在其中不含金属材料,包含树脂块73的皮带64重量轻,因此,即使皮带高速转动,也不会使离心力产生的推力增大。从而在使用配重66而不使用油压的情况下就足以获得所需的载荷。
而且,由于配重66围绕曲轴57的圆周设置,曲轴57的转速的变化直接作用于配重66。在低速静驱动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推力就可实现有效的传动,而在加速时配重66的推力增大,并实现无滑差传动。
由于配重66产生的推力设计成作用于具有树脂块73的皮带64,本发明的皮带传动装置可与摩托车发动机的性能很好地匹配,发动机高速驱动被认为比低扭矩驱动更重要。
相反,树脂皮带64比橡胶皮带更容易产生噪音。但是,沿变速箱61内表面设置的吸声材料78可吸收噪音,从而抑制了噪音的产生。
另外,吸声材料78也可有效地利用皮带轮62和63之间的空间而设置在随动皮带轮63和驱动轮62之间。因此,利用相对较宽阔的空间可使吸声材料78具有较厚的设置厚度,从而增强吸声效果。
另外,入口腔89在驱动轮62附近的位置处通过一个大致竖直延伸的延伸管89a与变速箱61连接。入口腔89具有预定的容积,并设置在变速箱61的上侧。入口89b形成于其横向内侧的入口腔中。
此外,如图8所示,在随动皮带轮63附近的位置处,变速箱61的底部形成有一个连通口61a,且如图7所示,排放腔90通过延伸管90a与连通口61a连接。排放腔90具有预定的容积,并设置在变速箱61的上侧。排放口90b形成在其横向内侧的排放腔中。
根据上述结构,当驱动发动机53且驱动轮62的静轮盘62a转动时,外部空气就通过静轮盘62a的翼片62d的转动从入口89b吸入到入口腔89。然后,外部空气又经延伸管89a和过滤器89c从入口腔89内部吸入到变速箱61中。
另一方面,变速箱61内的空气经延伸管90a排入排放腔90,然后再从排放腔90的排放口90b排放到摩托车的外部。
因此,通过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变速箱61中并将变速箱61内的空气排到摩托车的外部,就可冷却变速箱61的内部。
另外,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皮带64由多个树脂块73构成,因此而提高了皮带64的寿命。但是,由于皮带不是由橡胶制成的一个连续体,因而有增大噪音的问题。可以肯定当张紧侧的皮带64离开随动皮带轮63时就产生噪音,当皮带推力增大时,且噪音增大。但是,如此产生的噪音通过入口89b或排放口90b从变速箱61的内部直接传到摩托车的外部是没有任何危险的,但是,在噪音从入口89b或排放口90b传出之前,当空气从其通向摩托车的外部的路径从中通过时,噪音首先在腔89、90中得以衰减,因此降低了噪音。
而且,各个腔89、90设于变速箱61的上侧,由于变速箱61的上侧的空间被有效地利用,因此,不必增大具有有限空间的摩托车的宽度来安装这些部件。
另外,在将腔89、90、入口89b和排放口90b设置在变速箱61的上侧,来抑制当在泥浆路面上驾驶小直径轮的摩托车时水通过入口89和排放口90渗入变速箱61。
此外,由于树脂块73比橡胶的重量轻且摩擦系数小,因此,必须增大皮带64的推力,必须对皮带轮62、63的各个轮盘62a、63a、62b和63b进行抗磨损测试。
为此,在各轮盘62a、63a、62b和63b,具体地说在驱动轮的各轮盘62a、62b由高耐磨性金属如钢而不是轻铝合金制成的情况下,尽管驱动轮62与曲轴57直接连接,但由于在使用时皮带轮的转速增大,惯性质量增大,发动机43的转速的变化的随动性降低,因此,进而降低了快速驾驶的感觉。
另外,当各轮盘62a、63a、62b和63b由铝材制成时,尽管其易于磨损,但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就可提高其耐磨性。
而且,树脂块73导热性低,因此,有些情况下就会过热,从而不能获得预期的寿命。但是,当轮盘62a、63a、62b和63b分别由铝材制成时,皮带64中的热量就会很快地散布到轮盘62a、63a、62b和63b中。由于将各个轮盘62a、63a、62b和63b的热容量做得很大可使其变得刚硬一些,从而就可获得良好的冷却效果。因此,尽管连接件74由橡胶制成,由于皮带64的这种结构抑制了其内部热量的产生且通过这种散热结构提高了冷却效果,因此皮带64的寿命就得以延长。
顺便一提的是,尽管进行普通的表面处理可获得一定的耐磨性,但由于作用的表面处理层较薄,因此,表面处理对各个轮盘62a、63a、62b和63b的导热性是没有影响的。另外,树脂块73不很硬,因此,只要通过表面处理来进行提高,就可足以保证所需的耐磨性。
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入口89b与驱动轮62侧连接,排放口90b与随动皮带轮63侧连接,但这些口也可以相反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就是,排放口与驱动轮侧连接,而入口与随动皮带轮侧连接。另外,由于通过从铝材制的驱动轮62的一侧吸入冷却空气就可得到较好的冷却效果,因此,随动皮带轮可由铁板制成以提高生产率。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改进结构。
在该改进结构中,如图12和7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在随动皮带轮63附近,吸声材料84设置在随动皮带轮63周围并环绕随动皮带轮。
由于随动皮带轮63的滑动噪音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将吸声材料84设置在随动皮带轮63的附近可有效地吸收噪音。而且,将吸声材料84设置在随动皮带轮63周围并环绕随动皮带轮,从而可更有效地吸收噪音。
该改进结构的其它结构和工作过程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因此,这里就不再进行描述了。
因此,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合成树脂元件中的热量易于传给驱动轮,当驱动轮转动时,热量就会散发到驱动轮周围的空间中。因此,就保证了包含合成树脂元件和环的干式皮带的冷却,从而,可将车辆自动变速装置的尺寸做小且传递较大的扭矩。
另外,离心辊和元件难于变形,因而提高了散热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由于皮带由多个彼此连接的树脂块构成,因此与普通橡胶带相比,这种皮带更耐磨。从而提高了寿命并减少了由于变形产生的热量。
另外,与橡胶带相比,尽管由于树脂块相互之间的碰撞使树脂皮带易于产生噪音,因而,沿变速箱的内表面设有吸声材料,因此,设置的吸声材料抑制了壁面的振动,从而减小了噪音。因此,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这种结构特别适合于具有有限空间的摩托车。
另外,可将吸声材料设置在随动皮带轮和驱动轮之间,这样可有效地利用这两个皮带轮之间的空间来设置吸声材料。
由于随动皮带轮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在随动皮带轮附近设置吸声材料可有效地吸收其产生的噪音。
由于随动皮带轮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将吸声材料设置在随动皮带轮周围并环绕随动皮带轮就可有助于吸收其产生的噪音。
另外,通过使皮带由多个彼此连接的树脂块构成,从而减小了由变形所产生的热量,因此与橡胶带相比,提高了这种构成的皮带的寿命。
而且,皮带的树脂块由聚酰胺树脂制成,因而树脂块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且树脂块坚硬并能承受反复冲击载荷,在很长的时间内可保持其自身的性能稳定。
而且,由于驱动轮的一对轮盘由铝材料制成,因此可很快地进行加速,从而可获得小型发动机所需的驱动质量。另外,由于铝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使得树脂块中的热量可从树脂块的接触表面散发到轮盘中,从而提高了树脂块的冷却性能,并延长了皮带的寿命。
除了以上的优点外,可对轮盘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来提高耐磨性,从而减小了轮盘的磨损,使得轮盘可长时间使用。
另外,皮带由树脂制成,与橡胶带相比,提高了使用寿命,并减小了由于变形产生的热量。
而且,皮带由树脂制成,由此,在变速箱中特别是在随动皮带轮附近易产生噪音,但是,所产生的噪音不会直接从变速箱的内部通过入口或排放口传出,在噪音从入口或排放口传到外面之前,当变速箱内的空气从其排放到摩托车外部的路径从中通过时,噪音首先在腔中衰减,从而就减小了噪音。
除了以上的优点外,腔在随动皮带轮附近的位置处与变速箱连接,且在该腔中形成与变速箱内部连通的排放口,而入口在变速箱中形成在驱动轮附近的位置处,由于在发动机驱动时,与曲轴连接的驱动轮始终转动,就可将空气有效地从在驱动轮附近位置处于与变速箱连接的入口吸入,从而在变速箱内形成有效的空气流。
除了以上优点外,腔在驱动轮附近的位置处与变速箱连接,从而可减少噪音从入口传出。
另外,各个腔设置在变速箱的上侧,因此,可有效地利用变速箱上方的空间来设置腔,从而不必扩大仅具有有限空间的摩托车的横向宽度来布置这些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包括一个由发动机驱动的驱动轮;一个与驱动轮连接的随动皮带轮;和一个环绕所述驱动轮和所述随动皮带轮的干式皮带,其中,所述干式皮带包括多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相互连接成环形的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干式皮带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元件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轮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静轮和由铝合金制成的并相对于所述静轮可沿所述驱动轮的轴向进行运动的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还包括一个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动轮上的凸轮面和与所述凸轮面接触的离心辊,其中,所述离心辊的外圆周部分和所述干式皮带的所述元件都由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还包括一个在其中容纳所述驱动轮、所述随动皮带轮和所述干式皮带的变速箱;和一个沿所述变速箱内表面设置的吸声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吸声材料设置在所述随动皮带轮和所述驱动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吸声材料设置在所述随动皮带轮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吸声材料设置在所述随动皮带轮周围。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还包括一个容纳所述驱动轮、所述随动皮带轮和所述干式皮带的变速箱;和一个在所述随动皮带轮附近位置处与所述变速箱连接的腔体部分,其中,与所述变速箱的内部连通的入口和排放口中的一个形成于所述腔体部分上,而另一个则在所述驱动轮附近的位置处形成于所述变速箱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排放口形成在所述腔体部分上,而所述入口形成在所述变速箱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腔体部分包括一第一腔,其具有形成于其中并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的上侧的所述排放口;一第二腔,其在所述驱动轮附近的位置处与所述变速箱连接,并具有将外部空气供入所述变速箱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二腔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的上侧。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轮具有一对轮盘,所述干式皮带位于这对轮盘之间,且每个所述轮盘具有进行了表面处理而提高了耐磨性的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元件由聚酰胺树脂制成。
全文摘要
一种变速装置,其包括驱动轮、随动皮带轮和环绕驱动和随动皮带轮的干式皮带。驱动轮具有由铝合金制成的静轮和动轮。干式皮带包括多个元件和环绕驱动轮和随动皮带轮延伸的环。该元件由合成树脂制成,并通过环相互连接在一起。从而提供了一种尺寸小的且通过适当地冷却干式皮带而提高了传递扭矩的变速装置。
文档编号F02B61/02GK1350956SQ01137559
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7日
发明者井坂义治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