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916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引擎冷却水冷却机油盘内机油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
上述冷却水软管将其由管弯曲成大致波形形成的热交换部浸没在机油内,并且,将其上游端连接在上述冷却装置的冷却水通路的散热器出口和气缸入口之间,下游端连接在上述冷却水通路的气缸出口和散热器入口之间。上述热交换部被配设于机油滤清器的吸入口的旁边的当机油被吸入机油滤清器时即与之相接触的位置。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冷却机油盘内机油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
为达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在机油盘内的浸没在机油内的部位形成有冷却水通路,经由该冷却水通路将散热器和引擎的水冷套连接。
根据本项发明,由于从散热器出来的引擎冷却水在流经机油盘内的冷却水通路后流入引擎的水冷套,所以全部的引擎冷却水都从机油盘内的冷却水通路流过。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油盘内的冷却水通路由平面视为U字形状的管在机油盘内沿车宽方向延伸地形成。
根据本项发明,机油盘内的机油因在行驶时被在车体前后方向施加有加速度而在机油盘内沿前后方向移动。这样,通过机油的移动可以增大和上述管接触的机油量。因此,虽然设于机油盘内的U字状的管形成为引擎冷却水流过此处时的阻力小的形状,但仍能效率较高地和机油进行热交换。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是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油盘的一方侧壁由曲轴箱盖形成,并且,该曲轴箱盖上支承有机油盘内的U字状管的开放侧端部,同时还支承有冷却水泵。
根据本项发明,可以形成由曲轴箱盖支承冷却水泵及U字状管和连接上述两者的冷却水软管等部件的一个组合体。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是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曲轴箱盖上形成有连接机油盘内的U字状管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的供给侧冷却水通路和返回侧冷却水通路,并且设有连通这些冷却水通路的旁通路。
根据该项发明,相对温度较低的引擎冷却水通过旁通路从U字状管的上游侧直接流到下游侧。
图2是放大表示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冷却水泵和曲轴箱盖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将机油冷却用管安装于引擎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机油冷却用管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从车体后侧观看机油冷却用管状态的背面图。
图8是表示从车体右侧观看机油冷却用管状态的侧面图。
图9是表示冷却装置构成的侧面图。


图10是表示冷却装置构成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冷却水通路构成的图。
图1是装配有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侧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冷却水泵和曲轴箱盖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将机油冷却用管安装于引擎状态的平面图,该图剖开了两端的安装部分进行描述,图5是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机油冷却用管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从车体后侧观看机油冷却用管状态的背面图,图8是表示从车体右侧观看机油冷却用管状态的侧面图,图9是表示冷却装置构成的侧面图,图10是表示同图9构成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冷却水通路构成的图。
在这些图中,符号1表示的是装备有根据该实施例的冷却装置2的水冷式机动二轮车用引擎。该引擎1是搭载于轻便摩托车的一体摆动式发电机,气缸4向车体前方突出地设在曲轴箱3上,并且在后轮5的左方设有向车体后方延伸的传动箱6。上述后轮5由上述传动箱6和处于后轮5右方的从曲轴箱3向后方延伸的后摇臂7支承。
另外,该引擎1经由连接在上述曲轴箱3的上端部的连接用凸部3a上的连接部件(未图示)由车架以上下方向可以自由摇动的方式支承。进而,上述传动箱6的后端部和后摇臂7的后端部分别经由减震装置8和车架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气缸4和很早以前就众所周知的DOHC型引擎的气缸头的构成相同,在气缸头9的上面部位连接有进气装置(未图示),并且,气缸头9的下面部位连接有排气管10(参照图2)。在图1和图2中,符号11表示气缸体,12表示气缸头盖。另外,上述气缸体11的下面部位连接有后面将要说明的冷却装置2的冷却水软管13。
上述曲轴箱3沿车宽方向可以分体地形成,如图5所示,下部设有机油盘21。该机油盘2 1由车体左侧(图5中也是左侧)的曲轴箱半部分22、车体右侧的曲轴箱半部分23和堵塞该车体右侧的曲轴箱半部分23的车体右侧的开放端部的曲轴箱盖24形成,且被设置得使后面将要说明的机油冷却用管25浸没在机油内。
如图9和图10所示,贮存在该机油盘21内的机油由设置在曲轴箱3内机油泵26吸起,通过机油供给管27供给到曲轴28的轴承部29和其他被润滑部。在图9和图10中,贮留在机油盘21内的机油用符号30表示。另外,在这些图中,符号31表示连杆,32表示活塞,33表示后面将要说明的冷却装置2的冷却水泵33。
如图11所示,该引擎1的冷却装置2采用使引擎冷却水流经气缸4内的水冷套34和散热器35循环的构造,其包括设置于车体前部的散热器35(参照图1);经由第一冷却水软管36连接于该散热器35的冷却水出口35a的上述冷却水泵33;经由第二冷却水软管37连接于该冷却水泵33的吐出口,并且又经由第三冷却水软管13连接于引擎1内的水冷套34的冷却水入口34a的软管连接用部件38;设于上述机油盘21内的上述机油冷却用管25;将引擎冷却水由上述水冷套34的冷却水出口34b导入到散热器35的冷却水入口35b的第四冷却水软管39等。另外,在上述第四冷却水软管39的途中和上述第一冷却水软管36的途中之间设有旁通路40,当在引擎初始启动等时的引擎冷却水温度相对较低时,其阻止引擎冷却水流过散热器35。
上述冷却水泵33采用通过传递曲轴28回转而驱动的构造,如图2和图3所示,其位于上述曲轴箱盖24的侧面且安装在上端部。
上述软管连接用部件38用于连接上述第二、第三冷却水软管13、37和曲轴箱盖24内的后面将要说明的供给侧冷却水通路41、返回侧冷却水通路42,安装于曲轴箱盖24的前端面。
这样,通过将软管连接用部件38安装于曲轴箱盖24的前端面,可以将连接该软管连接用部件38和冷却水泵33的第一冷却水软管36沿曲轴箱盖24的上部侧面配置,还可以将排气管10延设到曲轴箱盖24的下部侧方。由此,不会出现这些管部件之间相互干涉的情况,不仅组装容易,而且由于排气管10避开第一冷却水软管36向车体外侧突出,可以防止倾斜角度变小。
如图2所示,曲轴箱盖24内的上述供给侧冷却水通路41和返回侧冷却水通路42从曲轴箱盖24的前端面向后下方倾斜延伸地形成,在其后端部连接有上述机油冷却用管25。在该实施例中,和上述第二冷却水软管37连通的供给侧冷却水通路41位于另一端的返回侧冷却水通路42的上方地形成。另外,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述供给侧冷却水通路41和返回侧冷却水通路42通过旁通路40互相连通。该旁通路40的通路截面积形成得比供给侧冷却水通路41和返回侧冷却水通路42的通路截面积小。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旁通路40由软管连接用部件38形成。详细地讲,如图2所示,上述软管连接用部件38于其内部形成有连通上述供给侧冷却水通路41和返回侧冷却水通路42的两通路41a、42a,且在该曲轴箱盖24的前端面对接的安装侧端面38a上形成有将上述两通路相互连通的凹槽44。上述旁通路40即由该凹槽44构成。
如图4-图8所示,上述机油冷却用管25通过将形成为直线状的第一管45和平面视为J字状的第二管46互相焊接以平面视呈U字状地形成,配设于浸没在机油盘21内的机油30内的位置。另外,该机油冷却用管25的开放侧端部钎焊有一个由钢板形成的安装用法兰盘47,且该机油冷却用管25经由该安装用法兰盘47安装于上述曲轴箱盖24。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第一管45和第二管46在车宽方向延伸,并且,这两管45、46以在车体前后方向并排的状态,上述安装用法兰盘47由两个固定用螺栓48固定于曲轴箱盖24的内表面。
如上所述,在将安装用法兰盘47固定于曲轴箱盖24的状态下,上述第一管45和第二管46以探入曲轴箱盖24的上述供给侧冷却水通路41和返回侧冷却水通路42内的形式,从上述安装用法兰盘47向外侧突出。在该实施例中,位于车体前侧的第一管45的突出侧端部45a探入返回侧冷却水通路42内,且第二管46的突出侧端部46a探入供给侧冷却水通路41内。即,机油冷却用管25的冷却水入口由第二管46的开口构成,机油冷却用管25的冷却水出口由第一管45的开口端构成。另外,为了将冷却水通路内和机油盘21内的间隙密封,在这两管45、46的上述突出侧端部45a、46a和上述两冷却水通路41、42的壁表面之间安装有O型环49。
如图4和图6所示,机油冷却用管25的上述安装用法兰盘47的相反侧端部焊接有平面视呈T字形状的保持用板部件50。该保持用板部件50的前端部的凸起50a上安装有缓冲橡胶51。
如图4和图5所示,该弹性胶51从机油盘21内插入形成于车体左侧的曲轴箱半部分22的断面呈コ字状的保持部52。这样,通过使缓冲橡胶51介于机油冷却用管25和车体左侧的曲轴箱半部分22之间地将其安装,可以使机油冷却用管25的前端部确实地支承于车体左侧的曲轴箱半部分22,并且还可以防止在组装机油冷却用管25时,车体左侧的曲轴箱半部分22被机油冷却用管25过度按压发生破损。
具有如上所述构成的机油冷却用管25在与第二冷却水软管37及第三冷却水软管13装配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安装在曲轴箱3上,其中,所述第二冷却水软管37用于连接冷却水泵33和软管连接用部件38;所述第三冷却水软管13用于连接软管连接用部件38和气缸4,且冷却水泵33和软管连接用部件38均组装在车体左侧的曲轴箱盖24上。
冷却装置2的全部部件均组装于引擎1,通过使冷却水泵33在填充有引擎冷却水的状态下动作,引擎冷却水从冷却管35流经第一、第二冷却水软管36、37被导入软管连接用部件38,又从该软管连接用部件38通过曲轴箱盖24内的供给侧冷却水通路41被供给到机油冷却水软管25。这样通过使引擎冷却水流过机油冷却用管25,机油盘21内的机油30由引擎冷却水冷却。
从机油冷却用管25出来的引擎冷却水通过由曲轴箱盖24的返回侧冷却水通路42→软管连接用部件38→第三冷却水软管13构成的冷却系统被供给到气缸4内的水冷套34。另外,冷却过气缸体11和气缸头9的引擎冷却水从气缸头9的冷却水出口34b流经第四冷却水软管39返回散热器35。
由此,由于从散热器35出来的引擎冷却水在流经机油盘21内的机油冷却用管25之后流入引擎1的水冷套34内,该冷却装置2的全部引擎冷却水均流经上述机油冷却用管25。因此,同现有的冷却装置相比可以提高机油的冷却效率。
另外,由于机油盘21内的机油冷却用管25形成为在机油盘21内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平面看呈U字的形状,因此,其与机油盘21内的机油30的接触增多。这是因为机油盘21内的机油由于在行驶时被在车体的前后方向施加加速度而在机油盘21内沿前后方向流动。由此,虽然上述机油冷却用管25并不是形成为波状,而是采用了引擎冷却水流动时阻力小的构成形成为平面视为U字的形状,但仍能效率很高地和机油30进行热交换。
进而,由于机油盘21的一面的侧壁由车体右侧的曲轴箱盖24形成,该曲轴箱盖24上支承有机油盘21内的机油冷却用管25的开放侧端部,与此同时,还支承有冷却水泵33,因此该冷却装置2可以形成一个由曲轴箱盖24支承的冷却水泵33及机油冷却用管25和连接上述两者的第二冷却水软管37等部件的组合体。因此,将上述冷却系统的多个部件组装于引擎1的作业可以简单进行。
另外,由于该冷却装置2设有连通车体左侧的曲轴箱盖24的供给侧冷却水通路41和返回侧冷却水通路42的旁通路40,所以,如电路短路那样,相对温度较低的引擎冷却水通过上述旁通路40从机油冷却用管25的上游侧直接流到下游侧。由此,和不设旁通路40的情况相比,由于可以降低进入引擎1的水冷套34的引擎冷却水的温度,所以可以防止引擎冷却水由于机油30而过度升温,并且可以将适当温度的引擎冷却水供给引擎1。
如以上说明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全部引擎冷却水均流经机油盘内的冷却水通路,所以机油盘内的机油的热量效率很高地传递给引擎冷却水。因此,同现有的冷却装置相比,可以将机油充分冷却。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虽然将设于机油盘内的冷却水用管形成为使引擎冷却水流过此管时的阻力小的简单形状,但仍能使其效率很高地和机油进行热交换,所以可以效率更高地将机油冷却。另外,由于冷却水用管形状简单,所以可以廉价形成。由此,同现有的冷却装置相比,可以廉价地提供冷却性能高的冷却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可以形成一个由曲轴箱盖支承的冷却水泵及U字状管和连接上述两者的冷却水软管等部件的组合体,因此将上述冷却系统的多个部件组装于引擎的作业变得简单。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由于,如电路短路那样,相对温度较低的引擎冷却水通过旁通路从U字状管的上游侧直接流到下游侧,所以与不设旁通路时的情况相比,进入引擎的水冷套的引擎冷却水的温度较低的温度。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引擎冷却水由于机油而过度升温,并且可以将适当温度的引擎冷却水供给引擎。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为在浸没在机油盘内的机油的部位形成有冷却水通路,经由该冷却水通路将散热器和引擎的水冷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为机油盘内的冷却水通路由平面视为U字形状的管在机油盘内沿车宽方向延伸地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为机油盘的一方侧壁由曲轴箱盖形成,该曲轴箱盖上支承有机油盘内的U字状管的开放侧端部,并且,还支承有冷却水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为曲轴箱盖上形成有连接机油盘内的U字状管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的供给侧冷却水通路和返回侧冷却水通路,并且设有连通这些冷却水通路的旁通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将机油盘内的机油冷却的机动二轮车用引擎的冷却装置。在浸没在机油盘21内的机油中的部位上设有机油冷却管25,经由该机油冷却管25该装置将散热器35和引擎1的水冷套34连接。
文档编号F01P3/00GK1460775SQ0313665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4日
发明者青山淳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