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610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有效改善引擎冷却效果的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
传统式的气冷引擎如


图1所示,其所应用的冷却方式,是引擎10运转同时带动风扇11旋转,进而产生冷却空气,该冷却空气会沿着风扇罩盖111、引擎罩盖101导引至汽缸体12、汽缸体121,并将其所产生的热量带走;该冷却空气沿着汽缸体12四周流动带走热量后,即成为高温热空气,并由引擎罩盖101的出风口102排出,为一开放式自然气冷结构。
传统开放式的自然气冷引擎其外缘的散热片13均为平直式,如图2的侧视图以及图3的立体图所示,此平直式的散热片13恰与冷却空气的流向成平行方向,引擎10上的散热片13系裸露于外,且其散热片13的安排设计几乎与自然空气流向105呈平行,再借其行车方向106与该自然空气流向105呈反向平行,冷却空气可充分到达每个散热片13,以获得较佳的冷却效果。由于该引擎10系组装于机车上,为求其整体美观以及降低噪音,于是该引擎10的外部再以一外壳103覆盖(如图4所示),并于其正下方另加一冷却风扇(图中未详述)以强制冷却,此即为传统强制气冷引擎。改为强制气冷引擎之后,由于此一冷却风扇设于引擎10的正下方,因此冷却空气以斜向往上吹送,其冷却空气流向104已与原来开放式自然空气流向105完全不同,在冷却空气流向改变之后,该引擎10的散热片13却并未作任何为顺应此冷却空气流向104的改变而进行修改,致使该冷却空气流向104与引擎10散热片13形成有一交叉角度,冷却空气反倒无法像传统开放式自然气冷式来得流畅,即无法顺畅的流动在所有散热片13间,其散热效果必然因此而大打折扣;且对于引擎10周围较高温度,在排气侧、链条侧处,冷却空气仍无法达到充分冷却的效果,故气缸散热片有必要更进一步配合冷却空气流向的改变而进行修改。
图5为另一较为新近的汽缸体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汽缸体10的散热片13设计成V形片状,借该形状的设计可将冷却空气导引至较需散热的排气侧15及链条侧17是其优点,但是仍有其缺点,如该汽缸体10的外形与习用者完全不同,需重新制作钢模,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解决引擎“热害”的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以改善引擎汽缸体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包括引擎汽缸体散热片,其特点是在引擎汽缸体外缘的散热片上,由散热片下端部适当处向上延伸至散热片上端部,其间开设有导槽,冷却空气由所述散热片的下端部沿每一散热片顺导槽逐层导引至高温的排气侧及链条侧,所述导槽数可为1个以上,所述导槽形状为倾斜状,或为直条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采用了散热片导槽结构,达到改善引擎汽缸体冷却效果的目的。
以下配合附图对实施例给予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传统式强制气冷引擎结构的实施例;图2为传统开放式自然气冷汽缸体散热片与冷却空气流向的关系图;图3为显示
图1气缸体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传统式强制气冷引擎汽缸体散热片与冷却空气流向的关系图;图5为另一较为新近的汽缸体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汽缸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汽缸体的风扇侧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汽缸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并请同时对照图7上视图,其中该汽缸体20的结构与传统式相同,于其外缘具有复数片散热片21,不同之处在于该散热片21靠近风扇侧14处,自散热片21下端部位置呈倾斜模态各渐向上延伸切割或铸造设有一导槽22,且该一导槽22系由靠近风扇侧14处延伸至彼端的排气侧15,而另一导槽22则由靠近进气侧16位置延伸至链条侧17,由于该导槽22的设立,可以克服冷却空气与散热片之间角度问题,亦即,可令冷却空气沿着导槽22顺畅的分散至各散热片21,并沿着导槽22的流道分别被导引至较高温的排气侧15及链条侧17处,进而加强该两处的冷却作用,达到充分冷却、散热的功效;且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冷却风扇的情况下,由导槽22沿冷却空气流动方向开设的设计,可有增强散热的效果。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汽缸体的风扇侧的侧视图,其中由该风扇侧14开设的导槽22,可将来自风扇的冷却空气分别导引向散热片21的根部,并借由导槽22经各散热片21通向需冷却的高温处(图示中的高温处为箭头所指的排气侧15);反之,若无导槽22的设立,则由风扇送出的空气流向汽缸体时,会被散热片所阻挡,而无法有效的分散至各处冷却。
又,于本实用新型汽缸体20散热片21上的倾斜导槽22,可以机械加工或铸造的方式达成,对于现已生产的汽缸体而言,无需再重新制作钢模,亦即,可直接于现有的汽缸体上作加工,或仅需针对原模具作简单的修改,借此可使费用降低,并有效提升引擎的冷却效果。
为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强制气冷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确实较传统为佳,进行实际的测试验证如下表1表1冷却装置改良前后的汽缸体温度与马力比较
在表1中所列的传统式结构为平直式散热片结构,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即为在散热片上设有导槽,由表1的试验所得的温度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温度确较传统的降低许多,且其马力亦增强,简言之,本实用新型在将平直式散热片沿来自风扇的冷却空气流动方向开设导槽的设计,确实可将冷却空气由散热片的最底层沿着每一散热片逐层导引至较高温的排气侧及链条侧,以达到改善引擎的冷却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散热片上所开设的导槽数,并不一定非要为二道,通常以一至三道导槽为佳,另导槽亦可为直条槽状,并不受限于倾斜状,其斜度随引擎汽缸体的高度而定,而其宽度则随引擎汽缸体的外径来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包括引擎汽缸体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引擎汽缸体外缘的散热片上,由散热片的下端部适当处向上延伸至散热片上端部,其间开设有导槽,冷却空气由所述散热片的下端部沿着每一散热片顺导槽逐层导引至高温的排气侧及链条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其中该导槽数可为1个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其中该导槽形状为倾斜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其中该导槽形状为直条状。
专利摘要一种引擎汽缸体冷却装置,该汽缸结构的外缘具有复数片散热片,且于其最底下的散热片靠近汽缸体的风扇侧以及进气侧处,由下至上各开设导槽,且各导槽皆具有适当的斜度,一导槽自风扇侧延伸至排气侧,另一导槽则自进气侧延伸至链条侧,以将冷却空气自散热片的最底层,分别顺导槽逐层的导引至高温的排气侧及链条侧,以改善引擎的冷却效果。
文档编号F02F1/06GK2324300SQ97222260
公开日1999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6日
发明者洪荣芳, 陈伟霖, 古进钦, 施铭铨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