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511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
背景技术
已有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气缸是通过活塞在圆筒形气缸内作直线往复运动来做功的,它普遍具有体积大,结构复杂,振动大,噪音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该装置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受力平衡,而且摩擦系数小,振动小,运动平稳,经济耐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联接于曲轴上的连杆,其特征在于连杆的外端经活塞销与往复旋转的扇形活塞相联接,扇形活塞的中心部铰接在缸体上,工作时扇形活塞在扇形缸体内作弧线往复运动带动连杆曲轴做功。
工作时先由曲轴连杆带动扇形活塞往复转动,再由扇形活塞做功推动曲轴连杆转动,将机械能传递出去。
较之已有的直线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气缸而言,本实用新型采用往复旋转作功的扇形活塞代替已有的往复直线式活塞,不仅使得该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而且降低了摩擦系数,使之运动平稳,经济耐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工作状态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工作状态二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工作状态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工作状态二示意图。
图5是双联缸结构及扇形活塞冷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联接于曲轴1上的连杆2,其特征在于连杆的外端3经活塞销4与往复旋转的扇形活塞5相联接,扇形活塞的中心部6铰接在缸体7上,工作时扇形活塞在扇形缸体内作弧线往复运动带动连杆曲轴做功。
如图1、图2所示为实施例一(二冲程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工作循环示意图上述的扇形活塞另一端延伸出扫气叶片8,所述的缸体内缘设有左右阻气突肩9,该左右阻气突肩与扇形活塞的中心部配合将缸体分割为扇形活塞往复工作的工作室和扫气叶片往复工作的储气室,所述的扇形活塞及其延伸出的扫气叶片分别位于工作室和储气室的中间并将它们分别分割为左右工作室10和11以及左右储气室12和13;所述的左右储气室上分别设有进气阀14和15,所述的工作室中间设有一共有排气阀16;所述的扇形活塞中心部在与阻气突肩内缘贴合的外缘部上设有分别位于扫气叶片两侧的换气凹槽17和18。
图1中,曲轴从后死点①顺时针向前运转到(如图2)曲轴前死点②时,左储气室12的气体,由扫气叶片转动压缩通过左换气凹槽17进入左工作室10,完成换气过程。而右工作室11则完成压缩做功的同时,右储气室13又通过进气阀15进气,充满气体。(如图2所示)曲轴前死点顺时针回转到(图1)曲轴后死点时,同理完成左右工作室工作循环过程,由此曲轴每转则可完成往复做功二次二冲程工作循环过程。
如图3、图4所示为实施例二(四冲程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工作循环示意图上述的气缸体由扇形活塞分割为左右工作室19和20,左右工作室的顶端气缸盖21上分别设有进排气阀。
目前往复活塞式四冲程工作循环过程是曲轴运转二转做功一次。该机型四冲程工作循环过程同样由曲轴运转二转来完成左右往复做功。循环过程如下第一转(如图3)曲轴后死点③顺时针运转推动扇形活塞到曲轴前死点④。完成左工作室19进气,右工作室20排气。再由(图4)曲轴前死点回转推动扇形活塞到(图3)曲轴后死点则完成右工作室20进气,左工作室19压缩。第二转左工作室经过压缩后随即做功将(图3)曲轴从后死点推向(图4)曲轴前死点,完成左工作室做功,右工作室压缩。右工作室经过压缩亦随即做功将(图4)曲轴从前死点回转推至(图3)曲轴后死点完成右工作室做功左工作室排气。同时恢复第一转开始工作的原来位置。
此外,如图5所示为双联缸结构及扇形活塞冷却示意图,所述的联接于扇形活塞上的活塞销沿轴向穿出与该扇形活塞联结成一体的活动缸壁和另一气缸体内的往复旋转的扇形活塞22相联接,位于两气缸之间的两相邻活动缸壁之间联结有紧固件23形成联缸结构。
上述的位于两侧气缸体内的扇形活塞的中心部经贯穿两气缸的中心支轴24相联接,所述的中心支轴的两侧端部上分别设有轴向进水通道25和排水通道26,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分别经位于两侧扇形活塞上的径向通道27和28与贯穿活塞销的中间通道29相连通以形成扇形活塞的冷却通道。
本实用新型利用往复旋转的扇形活塞来联结双缸,使得曲轴每转可同时带动左右前后四缸同时做功,且利用中心支轴控制扇形活塞作弧线运动,使扇形活塞往复互相作用前后做功,从而减少了摩擦系数及摩擦面;此外,该装置通过冷却通道可对扇形活塞进行冷却,减少扇形活塞的内外温差,从而提高精度配合,改善了密封性能。与目前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功率大,运转平稳,而且摩擦系数减小,摩擦面减少,从而热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其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权利要求1.一种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包括联接于曲轴上的连杆,其特征在于连杆的外端经活塞销与往复旋转的扇形活塞相联接,扇形活塞的中心部铰接在缸体上,工作时扇形活塞在扇形缸体内作弧线往复运动带动连杆曲轴做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活塞另一端延伸出扫气叶片,所述的缸体内缘设有左右阻气突肩,该左右阻气突肩与扇形活塞的中心部配合将缸体分割为扇形活塞往复工作的工作室和扫气叶片往复工作的储气室,所述的扇形活塞及其延伸出的扫气叶片分别位于工作室和储气室的中间并将它们分别分割为左右工作室和左右储气室;所述的左右储气室上分别设有进气阀,所述的工作室中间设有一共有排气阀;所述的扇形活塞中心部在与阻气突肩内缘贴合的外缘部上设有分别位于扫气叶片两侧的换气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体由扇形活塞分割为左右工作室,左右工作室的顶端气缸盖上分别设有进排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于扇形活塞上的活塞销沿轴向穿出与该扇形活塞联结成一体的活动缸壁和另一气缸体内的往复旋转的扇形活塞相联接,位于两气缸之间的两相邻活动缸壁之间联结有紧固件形成联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两侧气缸体内的扇形活塞的中心部经贯穿两气缸的中心支轴相联接,所述的中心支轴的两侧端部上分别设有轴向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分别经位于两侧扇形活塞上的径向通道与贯穿活塞销的中间通道相连通以形成扇形活塞的冷却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扇形活塞式发动机主体机构,包括联接于曲轴上的连杆,其特征在于连杆的外端经活塞销与往复旋转的扇形活塞相联接,扇形活塞的中心部铰接在缸体上,工作时扇形活塞在扇形缸体内作弧线往复运动带动连杆曲轴做功。该装置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受力平衡,而且摩擦系数小,振动小,运动平稳,经济耐用。
文档编号F01C9/00GK2683857SQ200320106269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7日
发明者颜期威, 颜国良 申请人:颜期威, 颜国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