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消声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309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消声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气流消音器或排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
组的发动机尾气排气的消声器。 技术背景目前发动机尾气排气产生放空噪声的治理主要是采用吸收式、共振式和
扩散式消声器等,一般消声器内都填充吸声材料,通过吸声材料吸声、共振室共振降声降压
或扩散室降声降压来消耗废气的能量,使发动机尾气以平稳的气流消声排出。但消声器为
达到较好的消声效果,通常压损较大,使发动机的功率损失比较大。因此开发一种既能保证
消声量,又能使压损尽可能小的消声器是在排气放空噪声治理上的一个难点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最大程度地降低气流噪声的同时,也
降低了压力损失的发动机消声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消声器的结构包含与发动机排气管连接的进气 管,进气管设在消声器主体的一端侧,消声器主体另一端封闭,其中在消声器主体的一端密 封固定排气管,排气管平行与消声器主体,并向消声器主体的另一端方向延伸,排气管外壁 与消声器主体的内壁形成消声腔,在消声器主体的内壁包括两端的内壁以及排气管外壁均 所有吸声材料。 上述的排气管在消声器主体内偏心设置,并设在远离进气管的一侧。 上述的排气管上设有固定管,固定管由支撑板固定。 上述的固定管也可以设在消声器主体的内壁上。 上述的吸声材料为玻璃棉、岩棉或无碱纤维布。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利用消声器主体的内腔比较大使得进来的发动机尾气 气流流速得以降低,排气管上的固定管也起到分压作用,再由吸声材料进一步降低噪声后, 由排气管将尾气排出。由于排气管截面积小于消声器主体的截面积,因此排气管内气流压 力就增大,又不会再生噪声。这样就可以实现降低气流噪声的同时也降低了压力损失,尾气 以平稳的气流消声排出。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消声的效果好,适合发动机、发电机 机组等排放尾气的消声使用。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声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声器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或2所示,实用新型包含与发动机排气管连接的进气管 2,进气管2设在消声器主体1的一端侧12,消声器主体1另一端13封闭,其中在消声器主 体1的一端11密封固定排气管3,排气管3平行与消声器主体1,并向消声器主体1的另一 端13方向延伸,排气管3在消声器主体1内可以偏心设置,并设在远离进气管2的一侧。排 气管3上还可以设有固定管5,固定管5可以由支撑板6固定,固定管5也可以设在消声器 主体1的内壁14上。排气管3的外壁31与消声器主体1的内壁14形成消声腔,在消声器 主体1的内壁14包括两端11、13的内壁14以及排气管3外壁31均所有吸声材料4,吸声 材料4为玻璃棉、岩棉或无碱纤维布等,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发动机消声器的结构,包含与发动机排气管连接的进气管,进气管设在消声器主体的一端侧,消声器主体另一端封闭,其特征在于在消声器主体的一端密封固定排气管,排气管平行与消声器主体,并向消声器主体的另一端方向延伸,排气管外壁与消声器主体的内壁形成消声腔,在消声器主体的内壁包括两端的内壁以及排气管外壁均所有吸声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消声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排气管在消声器 主体内偏心设置,并设在远离进气管的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消声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排气管上设 有固定管,固定管由支撑板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消声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固定管设在消声 器主体的内壁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消声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吸声材料为玻璃 棉、岩棉或无碱纤维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消声器的结构,其包含与发动机排气管连接的进气管,进气管设在消声器主体的一端侧,消声器主体另一端封闭,其中在消声器主体的一端密封固定排气管,排气管平行与消声器主体,并向消声器主体的另一端方向延伸,排气管外壁与消声器主体的内壁形成消声腔,在消声器主体的内壁包括两端的内壁以及排气管外壁均所有吸声材料。以上结构,利用消声器主体的内腔降低气流流速后,由截面积小的排气管将尾气排出,这样就可以实现降低气流噪声的同时也降低了压力损失。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消声的效果好,适合发动机、发电机机组等排放尾气的消声使用。
文档编号F01N1/04GK201486623SQ20092013906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6日
发明者郭宝琛 申请人:福建华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