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发动机新型机油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061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冷发动机新型机油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发动机机油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风冷发动机采用自然进风、强行冷却,主要使用装在飞轮上的风扇叶片在发动机 运转时产生的风压对发动机进行冷却,通常风冷发动机机油温度(热负荷)仅利用发动机 本身的散热片及机体的传热进行热交换来控制机油的温度,然而在功率强化时,发动机的 热负荷会很高,导致发动机的机油温度急剧上升,而当机油温度上升至120°C以上时,机油 的润滑运动粘度急剧下降,极易产生拉瓦、拉缸等故障,发动机可靠性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冷却性能好的风冷发动机新型机油冷却系 统。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风冷发动机新型机油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机油进油管、机油出油管;机 油进油管的一端与机体室盖的出油口相连,机油进油管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相连;机油出油 管的一端与机体室盖的进油口相连,机油出油管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装在发动 机导风罩的内部上端。冷凝器呈弧形,在冷凝器的主油道管上设有散热片。冷凝器呈双排列弧形布置。本发明结构合理,在不改变发动机外形及不增加发动机外置零件的情况下,利用 发动机自身的飞轮风扇产生的切向冷却风,最大限度增加了热交换面积,使发动机的机油 温度大幅度降低,是一种全新的高效机油冷却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风冷发动机新型机油冷却系统,包括机油进油管7、机油出油管;机油进油管 的一端与机体室盖9的出油口相连,机油进油管的另一端与弧形冷凝器1相连;机油出油管 8的一端与机体室盖9的进油口相连,机油出油管的另一端与弧形冷凝器1相连;冷凝器通 过固定螺栓4装在发动机导风罩3的内部上端。在弧形冷凝器的主油道管上设有散热片5, 冷凝器呈双排列弧形布置。图中还有机油精滤器6。
发动机工作时,内部的机油在发动机机油泵的压力下,经室盖9的出油口通过进 油管7进入弧形冷凝器1,在飞轮风扇2的作用下,强大的风量冷却弧形冷凝器1上的散热 片5使机油快速冷却,然后由机油出油管回到室盖9的机体内。
权利要求
一种风冷发动机新型机油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机油进油管、机油出油管;机油进油管的一端与机体室盖的出油口相连,机油进油管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相连;机油出油管的一端与机体室盖的进油口相连,机油出油管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装在发动机导风罩的内部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发动机新型机油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冷凝器呈弧形,在 冷凝器的主油道管上设有散热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发动机新型机油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冷凝器呈双排列 弧形布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冷发动机新型机油冷却系统,包括机油进油管、机油出油管;机油进油管的一端与机体室盖的出油口相连,机油进油管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相连;机油出油管的一端与机体室盖的进油口相连,机油出油管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装在发动机导风罩的内部上端。本发明结构合理,在不改变发动机外形及不增加发动机外置零件的情况下,利用发动机自身的飞轮风扇产生的切向冷却风,最大限度增加了热交换面积,使发动机的机油温度大幅度降低,是一种全新的高效机油冷却系统。
文档编号F01P11/08GK101886571SQ20101023756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洪里荣 申请人:南通普盛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