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腔自动排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4647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轴承腔自动排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腔自动排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风力发电机设置有一套自动润滑系统,自动润滑系统周期性的向轴承腔 内注入新的润滑脂,润滑脂被密封圈封闭在轴承腔内,废脂无法自动排出。轴承运行一段时 间后,轴承腔内囤积有大量的废脂,此时,需另外安装一套专门的抽脂系统,通过人工将轴 承腔内的废脂排出,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且倘若轴承腔内的废脂未及时排出,当废脂积 累到一定量时,轴承腔内部压力变大,这样,往往会损坏密封圈,最终影响轴承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轴 承腔自动排脂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外套筒,外套筒下部外壁设有外 螺纹,外套筒通过外螺纹固定于风机的下端盖的螺纹孔中,外套筒5顶部设有通孔I,外套 筒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周向开有通孔II,支撑板上设有中空凸台,中空凸台内设有弹簧, 中空凸台中心与通孔I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中空凸台顶部与外套筒顶部之间存在空隙, 中空凸台外壁与外套筒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弹簧上方设有钢珠,在弹簧的作用下,钢珠将通 孔I封闭。当轴承腔内部润滑脂增多,轴承腔内部压力增大,达到设定的密封圈能承受的极 限压力时,钢珠会被润滑脂顶开,多余的润滑脂经过通孔I排入外套筒和中空凸台之间的 空隙中,然后经通孔II顺利排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轴承腔内部润滑脂的压力超过设定的密封圈能承受 的极限工作压力时,多余的润滑脂会自动排出,无需再另外安装一套抽脂系统来排出废脂, 这样,有利于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下端盖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包括外套筒5,外套筒5下部外壁设有外螺纹3,外套筒5通过 外螺纹3固定于风机的下端盖1的螺纹孔2中,外套筒5顶部设有通孔I 6,外套筒5内设 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周向开有通孔II 4,支撑板11上设有中空凸台8,中空凸台8内设有 弹簧9,中空凸台8中心与通孔I 6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中空凸台8顶部与外套筒5顶部之间存在空隙,中空凸台8外壁与外套筒5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弹簧9上方设有钢珠7,在弹 簧9的作用下,钢珠7将通孔I 6封闭。当轴承腔内部润滑脂增多,轴承腔内部压力增大,达到设定的密封圈能承受的极 限压力时,钢珠7会被润滑脂顶开,多余的润滑脂经过通孔I 6排入外套筒5和中空凸台8 之间的空隙中,然后经通孔II 4顺利排出。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一个优选示范例。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请 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只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凡与本实施例等效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轴承腔自动排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外套筒下部外壁设有外螺纹,外套筒通过外螺纹固定于风机的下端盖的螺纹孔中,外套筒(5)顶部设有通孔Ⅰ,外套筒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周向开有通孔Ⅱ,支撑板上设有中空凸台,中空凸台内设有弹簧,中空凸台中心与通孔Ⅰ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中空凸台顶部与外套筒顶部之间存在空隙,中空凸台外壁与外套筒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弹簧上方设有钢珠,在弹簧的作用下,钢珠将通孔Ⅰ封闭。
专利摘要一种轴承腔自动排脂装置,其包括外套筒,外套筒下部外壁设有外螺纹,外套筒通过外螺纹固定于风机的下端盖的螺纹孔中,外套筒5顶部设有通孔Ⅰ,外套筒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周向开有通孔Ⅱ,支撑板上设有中空凸台,中空凸台内设有弹簧,中空凸台中心与通孔Ⅰ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中空凸台顶部与外套筒顶部之间存在空隙,中空凸台外壁与外套筒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弹簧上方设有钢珠,在弹簧的作用下,钢珠将通孔Ⅰ封闭。使用本实用新型,当轴承腔内部润滑脂的压力超过设定的密封圈能承受的极限工作压力时,多余的润滑脂会自动排出,无需再另外安装一套抽脂系统来排出废脂,有利于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3D11/00GK201666229SQ20102015905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5日
发明者尹耀安, 贺建湘, 陈习坤 申请人: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