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451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车进气单元,尤其涉及一种集成于机车顶盖的单元式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进气系统是内燃机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柴油机的正常工作提供充足的清洁空气。近几年出现的单元式进气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内走廊机车所用,侧墙蒙皮开孔嵌入防沙网,车内过道两侧安装单元式空气滤清装置,上方顶棚处安装上构架箱体进行集气过渡,单元式空气滤清装置内集成了 GE粗滤器和纸滤器,受限于过道空间,其单个流量不大, 因此这种单元式进气系统组成部分较多、结构复杂而庞大,不利于普及采用。另外一种为外走廊机车所用的组合式进气单元系统机车侧墙开孔装单元门,过滤箱架在两侧墙之间且安装于主发电机上方。单元门上装GE粗滤器,过滤箱内装大流量的圆筒型纸滤器。综上, 国内传统机车进气系统多分散布置在机车侧墙或隔间内,大多是与机车焊接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进气系统空气流道容易短路、密封不到位,而且过滤效果不好。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系统集成于机车顶盖上、排尘风道集成于机车隔墙内的嵌入式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 包括单元箱体、排尘通风机、过滤元件、单元门、通风机用排气软管和排尘风道,所述单元箱体上具有清洁空气出口和排尘道出口,,所述单元箱体为“T”型,过滤元件活动设于单元箱体横段两端,单元门设于单元箱体竖段两侧面,所述排尘通风机的进口通过排尘风道以及通风机用排气软管与单元箱体的排尘道出口相连。[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报警指示器,所述报警指示器设于靠近清洁空气出口处的单元箱体上。[0006]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清洁空气出口处设有进气软管。[0007]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排尘通风机的出口处设有用于内嵌机车隔墙的机车隔墙用排尘软管。[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过滤元件为过滤网。[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单元箱体的横段与机车顶盖合为一体。[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将进气系统的各级过滤元件及各部分风道等整个集成于一个箱体模块内,并与机车顶盖合而为一,成为一个独立的进气顶盖,结构紧凑、合理布局,整体占用空间较小。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单元箱体-1,过滤元件-2,单元门-3,排尘通风机_4,报警指示器-5,机车隔墙用排尘软管-8,进气软管_7,通风机用排气软管_6,排尘风道-9,清洁空气出口 -11,排尘道出口 -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4]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包括单元箱体1、排尘通风机4、 报警指示器5、排尘风道9、过滤元件2、单元门3和通风机用排气软管6,所述单元箱体1上具有清洁空气出口 11和排尘道出口 12,清洁空气出口 11处设有进气软管7。所述单元箱体1为“T”型,过滤元件2活动设于单元箱体1横段两端,单元门3设于单元箱体1竖段两侧面,所述排尘通风机4的进口通过排尘风道9以及通风机用排气软管6与单元箱体1的排尘道出口 12相连。所述报警指示器5设于靠近清洁空气出口 11处的单元箱体1上;所述排尘通风机4的出口处设有用于内嵌机车隔墙的机车隔墙用排尘软管8。[00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元件2为过滤网;所述单元箱体1的横段与机车顶盖合为一体。[0017]本实用新型部分零部件的作用如下[0018]单元箱体单元箱体是单元式进气系统的主体,内部集成了各级过滤元件与各部分风道结构,内部滤清元件合理布局,各部分的密封性好,腔道结构充分考虑焊接工艺与流道阻力。单元箱体通过其两侧的安装座固定在机车两侧墙的上方。其为“T”形结构,且横段与机车顶盖外形相应,可直接使用机车顶盖作为单元箱体的上部,这样在外走廊内燃机车中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空间,使得其下方空间充裕,方便过人。[0019]过滤元件过滤元件安装于单元箱体横段的两侧,用于阻挡大的杂物,其结构为传统的“V”形折弯穿孔钢板过滤网或者采用菱形钢板网过滤网。过滤元件使用螺母垫圈等紧固件活动固定安装在单元箱体顶部两端,过滤元件作为进风口,其较高的位置可以更好地避免系统吸入大的沙尘与杂物。[0020]单元门单元门安装于单元箱体两侧的门框内,采用压缩式快装门锁,可以简便快捷地打开单元门。单元门采用薄板压型制造,重量轻便,门框内粘贴有材质柔软的发泡橡胶密封圈,保证门锁压紧后,门板与箱体间的密封可靠有效。单元门的安装高度适中,人员站在机车过道处即可进行维护操作。[0021]排尘通风机排尘通风机是进气系统动力除尘的动力源,选用大功率、大流量、大风压的微型交流电机,可以保证进气系统的动力除尘长时间可靠有效地工作。排尘通风机安装在车内地板上,直接向车下排尘。[0022]报警指示器系统内阻力过大时用于报警指示以提醒司乘人员及时维护或更换滤清元件。指示器选用行业内的标准规格产品,安装在单元箱体清洁空气出口处。4[0023]机车隔墙用排尘软管机车隔墙用排尘软管是嵌有钢丝圈支撑的布套式软管,用于机车隔墙内嵌的排尘风道的软连接,成本较低,也可采用行业内的标准规格橡胶软管产品,更加可靠。[0024]通风机用排气软管通风机用排气软管是嵌有钢丝圈支撑的布套式软管,用于排尘通风机进口及单元箱体排尘道出口之间的软连接,成本较低。也可采用行业内的标准规格橡胶软管产品,更加可靠。[0025]进气软管选用行业内标准规格的橡胶软管产品,用于单元箱体内清洁空气出口管路与增压器进口管路之间的软连接,耐压好、密封可靠有效。[0026]排尘风道经过流量与阻力的计算分析而设计的一种节省空间的结构,将传统的空间管路式排尘道结构改为嵌入在机车隔墙内的腔道式结构,简化了系统排尘道的外观结构与系统的单元化安装结构。[0027]该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在具体使用时[0028]将进气系统的过滤网、粗滤元件、细滤元件以及各部分风道等整个集成于一个单元箱体内,并将该单元箱体的上部与机车顶盖合而为一,成为一个独立的进气顶盖,既是机车顶盖,也是进气系统中的空气过滤单元。单元箱体内布置有导流板,清洁空气出口处有喇叭口型式导流结构,可以优化风道、减少空气阻力;[0029]过滤网布置在车顶的两侧,较高的进气口位置可以避免吸入路面上扬起的灰尘;[0030]粗滤元件采用GE粗滤器倾斜布置,在垂向上与过滤网错开,可以避免落入雨水, 还可以减小安装高度,有效利用空间的同时优化空气流道,减少空气阻力,粗滤元件的排尘风道简洁,与机车隔墙内嵌风道间采用软管连接;[0031]细滤元件采用袋式空滤器、上下交错布置,内外有钢丝网进行定型与防护,其外网焊接于箱体内部,内网为密封盖加支撑网结构,用于安装时的端面密封,采用蝶型螺母压紧。[0032]报警指示器用于监测系统内空气阻力,以指导清洗或更换滤清器元件,袋式空滤器可以在车内走廊上进行更换。[0033]单元门上装有快开式门锁,可以防松,并且维护操作简便快捷。[0034]进气顶盖安装于柴油机主发电机上方,与机车隔墙、侧墙间采用通用密封胶条进行防雨安装;[0035]排尘通风机安装于机车室内底板上,直接向车下排尘,排尘通风机与机车隔墙内嵌风道间采用软管连接。[0036]由于单元箱体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整体占用空间较小,使得箱体下方两侧机车走廊的过道空间宽敞,人员通过性好。[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包括单元箱体、排尘通风机和排尘风道,所述单元箱体上具有清洁空气出口和排尘道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元件、单元门和通风机用排气软管,所述单元箱体为“T”型,过滤元件活动设于单元箱体横段两端,单元门设于单元箱体竖段两侧面,所述排尘通风机的进口通过排尘风道以及通风机用排气软管与单元箱体的排尘道出口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指示器, 所述报警指示器设于靠近清洁空气出口处的单元箱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空气出口处设有进气软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通风机的出口处设有用于内嵌机车隔墙的机车隔墙用排尘软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元件为过滤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箱体的横段与机车顶盖合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包括单元箱体、排尘通风机、过滤元件、单元门、通风机用排气软管和排尘风道,所述单元箱体上具有清洁空气出口和排尘道出口,所述单元箱体为“T”型,过滤元件活动设于单元箱体横段两端,单元门设于单元箱体竖段两侧面,所述排尘通风机的进口通过排尘风道以及通风机用排气软管与单元箱体的排尘道出口相连。本实用新型内燃机车顶盖式进气单元将进气系统的各级过滤元件及各部分风道等整个集成于一个箱体模块内,并与机车顶盖合而为一,成为一个独立的进气顶盖,结构紧凑、合理布局,整体占用空间较小。
文档编号F02M35/04GK202250497SQ20112039385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7日
发明者彭长福, 朱兵, 牟俊彦, 白永平, 陈长明 申请人: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