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用储存罐以及散热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8838发布日期:2018-06-16 23:5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用储存罐以及散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3-21622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支承托架来对散热器以及冷凝器进行支承的结构。在此,在对支承托架和车辆框架进行连结的销上形成有脆弱部,通过在车辆的碰撞时使销断裂而解除散热器以及冷凝器的支承状态,从而防止了散热器或冷凝器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当散热器或冷凝器的支承状态被解除时,有时会与周边部件接触。尤其是,由于在与散热器连接的储存罐(散热器用储存罐)的内部架设有用于防止冷却水的溢出的肋材,因此所述散热器用储存罐与其它部件相比而强度(耐性)以及刚性较高。因此,在于车辆的碰撞时等储存罐与周边部件接触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对周边部件造成影响。

本发明为考虑上述实际情况而实施的发明,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在对冷却水的溢出进行抑制的同时,降低在车辆的碰撞时等对周边部件的影响的散热器用储存罐以及散热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散热器用储存罐具有:罐主体,其与散热器连接,并具备冷却水的注入部与存积部;第一肋材,其被配置在所述罐主体的内部,并从所述罐主体的对置的侧壁的一侧起朝向另一侧延伸,并对所述注入部与所述存积部进行分隔,并且在所述第一肋材与该侧壁的另一侧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二肋材,其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肋材相比靠所述注入部侧或靠所述存积部侧,并从所述侧壁的另一侧起朝向一侧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二肋材与该侧壁的一侧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散热器用储存罐中,设置有与散热器连接的罐主体,该罐主体具备冷却水的注入部与存积部。此外,在罐主体的内部,从对置的侧壁的一侧起延伸有第一肋材,在与第一肋材相比靠注入部侧或靠存积部侧,从侧壁的另一侧起延伸有第二肋材。而且,通过该第一肋材以及第二肋材而对存积部与注入部进行分隔。由此,能够对存积部中所存积的冷却水从注入部溢出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在第一肋材与罐主体的侧壁的另一侧之间设置有间隙,在第二肋材与罐主体的侧壁的一侧之间也设置有间隙。由此,在车辆碰撞时等散热器用储存罐与周边部件接触时,能够对第一肋材以及第二肋材在罐主体的内部顶触的情况进行抑制。此外,能够对第一肋材与第二肋材发生干涉而使罐主体的强度(耐力)以及刚性与周边部件相比而增高的情况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第二的方式的散热器结构具有,散热器,其被安装于车辆前部;第一方式所述的散热器用储存罐,其以如下方式而配置,即,所述存积部被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并且所述注入部位于车辆上方侧,所述存积部位于车辆下方侧。

在本发明的第二的方式的散热器结构中,在冷却水从散热器流入散热器用储存罐的存积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配置于罐主体的内部的第一肋材以及第二肋材来对冷却水从注入部溢出的情况进行抑制。此外,在车辆的碰撞时等散热器以及散热器用储存罐的支承状态被解除了的情况下,第一肋材以及第二肋材不会顶触,从而能够使罐主体变形。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散热器结构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第一肋材以及所述第二肋材从所述侧壁起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散热器结构中,即使在车辆的前面碰撞时散热器用储存罐向车辆后方移动并与周边部件接触了的情况下,罐主体也能够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压溃的方式而变形,从而降低对周边部件的影响。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散热器结构为,在第二或第三方式中,所述第一肋材以及所述第二肋材随着从所述注入部远离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散热器结构中,在从罐主体的上部的注入部注入冷却水时,能够使冷却水经由第一肋材以及第二肋材而有效地向下方侧的存积部流动。由此,能够对冷却水滞留在注入部的附近而溢出的情况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散热器结构为,在第二至第四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在俯视观察时,在所述第一肋材与所述第二肋材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散热器结构中,由于从注入部注入的冷却水的一部分通过第一肋材与第二肋材之间的间隙而被存积部存积,因此能够以较高效率注入冷却水。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散热器结构为,第二至第五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第一肋材与所述第二肋材被设置有多个,并且在车辆上下方向被交替地配置。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散热器结构中,通过多个第一肋材以及多个第二肋材来对注入部与存积部之间进行了分隔。由此,与仅形成有一个第一肋材以及第二肋材的情况相比,能够对冷却水溢出的情况进行抑制。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散热器用储存罐以及本发明的第二的方式的散热器结构,具有能够在对冷却水的溢出进行抑制的同时降低车辆的碰撞时等对周边部件的影响的优异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散热器结构,具有尤其在车辆的前面碰撞时抑制散热器用储存罐对周边部件产生影响的情况的优异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以及第五方式的散热器结构,具有能够以较高效率注入冷却水(能够使冷却水的注水性能提高)的优异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散热器结构,具有能够有效地对冷却水的溢出进行抑制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器结构的、从车辆后方侧进行观察的后视图。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器用储存罐的、一部分断裂的后视图。

图3为放大表示在图2的3-3线处切断的剖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器用储存罐的车辆后方侧的半部分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器用储存罐的车辆前方侧的半部分的立体图。

图6为放大表示在图2的6-6线处切断的剖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7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器用储存罐的内部结构的、与图3对应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6来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器用储存罐以及散热器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LH表示车辆左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未进行特别说明而使用了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的情况下,则设其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朝向前进方向的情况下的左右。

(散热器结构)

如图1所示,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器用储存罐10(以下,仅称为储存罐10)的散热器结构被配置在车辆(汽车)12的车辆前部14处。此外,散热器结构被构成为,主要包括散热器16、向散热器16导入冷却风的风扇18以及风扇19、储存罐10。

散热器16被形成为,在从车辆前方或车辆后方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并以包括上部罐20、中心部22、下部罐24的方式而构成。此外,散热器16通过未图示的散热器支架而被安装在车辆主体上。

上部罐20位于散热器16的上端部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在上部罐20的内部中收纳有冷却水。此外,在上部罐20的上部处安装有散热器盖26,并且该散热器盖26与后文所述的储存罐10通过管28而被连结。并且,在上部罐20上形成有未图示的流入口,并且采用了如下结构,即,使在内燃机中获取了热量从而成为高温的冷却水从流入口向上部罐20流入。

在上部罐20的下方设置有中心部22。在中心部22中沿着车辆上下方向以直线状而设置有多个成为冷却水的流道的未图示的扁平的管,该管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此外,管的上端部朝向上部罐20而连接,管的下端部与后文所述的下部罐24连接。在此,在相邻的管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波状散热片,并在该波状散热片与管之间进行热传递。由此,在流过管内的冷却水与从波状散热片之间穿过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冷却水被冷却。

在中心部22的下端部处设置有下部罐24。下部罐24位于散热器16的下端部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在下部罐24的内部收纳有从上部罐20起通过管而流下的冷却水。此外,在下部罐24上设置有未图示的流出部,并且在该流出部上连接有导管。而且,通过对未图示的水泵进行驱动,从而使下部罐24内的冷却水从流出部起通过导管而向内燃机输送,并在从内燃机通过的同时获取热量且向上部罐20的流入部流入。由此而构成为,通过以此方式而使冷却水循环从而将内燃机的温度保持为固定。

在此,在上部罐20以及下部罐24的车辆后方侧固定有未图示的护罩,在该护罩上安装有风扇18以及风扇19。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了两个风扇18以及风扇19,但是并不对风扇18以及风扇19的个数或大小进行特别的限定。风扇18被安装在散热器16的车辆左侧,并且其具备旋转翼片18A和电动机18B。而且,通过使电动机18B驱动而使旋转翼片18A旋转,从而能够将外部空气作为冷却风而向散热器16的中心部22导入。此外,风扇19被安装在散热器16的车辆右侧,并且其具备旋转翼片19A和电动机19B。而且,通过使电动机19B驱动而使旋转翼片19A旋转,从而能够将外部空气作为冷却风而向散热器16的中心部22导入。

在护罩的上端部且车辆左侧处设置有储存罐10。储存罐10被配置在散热器16的车辆后方侧,并被热熔化粘接于护罩上。在此,储存罐10的下端部与上部罐20的散热器盖26通过管28而被连结,由此而构成为,冷却水能够在储存罐10与上部罐20中流通。因此,当在车辆的行驶时等冷却水的温度上升从而散热器16内部的压力增高时,被设置于散热器盖26上的未图示的加压阀会打开而使冷却水从上部罐20向储存罐10流出。此外,当冷却水的温度下降从而压力降低时,未图示的负压阀将打开而使冷却水从储存罐10向上部罐20流入。

(散热器用储存罐的结构)

接下来,对储存罐1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储存罐10为被配置于散热器16的车辆后方侧的树脂部件,并且其具备构成外壳的罐主体30。

如图3所示,罐主体30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上下切断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如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罐主体30被构成为,包括上壁32、下壁34、右壁36、左壁38、前壁40以及后壁42。上壁32构成罐主体30的上表面,并且在该上壁32的车辆左侧处设置有冷却水的注入部44。

如图3所示,注入部44被形成为大致筒状并将罐主体3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并且所述注入部44具备向车辆上方开口的注入口44A。如图2所示,在注入口44A上安装有盖46,且能够将该盖46卸下而向储存罐10注入冷却水。

下壁34构成了罐主体30的下表面,并且所述下壁34被形成为从车辆左侧朝向车辆右侧而向车辆上方弯曲的大致圆弧状。此外,在该下壁34的车辆下方侧沿着下壁34而配置有管28。

右壁36构成了罐主体30的车辆右侧的侧面。此外,左壁38构成了罐主体30的车辆左侧的侧面,且所述左壁38被形成为,与右壁36相比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较长。在此,在右壁36与左壁38之间配置有,作为第一肋材的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作为第二肋材的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而且,通过该四个肋材而将罐主体3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车辆上方的注入部44侧与车辆下方的存积部48侧。在后文中会对四个肋材的详细情况进行阐述。

被设置于罐主体30的车辆下方的存积部48为对冷却水进行存积的空间,并且该存积部48与管28连接。而且,在该存积部48与散热器16的上部罐20之间实施冷却水的流通。

如图3所示,前壁40构成了罐主体30的车辆前方侧的侧面,后壁42构成了罐主体30的车辆后方侧的侧面。在此,前壁40以及后壁42相当于本发明的“罐主体的对置的侧壁”。而且,从成为侧壁的一侧的后壁42起朝向成为另一侧的前壁40而延伸有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从前壁40起朝向后壁42而延伸有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

如图4所示,上侧第一肋材50被配置在注入部44的下方,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左壁38的附近起延伸至罐主体3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为止。此外,在上侧第一肋材50上的注入口44A正下方的部位上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穿的圆孔50A。并且,从上侧第一肋材50起朝向车辆上方而延伸有引导壁58以及引导壁60。

引导壁58以及引导壁60以夹着圆孔50A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此外,在引导壁58以及引导壁60与罐主体30的上壁32之间设置有间隙。在此,上侧第一肋材50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随着从车辆左侧的端部趋向于圆孔50A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并随着从圆孔50A趋向于引导壁60而向车辆上方侧倾斜。即,圆孔50A的两侧被形成为截面呈大致V字状。此外,上侧第一肋材50随着从引导壁60趋向于车辆右侧(随着从注入部44远离)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

由于上侧第一肋材50以如上的方式而构成,因此从注入口44A注入的冷却水易于被引导至圆孔50A。此外,采用了如下结构,即,在注入了大量的冷却水的情况下,会从引导壁58以及引导壁60溢出并从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流向车辆下方。

在上侧第一肋材50的车辆下方处配置有下侧第一肋材52。下侧第一肋材5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形成为与上侧第一肋材50大致相同的宽度。此外,下侧第一肋材52从罐主体30的左壁38附近起延伸至右壁36,并且其车辆右侧的端部与右壁36连接。并且,在下侧第一肋材52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形成有缝隙52A,并且下侧第一肋材52通过该缝隙52A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被隔断。而且,下侧第一肋材52的与缝隙52A相比靠车辆右侧的部分随着趋向于缝隙52A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下侧第一肋材52的与缝隙52A相比靠车辆左侧的部分随着趋向于缝隙52A而向(随着从注入部44远离)车辆下方倾斜。此外,在下侧第一肋材52的注入口44A正下方的部位上,以与上侧第一肋材50的圆孔50A为同轴状的方式而形成有圆孔52B。由此而形成了如下结构,即,从注入口44A注入的冷却水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圆孔50A以及圆孔52B而向存积部48存积。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上侧第一肋材50与下侧第一肋材52之间的高度处的前壁40上,朝向后壁42而延伸有上侧第二肋材54。如图5所示,上侧第二肋材54被架设于左壁38与右壁36之间。此外,上侧第二肋材54随着从上侧第二肋材54的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的端部趋向于罐主体3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并且,上侧第二肋材54随着从上侧第二肋材54的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端部趋向于罐主体3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因此,如图2所示,上侧第二肋材54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被形成为大致V字状,并且上侧第二肋材54的车辆宽度方向左侧随着从注入部44远离而向车辆下方倾斜。

如图5所示,在上侧第二肋材54的车辆下方配置有下侧第二肋材56。下侧第二肋材5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形成为与上侧第二肋材54大致相同的宽度。此外,下侧第二肋材56与上侧第二肋材54同样,被架设在左壁38与右壁36之间。并且,下侧第二肋材56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被形成为大致V字状,并且下侧第二肋材56的车辆宽度方向左侧倾斜至与上侧第二肋材54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右侧。

在此,如图3所示,从后壁42延伸出的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未到达至前壁40,而在其与前壁40之间设置有间隙。此外,从前壁40延伸出的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未到达至后壁42,而在其与后壁42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从后壁42延伸出的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与从前壁40延伸出的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被交替地配置。具体而言为,从车辆上方起而依次配置有上侧第一肋材50、上侧第二肋材54、下侧第一肋材52、下侧第二肋材56。

此外,如图6所示,在俯视观察时上侧第一肋材50与上侧第二肋材54之间形成有间隙64。此外,由于同样在下侧第一肋材52与下侧第二肋材56之间也形成有间隙,因此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被形成为俯视观察时不与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重叠(不搭接)。

并且,如图2以及图6所示,在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与左壁38之间形成有间隙66。因此,上侧第一肋材50和下侧第一肋材52的与缝隙52A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部分仅在后壁42处连接,并被形成为大致悬臂状。

(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储存罐10的散热器结构中,如图2所示,通过上侧第一肋材50、下侧第一肋材52、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而对车辆上方侧的注入部44与车辆下方侧的存积部48进行分隔。由此,能够在从散热器16向储存罐10流入了冷却水的情况下,对存积部48中所存积的冷却水从注入部44溢出的情况进行抑制。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多个第一肋材(上侧第一肋材50、下侧第一肋材52)和多个第二肋材(上侧第二肋材54、下侧第二肋材56)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交替地配置,从而对注入部44与存积部48进行分隔。因此,与仅形成有一个第一肋材以及第二肋材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对车辆12行驶中的冷却水溢出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肋材(上侧第一肋材50、下侧第一肋材52、上侧第二肋材54、下侧第二肋材56)随着从注入部44远离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由此,能够在从注入部44的注入口44A注入了冷却水的情况下,使冷却水经由第一肋材以及第二肋材而有效地向车辆下方的存积部48流动。即,能够对冷却水在注入部44的附近滞留的情况进行抑制,从而提高冷却水的注水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观察时,在第一肋材(上侧第一肋材50、下侧第一肋材52)与第二肋材(上侧第二肋材54、下侧第二肋材56)之间形成有间隙64。由此,由于从注入口44A注入的冷却水的一部分会通过该间隙64而向存积部48存积,从而能够以更高效率注入冷却水。即,能够提高冷却水的注水性能。

接下来,对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器结构的车辆12发生了前面碰撞的情况进行考虑。当由于车辆12的前面碰撞从而散热器16以及储存罐10的支承状态被解除时,散热器16以及储存罐10有时会与被配置在车辆前方侧或车辆后方侧的周边部件接触。此时,储存罐10会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压溃的方式而发生变形。在此,如图3所示,在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与前壁40之间设置有间隙,在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与后壁42之间也设置有间隙。由此,在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与前壁40接触之前的期间或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与后壁42接触之前的期间,这些肋材不会顶触。即,能够有效地使罐主体30变形,并对罐主体30的强度(耐力)以及刚性高于周边部件的情况进行抑制。其结果为,能够降低对周边部件的影响。

此外,由于第一肋材(上侧第一肋材50,下侧第一肋材52)与第二肋材(上侧第二肋材54,下侧第二肋材56)在车辆上下方向被交替地配置,因此能够对该第一肋材与第二肋材干涉从而顶触的情况进行抑制。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抑制行驶中冷却水溢出的情况的同时在车辆12发生碰撞时等降低对周边部件的影响。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6所示,由于在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与左壁38之间形成有间隙66,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罐主体30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将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架设于右壁36左壁38之间,从而能够确保一定程度的刚性,进而能够在通常行驶时等对罐主体30轻易地发生变形的情况进行抑制。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储存罐10形成为截面呈大致矩形形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大致圆筒状的储存罐中。在该情况下,只要使第一肋材从大致圆筒状的储存罐的侧壁的车辆后方侧(一侧)起朝向车辆前方侧(另一侧)延伸,并使第二肋材从侧壁的车辆前方侧起朝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即可。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肋材(上侧第一肋材50、下侧第一肋材52)从罐主体30的后壁42起朝向前壁40延伸,并使第二肋材(上侧第二肋材54、下侧第二肋材56)从前壁40起朝向后壁42延伸,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第一肋材从罐主体30的左壁38起朝向右壁36延伸,并使第二肋材从右壁36起朝向左壁38延伸。

并且,上侧第一肋材50、下侧第一肋材52、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的数量或形状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采用仅设置有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上侧第二肋材54的结构,反之也可以采用第一肋材以及第二肋材分别被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结构。此外,也可以采用使图4所示的上侧第一肋材50进一步延伸至车辆右侧的形状。并且,也可以采用使形成于下侧第一肋材52上的缝隙52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缩短从而将下侧第一肋材52的车辆右侧与车辆左侧的一部分连接的形状。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与左壁38之间设置有间隙,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延伸至左壁38。此外,也可以根据罐主体30所要求的强度(耐力)或刚性,而在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与右壁36以及左壁38中的至少一方之间设置间隙。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肋材以及第二肋材随着从注入部44远离而向车辆下方倾斜,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四个肋材中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大致水平地配置。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肋材以及第二肋材未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倾斜,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上侧第一肋材50以及下侧第一肋材52随着从车辆后方趋向于车辆前方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同样地,也可以使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于车辆后方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器用储存罐以及散热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第一肋材与第二肋材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这一点。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结构以与图1同样的方式而构成,构成散热器结构的散热器用储存罐70(以下,仅称之为“储存罐70”)的罐主体72如图7所示,被形成为截面呈大致矩形形状。

在罐主体72的内部配置有多个肋材。具体而言,从罐主体72的后壁42起朝向前壁40而延伸有上侧第一肋材74以及下侧第一肋材76,从罐主体72的前壁40起朝向后壁42而延伸有上侧第二肋材78以及下侧第二肋材80。此外,上侧第一肋材74以及下侧第一肋材76在注入部44的正下方处形成有圆孔74A以及圆孔76A。

在此,上侧第二肋材78以及下侧第二肋材80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肋材(上侧第二肋材54,下侧第二肋材56)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形成为大致相同的长度,另一方面,上侧第一肋材74以及下侧第一肋材76延伸至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肋材(上侧第一肋材50、下侧第一肋材52)相比靠车辆前方侧。因此,第一肋材与第二肋材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而形成。

此外,在上侧第一肋材74以及下侧第一肋材76与罐主体72的前壁40之间设置有间隙,在上侧第二肋材78以及下侧第二肋材80与罐主体72的后壁42之间也设置有间隙。

(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第一肋材(上侧第一肋材74、下侧第一肋材76)与第二肋材(上侧第二肋材78、下侧第二肋材8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储存罐10相比,能够有效地对溢出进行抑制。即,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观察时于第一肋材与第二肋材之间未设置有间隙,因此,存积部48中所存积的冷却水不会通过该间隙而溢出。由此,能够有效地对行驶中的冷却水的溢出进行抑制。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上侧第一肋材74以及下侧第一肋材76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而向车辆前方侧延伸,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上侧第一肋材74以及下侧第一肋材76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而不进行改变,而使上侧第二肋材78以及下侧第二肋材80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上侧第二肋材54以及下侧第二肋材56相比而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第一肋材与第二肋材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而获得相同的效果。

虽然在上文中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器用储存罐以及散热器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这些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组合而使用,并且显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也可以将图3中的下侧第一肋材52替换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侧第一肋材76。在该情况下,能够获得一种提高存积部48中所存积的冷却水的溢出的抑制效果并且不影响冷却水的注水性能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