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043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燃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供给装置。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可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用于将燃料箱内的燃料向内燃机供给的燃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将燃料供给装置安装于燃料箱。在将燃料供给装置向燃料箱安装时,从设于燃料箱的上表面部的开口部插入燃料供给装置的一部分来进行安装也是众所周知的。此外,如日本特开2006-34267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将能够与泵单元的上表面抵接的卡合部设于燃料供给装置的连结部的侧面也是众所周知的。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这样的以往技术也还存在改良的余地。以往的燃料供给装置如日本特开2006-34267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是对泵单元的上端面的侧部施加力而将泵单元按压于底面的结构。以往构造的情况下,若泵单元104和连结部103之间产生间隙,则如图10中用双点划线所示那样,泵单元104可能会因车辆的振动等而从燃料箱的底面部173浮起。另外,因为对泵单元104的上端面的侧部施加力,所以,如图11所示,泵单元104的一端侧可能会浮起。即,泵单元104可能会相对于燃料箱的底面部173倾斜。结果,也可能无法恰当地检测出燃料箱内的燃料的余量。

因而,以往这样的构造成为必要:抑制泵单元相对于燃料箱的底面部倾斜或浮起,维持泵单元抵接于燃料箱的底面部的状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燃料供给装置包括安装于燃料箱的开口部的盖构件、包括泵的泵单元以及用于将盖构件和泵单元连结起来的连结部。泵单元以能够相对于盖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于连结部。在燃料供给装置组装于燃料箱的状态下,设于泵单元的下部的卡合部与连结部抵接,连结部将泵单元按压于燃料箱。

因而,能够抑制产生使泵单元旋转的力矩。由此,能够维持泵单元与燃料箱的底面部抵接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卡合部具有与设于泵单元的吸入部的底部设在同一面上的底面。

因而,在卡合部与燃料箱的底面部抵接的状态时,也能够维持吸入部的底部与燃料箱的底面部抵接的状态。因此,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实现泵单元与燃料箱的底面部抵接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卡合部和设于泵单元的吸入部的底部形成为一体。

因而,并非一定要另外准备构件来用作卡合部,燃料供给装置能够是简单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形成于连结部和泵单元中的任一者的连结轴贯穿于被形成于所述连结部和所述泵单元中的另一者的连结孔的状态下,泵单元以能够相对于连结部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于连结部。在连结部的下端形成有平面状的面和侧视呈圆弧形状的曲面。曲面设于连结部的下端的拐角,并且形成为连结孔的中心轴线与曲面的圆弧的中心一致。

因而,能够利用平面状的面牢靠地按压卡合部。并且,在连结部的下端的拐角设有曲面,因此能够顺利地使泵单元以连结轴为中心旋转。因而,即使是泵单元旋转的形态的燃料供给装置,也能够顺利地按压卡合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配置在连结部的平面状的面的正上方的施力构件对连结部施力,从而卡合部自连结部承受按压力。

因而,能够有效地利用施力构件的施力。例如施力构件的施力不会变化为旋转方向,平面状的面能够在施力的作用下将泵单元按压于燃料箱的底面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没有图示出介于泵和突出口之间的软管的、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前视图。

图3是图1的燃料供给装置的概略左视图。

图4是其他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装置的概略左视图。

图5是图1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右视图。

图6是其他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装置的概略前视图。

图7是其他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装置的概略前视图。

图8是其他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装置的概略前视图。

图9是其他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装置的概略左视图。

图10是以往的燃料供给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前视图。

图11是以往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另一例的概略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另外,对于本说明书中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等方向,规定为图1等所示的X是前方向,Y是左方向,Z是上方向。例如,通常,燃料供给装置1的盖构件2位于上侧,泵单元4位于下侧。泵单元4的旋转轴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出。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正交,并且与上下方向正交。

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装置1可搭载于交通工具,例如,搭载于交通工具中的尤其是车辆。燃料供给装置1安装于被配置在比车辆的地板靠下方的位置的燃料箱7。燃料供给装置1用于将燃料箱7内的液体燃料向未图示的内燃机输送。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装置1具有:盖构件2,其安装于被设在燃料箱7的上表面部71的开口部72;以及泵单元4,其包括为了将燃料箱7内的燃料向外部输送而使用的泵41。此外,燃料供给装置1还具有:连结部3,其是为了将盖构件2和泵单元4连结起来而使用的;以及燃料余量检测装置48,其是为了检测燃料箱7中的燃料的余量而使用的。泵单元4设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盖构件2安装于燃料箱7的开口部72。盖构件2能够将燃料箱7的开口部72封闭,并且以使泵单元4沿着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的方式按压泵单元4。

盖构件2包括用于覆盖燃料箱7的开口部72的结构的安装板部21。在大致圆盘形状的安装板部21设有用于将从泵单元4输送来的燃料向燃料箱7外引导的喷出口23。而且,在安装板部21设有用于连接电气布线的电连接器24。开口部72通常为圆形,安装板部21与开口部72的形状相对应,在俯视时为大致圆形。在开口部72安装有未图示的树脂制的环状件,环状件以使燃料箱7与盖构件2之间的间隙消失或者减小的方式填埋间隙。

如图1、图2所示,在盖构件2的下方设有泵单元4。泵单元4包括为了输送燃料而使用的泵41和为了载置泵41而使用的底座部42。底座部42为大致平板状,以底座部42的一侧面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相对的方式配置。

底座部42有时也称作燃料储存部、副箱等。底座部42包括供泵41安装的上底座421、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接触的下底座422以及被上底座421和下底座422夹持的过滤构件423。在上底座421设有与泵41相连接的抽吸口(未图示),构成为能够利用泵41对通过了过滤构件423的燃料进行抽吸。过滤构件423的周围形成为吸入部。在下底座422设有形成有格子的开口(底面开口4221)。为了即使在下底座422以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接触的状态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底面开口吸入燃料,而在下底座422设有脚部4222。该脚部4222的顶端成为吸入部的底部。

如图1、图2、图5所示,在泵单元4安装有为了调整燃料的输送压力而使用的压力调整阀43。压力调整阀43安装于从泵41延伸的阀支承部411。利用压力调整阀43调整了压力的燃料经由软管51和喷出口23等被送入内燃机。

如图2所示,在燃料供给装置1中,在底座部42的下底座422设有卡合部49。卡合部49形成为大致平板状,且形成为其一面49b与设于下底座422的脚部4222的顶端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在与该一面49b相反的一侧形成有能够与连结部3相卡合的面49a。通过按压盖构件2使盖构件2与泵单元4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能够维持为连结部3抵接于该面49a的状态。此时,与连结部3相邻地配置的弹簧53成为被压缩的状态,该弹簧53欲恢复为原来的形状的复原力经由卡合部49传递到燃料箱7的底面部73。这样,能够维持卡合部49被按压到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的状态。

如图2所示,在燃料供给装置1安装于燃料箱7的状态下,构成为,泵单元4的重心位置和燃料箱7的底面部73之间的距离与卡合部49中的能够同连结部3相抵接的面49a和燃料箱7的底面部73之间的距离相比,后者较短。由此,成为能够在比泵单元4的重心位置靠近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的位置按压泵单元4的结构。因而,不易受到燃料箱7的振动、倾斜等影响,能够有效地维持泵单元4抵接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的状态。

如图2所示,卡合部49中的成为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相对的面49b和成为与连结部3相对的面49a形成为平面状。因而,能够以比较大的面从连结部3承受力,并且能够以比较大的面向燃料箱7的底面部73传递力。因而,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使泵单元4抵接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

如图2所示,卡合部49形成为,成为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相对的一面49b与设于下底座422的脚部4222的顶端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因而,能够成为卡合部49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抵接、并且脚部4222也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抵接的状态。因此,能够以稳定的状态使泵单元4抵接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

如图2所示,卡合部49以成为泵单元4的一部分的方式以在成形底座部42的下底座422时不能分开的方式一体地制作,卡合部49通过注塑成形制作。即,在成形吸入部的底部的过程中也成形出卡合部49。因而,不需要向泵单元4安装另行设置的卡合部49那样的工序地进行了成形。

如图2所示,与卡合部49相抵接的连结部3是以与盖构件2的安装板部21扩展开的面正交的方式延伸的构件,并且是能够以与安装板部21扩展开的面正交的方式移动的构件。由于是该连结部3的成为一端的下端与卡合部49的面49a相抵接的结构,因此,抑制了泵单元4与连结部3之间产生的力作为要使连结部3弯曲的力矩起作用。因而,泵单元4与连结部3之间产生的力容易发挥维持泵单元4与燃料箱7相抵接的状态的作用。

进一步详细而言,如图2、图5所示,连结部3构成为能够伸缩。连结部3包括安装于盖构件2的棒构件35和能够沿棒构件35移动的接合部36。该棒构件35以与安装板部21扩展开的面方向正交的方式延伸。并且,在接合部36和盖构件2之间设有作为能够发挥弹力的施力构件的弹簧53。该弹簧53在盖构件2与泵单元4之间接近到小于规定间隔时能够以使盖构件2和泵单元4分开的方式施力。因而,在从泵单元4的底面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相接触的状态起、进一步使盖构件2以向燃料箱7的底面部73靠近的方式移动的期间,弹簧53收缩。在该弹簧53被维持为收缩状态时,泵单元4会被维持为被向燃料箱7的底面部73持续按压的状态。

如图3所示,连结部3在其下端的拐角形成有曲面34。该曲面34形成在连结部3的后端侧。该曲面34形成为在从左侧进行观察的侧视中描画出圆弧形状。特别是形成为连结孔3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曲面34的圆弧的中心一致。因而,在泵单元4以连结轴45为中心旋转时,连结部3与卡合部49之间的距离不变。因此,能够维持连结部3与卡合部49相邻的位置关系。另一方面,连结部3的下端的前表面侧没有形成为圆弧状,而是呈平面状设有与卡合部49和安装板部21扩展开的面大致平行那样的面33。在燃料供给装置1安装于燃料箱7的状态下,通常,卡合部49与该平面状的面33相抵接。

如图3所示,弹簧53配置在比连结轴45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特别是配置为包覆被配置在比连结轴45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的棒构件35的周围。例如弹簧53的施力从平面状的面33的上方施加于面33。因而,成为这样的结构:来自弹簧53的施力作用于平面状的面33侧而不是曲面34侧。因而,能够将来自弹簧53的施力有效地传递给卡合部49。另外,也能够替代弹簧53或者在弹簧53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那样在比连结轴45的中心靠后侧的位置配置弹簧54。即使是配置在曲面34的正上方的弹簧53,根据与燃料箱7的关系,也能够将泵单元4向燃料箱7的底面部73按压,但是,考虑到有效利用弹簧53的施力,优选如图3所示那样在平面状的面33的正上方配置弹簧53。

在图2、图5所示的实施例构成为,除了弹簧53的施力外,还利用在燃料箱7内弯曲的软管51的反作用力,将燃料泵41按压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参照图5中的箭头)。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维持燃料箱7的底面部73与泵单元4之间的抵接状态。

接着,说明将图1~图3、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装置1安装于燃料箱7的安装方法。燃料箱7通常在被形成为与底面部73平行的上表面部71的一部分设有开口部72。从该开口部72将燃料供给装置1的泵单元4插入燃料箱7内,通过将盖构件2的安装板部21按压于开口部72,将泵单元4按压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将盖构件2安装于开口部72。

如参照图2那样,在要向开口部72安装燃料供给装置1时,从泵单元4的一端起使泵单元4进入开口部72。在泵单元4收纳于燃料箱7内的状态下使盖构件2与燃料箱7的上表面部71平行时,未图示的旋转限制机构发挥作用,因此,泵单元4成为相对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倾斜了的状态、例如图1中的状态。若为了将燃料供给装置1的盖构件2安装于开口部72而使燃料供给装置1移动,则泵单元4被推入,以便与燃料箱7相抵接,并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因此,泵单元4的底面移动(旋转),以便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相对。此时,底座部42扩展开的面以相对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倾斜的状态与底面部73交叉,并且,泵单元4的一端的位置与连结轴45所配置的位置在俯视时错开,因此,仅推入燃料供给装置1,泵单元4就能够以连结轴45为中心旋转。

如图2、图5所示,若从泵单元4的底面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重合地相对的状态起使盖构件2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则施力以使连结部3和盖构件2分开的方式发挥作用。该施力将连结部3按压于卡合部49,且,卡合部49被按压于燃料箱7。另外,为了使施加于连结部3的力向卡合部49的传递,只要连结部3的端部与卡合部49相抵接即可。

在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卡合部49设于泵单元4的下底座422。进一步详细而言,配置为从下底座422的下端向侧方延伸有板状的部位。因而,利用连结部3按压该卡合部49,从而能够抑制泵单元4倾斜,并且能够将泵单元4按压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并且,构成为:即使在卡合部49、脚部4222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相抵接的状态下,在泵单元4的底部开口和燃料箱7的底面部73之间也会产生间隙。因而,能够确保能从泵单元4的底部开口充分吸入燃料的状态,并且,能够成为将泵单元4按压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的状态。

接着,对图6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盖构件2的构造与连结部3的构造。因而,以下,以该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图6所示的盖构件2在安装板部21的下部具有收纳有吸附材料的过滤罐部27。并且,在过滤罐部27设有能够与设于连结部3的第一滑动部38滑动接触的第二滑动部28。在连结部3的上端和安装板部21之间配置有弹簧53,若连结部3和盖构件2比规定位置更接近,则能够以使连结部3和盖构件2分开的方式施力

如图6所示,在泵单元4的下底座422设有卡合部49。在连结部3的侧面以能够抵接于泵单元4的上底座421的方式形成有臂39。能够利用该臂39辅助地按压泵单元4,能够更有效地将泵单元4按压于燃料箱7。

接着,对图7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7所示的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底座部42的构造。因而,以该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图7所示的卡合部49设于上底座421。特别是形成为从上底座421的侧面突出,成为能够被连结部3的下端向燃料箱7的底面部73按压的结构。卡合部49形成为上底座421的一部分,在树脂成形上底座421时,以上底座421整体中包含卡合部49的方式进行成形。

如图7所示,上底座421的下端与下底座422的下端形成为同一平面状,卡合部49的一面49b构成为能够与燃料箱7的底面部73抵接。另外,也能够是,不将上底座421的下端与下底座422的下端设为同一平面状,而是将上底座421的下端设于比下底座422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

接着,对图8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8所示的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不同,是泵单元4相对于连结部3不旋转的结构。尤其是,设于泵单元4的卡合部49与连结部3的下部配置在始终相对的位置。该泵单元4是在杯状的罩的内部设有泵41的结构。对于这样的燃料供给装置1,也能够通过在燃料供给装置1的下部使卡合部49与连结部3抵接,而以稳定的状态使泵单元4与燃料箱7抵接。

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泵单元4以能够相对于连结部3沿着上下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与连结部3连结。另外,也可以不是泵单元4以能够相对于连结部3直线移动的方式与连结部3连结的结构,而是泵单元4以不能相对于连结部3移动的方式与连结部3连结的结构。

接着,对图9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弹簧的位置,因此,以下,以该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弹簧53、54以覆盖将接合部36和安装板部21连结起来的棒构件35的外周的方式配置,但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弹簧55配置在两个棒构件35之间。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弹簧55也配置在比连结轴45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并且,位于连结部3的下端且是弹簧55的正下方的位置的面形成为平面状,构成为弹簧55的施力自连结部3的下端有效地传递至卡合部49。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仅具有一个弹簧55,但弹簧55的数量没有必要设为一个。例如,也可以除弹簧55之外还配置有图3、图4所示的弹簧53、54中的至少一个。

参照所述构造说明了本发明的形态,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前提下进行多种替换、改良、变更,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的形态能够包含不脱离附带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目的的全部替换、改良、变更。例如本发明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所述特別的构造,能够如下述那样变更。

例如,也能够是,卡合部与下底座独立地形成。

卡合部并非一定要为完全平坦的形状,也能够包括凹形状、凸形状。

连结部的下端也能够在前侧也形成曲面,也能够形成倾斜面而不是曲面。在该情况下,通常也优选,在成为与卡合部抵接的平坦的面的正上方配置施力构件。

若仅通过夹在盖构件和泵单元之间的软管的反作用力就能够维持泵单元与燃料箱的底面部之间的抵接状态,则连结部也可以不在卡合部的下部进行抵接。

底座部中的过滤构件不是必须的,因此也能够采用没有过滤构件的结构。该情况下,也能够在底座部以外的部位设置过滤构件,若泵所抽吸的燃料能够保持清洁,则也能够在燃料供给装置中不设置过滤构件。

将连结部与泵单元连接成能够相对移动的结构不限于将设于泵单元的连结轴插入被设于连结部的连结孔来进行连接,也能够采用将设于连结部的连结轴插入被设于泵单元的连结孔来进行连接的结构。

另外,交通工具不限于车辆,也可以是飞机、直升飞机等在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船舶、潜水艇等在海面上、海水中等移动的交通工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