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噪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56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噪空气滤清器,包括粗滤装置、细滤装置(3)、进风口(1)和出风口(2),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细滤装置(3)的下方,所述粗滤装置包括外壳体(41)、出尘腔(461)、第一密封过滤腔(451)、第二密封过滤腔(441)、第一粗滤装置(42)和第二粗滤装置(43);

所述第一粗滤装置(42)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一出尘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在第一密封过滤腔(451)内,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在第二密封过滤腔(441)内,所述第一出尘口设置在出尘腔(461)内,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之间设有粗滤机构,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尘口的上方;

所述第二粗滤装置(43)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二出尘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在第二密封过滤腔(441)内,所述第二出气口与细滤装置(3)连接,所述第二出尘口设置在出尘腔(461)内,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之间设有粗滤机构,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尘口的上方;

所述进风口(1)与第一密封过滤腔(451)相连接,所述出风口(2)与所述细滤装置(3)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噪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机构为过滤网(4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噪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粗滤粗滤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422)和第一除尘管(421),所述第一除尘管(421)的进尘端套在所述第一进气管(422)的进气端外侧,所述第一进气管(422)的进气端外侧与所述第一除尘管(421)的进尘端内侧之间设有螺旋扇叶(48),所述螺旋扇叶(48)的大小与所述第一进气管(422)的进气端外侧和所述第一除尘管(421)的进尘端内侧之间的间隙相适应;所述第一进气管(422)的出气端为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除尘管(421)的进尘端为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除尘管(421)的出尘端为第一出尘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噪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粗滤粗滤装置包括第二进气管(432)和第二除尘管(431),所述第二除尘管(431)的进尘端套在所述第二进气管(432)的进气端外侧,所述第二进气管(432)的进气端外侧与所述第二除尘管(431)的进尘端内侧之间设有螺旋扇叶(48),所述螺旋扇叶(48)的大小与所述第二进气管(432)的进气端外侧和所述第二除尘管(431)的进尘端内侧之间的间隙相适应;所述第二进气管(432)的出气端为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除尘管(431)的进尘端为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除尘管(431)的出尘端为第二出尘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噪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有消音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噪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1)上设有隔音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噪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1)上设有排尘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噪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1)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底盖(46),所述排尘口设置在底盖(46)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噪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过滤腔(451)与第二密封过滤腔(441)之间设有第一隔板(44),所述第一密封过滤腔(451)与出尘腔(461)之间设有第二隔板(45)。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噪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管(421)的出尘端一侧的管壁由上往下向内倾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