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792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消声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摩托车消声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作为一种比较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的小型交通工具,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但摩托车的噪音问题一直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过高的噪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现有的摩托车消声器设计不够合理,仅通过一个消音管作为过渡,消音的效果较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消声器,设有多级消音以及双尾管排气,有效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消声器,包括有筒体以及连接于筒体前端的进气管、连接于筒体后端的后盖,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催化转化器,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第三隔音板、第四隔音板并将筒体内部分隔成五个空腔,所述催化转化器贯穿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所述第三隔音板上设置有贯穿自身的二个第一消音管,所述第四隔音板上设置有贯穿自身的第二消音管、尾管,所述第二消音管至少设置有二根,所述尾管设置有二根并且端部延伸至后盖外部,所述后盖与尾管之间设置有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消音管设置有四根并且均匀分置二根尾管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的端部伸进筒体内并且与催化转化器相互独立设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催化转化器设置在偏离第一隔音板以及第二隔音板中心的位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盖的后端面倾斜设置并且朝向斜下方,所述后盖的后端面上边缘设置有凸出的遮挡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四个隔音板将筒体内部分隔成五个空腔,发生四次气体膨胀损耗声能,具有多级消音效果,采用双尾管将废气排出消声器,加大流通面积,进一步降低噪音。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用,采用多级消音结构,有效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一种摩托车消声器,包括有筒体1以及连接于筒体1前端的进气管2、连接于筒体1后端的后盖3,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催化转化器4,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第一隔音板11、第二隔音板12、第三隔音板13、第四隔音板14并将筒体1内部分隔成五个空腔,所述催化转化器4贯穿第一隔音板11、第二隔音板12,所述第三隔音板13上设置有贯穿自身的二个第一消音管15,所述第四隔音板14上设置有贯穿自身的第二消音管16、尾管17,所述第二消音管16至少设置有二根,所述尾管17设置有二根并且端部延伸至后盖3外部,所述后盖3与尾管7之间设置有间隙。采用上述结构,发动机的废气从进气管2进入筒体1后,流程如下首先流经催化转化器4以消除有害气体,从催化转化器4流出后经历第一次膨胀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然后经过二根第一消音管15进入第三隔音板13与第四隔音板14之间的空腔,经历第二次膨胀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之后废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二根尾管17直接排除消声器外部,具有较大的流通面积,另一部分流经第二消音管16进入第四隔音板14与后盖3之间的空腔经历第三次膨胀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最终从后盖3与尾管7之间的间隙排出,经历多级消音,有效降低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消音管16设置有四根并且均匀分置二根尾管17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进气管2的端部伸进筒体1内并且与催化转化器4相互独立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废气从进气管2即进行一次膨胀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进一步降低噪音,优选的,所述催化转化器4设置在偏离第一隔音板11以及第二隔音板12中心的位置,使得催化转化器4与进气管2错开,有利于废气膨胀,加强损耗声能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后盖3的后端面倾斜设置并且朝向斜下方,所述后盖3的后端面上边缘设置有凸出的遮挡部301。采用上述结构,废气排出消声器之后,受到后盖3、遮挡部301的作用,喷向斜下方的地面,避免废气喷到他人、车辆,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