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控制精度的汽轮机盘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724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高控制精度的汽轮机盘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车装置领域,特别涉及高控制精度的汽轮机盘车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机棘轮在检修时需要在停机的状态下检查其各部件的使用状况及数据检测,此时需要盘车装置提供动力使汽轮机棘轮转子低速转动。

由于盘车装置转速很低,一般在10RPM以下,要求减速器的减速比特别大,目前的盘车装置多使用蜗轮/蜗杆或链轮后面加几级平齿轮,不仅减速比难以达到要求,而且减速器的输出扭矩、转速难以精确控制,从而影响对汽轮机的驱动效果。同时传统盘车体积过大,现场需要吊装机构搬运,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控制精度的汽轮机盘车装置,其能够精确控制盘车的输出扭矩和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高控制精度的汽轮机盘车装置,包括控制箱、驱动电机、行星减速装置、离合器和用于驱动汽轮机转子的旋转装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行星减速装置的输入端,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输出轴经离合器连接至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与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输出轴同轴的主轴和套设于所述主轴的啮合齿轮,所述啮合齿轮啮合至待驱动的转子,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输出端还设置有扭矩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是伺服电机,且设置有速度编码器,所述扭矩传感器采集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输出端的扭矩信号,有扭矩信号处理电路获取所述扭矩信号并对所述扭矩信号传输至控制箱,所述控制箱根据所述扭矩信号输出速度编码信号至所述速度编码器,从而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扭矩和转速。

其中,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输出端经扭矩限制器连接至所述离合器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行星减速装置包含四级行星齿轮组。

其中,所述控制箱包括主控制电路和存储电路,所述扭矩信号处理电路、速度编码器和存储电路分别连接至主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控制箱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箱包括无线通信电路,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箱包括交互装置,所述交互装置获取用户的操作信号并将操作信号发送至主控制电路,所述主控制电路根据扭矩信号和操作信号来生成速度编码信号。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控制精度的汽轮机盘车装置,其一方面将原来的减速装置变为行星减速装置,将驱动电机设置为伺服电机,另一方面在行星减速装置输出端设置扭矩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采集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输出端的扭矩信号,控制箱根据该扭矩信号控制驱动电机的扭矩和转速,从而实现精确控制盘车的输出扭矩和转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控制精度的汽轮机盘车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控制精度的汽轮机盘车装置的控制电路结构框图。

图中:1、驱动电机;11、速度编码器;2、减速装置行星减速装置;3、离合器;4、啮合齿轮;5、扭矩限制器;6、扭矩传感器;7、扭矩信号处理电路;8、控制箱;81、主控制电路;82、显示装置;83、交互装置;84、存储电路;85、无线通信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控制精度的汽轮机盘车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箱8、驱动电机1、行星减速装置2、离合器3和用于驱动汽轮机转子的旋转装置,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行星减速装置2的输入端,所述行星减速装置2的输出轴经离合器3连接至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与所述行星减速装置2的输出轴同轴的主轴和套设于所述主轴的啮合齿轮4,所述啮合齿轮4啮合至待驱动的转子,所述行星减速装置2的输出端还设置有扭矩传感器6,所述驱动电机1是伺服电机,且设置有速度编码器11,所述扭矩传感器6采集所述行星减速装置2的输出端的扭矩信号,有扭矩信号处理电路8获取所述扭矩信号并对所述扭矩信号传输至控制箱8,所述控制箱8根据所述扭矩信号输出速度编码信号至所述速度编码器11,从而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的扭矩和转速。

具体的,行星减速装置2包含四级依次连接的行星齿轮组,从而进一步提高减速比,并输出端经扭矩限制器5连接至所述离合器3的输入端,避免扭矩过载,提高了盘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控制箱8包括主控制电路81、存储电路84、显示装置82、交互装置83和无线通信电路85,所述矩信号处理电路、速度编码器11、存储电路84、显示装置82、交互装置83和无线通信电路85分别连接至主控制电路81,主控制电路81根据扭矩信号和操作信号来生成速度编码信号。

这样,控制箱8就能够将获取并分析获得的各种速度、扭矩数据记录至存储电路84,或者显示至显示装置82,又或者通过无线通信电路85发送至上位机。而交互电路则允许用户根据实时的数据情况来进行调整操作。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