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滤和报警装置的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8648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过滤和报警装置的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内燃机配用的辅助装置,是一种带过滤和监水电子报警装置的油水分离器。它能适用于各种内燃机,尤其是柴油车或汽油车其燃油供给系统。
在内燃机配用的油水分离器其现有技术中,目前普遍存在使用性能欠佳,结构不够合理等不足之处。例如,江西五十铃柴油车现配用的油水分离器,它采用浮子接触式报警系统,该系统超过一定的使用时间后,即会出现有险不报的失控状况;另外在放水后,还需启动手油泵进行排气吸油(沉淀腔盖上联装了一台手油泵)其体积偏大,使用起来也显得有点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及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分离效果好,放水操作简单,监水报警可靠且带有过滤装置的专供内燃机配用的油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与要点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如下附


图1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附
图1A-A剖视图;附图3监水报警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如附
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壳体(1),沉淀杯(3)、锥形护盖(4)、吊杆螺丝(6)、监水报警装置(10)及过滤装置(13)、壳体端盖(14)等零部件构成。其实施要点是壳体(1)上配有二个圆筒状的挂耳,壳体(1)内腔由隔板将其分隔为滤清腔(A)和沉淀腔(B),滤清腔(A)呈圆筒状,腔内装有过滤装置(13);沉淀腔(B)中部沿其半圆腔顶垂直伸出一带内螺纹结构的圆柱形凸台及左、右侧挡板;沉淀杯(3)、锥形护盖(4)、压紧弹簧(5)通过吊杆螺丝(6)固定在沉淀腔(B)的开口下方;由放大电路(E),控制电路(G)、蜂鸣器(F)、发光二极管(D1)、(D2)组成的监水报警装置(10)通过导线及探头(11)、(12)与沉淀杯(3)连通。其中滤清腔(A)与沉淀腔(B)之间的隔板上开有一直径为4-6mm的油孔(d),沉淀杯(3)采用抗氧化、绝缘性能好的强化高铝陶瓷材料制成,其截面呈抛物线形,因此沉淀杯具有受压均匀的特点,在沉淀杯左侧壁面上,即距离杯面25-30mm处开有二个供探头(11)、(12)装配用的小孔,在杯底中心位置上开有一供装配吊杆螺丝(6)所用的圆孔;在吊杆螺丝(6)头部开有一“
”形放水孔;(9)为可旋入此孔的放水螺塞,放水时只需旋动螺塞(9),无须拆装沉淀杯(3)和排气吸油,锥形护盖(4)可避免水及杂质上浮串腔,在盖面上并开有齿状沟槽,护盖边缘与沉淀杯(3)的内壁面留有1-3mm的间隙通道;放大电路(E)由三极管T1,电阻R1,R2,R3成电气连接构成;控制电路(G)由T2,电阻R4成电气连接构成;蜂鸣器(F)和发光二极管(D1)、(D2)(红、绿指示灯)均安装在驾驶室内。
图中(2)、(7)、(8)为密封垫圈,(14)为壳体端盖。
本实用新型与内燃机供油系统联网处在工作状态时,发光二极管D2显示(绿光),燃油从油箱经油管进入油水分离器中的沉淀腔(B),由于内腔挡板和锥形护盖(4)的作用,燃油并不是直接流向(A)腔,而是在(B)腔分离、沉淀。其中水和部分杂质顺着锥形护盖(4)其盖面上的沟槽向下沉淀直至杯底;经分离和沉淀,燃油即从挡板与护盖(4)之间的间隙通道流向油孔(d)然后进入滤清腔(A),通过过滤装置(13),从出油口输出至输油泵。
由于油和水其电阻差异极大,当探头(11)、(12)浸泡在燃油中,探头(11)、(12)未获取信号,监水装置不会报警;当沉淀杯(3)内积水上升并触及探头(11)、(12)时,(11)和(12)之间的电阻∠1兆欧,(水的电阻约为40-50KΩ。考虑在油水分离过程中,燃油中的杂质有一部分会逐渐地附着在探头(11)、(12)表面,因此(11)与(12)之间的电阻将增大,然而不管其变化如何,只要它们之间的电阻∠1M,报警装置均能正常工作)。报警装置获信号并经放大电路(E)放大,控制电路(G)即把放大后的信号转换为报警信号——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发光二极管D1显示红灯,提示驾驶员停车放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具有一机二用之功能,其过滤和分离效果也得到提高,对各种内燃机车的维护及安全运行均有着积极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内燃机配用的油水分离器,它由壳体(1),沉淀杯(3)、监水报警装置(10)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腔由隔板将其分隔为滤清腔(A)和沉淀腔(B),滤清腔(A)呈圆筒状,腔内装有过滤装置(13),沉淀腔(B)中部沿其半圆腔顶垂直伸出一带内螺纹结构的圆柱形凸台及左、右侧挡板,沉淀杯(3)和锥形护盖(4)、压紧弹簧(5)通过吊杆螺丝(6)固定在沉淀腔(B)的开口下方;放水螺塞(9)设置在沉淀杯(3)的底部,与吊杆螺丝(6)中的放水孔呈螺纹配合;由放大电路(E),控制电路(G)、蜂鸣器(F)发光二极管(D1)(D2)组成的监水报警装置(10)通过导线及探头(11)、(12)与沉淀杯(3)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滤清腔(A)与沉淀腔(B)之间的隔板上开有一直径为4-6mm的油孔(d)。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沉淀杯(3)采用强化高铝陶瓷材料制成其截面呈抛物线形。
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是沉淀杯(3)左侧壁面上,即距离杯口25-30mm处,有二个供探头(11)、(12)装配用的小孔;在杯底中心位置上开有一供装配吊杆螺丝(6)所用的圆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吊杆螺丝(6)其螺杆头部所开出的放水孔为
形孔。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锥形护盖(4)其盖面开有齿状沟槽,护盖边缘与沉淀杯(3)的内壁面留有1-3mm有间隙通道。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放大电路(E)由三极管T1,电阻R1、R2、R3成电气 连接构成。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G)由T2,电阻R4成电气连接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带过滤和监水报警装置的油水分离器。适用于各种内燃机,尤其是柴油车或汽油车其燃油供给系统。该器由壳体、壳盖、过滤、油水分离及监水报警等装置而构成。其要点在于壳体采用了双腔式结构,沉淀杯其杯底装配了便于放水的螺塞,监水系统采用了报警可靠的电子报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监水报警可靠,放水操作方便,燃油过滤,油水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它对于内燃机车的维护、运行均有着重大的影响。
文档编号F02M37/00GK2085858SQ90223288
公开日1991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5日
发明者彭银发, 李建华 申请人:彭银发, 李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