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15874阅读:来源:国知局
049]通过上述的结构,从柴油机I排出到排气歧管6的废气的一部分,经由废气再循环装置15,从进气歧管3回流到柴油机I的各汽缸,由此,柴油机I的燃烧温度下降,来自柴油机I的氮氧化物(NOx)的排出量减少,且柴油机I的油耗功效提高。
[0050]此外,具备使冷却水在汽缸体5内和散热器(图示省略)循环的冷却水泵21。在柴油机I的冷却风扇24设置侧配置冷却水泵21。经由V带22等将冷却水泵21和冷却风扇24连结到发动机输出轴4,驱动冷却水泵21和冷却风扇24。构成为:将冷却水从冷却水泵21经由废气再循环装置15的EGR冷却器18送入汽缸体5内,另一方面,由冷却风扇24风冷却柴油机I。
[0051]如图1?图7所示,作为用于净化从所述柴油机I的各汽缸排出的废气的废气净化装置27,具备作为除去柴油机I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的柴油颗粒过滤器(DPF)的第I箱体28和作为除去柴油机I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的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第2箱体29。如图3所示,在第I箱体28中内设氧化催化剂30、碳烟过滤器31。在第2箱体29中内设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用的SCR催化剂32、氧化催化剂33。
[0052]从柴油机I的各汽缸排出到排气歧管6的废气,经由废气净化装置27等,向外部放出。构成为:通过废气净化装置27来减少柴油机I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烃(HC)、颗粒状物质(PM)、氮氧化物质(NOx)。
[0053]第I箱体28和第2箱体29构成为,在俯视下在与柴油机I的输出轴(曲轴)4正交的水平方向上延伸得长的大致圆筒形状。在第I箱体28的两侧(废气移动方向一端侧和其另一端侧),设置有导入废气的DPF入口管34和排出废气的DPF出口管35。同样地,在第2箱体29的两侧(废气移动方向一端侧和其另一端侧),设置有导入废气的SCR入口管36和排出废气的SCR出口管37。
[0054]另外,在排气歧管6的废气出口,配置有将空气强制性地送入柴油机I的增压器38。构成为:经由增压器38使DPF入口管34连通到排气歧管6,将柴油机I的废气导入第I箱体28内,另一方面,经由连结管道39使SCR入口管36与DPF出口管35连接,将第I箱体28的废气导入第2箱体29内。此外,在第2箱体29外周面固定管道支承托架40的基端侧,在接合了 SCR入口管36的连结管道39端部连结管道支承托架40的前端侧,经由管道支承托架40将连结管道39能够装卸地支承于第2箱体29。
[0055]如图1所示,在柴油机I的多个汽缸的各喷射器(图示省略),设有连接燃料箱(图示省略)的燃料泵42和共轨43。在汽缸盖2的进气歧管3设置侧配置有共轨43和燃料过滤器44,在进气歧管3下方的汽缸体5配置有燃料泵42。此外,所述各喷射器具有电磁开关控制型的燃料喷射阀(图示省略)。
[0056]未图示的所述燃料箱内的燃料经由燃料过滤器44被吸入燃料泵42,另一方面,在燃料泵42的排出侧连接共轨43,圆筒状的共轨43分别与柴油机I的各喷射器连接。
[0057]通过上述的结构,所述燃料箱的燃料由燃料泵42压送到共轨43,高压的燃料储存在共轨43中,并且所述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阀被分别开关控制,由此,共轨43内的高压的燃料喷射到柴油机I的各汽缸。即,通过对所述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阀进行电子控制,能够高精度地控制燃料的喷射压力、喷射时期、喷射期间(喷射量)。因此,能够减少从柴油机I排出的氮氧化物(NOx)。
[0058]下面,参照图8、图9,说明搭载了所述柴油机I的滑移装载机51。作为图8、图9所示的作业车辆的滑移装载机51构成为装有后述的装载机装置52,进行装载作业。在该滑移装载机51中安装有左右的行走履带部54。另外,在滑移装载机51的行走履带部54的上方,配置有能够开关的发动机罩55。
[0059]在发动机罩55内收纳有柴油机I。该柴油机I经由隔振构件等被支承于滑移装载机51所具备的行走机体56。在发动机罩55的前方,配置有供驾驶员搭乘的驾驶室57,该驾驶室57的内部设有操纵手柄58和驾驶席59等。另外,设有由柴油机I驱动的装载作业液压泵装置60和驱动左右的行走履带部54的行走变速装置61。来自柴油机I的动力经由行走变速装置61传递到左右的行走履带部54。乘坐在驾驶席59的操作者经由操纵手柄58等操作部,能够进行滑移装载机51的行走操作等。
[0060]另外,装载机装置52具有:配置在行走机体56的左右两侧的装载机支柱62 ;能够上下摆动地连结在各装载机支柱62的上端的左右一对提升臂63 ;以及能够上下摆动地连结在左右提升臂63的前端部的铲斗64。
[0061]在各装载机支柱62和与其对应的提升臂63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提升臂63上下摆动的提升缸66。在左右提升臂63和铲斗64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铲斗64上下摆动的铲斗缸68。在此情况下,构成为:操纵席59的操作者通过操作装载机杆(图示省略),控制装载作业液压泵装置60的液压力,提升缸66、铲斗缸68进行伸缩工作,使提升臂63、铲斗64上下摆动,执行装载作业。
[0062]参照图1、图3、图8、图11等,说明柴油机I的废气的排出构造。如图1、图3、图11所示,将柔性耐热橡胶制的气体排出管71的一端侧连结到增压器38的废气出口管70,将气体排出管71的另一端侧连结到DPF入口管34,使第I箱体28经由气体排出管71与增压器38连通,构成为使排气歧管6的废气从增压器38移动到第I箱体28。
[0063]另外,将金属制排气管72的一端侧连结到DPF出口管35,在排气管72的另一端侧一体地配置尿素混合管73,使尿素混合管73的废气出口侧连结到连结管道39的一端侧,并且将SCR入口管36连结到连结管道39的另一端侧。即,经由排气管72、尿素混合管73和连结管道39,使SCR入口管36连接到DPF出口管35,使第2箱体29与第I箱体28连通,构成为使废气从第I箱体28移动到第2箱体29。
[0064]如图1、图8、图9所示,具备:贮存尿素水的尿素水箱75 ;尿素供给用的尿素水喷射喷嘴76 ;以及将尿素水箱75的尿素水压送到尿素水喷射喷嘴76的尿素水喷射泵77。尿素水箱75内设于发动机罩55。尿素水喷射泵77配置于行走变速装置61,由柴油机I的输出来驱动。尿素水喷射喷嘴76配置在尿素混合管73的喷嘴支承部74。
[0065]通过上述的结构,将尿素水箱75内的尿素水从尿素水喷射泵77压送到尿素水喷射喷嘴76,从尿素水喷射喷嘴76将尿素水喷射到尿素混合管73内,在尿素混合管73或连结管道39的内部,来自尿素水喷射喷嘴76的尿素水混合到来自柴油机I的废气中。混合了尿素水的废气通过第2箱体29 (SCR催化剂32、氧化催化剂33),从而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NOx)减少,从SCR出口管37向外部放出。
[0066]下面,参照图1?图3、图10?图23,说明废气净化装置27的安装构造。具备支承第I箱体28的DPF入口管34侧的第I支承脚体81和支承第I箱体28的DPF出口管35侧的第2支承脚体82。在汽缸盖2的侧面之中的排气歧管6配置侧的侧面,用螺栓83紧固第I支承脚体81的下端侧,使第I支承脚体81竖立设置在汽缸盖2的一侧面。由紧固带86将第I箱体28的DPF入口管34侧能够装卸地固定在第I支承脚体81的上端侧。
[0067]另外,在汽缸盖2的侧面之中的进气歧管3配置侧的侧面和冷却水泵21配置侧的侧面,用螺栓84、85紧固第2支承脚体82的下端侧,使第2支承脚体82竖立设置在汽缸盖2的另一侧面。由紧固螺栓87将第I箱体28的DPF出口管35侧能够装卸地固定在第2支承脚体82的上端侧。S卩,使第I支承脚体81和第2支承脚体82竖立设置在汽缸盖2的相向的侧面,以跨过汽缸盖2的形态支承第I箱体28。构成为使圆筒状的第I箱体28的长度方向(废气移动方向)朝向与发动机输出轴4交叉的水平横向。
[0068]另一方面,如图1、图2、图8、图9所示,具有与冷却风扇24相向地配置的散热器90。使机体框架91竖立设置在行走机体56上面侧。使散热器90和风洞板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