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及铝合金合金表面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0606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铝及铝合金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铝及铝合金具有质量轻、易于加工、装饰性好等优良性能。但未经防护处理的裸铝耐蚀性差、表面硬度低,磨损后表面产生一层黑灰,所以常采用阳极氧化对铝材进行防护处理。阳极是在通电的情况下,把铝及铝合金放入电解槽中,零件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在零件表面产生一层较致密的氧化铝膜层。阳极氧化膜虽然防护性好、耐磨损,但其电阻高,不导电。但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往往要求盛装集成电路的外壳机箱整体有良好的导电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及铝合金合金表面处理方法,以解决铝合金的去除氧化层和耐腐蚀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及铝合金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机械打磨去除铝及铝合金表面氧化膜;

b.碱洗以除油,碱洗液是浓度为50~60g/l的naoh溶液,温度为50~70℃,持续时间为30~60秒;

c.碱洗后采用常温的蒸馏水进行清洗;

d.酸洗,酸洗液是常温下重量含量为45%~55%的hno3溶液,温度为50~70℃,持续时间为30~60秒;

e.去离子水洗:将经过酸洗后的铝及铝合金进行去离子水洗,去除铝及铝合金表面的酸液;

f.导电氧化:将去离子水洗后的铝及铝合金放入导电氧化液中,所述导电氧化液中cro3的含量为4.0~4.5g/l、na2cr2o7的含量为3.0~3.5g/l和naf的含量为1g/l;

g.后处理:先采用常温水冲洗30~60秒,再采用温度为40~50℃的水冲洗30~60秒,温水冲洗后自然晾干。

优选地,所述步骤f中导电氧化液的温度为35~50℃,导电氧化的持续时间为3~8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机械打磨、碱洗和硝酸溶液中酸洗的工序,彻底去除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及油污,提高铝及铝合金表面与氧化溶液的亲和力,提高表面处理质量;在导电氧化液中添加naf溶液,作为活化剂,在氧化中起催化作用,加快氧化的速度,提高氧化膜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铝及铝合金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机械打磨去除铝及铝合金表面氧化膜;

b.碱洗以除油,碱洗液是浓度为50~60g/l的naoh溶液,温度为50~70℃,持续时间为30~60秒;

c.碱洗后采用常温的蒸馏水进行清洗;

d.酸洗,酸洗液是常温下重量含量为45%~55%的hno3溶液,温度为50~70℃,持续时间为30~60秒;

e.去离子水洗:将经过酸洗后的铝及铝合金进行去离子水洗,去除铝及铝合金表面的酸液;

f.导电氧化:将去离子水洗后的铝及铝合金放入导电氧化液中,所述导电氧化液中cro3的含量为4.0~4.5g/l、na2cr2o7的含量为3.0~3.5g/l和naf的含量为1g/l;

g.后处理:先采用常温水冲洗30~60秒,再采用温度为40~50℃的水冲洗30~60秒,温水冲洗后自然晾干。

步骤f中导电氧化液的温度为35~50℃,导电氧化的持续时间为3~8分钟。

cro3和na2cr2o7是生成氧化膜的主要成分,应随着使用过程的消耗,按分析结果不断添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及铝合金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机械打磨;B.碱洗;C.蒸馏水清洗;D.酸洗;E.去离子水洗;F.导电氧化;G.后处理:先采用常温水冲洗30~60秒,再采用温度为40~50℃的水冲洗30~60秒,温水冲洗后自然晾干。通过机械打磨、碱洗和硝酸溶液中酸洗的工序,彻底去除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及油污,提高铝及铝合金表面与氧化溶液的亲和力,提高表面处理质量;在导电氧化液中添加NaF溶液,作为活化剂,在氧化中起催化作用,加快氧化的速度,提高氧化膜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梁庆欢;王健强;蒋颖;郭勇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爆米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31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