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循环装置、备用贮箱以及贮箱用盖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804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循环装置、备用贮箱以及贮箱用盖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电动泵和备用贮箱构成的液体循环装置、该液体循环装置中的备用贮箱结构、以及用于该备用贮箱结构中的贮箱用盖子。
即、如图4所示,上述暖液体循环装置51由电动泵52和备用贮箱53构成。备用贮箱53通常通过铸造制成,由在上部形成有不冻液的补给口54的第1分割体55和形成有入口接口56以及出口接口57的第2分割体58构成。然后,两分割体55、58通过由螺栓59结合固定后,在内部形成具有为贮藏液体的液体贮藏部60的备用贮箱53。还有,在第2分割体58的侧壁下部,作为壳体开口部、开口形成有为将贮藏在上述液体贮藏部60内的不冻液引入到电动泵52侧的吸入口的贮箱出口61。进一步,包围上述贮箱出口61成圆环状、从开口部向外方涨出形成有水路部62、同时形成有将该水路部62和上述出口接口57连通的连通路63。
另一方面,上述电动泵52的电动机采用周知的封闭式电动机,该封闭式电动机被收纳在电动机框64内。上述电动机框64,其开口断面与上述备用贮箱53的水路部62的开口断面结合,安装在上述封闭式电动机的驱动轴65的前端部上的叶轮66从该开口部凸出到上述水路部62中。然后,在该叶轮66的上述贮箱出口61的对向面上形成成为电动泵52侧的吸入口的开口部67。还有,在叶轮66的周缘部上形成有喷出口68,在该喷出口68和上述开口部67之间在上述叶轮66内连通。
因此,在不冻液贮藏在上述液体贮藏部60内的状态下,如果驱动上述电动泵52的封闭式电动机,不冻液从贮箱出口61流入到叶轮66的开口部67内,从喷出口68喷出到上述水路部62内。然后,从该水路部62内通过连通路63引入到出口接口57。然后,从出口接口57流出到、例如与楼板采暖装置等的散热板上的循环路径中,由散热板进行了热交换后的不冻液,通过上述入口接口56再次返回到上述备用贮箱53的液体贮藏部60中。以后同样,在上述暖液体循环装置51中,这样循环使用不冻液。
然而,在上述暖液体循环装置51中,在铸造制成的备用贮箱53的制造工序中出砂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该出砂作业是将铸造成形时所使用的砂从贮箱内部扫除外部的作业,当备用贮箱53一体铸造时,从上述贮箱开口61等的壳体开口部进行出砂。但是,从与在电动泵52侧的吸入口的叶轮66的开口部67大致相同直径的贮箱开口61进行上述出砂作业时极为困难的,不能提高备用贮箱53的制造作业的效率。为此,如上所述,以往,备用贮箱53均由第1分割体55和第2分割体58构成,两分割体55、58分别铸造成形。
但是,这样将备用贮箱53分割为2铸造成形时,由于在成形后需要用螺栓59将两分割体55、58结合固定成一体化,因此将产生下述的新问题。即,在两分割体55、58的结合部位上需要介入密封部件,以保持备用贮箱53的密封性,但由于密封部件的长年老化,液体贮藏部60内的不冻液有可能从结合部位向备用贮箱53外部漏出。
另一方面,在上述暖液体循环装置51中,由于电动泵52的驱动反复不冻液的循环时,也会产生下述的问题。即,结果散热板的热交换后从循环路径返回的不冻液从入口接口56流入到备用贮箱53的液体贮藏部60内时,在贮藏在该液体贮藏部60内的不冻液内以及其液面上,由于上述不冻液从入口接口56落下时所产生的气泡与会随不冻液流入到上述叶轮66的开口部67内。为此,如果混入这样气泡的不冻液流入到上述叶轮66的开口部67内,将会降低泵的功能有可能使得不冻液不能良好循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与电动泵组合构成液体循环装置的备用贮箱的制造作业容易并能确保贮箱密封性的贮箱用盖子。还有,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备用贮箱的制造作业容易并能确保贮箱密封性的备用贮箱结构。进一步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良好维持液体的循环效率的液体循环装置。
还有,本申请第2项所述的发明,是在第1项所述的发明中,其要点在于上述贯通孔设定为与上述泵侧的吸入口相对向而开口的导出口的大小比上述贮箱本体中壳体开口部的大小要小。
还有,本申请第3项所述的发明,是在第1项或2项所述的发明中,其要点在于上述盖子本体包括形成了上述贯通孔的筒状部和塞住该筒状部的周壁和上述壳体开口部的开口缘之间的盖子部。
还有,本申请第4项所述的发明,是与电动泵一体化构成液体循环装置的备用贮箱的贮箱结构,其要点在于包括形成了壳体开口部的贮箱本体、和第1~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贮箱用盖子。
还有,本申请第5项所述的发明,是在第4项所述的发明中,其要点在于在上述盖子本体的盖子部和上述壳体开口部的开口缘之间介入了密封部件。
还有,本申请第6项所述的发明,是在第4项或第5项所述的发明中,其要点在于在上述贮箱本体上,从外部向上述液体贮藏部内返回流入循环用液体的流入口设置在比位临上述贮箱用盖子中的贯通孔的液体贮藏部开口的导入口要上方的位置处,在上述流入口和上述导入口之间,设置有限制在从上述流入口向上述液体贮藏部内流入上述循环用液体时所产生的气泡进入到上述导入口内的遮蔽部件。
还有,本申请第7项所述的发明,是在第6项所述的发明中,其要点在于上述遮蔽部件被设置在上述贮箱本体的内面,并让其上面位于上述贮箱用盖子中的贯通孔的上述导入口的上方附近。
还有,本申请第8项所述的发明,是在第6项或第7项所述的发明中,其要点在于上述遮蔽部件沿上述贮箱用盖子中的贯通孔中导入口的开口缘中上半部分的开口缘部分弯曲。
还有,本申请第9项所述的发明,其要点在于让具有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上述的备用贮箱结构的备用贮箱和电动泵,在让备用贮箱侧的贮箱用盖子上所形成的贯通孔和泵侧的吸入口相对向配置的状态下,成一体化。
图2为表示相同暖液体循环装置处于分解状态下的一部分切口的纵剖视图。
图3为表示相同贮箱用盖子侧视时一部分切口的纵剖视图。
图4为表示现有的暖液体循环装置侧视时的纵剖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11-作为液体循环装置的暖液体循环装置,12-电动泵,13-备用贮箱,14-吸入口,15-贮箱本体,15b-流入口,16-壳体开口部,21-液体贮藏部,28-遮蔽部件,34-小径内周面(壳体开口部的开口缘),38-贮箱用盖子,39-盖子本体,40-筒状部,41-作为盖子部的法兰,42-贯通孔,42a-导入口,42b-导出口,44-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垫。


图1及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方案中的液体循环装置的暖液体循环装置11,由电动泵12和备用贮箱13构成,电动泵12的吸入口14与在备用贮箱13的贮箱本体15的下方侧壁上贯通形成的略为圆形状的壳体开口部16之间对向配置。此外,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上下方向」是指图1中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左方为前方、右方为后方),「左右方向」是指图1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纸面侧为左方,纸背后为右方)。
上述电动泵12的电动机使用将马达部(图中未画出)收纳在电动机框17中的周知的封闭式电动机。还有,在上述电动机框17中的上述壳体开口部16侧的开口部上通过在和基端侧的法兰18a之间介入密封垫安装环状的支架18。
还有,在支架18的略中央部设置轴承(图中未画出),通过该轴承支撑上述封闭式电动机的驱动轴19并向前方凸出。于是,在上述驱动轴19的前端部上安装叶轮20,通过上述驱动轴19的转动驱动,上述叶轮20以上述驱动轴19为轴心转动。
上述叶轮20由略呈圆柱状的筒部20a和从该筒部20a向圆周方向延伸的叶片部20b构成。还有,在上述叶轮20中与上述壳体开口部16的对向面上形成有开口部,由该开口部构成上述电动泵12的吸入口14。还有,在上述叶片部20b的周缘部上形成喷出口20c。上述开口部(吸入口14)和上述喷出口20c在上述叶轮20内连通,通过驱动电动泵12,从上述开口部(吸入口14)流入的作为循环用液体的不冻液从上述喷出口20c喷出。
还有,上述贮箱本体15略呈直方体形状,在其内部为液体贮藏部21。还有,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上部形成有不冻液的补给口15a。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作侧壁,而且在上述补给口15a的下方附近,形成有让不冻液从上述贮箱本体15的外部向上述液体贮藏部21内返回流入的流入口15b。此外,在图1以及图2中,上述流入口15b由双点虚线表示。
还有,在上述贮箱本体15中后侧壁的外面通过螺钉安装图中未画出的三端可控硅器件,同时在上述贮箱本体15中前侧壁的外面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上,通过螺钉23安装例如双金属片等安全装置22。还有,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前侧壁外面,在上述安全装置22的安装位置的下方位置上,通过螺钉25安装由圆形状的板材部件构成的作为加热装置的加热器24。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左右两侧壁的外面,同样设置有与上述加热器24和螺钉25相同的部件。在图1中,在备用贮箱13的左右两侧壁上形成的加热器24由单虚线表示。
还有,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下端壁的外面,通过螺钉27安装由圆形状的板材部件构成的作为加热装置的加热器26。还有,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后侧壁外面安装有图中未画出的热敏电阻器,通过该热敏电阻器检测上述液体贮藏部21内部的不冻液的温度。然后,根据该温度检测值,由上述三端可控硅器件控制上述各加热器24、26的导通/关断。
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液体贮藏部21内的前侧壁内面上,形成有从上述壳体开口部16侧观察时为向上方呈圆弧状弯曲的半圆状的遮蔽部件28,并向后方凸出。在上述遮蔽部件28的端面28a(参见图1和图2)上,形成有前后方向的横孔28b,在该横孔28b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图中未画出的螺孔。
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后侧壁外面,形成有向电动泵12侧(后方侧)的开口部30涨出并包围上述壳体开口部16呈环状的壳体29,还有,在上述壳体29的内周面29a上,在上述开口部30侧的附近,形成有与上述电动泵12中的上述支架18的基端侧的法兰18a对应的台阶状变形部31。还有,在上述壳体29的内周面29a上,在成为贮箱本体15的壳体开口部16的开口缘的部分,形成有前后方向内径相等的小径内周面34。还有,在上述小径内周面34的后端缘上形成有与其连接的向后方侧内径逐渐扩大的密封面35。进一步,在该密封面35的后端缘上形成有与其连接的向后方侧在前后方向上内径相同的大径内后面36。而在该大径内后面36和上述台阶状变形部31之间,形成有收纳上述叶轮20并可在其中转动的水路部37。
然后,如图1所示,在让电动泵12的吸入口14和备用贮箱13(贮箱本体15)的壳体开口部16对向配置的状态下,让电动机框17与备用贮箱13成一体化,在上述壳体29内配置上述支架18和驱动轴19的前端部以及叶轮20。然后,在水路部37内配置上述叶轮20的叶片部20b。还有,让上述支架18的法兰18a和上述壳体29的内周面29a的台阶状变形部31相互对应配置。还有,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后侧壁上形成有让上述壳体29内的水路部37与贮箱本体15的外部连通的吐出口15c。在图1和图2中,上述吐出口15c由点虚线表示。
另一方面,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壳体开口部16上设置有与贮箱本体15分体构成的贮箱用盖子38(以下称为“盖子”)。该盖子38是在上述贮箱本体15铸造形成之后,安装在该贮箱本体15的壳体开口部16上。因此,在与上述电动泵12成一体化时,备用贮箱13为在形成有上述壳体开口部16的贮箱本体15上安装了上述盖子38的备用贮箱结构。
如图1~图3所示,上述盖子38,包括安装在贮箱本体15上并塞住壳体开口部16的盖子本体39。该盖子本体39由其开口形状为圆形的筒状部40和与该筒状部40一体形成的作为盖子部的法兰41构成。在上述筒状部40上形成前后方向的贯通孔42。该贯通孔42是前侧开口从贮箱本体15的液体贮藏部21导入不冻液(循环用液体)的导入口42a,也是后侧开口配置在上述叶轮20的开口部(吸入口14)内的导出口42b。与上述泵12侧的吸入口14相对向开口的上述导出口42b的大小设定为比上述贮箱本体15中的壳体开口部16的大小要小。即,上述盖子38中的贯通孔42的导出口42b形成为和泵12侧的吸入口14大致相同直径的小直径,而贮箱本体15的壳体开口部16形成为出砂作业容易的大直径。
还有,上述法兰41为越到周缘部越向后方弯曲的形状。在上述法兰41的外周缘部附近,形成有与上述贮箱本体15中的壳体29的内周面29a中小径内周面34嵌合的台阶状变形部41a。还有,在上述法兰41的外周缘部,沿其周缘,形成有与上述贮箱本体15中的壳体29的内周面29a中大径内周面36嵌合的凸片部41b。于是,由该凸片部41b确定的法兰41的外经和上述壳体29的大径内周面36的内径大致相等。还有,上述凸片部41b的厚度,和上述大径内周面36的前后方向的幅度大致相等。
还有,如图3所示,在上述盖子本体39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通该盖子本体39的螺纹孔43。然后,如图1所示,上述盖子38(盖子本体39)配置在上述吸入口14和壳体开口部16之间,配置上述法兰41让其塞住该筒状部40的周壁和上述壳体29的内周面29a(即壳体开口部16的开口缘)之间。
即,上述盖子38(盖子本体39)配接成让上述台阶状变形部41a和上述壳体29的小径内周面34挡接(参见图1、2),同时让上述凸片部41b和上述壳体29的大径内周面36挡接(参见图1、2)。这时,在上述台阶状变形部41a和上述小径内周面34之间,沿上述台阶状变形部41a,介入环状的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垫44。
这样,如果将上述盖子38配置在上述吸入口14和壳体开口部16之间,向上述盖子本体39的液体贮藏部21侧凸出的筒状部40的前端面(导入口42a的外周缘部分)与上述遮蔽部件28的端面28a挡接。还有,这时,上述盖子本体39的两螺纹孔43与上述遮蔽部件28的两横孔28b连通。
在该状态下,在上述两螺纹孔43中从後侧螺入螺钉45(参见图2),将上述遮蔽部件28固定在上述盖子本体39上。因此,上述遮蔽部件28配置在上述盖子38的贯通孔42的导入口42a的上方附近,同时与该导入口42a的开口缘部中上半部分挡接。还有,上述遮蔽部件28设置在位于上述流入口15b和上述贯通孔42的导入口42a之间。
还有,在将上述盖子38配置在上述吸入口14和壳体开口部16之间的状态下,设置在上述盖子本体39上的贯通孔42配置成其导入口42a位临备用贮箱13的液体贮藏部21处开口,其导出口42b位于上述叶轮20的开口部(吸入口14)内。因此,在上述电动泵13和上述备用贮箱13成一体化的状态下,上述吸入口14和上述导出口42b连通并成同芯状态。
以下说明上述构成的本实施例中的暖液体循环装置11的备用贮箱13(贮箱本体15)的制造方法及其作用。
在上述暖液体循环装置11中,铸造成形的备用贮箱13(贮箱本体15)的制造工序中,不是象现有的暖液体循环装置51那样分别铸造形成两分割体55、58,而是铸造成形为1个贮箱本体15。于是,通过所成形的贮箱本体15的壳体开口部16,进行将铸造成形时所使用的砂从液体贮藏部21内清除出贮箱本体15外部的作业。由于贮箱本体15的壳体开口部16比叶轮20的开口部(吸入口14)大,即,贮箱本体15的壳体开口部16比现有的备用贮箱53的贮箱出口(壳体开口部)61大,和现有的备用贮箱53相比,从上述壳体开口部16进行出砂作业变得容易。即,不需要将贮箱本体15分割铸造成形,可以制成1个铸造贮箱本体15。
以下说明由这样形成的贮箱本体15、装在该贮箱本体15的壳体开口部16上的上述盖子38、以及电动泵12所构成的上述暖液体循环装置11的作用。
在使用上述暖液体循环装置11时,上述备用贮箱13(贮箱本体15)的流入口15b和吐出口15c与图中未画出的楼板采暖装置等的散热板连接的循环路径相连接。,然后,从上述备用贮箱13的补给口15a向液体贮藏部21内补给不冻液,当液体贮藏部21内不冻液的液面到达指定高度以上(例如遮蔽部件28的上面的上方)时,可以驱动上述电动泵12。
然后,一旦驱动上述电动泵12,贮藏在上述备用贮箱13的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从上述盖子38(盖子本体39)中的筒状部40的导入口42a导入到贯通孔42内,从该贯通孔42的导出口42b导入到叶轮20的开口部(吸入口14)内。
于是,由于上述电动泵12的驱动,叶轮20与驱动轴19一起转动,从形成在该叶片部20b的周缘部上的喷出口20c喷出不冻液,该不冻液通过上述吐出口15c流出到上述循环路径中。然后,在上述散热板中进行热交换之后,上述不冻液通过图中未画出的循环路径流到备用贮箱13的流入口15b,从该流入口15b返回到液体贮藏部21内。以后同样,进行这样的不冻液的循环。
这时,当不冻液从上述流入口15b落下流入到液体贮藏部21内时,在贮藏在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内产生气泡。但是,这样的气泡沿上述遮蔽部件28的半圆形上弯曲的上面向斜下方导入。因此,上述气泡不会进入到位于该遮蔽部件28的内侧的上述导入口42a中。因此,也不用担心这样的气泡会流入到上述导出口42b进入到叶轮20的开口部(吸入口14)内。
还有,对于贮藏在上述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从上述盖子38(盖子本体39)的贯通孔42经过壳体29的水路部37流入上述吐出口15c中的路径构成,不存在从上述贯通孔42流入到叶轮20的开口部(吸入口14)内的路径以外的其他流入路径。即,在上述备用贮箱13的壳体开口部16的开口缘和盖子本体39中的筒状部40的周壁之间由法兰41塞住了。还有,在形成在该法兰41的周缘上的台阶状变形部41a和形成在壳体29的内周面29a上的密封面35之间配置了密封垫44,由该密封垫44防止不冻液的泄漏。因此,上述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通过贯通孔42,从该贯通孔42的导出口42b可靠地导入到叶轮20的开口部(吸入口14)内。
还有,在上述暖液体循环装置11中,上述不冻液在进行循环时,该不冻液在备用贮箱13的液体贮藏部21内被加热。即,由图中未画出的热敏电阻器检测贮藏在上述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的温度,根据其温度检测值控制上述各加热器24、26的导通/关闭。上述各加热器24、26所放出的热通过上述备用贮箱13的各侧壁以及下端壁,传导到贮藏在上述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加热该不冻液。
因此,依据该实施例可以获得以下特点。
(1)在上述暖液体循环装置11中,在铸造成形的备用贮箱13(贮箱本体15)的制造工序中,不是象现有的暖液体循环装置51那样分别铸造形成两分割体55、58,而是可以铸造成形为1个贮箱本体15。因此,不是在两分割体55、58的结合部位上通过密封部件等让其成一体化的备用贮箱结构,可以确保维持备用贮箱13的密封性。
(2)还有,备用贮箱13是采用在贮箱本体15铸造成形后将形成了贯通孔42的盖子38安装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壳体开口部16上的方法进行制造。因此,上述贮箱本体15可以形成为让壳体开口部16的大小比现有的备用贮箱53的贮箱出口(壳体开口部)61的大小要大,使得将铸造成形时所使用的砂从液体贮藏部21内清除到贮箱本体15外部的作业容易进行。
(3)在上述暖液体循环装置11中,在塞住上述壳体开口部16而安装的盖子本体39上,在贮箱本体15的安装状态下和吸入口14相对向的部位,即,在上述盖子本体39的筒状部40上形成前后方向的贯通孔42。因此,能可靠地从贯通孔42的导入口42a导入贮藏在贮箱本体15的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从叶轮20的开口部(吸入口14)内导出。
(4)并且,在上述贯通孔42中,与上述吸入口14相对向并开口的导出口42b的大小设置成比上述贮箱本体15中壳体开口部16的大小要小。因此,即使该壳体开口部16增大形成,也可以从贮箱本体15的液体贮藏部21侧向上述吸入口14可靠地导出不冻液。其结果,暖液体循环装置可以良好维持不冻液的循环效率。
(5)在上述盖子38(盖子本体39)上设置有形成了贯通孔42的筒状部40,在上述盖子38的筒状部40的周壁和上述壳体开口部16的开口缘(小径内周面34)之间由法兰41塞住。因此,由上述法兰41,可以让上述贯通孔42(导出口42b)和吸入口14相对向配置,可以从贮箱本体15的液体贮藏部21侧向上述吸入口14可靠地导出不冻液。
(6)在上述法兰41的台阶状变形部41a和与该台阶状变形部41a对应的壳体29的内周面29a中的密封面35之间沿上述台阶状变形部41a介入环状的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垫44。因此,从贮箱本体15的液体贮藏部21侧通过上述贯通孔42能可靠地向上述吸入口14导出不冻液。
(7)上述遮蔽部件28在位于上述流入口15b和上述盖子38中筒状部40的导入口42a之间设置。因此,由上述遮蔽部件28,可以抑制在贮藏在上述备用贮箱13的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内及其液面上由于该不冻液从流入口15b流入落下时所产生的气泡进入到上述导入口42a内。其结果,可以抑制通过上述贯通孔42向叶轮20的开口部(吸入口14)进入气泡,可以良好维持不冻液的循环效率。
(8)上述遮蔽部件28设置在上述盖子38中贯通孔42的导入口42a的上方附近,沿该导入口42a的开口缘形状的上半部分弯曲。为此,在贮藏在上述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中所产生的气泡沿遮蔽部件28的弯曲的上面向斜下方绕回,这时,在上述不冻液中所产生的气泡很难和不冻液一起向遮蔽部件28的下方绕回。因此,没有混入气泡的不冻液从上述导入口42a通过贯通孔42,经过导出口42b流入到吸入口14,其结果,可以良好维持不冻液的循环效率。
(9)在上述备用贮箱13(贮箱本体15)的外侧面上,由于设置有加热器24、26,可以有效地加热贮藏在上述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还有,由于不采用一个大的加热器,而是采用多个加热器24、26,可以抑制各加热器24、26的烧焦。
(10)由于上述加热器24、26由圆形板状部件构成,即使在上述备用贮箱13(贮箱本体15)的外侧面上配置加热器24、26,也可以抑制备用贮箱13的外部轮廓的扩大。还有,通过上述备用贮箱13的侧壁以及下端壁,对贮藏在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可以有效进行热传导。
上述实施例也可以进行以下的变更,并具体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加热器24、26所产生的热虽然是通过备用贮箱13的侧壁内面传递到贮藏在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中,但是,也可以在上述备用贮箱13的侧壁内面上设置散热风扇,通过该散热风扇加热贮藏在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这时,对于贮藏在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可以有效传递上述加热器24、26所产生的热。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加热器24、26虽然是由圆形板状部件构成,也可以采用四角形以及三角形等其他形状的部件构成。还有,不采用板状部件,也可以采用有一定厚度的形状构成。即,上述加热器24、26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侧壁外面上配置上述加热器24、26,但是,也可以将该加热器24、26设置在上述贮箱本体15的侧壁内面,不经过上述贮箱本体15的侧壁,直接加热贮藏在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将液体循环装置具体化为暖液体循环装置11,但是,也可以省略设置在上述备用贮箱13上的加热器24、26,成为让不冻液之外的水等液体的循环装置。还有,在上述备用贮箱13上设置冷却贮藏在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的冷却装置,成为将该不冻液冷却后进行循环的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遮蔽部件28虽然是设置在上述盖子38的筒状部40的导入口42a的上方附近,沿该导入口42a的开口缘形状向上凸出的半圆形状弯曲。但是,对于上述遮蔽部件28,并不一定要求是沿该导入口42a的开口缘形状的形状,可以对该遮蔽部件28的形状进行适当变更。简言之,只要是在贮藏在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中所产生的气泡难于向遮蔽部件28的下方绕回的形状即可。进一步,上述遮蔽部件28配设的位置,只要是可以将没有混入气泡的不冻液导入到贯通孔42内,在什么样的位置都可以。还有,也可以省略上述遮蔽部件28。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上述法兰41的段部41a和上述壳体29的密封面35之间虽然介入了密封垫44,但是,也可以填充作为替换的密封材料,也可以省略。还有,上述法兰41的凸出部41b也可以采用粘接剂等固定在上述壳体29的大径内周面36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与上述吸入口14相对向并开口的导出口42b的大小虽然设置成比上述贮箱本体15中壳体开口部16的大小要小,但是,上述贯通孔42的导出口42b的大小也可以设置成比壳体开口部16的大小要大。即,让上述贯通孔42与吸入口14相对向开口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盖子本体39虽然是由具有贯通孔42的筒状部40和法兰41构成,也可以让盖子本体39成为越小后方侧越缩小的漏斗的形状,其后端开口作为导出口42b。简言之,上述盖子本体39能塞住壳体开口部16进行安装,并在该盖子本体39上形成从上述吸入口14相对向的部位导入贮藏在贮箱本体15的液体贮藏部21内的不冻液,从泵侧的吸入口14导出的贯通孔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备用贮箱13的贮箱本体15虽然是直方体形状,但是,只要是在内部能形成液体贮藏部21,并不限定于直方体形状,也可以适用于立方体形状、圆形状、球形状等。
针对从上述实施例以及其他实例中可以把握的技术的思想,进行以下的补充说明。
(a)在上述备用贮箱的侧壁上,设置向该备用贮箱内散热的加热装置的本发明第9项所述的液体循环装置。
(b)上述加热装置为加热器,该加热器在多处设置的上述技术思想(a)所述的液体循环装置。
依据本申请第1~3项所述的发明,可以让与电动泵组合构成液体循环装置的备用贮箱的制造作业容易,并且可以确保贮箱的密封性。
还有,依据第4~9项所述的发明,可以让贮箱的制造作业容易,并且可以确保贮箱的密封性。
还有,依据第6~9项所述的发明,可以良好维持液体的循环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贮箱用盖子,是与电动泵一体化构成液体循环装置的备用贮箱的贮箱本体上所形成的壳体开口部的盖子,其特征是具有塞住所述贮箱本体上的所述壳体开口部而进行安装的盖子本体,在该盖子本体上形成有在安装在贮箱本体上的状态下在与泵侧的吸入口相对向的部位从贮箱本体内的液体贮藏部导入循环用液体而从泵侧的吸入口导出的贯通孔。
2.根据第1项所述的贮箱用盖子,其特征是所述贯通孔设定为与所述泵侧的吸入口相对向而开口的导出口的大小比所述贮箱本体中壳体开口部的大小要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贮箱用盖子,其特征是所述盖子本体包括形成了所述贯通孔的筒状部和塞住该筒状部的周壁和所述壳体开口部的开口缘之间的盖子部。
4.一种备用贮箱结构,是与电动泵一体化构成液体循环装置的备用贮箱的贮箱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形成了壳体开口部的贮箱本体、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贮箱用盖子。
5.根据第4项所述的备用贮箱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盖子本体的盖子部和所述壳体开口部的开口缘之间介入了密封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备用贮箱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贮箱本体上,从外部向所述液体贮藏部内返回流入循环用液体的流入口设置在比位临所述贮箱用盖子中的贯通孔的液体贮藏部开口的导入口要上方的位置处,在所述流入口和所述导入口之间,设置有限制在从所述流入口向所述液体贮藏部内流入所述循环用液体时所产生的气泡进入到所述导入口内的遮蔽部件。
7.根据第6项所述的备用贮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遮蔽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贮箱本体的内面,并让其上面位于所述贮箱用盖子中的贯通孔的所述导入口的上方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备用贮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遮蔽部件沿所述贮箱用盖子中的贯通孔中导入口的开口缘中上半部分的开口缘部分弯曲。
9.一种液体循环装置,其特征是让具有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备用贮箱结构的备用贮箱和电动泵,在让备用贮箱侧的贮箱用盖子上所形成的贯通孔和泵侧的吸入口相对向配置的状态下,成一体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备用贮箱结构让贮箱的制造作业容易并且确保贮箱的密封性。在暖液体循环装置11中,在铸造成形的备用贮箱13的制造工序中,不是象现有的暖液体循环装置那样分别铸造形成两分割体,而是铸造成形为1个贮箱本体15。因此,可以确保位置备用贮箱13中的密封性。备用贮箱13是采用在贮箱本体15铸造成形后将形成了贯通孔42的盖子38安装在贮箱本体15的壳体开口部上的方法进行制造。因此,贮箱本体15可以形成为让壳体开口部的大小比现有的备用贮箱53的贮箱出口的大小要大,使得将铸造成形时所使用的砂从液体贮藏部21内清除到贮箱本体15外部的作业容易进行。
文档编号F04D29/08GK1405499SQ01140068
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0日
发明者武藤彰久 申请人:朝日兴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