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轴流泵轴承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6746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轴流泵轴承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轴流泵轴承冷却装置,包括轴流泵轴承体、轴承套、套管、油箱盖、防雨盖、锁紧螺母、传动轴、调心轴承、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在轴流泵轴承体内有油箱腔体,在油箱腔体内设置有两根铜盘管,铜盘管穿在安装在油箱腔体底面上的角铁的通孔内固定,铜盘管的两端各由固定封闭连接在油箱壁上的管接头引出。管接头连接外接的冷却循环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简化了油箱的铸造工艺;在冷却方面铜管的冷却速度也比铸铁快很多,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两种轴承的及时冷却而不发生意外。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的轴流泵轴承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新型的轴流泵轴承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大型立式轴流泵传动装置主要由推力轴承与调心轴承组成,一般推力轴承要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因此除了做好对推力轴承与调心轴承的润滑外,还应及时对两种轴承进行冷却,以免因温度过高导致推力轴承与调心轴承发热,影响正常使用,甚至损坏轴承。通常得冷却方式是将油箱铸造成油腔和水腔两部分,分别对两种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见图1中的20水腔,21油腔)。但这种铸造方式复杂,至少要用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泥芯,从而增加了铸造工艺难度,且铸铁冷却速度缓慢。同时油腔面积随之减小,无意中增加了换油次数。因此亟待对现有的大型立式轴流泵传动装置中的轴承冷却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型立式轴流泵传动装置中的轴承冷却结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轴流泵轴承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新型的轴流泵轴承冷却装置,包括轴流泵轴承体、轴承套、套管、油箱盖、防雨盖、锁紧螺母、传动轴、调心轴承、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在轴流泵轴承体内有油箱腔体,在油箱腔体内设置有两根铜盘管,铜盘管穿在安装在油箱腔体底面上的角铁的通孔内固定,铜盘管的两端各由固定封闭连接在油箱壁上的管接头引出。管接头连接外接的冷却循环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简化了油箱的铸造工艺;在冷却方面铜管的冷却速度也比铸铁快很多,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两种轴承的及时冷却而不发生意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4]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图中包括轴流泵轴承体1、轴承套2、套管3、油箱盖4、防雨盖5、锁紧螺母6、传动轴7、调心轴承8、推力轴承9,其特征在于:在轴流泵轴承体内有油箱腔体10,在油箱腔体内设置有两根铜盘管11,铜盘管穿在安装在油箱腔体底面上的角铁12的通孔13内固定,铜盘管的两端各由固定封闭连接在油箱壁上的管接头14引出。管接头连接外接的冷却循环水。将两根铜管按顺序穿到角铁孔中,固定好铜管后整体放进油箱中,用螺钉固定在油箱底面上。铜管两端通过管接头固定在油箱壁上。开机前外接冷却水管进行两种轴承的冷却即可。
[0008]这样油腔面积增大后,换油次数也相应减小,同时简化了油箱的铸造工艺,在冷却方面铜管的冷却速度也比铸铁快很多,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两种轴承的及时冷却而不发生意外。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轴流泵轴承冷却装置,包括轴流泵轴承体、轴承套、套管、油箱盖、防雨盖、锁紧螺母、传动轴、调心轴承、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在轴流泵轴承体内有油箱腔体,在油箱腔体内设置有两根铜盘管,铜盘管穿在安装在油箱腔体底面上的角铁的通孔内固定,铜盘管的两端各由固定封闭连接在油箱壁上的管接头引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轴流泵轴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管接头连接外接的冷却循环水。
【文档编号】F04D29/58GK203584865SQ201320423916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7日
【发明者】董小花, 张锡淼 申请人:上海连成集团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