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阀装置。特别涉及连接在有控制阀和液压操作方向控制阀的控制管路中,并装有可以调节液压操作方向控制转换速度的流量控制阀的阀装置。
在美国专利申请904119号(相应于EPC专利申请86112328.9号或中国专利申请86106036号)中,公开了一种控制油压回路装置,其中,在连接控制阀和液压操作方向控制阀的控制管路中,装有内装节流孔和单向阀的流量控制阀,允许压力油自由地从控制阀流向方向控制阀,限制压力油从方向控制阀流向控制阀,由溢流阀设定压力一定的控制压力油供给上述控制阀,根据这个控制阀的操作驱动上述液压操作方向控制阀。该流量控制阀具有使节流孔前后的压差保持一定的压力补偿功能,是带有压力补偿的流量控制阀。
一般,在控制油压回路装置中,由于操作杆的操作,使控制阀从工作位置返回到中立位置时,方向控制阀返回到中立位置的返回速度快,所以,在主管道中生成的制动压力的上升也极为急剧,由方向控制阀控制的油压传动装置产生大的冲击。
在上述申请中记载的控制油压回路装置中,由于流量控制阀的作用,在从控制阀向方向控制阀的控制室供给控制压力油时,压力油的流动是自由流动。但是,从方向控制阀的控制室向控制阀返回控制压力油时,由于单向阀和节流孔的作用,压力油的流动受到限制。而且,此时被限制的压力油的流量得到压力补偿,几乎保持一定。这样,调节了方向控制阀的转换速度,避免了上述油压传动装置产生的冲击问题。
但是,由于控制压力油的流量是小流量,这样构成的流量控制阀内装的节流孔的口径不得不很小。在节流孔的口径这样小的情况下,环境处于低温时,压力油的粘度变大,通过该节流孔的压力油的压力损失增大,从而只能通过低于设定流量的流量,即降低了低温时的动作特性。由于这个问题,方向控制阀的转换速度将随季节而变化,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将很不相同,这降低了油压传动装置的动作稳定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流量控制阀在低温时的动作特性的阀装置。
这一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在本体部件内至少装有一个流量控制阀,把这个流量控制阀接在连接控制阀和液压操作方向控制阀的控制管路中,使液压油自由地从控制阀流向方向控制阀,限制压力油从方向控制阀流向控制阀,由溢流阀设定压力一定的控制压力油供给上述控制阀,根据这个控制阀的操作驱动上述液压操作方向控制阀。在这样的阀装置的上述本体部件内,形成了连接在上述溢流阀返回管路上的第1通路。
在溢流阀中,当控制压力油溢流时产生热,该溢流的控制压力油通过上述第1通路返回油槽。这样在溢流阀产生的热便通过第一通路传给本体部件,使流量控制阀保温。因此,即使环境处于低温时,也可防止通过流量控制阀的压力油的粘度增加,提高了低温时的动作特性。
第1图表示装入本发明一个实施例阀装置的控制油压管路装置管路图。第2图是表示这个阀装置结构的剖面图。第3图是沿第2图中Ⅲ-Ⅲ线切开的剖面图。第4图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阀装置的管路图。第5图是装入本发明又一实施例阀装置的控制油压管路装置的管路图。第6图是表示这个阀装置构造的剖面图。第7图是装入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阀装置的控制油压管路装置的管路图。第8图是表示这个阀装置构造的剖面图。第9图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阀装置构造的剖面图。
以下参照图1至图9,就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第1图中,符号1是本发明的阀装置,阀装置1连接在控制阀2和根据控制阀2的操作而驱动的方向控制阀3的控制室4、5之间,通过控制管路6至9。而且,阀装置1通过供给管路12与供给控制阀2控制压力油的控制泵10连接,通过供给管路13和返回管路14分别与控制阀2和油槽11连接。
方向控制阀配置在由主泵15和油压传动装置16组成的主管路中,通过方向控制阀5的操作,控制从主泵15供给油压传动装置16的压力油的流量和方向。
参照图2、图3,阀装置1有本体部件20,在本体部件20内装有流量控制阀21,22和溢流阀19。而且在本体部件20内形成通孔23至29和内部通路30,31。通孔23,24分别与控制管路6,7连接,流量控制阀21位于与通孔23,24连接的通路32、33之间,通孔25、26分别与控制管路8、9连接,流量控制阀22位于与通孔25,26连通的通路34、35之间。通孔27、28分别与供给管路12、13连接,而且在本体部件20内通过通路30相互连通,由于溢流阀19接在该通路30上,所以以可以设定供给控制阀2的控制压力油的压力。通孔29与返回管路14连接,溢流阀19的出口通过通路31和此通孔29与返回管路14连通。通路31通过流量控制阀21、22的附近并围在外面。
流量控制阀21具有上述美国专利申请904119号(对应于EPC专利申请86112328.9号或中国专利申请86106036号)中记载的构造。简单地说,有横穿过通路32,33,可以自由滑动的滑阀36,在滑阀36的两侧设置有分别与通路32,33连通的压力室37,38。滑阀36在外侧中央部有单向阀39,同时在内侧中央部有节流孔40。而且,在滑阀36上设有补偿压力用的控制小孔41,该小孔根据节流孔40前后的压差,使滑阀36产生移位来减少启开程度,使压力油的流量保持一定。
流量控制阀22与流量控制阀21具有相同构造,溢流阀19为常见的结构。
在装有这样阀装置1的控制油压管路装置中,假如把控制阀2的操作杆推向图1中的左侧时,则控制泵10的控制压力油通过阀装置1的通路30,通孔28,导入到控制阀2的左侧阀部,而且,通过阀装置1的通孔23、流量控制阀21、通孔24,导入到方向控制阀3的控制室4。另一方面,方向控制阀3的控制室5中的液压油则通过阀装置1的通孔26导入到流量控制阀22,在这里进行流量控制,然后经过通孔25,控制阀2回到油槽11。这时的流量控制是通过节流孔40和控制小孔41进行压力补偿的流量限制控制。这样,方向控制阀3在被调节其转换速度的同时,被转换到图中所示的左侧位置,并将主泵15的压力油供给油压传动装置16的头部,使传动装置16做伸长动作。
当控制阀2的操作杆推向与上述相反的右侧时,控制泵10的控制压力油通过阀装置1的通路30,通孔28导入到控制阀2的右侧阀部,然后通过阀装置1的通孔25,流量控制阀22,通孔26,导入到方向控制阀3的控制室5。另一方面,方向控制阀3的控制室4的压力油经过阀装置1的通孔24导入到流量控制阀21,在这里进行流量控制,再经过通孔23,控制阀2回到油槽11。这时的流量控制是通过节流孔40和控制小孔41进行压力补偿的流量限制控制。这样,方向控制阀3在被调节其转换速度的同时,被转换到图中所示的右侧位置,主泵15的压力油被供给到油压传动装置16的活塞杆一侧,使该油压传动装置16做收缩动作。
当控制阀2保持在中立位置状态时,供给管路13和控制管路6,8的连通被中断,阀装置1内的通路30被关闭,因此,控制泵10的控制压力油通过溢流阀19导入到通路31,然后,经过通孔29,返回管路14回到油槽11。这时,溢流阀19中产生的热通过通路31传给整个本体部件20,使流量控制阀21,22保温。尤其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路31被设置在流量控制阀21、22的附近,所以,可进行良好的保温。而且,由于溢流阀19内装在阀装置1内,所以溢流阀19生成的溢流热传给本体部件20,进一步对流量控制阀21、22进行保温。
这样构成的阀装置1,即使环境处于低温时,由于流量控制阀21、22处于保温状态,所以可以使流过流量控制阀21,22压力油的粘度保持一定,即不会导致粘度增加,因而可以使方向控制阀3的转换速度不受环境温度影响而保持一定,确保通过油压传动装置16进行作业的安全性。
图4表示的阀装置50是上述实施例的改型,图中,与图1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这个阀装置50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有宽的通路51、52,把溢流阀19生成的热传给本体部件20的通路52仅配置在流量控制阀21的附近。这个实施例适合于仅考虑对流量控制阀21保温的情况。
参照图5和图6,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图中,与第1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在这个实施例中,阀装置60、61分别接在控制管路6、7和控制管路8、9上。溢流阀19如通常那样配置在阀装置60、61的外侧。
结合参照图6,阀装置60有本体部件62,本体部件62内装有流量控制阀63。本体部件62内形成通孔64~67以及内部通路68。通孔64、65分别与控制管路6、7连接,流量控制阀63位于与通孔64、65相连接的通路69、70之间。通孔66、67分别与把溢流阀19的出口与油槽11连通的返回管路71、72连接,而且在本体部件20内通过通路68使相互连通。通路68通过流量控制阀63的附近而延伸。
在本体部件62内还形成了把上述通路68与通路69连通的通路73,在通路73中设置了阻止压力油从通路69向通路68流动的单向阀74。
流量控制阀63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流量控制阀21、22同样的构造,因此,对于构成它的部件也用与流量控制阀21、22中相同的符号表示。
另一侧的阀装置61也具有与阀装置60相同的结构。即本体部件75内装有流量控制阀76,在本体部件75中形成通孔77~80及通路81~84,在通路84上设置了单向阀85。与通路68对应的通路81的通孔79、80与返回管路71、86连接。
在具有这样阀装置60、61的控制油压回路装置中,把控制阀2的操作杆推向图中所示的左侧或右侧时,则进行与上述实施例实质上相同的动作。
而且,在控制阀2保持在中立状态时,从控制泵10排出的压力油通过溢流阀19流入返回管路71,由溢流阀19产生的热加热的压力油分别通过阀装置60、61的通路68、81流入油槽11。这时在阀装置60、61内,一部分压力油从通路68、81流入通路73、84,再从该通路73、84通过通路69、82进入控制管路6、8,然后回到其后的油槽11。
因此,由溢流阀19产生的热加热的压力油流过通路68、81及通路73、84,使阀装置60、61的本体部件62、75及流量控制阀63、76保温。而且,由于这些压力油通过通路69、82流过控制管路6、8,因而可进一步使本体部件62、75及流量控制阀63、76得到良好保温。
所以,又个实施例也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提高了流量控制阀63、76在低温时的动作特性,可以确保传动装置16作业的稳定性。
参照图7和图8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进行说明,图中,与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这个实施例的阀装置90是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上附加上相当于在第5图所示实施例的通路73、84及单向阀74、85构成的阀装置。即在阀装置90的本体部件20内,形成把通路31与通路32连通的通路91和把通路31与通路34连通的通路92,在通路91、92中设置了阻止压力油从通路32、34向通路31流动的单向阀93、94。
这个实施例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一样,也可以利用流过通路91、92及通路32、34,流向控制管路6、8的压力油,把在溢流阀19产生的热传到本体部件20,实现流量控制阀21、22的良好保温。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全都在阀装置上设置了在美国专利申请904119号(对应于EPC专利申请86112328.9或中国专利申请86106036号)上记载的带压力补偿的流量控制阀。但是,流量控制阀并不限于这种阀,通常的带压力补偿的流量控制阀也可以,没有压力补偿功能的流量控制阀也可以。
图9是安装了没有压力补偿功能流量控制阀的阀装置的实施例,图中对于与第1图所示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这个实施例的阀装置100结构如下在本体部件20内安装了2个流量控制阀101,流量控制阀101用弹簧102压在闭合位置,把开有节流孔103和横孔104的滑阀105装在本体部件20内,使其可以自由滑动。孔23中导入压力油后,抵抗弹簧102的阻力,从而推开滑阀105,打开通路,使压力油经过横孔104和通孔24自由流动。当压力油导入通孔108中时,压力油的流动受到节流孔103的限制。因此,这个流量控制阀也象图1所示的那样,允许压力油自由地从控制阀2向方向控制阀3流动,限制压力油从方向控制阀3向控制阀2的流动。
根据本发明,在本体部件20内,从溢流阀19流过来的压力油所经过的通路31设置在流量控制阀101的附近。
可以看出,在这个实施例中,也可得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举出了在本体部件内设置2个流量控制阀的例子,但是,流量控制阀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阀装置与原来的相比较,可以提高流量控制阀在低温时的动作特,使由此流量控制阀调节的方向控制阀的转换速度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保持一定,确保油压传动装置动作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阀装置,其中,在本体部件(20;62,82)内至少装有1个流量控制阀(21,22;63,76;101),把这个流量控制阀接在连接控制阀(2)和液压操作方向控制阀(3)的控制管路(6~9)中,允许压力油自由地从控制阀向方向控制阀流动,限制压力油从方向控制阀向控制阀的流动,由溢流阀(19)设定压力一定的压力油供给上述控制阀(2),根据这个控制阀的操作,驱动上述液压操作方向控制阀(3),其特征在于在这样的阀装置(1;50;60、61;90;100)的本体部件(20;62,92)内,形成连接在溢流阀(19)的返回管路(13;17,72,86)上的第1通路(31;52;68,81)。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为在上述本体部件(20)内,装有上述溢流阀(19)。
3.根据权利要求
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为在上述本体部件(62,82;20)内,形成连接上述第1通路(68,81;31)和上述控制管路(6,8)的第2通路(73,84;91,92),并在第2通路内设置了阻止压力油从控制管路(6、8)向第1通路(68,81;31)流动的单向阀(74,85;93,94)。
4.根据权利要求
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为上述流量控制阀是带有压力补偿的流量控制阀(21,22;63,76)。
专利摘要
阀装置1;50;60,61;90;100的本体部件20;62,82内,至少装有1个流量控制阀21,22;63,76;101,该阀装在连接控制阀2和液压操作方向控制阀3的控制管路6-9中,允许压力油从控制阀流向方向控制阀,而限制它从方向控制阀流向控制阀。溢流阀设定压力一定的压力油,供给控制阀,由该控制阀的操作而驱动方向控制阀。在本体部件内形成连接溢流阀返回管路14;71,72,86的第一通路31;52;68,81。
文档编号F15B13/042GK87106224SQ87106224
公开日1988年6月8日 申请日期1987年9月9日
发明者佐藤晋一, 平田东一, 杉山玄六, 田中秀明 申请人:日立建机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