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泵的加热装置和泵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20509阅读:来源:国知局
线L延伸并且延伸穿过加热装置22的左上部分处的图1中的上端部。在简单的改进中,根据图2、图4和图5的加热装置22可被倾斜地切割。根据图3,其示出了简化的加热装置22’,凸出区域28’也可不为连续的设计或者明显地显示为梢部或高耸的舌部,即,在梢部28’正前方具有急剧上升和急剧下降。这已经在上文解释。
[0025]图1还清楚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凸出区域的优点,特别是因此可能在栗室16的区域中也提供加热装置22和加热元件26以及因此加热输出,其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地增加,以便与出口 14会合且然后与出口喷嘴15会合。因此,总体上设在栗11中的加热表面区域可在尺寸上增加,例如,如将在下文说明的,提供的总体加热输出可增加,因此加热装置22或支架24处的表面功率密度可能大致保持相等。
[0026]出口 14或栗室16的左侧端部的形状可通过栗壳体12容易地显现,并且特别地,加热装置22也相应地从图1中的左上部分的该区域上升并且因此不再与纵向中心轴线L成直角地延伸到图1中的左下部分图示的区域。这尤其在图2、图4和图5的加热装置的孤立图示中示出。借助于左侧的密封环23a和右侧的密封环23b的密封在左侧密封环23a的情况中要略微复杂一些,因为所述密封环不是在垂直于纵向中心轴线L的平面中行进。然而,现在这可通过如图所示的左侧密封环23a容易地解决,该密封环23a以U形的方式围绕加热装置22的左侧端部边缘并且因此以固定和密封的方式承坐在所述加热装置上。
[0027]图2现在示出,利用移除的加热装置22,周向加热元件26a至26d如何布置在那里。三个较低加热元件26a至26c相互平行地行进并且从接触点27a开始与加热装置22的较低的某种程度上平直的端部边缘平行。最顶部的加热元件26d略微向上行进到由凸出区域创建的区域中并且因此与最近的加热元件26c相隔相当远的距离。由于加热装置22的支架24中的侧面热量分布,可假设沿着该中间区域流动的液体也在所述中间区域中被加热。然而,这大体上是具有与扩大的表面区域大致相同的总体加热输出的加热装置的变型。
[0028]图4示出了另一个加热装置122,在加热装置122中,加热元件126a至126e再次从接触点127a和127b退出并且大致在加热装置122或相应的支架管道124的周向方向上行进。在这种情况中,加热元件126a至126e相互间隔尽可能相等的距离,从而只有最下面的加热元件126a与加热装置122的底部平直端部边缘平行地行进。甚至下一个加热元件126b也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向上拉引并且因此不再与所述底部平直端部边缘平行地行进。这里应注意的是,由于加热元件126的倾斜轮廓,故所述加热元件的长度略微不同。这意图通过相应地改变所述加热装置的电阻或截面(尤其是宽度)来补偿,以便其中每个加热元件生成尽可能相等量的加热输出。即使加热元件126具有达到最顶部的加热元件126e的上升长度,对于加热装置122的本改进同样可能的是,尽管有增加的凸出区域128,总体加热输出保持恒定。
[0029]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222的进一步改进。在这种情况中,也有多个加热元件226a至226d在管状支架224上行进。三个较低加热元件226a至226c具有相同的设计并且相互平行地行进以及也相对于支架224的底部端部边缘平行地行进,顶部加热元件226d具有不同的设计。为了额外地也能利用凸出区域228的获得的表面区域,所述顶部加热元件是蜿蜒或波形设计并且因此直接地覆盖较大的表面区域。此外,加热元件226d通过其波形形状再次加热相对较大的表面区域。由于其长度,加热元件226d的截面(尤其是宽度)相比其它加热元件226a至226c可再次被减少,使得其总体上也可具有相当高的加热输出。
[0030]因此,根据图5的加热装置222是总体增加很多的总加热输出可如何通过加热装置或支架的扩大表面区域来实现的示例。给定最顶部的加热元件226d的相应配置,加热装置222的表面功率密度也可大致对应于在顶部被平直切割的加热装置的表面功率密度,并且具有与加热元件226a至226c相对应的四个加热元件。
[0031 ]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不同栗原理的另一个栗311,如从德国专利申请DE102013211180.0已知,该德国专利申请具有2013年6月14日的申请日且由相同申请人提出。在这种情况中,栗壳体312具有进入栗室316的入口 313 (这里未示出),其中,叶轮(同样未示出)布置在入口 313正下方,S卩,在最左边。尽管这在某种程度上再次对应于图1的栗11,但在图6的栗311的情况中,栗室316和围绕栗室的加热装置322设计为使其在与叶轮不同的另一个方向延伸,即,向右边,尤其是在栗马达320的方向上并且甚至可能略微凸出超过所述栗马达。特别地,加热装置322的凸出区域328现在远离叶轮和入口 313在向右边的方向上凸出。
[0032]图6示出了,在接近加热装置的凸出区域328的右上部分,从栗室316或栗壳体312退出的出口 314如何设置在那里,所述出口通向图示在底部的出口喷嘴315 (给定到绘图平面中的输送液体的环流方向)。从出口喷嘴315本身明显的是,加热装置322在这里不能具有大的高度。然而,如从图1已经明显的是,明显地显示的凸出区域328在图6中确实可在出口 314的区域中设在顶部。加热装置322在原理上可设计为如上文描述的那样或者根据图2、图4和图5,即,配备有在外部具有不同设计和/或布置的加热元件。
[0033]根据图7至图9中每次90°的旋转图示了栗室316的外壁的特殊形状可如何与倾斜切割的加热装置322或相应设计的凸出区域328 —起使用以便尽可能大地设计加热装置,其形成该栗室壁的主要部分。图9再次特别地示出了凸出区域可不再恰好完全设在出口 314或出口喷嘴315与栗室分开的区域中。
[0034]图10至图12中的移位的截面再次清楚地示出了加热装置322的轮廓或形状。特别地,从所述截面明显的是,外栗室壁上相应最大可能的空间或最大可能的表面区域如何用于加热装置。在这种情况中,假设栗室或栗壳体的形状的大体特征是这里优化的出口 314或出口喷嘴315。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栗的加热装置,所述栗具有栗壳体且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中的栗室,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布置在所述栗室中或所述栗室上或者作为所述栗室在径向方向上的边界,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具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形式是围绕纵轴线具有圆形截面的一种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至少一个端部处通过凸出区域凸出越过与所述纵轴线垂直的平面并且通过底切区域沿着这个平面或者在所述平面下方行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从周向方向上看时在所述纵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具有不同的高度,优选地正好一个凸出区域,尤其是正好一个底切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另一个端部被平直地切割,优选地与垂直于所述纵轴线的所述平面平行。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具有凸出区域的端部处被倾斜地切割,所述凸出区域具有相对于所述纵轴线成5°至45°优选地15°至30°的角度的截面。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所述凸出区域的端部处,所述支架的端部边缘优选地在一个平面中连续地行进而无肩部或角度。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管道的基本形状,尤其是圆柱形管道,优选地具有圆形截面的圆柱形管道。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器件布置在所述支架的外面上,优选地分布在所述支架的表面区域上,尤其成加热导体轨道的形式,诸如厚膜加热导体轨道或类似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件和/或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凸出区域中具有相等的或恒定的表面功率密度。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件和/或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凸出区域中具有不相等的或不同的表面功率密度。10.一种用于含水电器的栗,所述栗具有栗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中的栗室,其中,提供了进入所述栗室的至少一个入口且提供了从所述栗室退出的至少一个出口,其特征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栗室中。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是叶轮栗或径向栗。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形成所述栗室的径向外边界,优选地所述栗室的径向外边沿或套管壁的主要区域。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具有在所述栗的纵向方向上进入所述栗室的中心入口,其中,所述入口引导至所述栗的运转轮或叶轮,并且其中,从所述叶轮和所述叶轮的径向外部开始,所述栗室设计为以圆环的方式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叶轮,其中,所述栗室在所述栗的轴向方向上远离所述叶轮延伸,直到所述出口在所述栗室的远离所述叶轮的端部处退到所述栗室外,其中,所述出口从所述栗室的所述端部退出,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的所述凸出区域布置在所述栗室的在环流方向上接近所述出口或位于所述出口前方的区域中。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通过另一个端部布置为接近所述叶轮或径向地位于所述叶轮的外部并且大致在所述叶轮的轴向高度处,并且所述端部在此处被平直地切割。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叶轮泵的加热装置,该叶轮泵具有泵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中的泵室,所述加热装置在径向方向上形成泵室的主要部分或边界并且具有管状圆形支架。该支架在至少一个端部处通过凸出区域凸出越过与纵轴线垂直的平面并且通过底切区域沿着这个平面或者在所述平面下方行进。该加热装置有利地在该端部处被斜切。
【IPC分类】F04D29/42, F04D29/58, A47L15/42, D06F39/04
【公开号】CN105378292
【申请号】CN201480035033
【发明人】S.罗特, U.克格尔, T.阿尔伯特
【申请人】E.G.O.电气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4年6月3日
【公告号】DE102013211556A1, EP3011187A1, WO2014202382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