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除尘制动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711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除尘制动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向外移动的制动元件与鼓轮或类似件的内表面结合的制动器,特别是一种自动除尘制动鼓。是大型载重汽车首选的制动鼓,也适于其它类型的汽车上装用背景技术汽车制动系统性能的好坏,对能否保障汽车多拉快跑安全行驶,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汽车运输已逐渐成为公路客、物流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然而由于车流量大道路拥挤交通肇事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是造成车毁人亡的恶性交通事故也时有耳闻。究其原因由于车辆的制动系统失灵或制动效果差所致的占相当大的比重。这种说法在汽车维修、保养时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每当卸下制动鼓时,总能倒出很多粉尘,这些因刹车时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产生强大的摩擦力而产生的粉尘,要不能及时清除,必然在制动鼓与制动片之间形成一层隔离层,这样遇有紧急情况需刹车时,不仅会使制动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出现“跑偏”现象,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情况越是大型载重车表现的就越明显、突出。然而这种情况广大的汽车驾驶员与汽车修理工早已发现,并且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可是以往各类汽车均没有这种自动排出制动鼓内粉尘的功能只有待维修保养时才得以清除,这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随时清除制动鼓内粉尘又不会影响制动鼓强度、确保制动效果,降低肇事机率,利于安全运行的自动除尘制动鼓。
本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制动鼓的内侧表面沿周向自上而下开有呈螺旋状的粉尘通道,两端设有上下排尘口。
所述的粉尘通道的终端延伸至与一周半上排尘口相对应侧的下边缘处。
所述的粉尘通道的截面是“U”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制动鼓的内表面上开有呈螺旋状的粉尘通道,两端设有排尘口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随时清除制动鼓内的粉尘,又不影响制动鼓的强度,确保制动性能处于良好状态,降低事故率,利于安全运行,深受广大汽车驾驶员的欢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例1在制动鼓的内表面沿周向自上而下开有呈螺旋状的粉尘通道3,其终端延伸至一周半与始端相对应侧的下边缘处,两端设有上排尘口1和下排尘口4,粉尘通道3的截面呈“U”型。
本实用新型装在汽车上时,当遇有紧急情况刹车,产生的粉尘在继续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轮离心力的作用,自上下排尘口1、4随时被清除,这种情况被再次维修保养时所证明,制动鼓内没有积存的大量粉尘,进而为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除尘制动鼓,其特征是在制动鼓(2)的内侧表面沿周向自上而下开有呈螺旋状的粉尘通道(3),两端设有上下排尘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尘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尘通道(3)的终端延伸至一周半与上排尘口(1)相对应侧的下边缘处。
3.根据要得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尘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尘通道(3)的截面是“U”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向外移动的制动元件与鼓轮或类似件的内表面结合的制动器,特别是一种自动除尘制动鼓,其在制动鼓的内侧表面沿周向自上而下开有呈螺旋状的粉尘通道,两端设有上下排尘口。它具有能随时清除制动鼓内的粉尘,又不影响制动鼓的强度,确保制动性能处于良好状态,降低事故率,利于安全运行等优点,是大型载重汽车首选的制动鼓,也适于其它类型的汽车上装用。
文档编号F16D49/00GK2662001SQ20032012861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9日
发明者徐柏森 申请人:徐柏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