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八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945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车辆的八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更加具体地说,本发明 涉及用于车辆的八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典型的自动变速器包括扭距变换器和连接至该扭距变换器的多速 齿轮机构的动力传动系。此外,自动变速器具有液压控制系统,以根 据车辆的行驶状态选择性地操作包括在动力传动系中的至少一个操作 元件。
这种自动变速器包括动力传动系和液压控制系统。动力传动系包 括复合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摩擦构件,该复合行星齿轮组通过组合至少 两个简单行星齿轮组而形成,以实现所需的多级速度。液压控制系统 根据行驶条件选择性地操作动力传动系的摩擦构件。
车辆制造商已经根据他们自己的规划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这类动力 传动系和液压控制系统。当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是四速自动变速器。 然而,为了增强动力传输的性能并且为了增强车辆的燃油里程,也已 经实现了五速或六速自动变速器。
为了车辆的更好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最近开发的自动变速器实 现了八个前进速度,因此,需要为这种八速自动变速器提供一种液压 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可提供准确的控制并且具有增强的变速器 耐用性。
在背景技术这个部分中所揭示的以上信息仅用来增强对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这样的信息该信息并未构成已经被 本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八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 统,该系统具有的优点在于准确的控制和优化的燃油效率。
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八速自动变速器的 液压控制系统,该系统用于控制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 器、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其中第一离合器在第一、第三、第五、 第六和第七前进速度中操作,第二离合器在第四、第五、第六、第七 和第八前进速度以及倒退速度中操作,第三离合器在第二、第三、第 四、第六和第八前进速度以及倒退速度中操作,第一制动器在第一、 第二、第七和第八前进速度和倒退速度中操作,第二制动器在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前进速度和倒退速度中操作。
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离合器控制部分,该部分将第一压力 控制阀的输出压力供给至第一离合器,该第一压力控制阀由第一比例 控制电磁阀和第一压力开关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第二离合器控制部
分,该部分将第二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供给至第二离合器,该第二 压力控制阀由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压力开关阀的输出压力所控
制;第三离合器控制部分,该部分将第三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供给 至第三离合器,该第三压力控制阀由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三压力 开关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第一制动器控制部分,该部分在第一、第 二、第七和第八前进速度中将第四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供给至第一 制动器,并且在倒退速度中将手动阀的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制动 器,该第四压力控制阀由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四压力开关阀的输 出压力所控制;以及第二制动器控制部分,该部分将第五压力控制阀 的输出压力供给至第二制动器,该第五压力控制阀由第五比例控制电 磁阀和第五压力开关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
第一、第三和第四压力控制阀可以控制由手动阀供给的前进范围 压力,第二和第五压力控制阀可以控制线路压力(line pressure)。
可以向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供给第一减压阀的降低的压力。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压力开关阀可以由第二减压阀的 降低的压力以及独立控制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比例控制 电磁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
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压力控制阀供给至相应摩擦构 件的液压的部分压力可以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压力开关 阀供给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压力控制阀作为它们的控制 压力。
在第一离合器控制部分中,第一压力控制阀可以与第一比例控制 电磁阀整体形成,第一压力开关阀可以由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 减压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一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的部分 压力供给至第一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
第一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槽。第一压力控制阀的阀体可以包 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 二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手动阀的前进范围压力;第三端口,该端口 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一离合器;第四端口 , 该端口将供给至第三端口的液压排出;以及第五端口,该端口'通过第 一压力开关阀接收第三端口的部分液压。第一压力控制阀的阀槽可以 包括第一阀面(land),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第 二阀面,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以及第三阀面,该阀 面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连通。可以在第三阀 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在附图中偏向右边的弹 性力。
第一压力开关阀包括阀体和阀槽。第一压力开关阀的阀体可以包 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第二减压阀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该端 口接收来自第一端口的相对一侧的第一 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 第三端口,该端口接收供给至第一离合器的液压的部分压力;第四端 口,该端口与第一压力控制阀的第五端口连接;以及第五端口,该端 口将供给至第四端口的液压排出。第一压力开关阀的阀槽可以包括 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并且选择性地打 开和关闭第五端口;第二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二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以及第i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一阀面一起,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第三端口并且选择性地使第四和第五端口连通。可以在第二阀面和阀 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在第二离合器控制部分中,第二压力控制阀可以与第二比例控制 电磁阀整体形成,第二压力开关阀可以由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 减压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二压力控制阔的输出压力的部分 压力供给至第二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
第二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槽。第二压力控制阀的阀体可以包 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阔的控制压力;第 二端口,该端口接收线路压力;第三端口,该端口选择性地将通过第 二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二离合器;第四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 三端口的液压排出;以及第五端口,该端口通过第二压力开关阀接收 第三端口的部分液压。第二压力控制阀的阀槽可以包括第一阀面, 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阔面,该阀面选择性地 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以及第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二阔面一起,选择 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连通。可以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 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在附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第二压力开关阀包括阀体和阀槽。第二压力开关阀的阀体可以包 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第二减压阀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该端 口接收来自第一端口的相对一侧的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 第三端口,该端口接收供给至第二离合器的液压的部分压力;第四端 口,该端口与第二压力控制阀的第五端口连接;以及第五端口,该端 口将供给至第四端口的液压排出。第二压力开关阀的阀槽可以包括 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该 阀面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第五端口;以及第三阀面,该阀面由通过第 二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所控制,并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三和 第四端口连通以及使第四和第五端口连通。可以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 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在第三离合器控制部分中,第三压力控制阔可以与第三比例控制 电磁阀整体形成,第三压力开关阀可以由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 减压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三压力控制阔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供给至第三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
第三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槽。第三压力控制阀的阀体可以包 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 二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手动阀的前进范围压力;第三端口,该端口 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三离合器;第四端口 , 该端口将供给至第三端口的液压排出;以及第五端口,该端口通过第 三压力开关阀接收第三端口的部分液压。第三压力控制阀的阀槽可以 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 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以及第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二 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连通。可以在第三阀面和阀体 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在附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第三压力开关阔包括阀体和阀槽。第三压力开关阀的阀体可以包 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第二减压阀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该端 口接收来自第一端口的相对一侧的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 第三端口,该端口接收供给至第三离合器的液压的部分压力;第四端 口,该端口与第三压力控制阀的第五端口连接;第五端口,该端口接 收来自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六端口,该端口将第五端 口的控制压力供给至第五压力控制阀;以及第七端口,该端口将供给 至第六端口的液压排出。第三压力开关阀的阀槽可以包括第一阀面, 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该阀面与第一 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六端口与第五端口和第七端口连通;第三阀 面,该阀面由通过第二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所控制;以及第三阔面, 该阀面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三和第四端口连通以及使第四 和第五端口连通。可以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 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在第一制动器控制部分中,第四压力控制阀可以与第四比例控制 电磁阀整体形成,第四压力开关阀可以由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 减压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四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的部分 压力供给至第四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第一开关阀将由第四比 例控制电磁阀供给的液压供给至第一制动器或者将倒退范围压力供给 至第一制动器,第二开关阀将手动阀的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开关阀。
第四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槽。第四压力控制阀的阀体可以包 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 二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手动阀的前进范围压力;第三端口,该端口 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一开关阀;第四端口, 该端口将供给至第三端口的液压排出;以及第五端口,该端口通过第 四压力开关阀接收第三端口的部分液压。第四压力控制阀的阀槽可以 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 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以及第三阀面,该阔面与第二 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连通。可以在第三阀面和阀体 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在附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第四压力开关阀包括阀体和阀槽。第四压力开关阀的阀体可以包 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第二减压阀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该端 口接收来自第一端口的相对一侧的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 第三端口,该端口接收供给至第一开关阀的液压的部分压力;以及第 四端口,该端口与第四压力控制阀的第五端口连接。第四压力开关阀 的阀槽可以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 力;以及第二阀面,该阀面与第一阀面一起,接收通过第二端口供给 的控制压力并选择性地使第三和第四端口连通。可以在第二阀面和阀 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第一开关阀包括阀体和阀槽。第一开关阀的阀体可以包括第一 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二开关阀的倒退范围压力作为控制压力;第 二端口,该端口同时接收供给至第一端口的倒退范围压力;第三端口, 该端口接收第四压力控制阀的控制压力;以及第四端口,该端口将通 过第二和第三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一制动器。第一开关阀的阀槽 可以包括第一阔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第 二阀面,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三端口;以及第三阀面,该阀 面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四端口与第二和第三端口连通。可 以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 口的弹性力。
第二开关阀包括阀体和阀槽。第二开关阀的阀体可以包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手动阀的倒退范围压力作为控制压力;第二端 口,该端口同时接收供给至第一端口的倒退范围压力;第三端口,该 端口将第二端口的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开关阀;以及第四端口, 该端口将供给至第三端口的液压排出。第二开关阀的阀槽可以包括 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该 阀面与第一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三端口与第二和第四端口连通; 以及第三阀面,该阀面与弹性构件邻接。可以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 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在第二制动器控制部分中,第五压力控制阀可以与第五比例控制 电磁阀整体形成,第五压力开关阀可以由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 减压阔的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五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的部分 压力供给至第五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
第五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槽。第五压力控制阀的阀体可以包 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 二端口,该端口接收线路压力;第三端口,该端口选择性地将通过第 二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二制动器;第四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 三端口的液压排出;第五端口,该端口通过第五压力开关阀接收第三 端口的部分液压;以及第六端口,该端口与第三压力开关阀连通。第 五压力控制阀的阀槽可以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 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该阔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以 及第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连 通。可以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在附 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第五压力开关阀包括阀体和阀槽。第五压力开关阀的阀体可以包 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第二减压阀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该端 口接收来自第一端口的相对一侧的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 第三端口,该端口接收供给至第二制动器的液压的部分压力;第四端 口,该端口与第五压力控制阀的第五端口连接;以及第五端口,该端 口将供给至第四端口的液压排出。第五压力开关阀的阀槽可以包括 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该阀 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五端口;以及第三阀面,该阀面由通过第二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所控制并且选择性地使第三和第四端口连通。可 以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 口的弹性力。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可以控制具有5个摩擦构件的自 动变速器,以通过五个比例控制电磁阀来实现八个前进速度。
通过使用分离的比例控制电磁阀来控制各个摩擦构件,液压控制 可以变得非常准确。因此,自动变速器的总体性能可以通过使换档冲 击最小化、改善驾驶性能以及增强燃油效率来得到改善。


图1是由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所控制的 例示性动力传动系的原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的摩擦构件的操作表。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一离合
器控制部分的详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二离合
器控制部分的详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三离合
器控制部分的详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一制动
器控制部分的详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二制动
器控制部分的详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为参考,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例示性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个例示性八速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可以由根 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来操作。该动力传动系包 括四个行星齿轮组PG1、 PG2、 PG3和PG4,每个行星齿轮组均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四个行星齿轮组PG1、 PG2、 PG3禾QPG4由三个离 合器Cl、 C2和C3以及两个制动器Bl和B2组合在一起。
第一行星齿轮组PG1包括太阳齿轮、行星齿轮架和内齿圈,为了 更好的理解以及描述的方便,分别称为第一太阳齿轮S1、第一行星齿 轮架PC1和第一内齿圈R1。
第二行星齿轮组PG2包括太阳齿轮、行星齿轮架和内齿圈,为了 更好的理解以及描述的方便,分别称为第二太阳齿轮S2、第二行星齿 轮架PC2和第二内齿圈R2。
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包括太阳齿轮、行星齿轮架和内齿圈,为了 更好的理解以及描述的方便,分别称为第三太阳齿轮S3、第三行星齿 轮架PC3和第三内齿圈R3。
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包括太阳齿轮、行星齿轮架和内齿圈,为了 更好的理解以及描述的方便,分别称为第四太阳齿轮S4、第四行星齿 轮架PC4和第四内齿圈R4。
在组合四个行星齿轮组PG1、 PG2、 PG3禾卩PG4时,第二行星齿 轮架PC2直接与输入轴IS连接以接收发动机速度,第四行星齿轮架 PC4直接与输出轴OS连接以充当输出元件。第一太阳齿轮Sl直接与 第二太阳齿轮S2连接。第一行星齿轮架PC1直接与第四内齿圈R4连 接。第二内齿圈R2直接与第三太阳齿轮S3连接。第三内齿圈R3直 接与第四太阳齿轮S4连接。
第四太阳齿轮S4可变地与插入第一离合器Cl的输入轴IS连接。 第三行星齿轮架PC3可变地与插入第二离合器C2的第四行星齿轮架 PC4连接。第三太阳齿轮S3可变地与插入第三离合器C3的第四太阳 齿轮S4连接。
第一太阳齿轮S1可变地与插入第一制动器B1的变速器外壳H连 接。第一内齿圈R1可变地与插入第二制动器B2的变速器外壳H连接。
这种结构的动力传动系可以根据图2中所示的操作表来操作,以 实现八个前进速度和一个倒退速度。也就是说,对于第一前进速度, 第一离合器Cl以及第一和第二制动器Bl和B2操作。对于第二前进 速度,第三离合器C3以及第一和第二制动器B1和B2操作。对于第 三前进速度,第一和第三离合器Cl和C3以及第二制动器B2操作。对于第四前进速度,第二和第三离合器C2和C3以及第二制动器B2操作。
对于第五前进速度,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l和C2以及第二制动器 B2操作。对于第六前进速度,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C1、 C2和C3 操作。对于第七前进速度,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1和C2以及第一制动 器Bl操作。对于第八前进速度,第二和第三离合器C2和C3以及第 一制动器B1操作。对于倒退速度,第二离合器C2以及第一和第二制 动器B1和B2操作。
通过根据图2中所示的操作表来操作摩擦元件而形成的换档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于是不再进一步具体描述。
用于操作这种动力传动系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如图3中所示。
第一离合器Cl由第一压力开关阀PSW1和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 的输出压力所操作,第一压力开关阀PSW1和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 由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所控制。第二离合器C2由第二压力开关 阀PSW2和第二压力控制阀PCV2的输出压力所操作,第二压力开关 阀PSW2和第二压力控制阀PCV2由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VFS2所控 制。第三离合器C3由第三压力开关阀PSW3和第三压力控制阀PCV3 的输出压力所操作,第三压力开关阀PSW3和第三压力控制阀PCV3 由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VFS3所控制。
第一制动器B1通过接收,第一开关阀SW1,第四压力开关阀PSW4 和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的输出压力来操作,第四压力开关阀PSW4 和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由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VFS4所控制,或者第 一制动器B1由通过第二开关阀SW2和第一开关阀SW1接收倒退范围 压力来操作。
第二制动器B2由第五压力开关阀PSW5和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 的输出压力所操作,第五压力开关阔PSW5和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 由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5所控制。
第一、第三和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 VFS3和VFS4控制从 手动阀MV接收的前进范围压力。第二和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2 和VFS5接收线路压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至VFS5控 制从第一减压阀RED1的降低的压力接收的源压力,从而将控制压力 供给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压力控制阀PCV1至PCV5以 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压力开关阀PSW1至PSW5。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压力开关阀PSW1至PSW5接收第二减压阀 RED2的降低的压力作为其源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示性实施方式,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C1、 C2和C3以及第一和第二制动器B1和B2的摩擦构件由分离的比例控 制电磁阀VFS1至VFS5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独立控制,因此,实现了 准确的控制。
以下将以图4为参考,进一步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示性 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线路压力 控制部分A、启动控制部分B、第一和第二减压控制部分C和D、手 动换档控制部分E、第一离合器控制部分F、第二离合器控制部分G、 第三离合器控制部分H、第一制动器控制部分I和第二制动器控制部分
线路压力控制部分A包括线路调节阀4和控制该线路调节阀4的 比例控制电磁阀SOLl,从而可以通过液压泵2产生的液压来稳定地形 成线路压力,线路压力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有所不同,以改善燃 油消耗。
启动控制部分B包括扭矩变换器控制阀6、阻尼器离合器控制阀8、 比例控制电磁阀SOL2以及锁定开关阀10。扭矩变换器控制阀6在加 速过程中启动扭矩变换器TC的一种扭矩倍增效应,并且为了改善高转 速时的燃油消耗,扭矩变换器控制阀6降低了线路压力以更好地控制 阻尼器离合器。阻尼器离合器控制阀8控制阻尼器离合器的啮合和脱 离。比例控制电磁阀SOL2根据来自变速器控制单元TCU的电信号控 制阻尼器离合器控制阀8。
第一减压控制部分C的第一减压阀RED1降低从线路调节阀4供 给的液压,从而将该液压供给至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至VFS5、 SOLI 禾口 SOL2。第二减压控制部分D的第二减压阀RED2降低从线路调节阀4供
给的液压,从而将该液压供给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压力
开关阀PSW1、 PSW2、 PSW3、 PSW4禾口PSW5。
手动换档控制部分E包括手动阀MV,该手动阀MV根据手动换 档启动液压线路的转换。
第一离合器控制部分F包括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和第一压力开 关阀PSW1。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与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整体 形成,并且控制供给至第一离合器C1的液压。第一压力开关阀PSW1 由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和第二减压阔RED2的输出压力所控制。 第一压力开关阀PSW1承受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的输出压力的部分 压力,并将该部分压力供给至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作为其控制压力。
第二离合器控制部分G包括第二压力控制阀PCV2和第二压力开 关阀PSW2。第二压力控制阀PCV2与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VFS2整体 形成,并且控制供给至第二离合器C2的液压。第二压力开关阀PSW2 由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VFS2和第二减压阀RED2的输出压力所控制。 第二压力开关阀PSW2承受第二压力控制阀PCV2的输出压力的部分 压力,并将该部分压力供给至第二压力控制阀PCV2作为其控制压力。
第三离合器控制部分H包括第三压力控制阀PCV3和第三压力开 关阀PSW3。第三压力控制阀PCV3与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VFS3整体 形成,并且控制供给至第三离合器C3的液压。第三压力开关阀PSW3 由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VFS3和第二减压阀RED2的输出压力所控制。 第三压力开关阀PSW3承受第三压力控制阀PCV3的输出压力的部分 压力,并将该部分压力供给至第三压力控制阀PCV3作为其控制压力。
第一制动器控制部分I包括第四压力控制阔PCV4、第四压力开关 阀PSW4、第一开关阀SW1和第二开关阀SW2。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 与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VFS4整体形成。第四压力开关阀PSW4由第 四比例控制电磁阀VFS4和第二减压阀RED2的控制压力所控制。第四 压力开关阀PSW4承受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 并将该部分压力供给至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作为其控制压力。第一 开关阀SW1将来自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VFS4的液压供给至第一制动 器B1,或者将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制动器B1。第二开关阀SW2将来自手动阀MV的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开关阀SW1。
第二制动器控制部分J包括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和第五压力开关
阀PSW5。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与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5整体形 成,并且控制供给至第二制动器B2的液压。第五压力开关阀PSW5由 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5和第二减压阀RED2的控制压力所控制。第 五压力开关阀PSW5承受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 力,并将该部分压力供给至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作为其控制压力。
更加具体地说,如图4中所示,手动阀MV接收通过与调节阀4 连接的线路压力线路12供给的液压,并根据行驶范围通过前进范围压 力线路14和倒退范围压力线路16供给该液压。
前进范围压力线路14与第一、第三和第四压力控制阀PCV1、PCV3 和PCV4连接,倒退范围压力线路16与第二开关阀SW2连接。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一离合 器控制部分F的详图。 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包括输入端口 100和输出端口 102。输 入端口 100接收第一减压阀RED1的输出压力。输出端口 102将输入 端口 100的压力供给至第一液压控制阀PCV1和第一压力开关阀 PSW1。
与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整体形成的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 包括阀体和安装在其中的阀槽。
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 五端口 181、 182、 183、 184和185。第一端口 181接收来自第一比例 控制电磁阀VFS1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182接收来自手动阀MV的 前进范围压力。第三端口 183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 182接收的液 压供给至第一离合器C1。第四端口 184将供给至第三端口 183的液压 排出。第五端口 185通过第一压力开关阀PSW1接收第三端口 183的 部分液压。
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的阀槽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面191、 192 和193。第一阀面191接收由第一端口 181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 192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 184。第三阀面193与第二阀面192 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 182和183连通。弹性构件194布置在第三阀面183和阀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 在附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的控制压力和弹性 构件194的弹性力使得阀槽向左和向右移动,从而将通过第二端口 182 供给的液压控制为通过第三端口 183选择性地供给至第一离合器C1。
第一压力开关阔PSW1包括阀体和安装在其中的阀槽。第一压力 开关阀PSW1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端口 201、 202、 203、 204和205。第一端口 201接收第二减压阀RED2的控制压力。 第二端口 202接收来自第一端口 201的相对一侧的第一比例控制电磁 阀VFS1的控制压力。第三端口 203接收供给至第一离合器Cl的液压 的部分压力。第四端口 204与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的第五端口 185 连接。第五端口 205将供给至第四端口 204的液压排出。
第一压力开关阀PSW1的阀槽包括第一和第二阀面211和212。第 一阀面211接收通过第一端口 201供给的控制压力并且选择性地打开 和关闭第五端口 205。第二阀面212由通过第二端口 202供给的控制压 力所控制。第二阔面212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三端口 203,并且与第 一阀面211 —起,选择性地使第四和第五端口 204和205连通。
弹性构件213布置在第二阀面212和阔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 偏向第一端口 201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当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打开的时候,阀 槽在附图中向左边移动,从而使得第三端口 203关闭并且使得第四和 第五端口 204和205相互连通。当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关闭的时 候,第一端口 201的压力使得阀槽在附图中向右边移动,从而使得第 三和第四端口 203和204相互连通。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ACC表示减小液压的脉动的蓄力器 (accumulator)。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二离合 器控制部分G的详图。
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VFS2包括输入端口 103和输出端口 104。输 入端口 103接收第一减压阀RED1的输出压力。输出端口 104将输入 端口 103的压力供给至第二液压控制阀PCV2和第二压力开关阀PSW2。
与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VFS2整体形成的第二压力控制阀PCV2 包括阀体和安装在其中的阀槽。
第二压力控制阀PCV2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 五端口221、 222、 223、 224和225。第一端口 221接收来自第二比例 控制电磁阀VFS2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222接收线路压力。第三端口 223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 222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二离合器C2。 第四端口 224将供给至第三端口 223的液压排出。第五端口 225通过 第二压力开关阀PSW2接收第三端口 223的部分液压。
第二压力控制阀PCV2的阀槽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面231、232 和233。第一阀面231接收由第一端口 221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 232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 224。第三阀面233与第二阀面232 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 222和223连通。
弹性构件234布置在第三阀面223和阀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 在附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VFS2的控制压力和弹性 构件234的弹性力使得阀槽向左和向右移动,从而将通过第二端口 222 供给的液压控制为通过第三端口 223选择性地供给至第二离合器C2。
第二压力开关阀PSW2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 五端口 241 、242、243、244和245。第一端口 241接收第二减压阀RED2 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242接收来自第一端口 241的相对一侧的第二 比例控制电磁阀VFS2的控制压力。第三端口 243接收供给至第二离合 器C2的液压的部分压力。第四端口 244与第二压力控制阀PCV2的第 五端口 225连接。第五端口 245将供给至第四端口 244的液压排出。
第二压力开关阀PSW2的阀槽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面251、252 和253。第一阀面251接收通过第一端口 241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 面252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第五端口 245。第三阀面253由通过第二端 口 242供给的控制压力所控制。第三阀面253与第二阀面252 —起, 选择性地使第三和第四端口 243和244连通以及使第四和第五端口 244 和245连通。
弹性构件254布置在第三阀面253和阀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口241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当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VFS2打开的时候,阀 槽在附图中向左边移动,从而使得第三端口 243关闭并且使得第四和 第五端口 244和245相互连通。当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VFS2关闭的时 候,第一端口 241的压力使得阀槽在附图中向右边移动,从而使得第 三和第四端口 243和244相互连通。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三离合 器控制部分的详图。
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阔VFS3包括输入端口 105和输出端口 106。输 入端口 105接收第一减压阀RED1的输出压力。
输出端口 106将输入端口 105的压力供给至第三液压控制阀PCV3 和第三压力开关阀PSW3。
与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阔VFS3整体形成的第三压力控制阀PCV3 包括阀体和安装在其中的阀槽。
第三压力控制阀PCV3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 五端口261、 262、 263、 264和265。第一端口 261接收来自第三比例 控制电磁阀VFS3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262接收来自手动阀MV的 前进范围压力。第三端口 263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 262接收的液 压供给至第三离合器C3。第四端口 264将供给至第三端口 263的液压 排出。第五端口 265通过第三压力开关阀PSW3接收第三端口 263的 部分液压。
第三压力控制阀PCV3的阀槽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面271、272 和273。第一阀面271接收由第一端口 261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 272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 264。第三阀面273与第二阀面272 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 262和263连通。
弹性构件274布置在第三阀面273和阀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 在附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VFS3的控制压力和弹性 构件274的弹性力使得阀槽向左和向右移动,从而将通过第二端口 262 供给的液压控制为通过第三端口 263选择性地供给至第三离合器C3。
第三压力开关阀PSW3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端口281、 282、 283、 284、 285、 286和287。第一端 口 281接收第二减压阀RED2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282接收来自第 一端口 281的相对一侧的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VFS3的控制压力。第三 端口 283接收供给至第三离合器C3的液压的部分压力。第四端口 284 与第三压力控制阀PCV3的第五端口 265连接。第五端口 285接收来 自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5的控制压力。第六端口 286将第五端口 285的控制压力供给至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第七端口 287将供给至 第六端口 286的液压排出。
第三压力开关阀PSW3的阀槽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面291、292 和293。第一阀面291接收通过第一端口 281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 面292与第一阀面291 —起,选择性地使第六端口 286与第五端口 285 和第七端口 287连通。第三阀面293由通过第二端口 282供给的控制 压力所控制。第三阔面293与第二阀面292 —起,选择性地使第三和 第四端口 283和284连通以及使第四和第五端口 284和285连通。
弹性构件294布置在第三阀面293和阀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 偏向第一端口281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当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VFS3打开的时候,阀 槽在附图中向左边移动,从而使得第三端口 283关闭并且使得第四和 第七端口 284和287相互连通。当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VFS3关闭的时 候,第一端口 281的压力使得阀槽在附图中向右边移动,从而使得第 三和第四端口 283和284相互连通。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一制动 器控制部分的详图。
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VFS4包括输入端口 107和输出端口 108。输 入端口 107接收第一减压阀RED1的输出压力。输出端口 108将输入 端口 107的压力供给至第四液压控制阀PCV4和第四压力开关阀 PSW4。
与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VFS4整体形成的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 包括阀体和安装在其中的阀槽。
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 五端口301、 302、 303、 304和305。第一端口 301接收来自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VFS4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302接收来自手动阀MV的 前进范围压力。第三端口 303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 302接收的液 压供给至第一开关阀SW1。第四端口 304将供给至第三端口 303的液 压排出。第五端口 305通过第四压力开关阀PSW4接收第三端口 303 的部分液压。
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的阀槽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面311、312 和313。第一阀面311接收由第一端口 301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 312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 304。第三阀面313与第二阀面312 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 302和303连通。
弹性构件314布置在第三阀面313和阀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 在附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VFS4的控制压力和弹性 构件314的弹性力使得阀槽向左和向右移动,从而将通过第二端口 302 供给的液压控制为通过第三端口 303选择性地供给至第一开关阀 SW1。
第四压力开关阀PSW4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端口 321、 322、 323和324。第一端口 321接收第二减压阀RED2的控制压 力。第二端口 322接收来自第一端口 321的相对一侧的第四比例控制 电磁阀VFS4的控制压力。第三端口 323接收供给至第一开关阀SW1 的液压的部分压力。第四端口 324与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的第五端 口 305连接。
第四压力开关阀PSW4的阀槽包括第一和第二阀面331和332。第 一阀面331接收通过第一端口 321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332由 通过第二端口 322供给的控制压力所控制。第二阀面332与第二阀面 292 —起,选择性地使第三和第四端口 323和324连通。
弹性构件333布置在第二阀面332和阀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 偏向第一端口 321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当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VFS4打开的时候,阀 槽在附图中向左边移动,从而使得第三端口 323关闭。当第四比例控 制电磁阀VFS4关闭的时候,第一端口 321的压力使得阀槽在附图中向 右边移动,从而使得第三和第四端口 323和324相互连通。第一开关阀SW1包括阀体和安装在其中的阀槽。
第一开关阀SW1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端口 341、
342、 343和344。第一端口 341接收来自第二开关阀SW2的倒退范围 压力作为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342同时接收供给至第一端口 341的倒 退范围压力。第三端口 343接收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的控制压力。 第四端口 344将通过第二和第三端口 342和343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 一制动器B1。
第一开关阀SW1的阀槽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面351、 352和 353。第一阀面351接收通过第一端口341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 352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三端口 343。第三阀面353与第二阀面352 一起,选择性地使第四端口 344与第二和第三端口 342和343连通。
弹性构件354布置在第三阀面353和阀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 偏向第一端口341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在前进速度中,弹性构件354的弹性力使得 阀槽在附图中向右边移动,从而使得第三和第四端口 343和344相互 连通。在倒退速度中,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端口 341,因此,阔槽 在附图中向左边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和第四端口 342和344相互连通。
第二开关阀SW2包括阀体和安装在其中的阀槽。
第二开关阀SW2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端口361、 362、 363和364。第一端口 361接收来自手动阀MV的倒退范围压力 作为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362同时接收供给至第一端口 361的倒退范 围压力。第三端口 363将第二端口 362的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开 关阀SW1。第四端口 364将供给至第三端口 363的液压排出。
第二开关阀SW2的阀槽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面371、 372和 373。第一阀面371接收通过第一端口361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 372与第一阀面371 —起,选择性地使第三端口 363与第二和第四端口 362和364连通。第三阀面373与弹性构件374邻接。
弹性构件374布置在第三阀面373和阀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 偏向第一端口 361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在前进速度中,弹性构件374的弹性力使得 阀槽在附图中向右边移动,从而使得第三和第四端口 363和364相互连通。在倒退速度中,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端口 361,因此,阀槽
在附图中向左边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和第三端口 362和363相互连通。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二制动 器控制部分的详图。
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5包括输入端口 109和输出端口 110。输 入端口 109接收第一减压阀RED1的输出压力。输出端口 110将输入 端口 109的压力供给至第五液压控制阀PCV5和第四压力开关阀 PSW4,并且同时供给至第三压力开关阀PSW3。
与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5整体形成的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 包括阔体和安装在其中的阀槽。
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 五和第六端口381、 382、 383、 384、 385和386。第一端口 381接收来 自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5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382接收线路压力。 第三端口 383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 382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二制 动器B2。第四端口 384将供给至第三端口 383的液压排出。第五端口 385通过第五压力开关阀PSW5接收第三端口 383的部分液压。第六端 口 386与第三压力开关阀PSW3连通。
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的阀槽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面391、 392 和393。第一阀面391接收由第一端口 381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 392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 384。第三阀面393与第二阀面392 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 382和383连通。
弹性构件394布置在第三阀面393和阀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 在附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5的控制压力和弹性 构件394的弹性力使得阀槽向左和向右移动,从而将通过第二端口 382 供给的液压控制为通过第三端口 383选择性地供给至第二制动器B2。
第五压力开关阀PSW5的阀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 五端口 401 、 402、 403 、 404和405 。第一端口 401接收第二减压阀RED2 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402接收来自第一端口 401的相对一侧的第五 比例控制电磁阀VFS5的控制压力。第三端口 403接收供给至第二制动 器B2的液压的部分压力。第四端口 404与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的第五端口 385连接。第五端口 405将供给至第四端口 404的液压排出。
第五压力开关阀PSW5的阀槽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面411、412 和413。第一阀面411接收由第一端口401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 412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五端口 405。第三阔面413由通过第二端口 402供给的控制压力所控制。第三阀面413选择性地使第三和第四端口 403和404连通。
弹性构件414布置在第三阀面413和阀体之间,以形成使得阀槽 偏向第一端口401的弹性力。
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当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5打开的时候,阀 槽在附图中向左边移动,从而使得第三端口 403关闭。当第五比例控 制电磁阀VFS5关闭的时候,第一端口 401的压力使得阀槽在附图中向 右边移动,从而使得第三和第四端口 403和404相互连通。
以下将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系统 对变速器的换档操作。在第一前进速度中,变速器控制单元(未示出) 打开第一、第四和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 VFS4和VFS5。因此, 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将前进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离合器C1,第四压 力控制阀PCV4通过第一开关阀SW1将前进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制动 器B1,以及第五压力控制阀PCV5将线路压力供给至第二制动器B2。 于是,实现了第一前进速度。
在第二前进速度中,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关闭,第三比例控 制电磁阀VFS3打开。
接下来,当第一和第二制动器Bl和B2操作时,第一离合器Cl 释放,由于第三压力控制阀PCV3将前进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三离合器 C3,第三离合器C3啮合。于是,实现了向第二前进速度的换档。
在第三前进速度中,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VFS4关闭,第一比例控 制电磁阔VFS1打开。
接下来,当第三离合器C3和第二制动器B2操作时,第一制动器 Bl释放,由于第一压力控制阀PCV1将前进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离合 器C1,第一离合器啮合。于是,实现了向第三前进速度的换档。
在第四前进速度中,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关闭,第二比例控 制电磁阀VFS2打开。接下来,当第三离合器C3和第二制动器B2操作时,第一离合器
Cl释放,由于第二压力控制阀PCV2将前进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二离合 器C2,第二离合器C2啮合。于是,实现了向第四前进速度的换档。
在第五前进速度中,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VFS3关闭,第一比例控 制电磁阀VFS1打开。
接下来,当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二制动器B2操作时,第三离合器 C3释放,由于第一压力控制阔PCV1将前进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离合 器C1,第一离合器C1啮合。于是,实现了向第五前进速度的换档。
在第六前进速度中,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5关闭,第三比例控 制电磁阀VFS3打开。
接下来,当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l和C2操作时,第二制动器B2 释放,由于第三压力控制阔PCV3将前进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三离合器 C3,第三离合器C3啮合。于是,实现了向第六前进速度的换档。
在第七前进速度中,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VFS3关闭,第四比例控 制电磁阀VFS4打开。
接下来,当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l和C2操作时,第三离合器C3 释放,由于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通过第一开关阀SW1将前进范围压 力供给至第一制动器B1,第一制动器啮合。于是,实现了向第七前进 速度的换档。
在第八前进速度中,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VFS1关闭,第三比例控 制电磁阀VFS3打开。
接下来,当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二制动器B2操作时,第一离合器 Cl释放,由于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VFS3将前进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三 离合器C3,第三离合器C3啮合。于是,实现了向第八前进速度的换 档。
在倒退速度中,第四和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VFS4和VFS5打开。 因此,第四压力控制阀PCV4通过第一开关阀SW1将前进范围压力供 给至第一制动器Bl,第五压力控制阔PCV5将线路压力供给至第二制 动器B2,手动阀MV通过第二开关阀SW2和第一开关阀SW1将倒退 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制动器B1。于是,实现了倒退速度。
虽然已经通过结合当前认为是实用的例示性实施方式来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认识到的是,本发明并不是仅仅限制于所揭示的实施方 式;相反地,本发明意在覆盖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畴之 内的不同修改和等价形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八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该系统用于控制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其中第一制动器在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七前进速度中操作,第二离合器在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前进速度以及倒退速度中操作,第三离合器在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和第八前进速度以及倒退速度中操作,第一制动器在第一、第二、第七和第八前进速度和倒退速度中操作,第二制动器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前进速度和倒退速度中操作,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离合器控制部分,该部分将第一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供给至第一离合器,该第一压力控制阀由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一压力开关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第二离合器控制部分,该部分将第二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供给至第二离合器,该第二压力控制阀由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压力开关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第三离合器控制部分,该部分将第三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供给至第三离合器,该第三压力控制阀由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三压力开关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第一制动器控制部分,该部分在第一、第二、第七和第八前进速度中将第四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供给至第一制动器,并且在倒退速度中将手动阀的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制动器,该第四压力控制阀由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四压力开关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以及第二制动器控制部分,该部分将第五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供给至第二制动器,该第五压力控制阀由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五压力开关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一、第三和第四压力控制阀控制由手动阀供给的前进范围压力;以及第二和第五压力控制阀控制线路压力。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向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和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供给第一减压阀的降低的压力。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和第五压力开关阀由第二减压阀的降低的压力以及独立控制的第 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由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和第五压力控制阀供给至相应摩擦构件的液压的部分压力由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压力开关阀供给至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和第五压力控制阀作为它们的控制压力。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在第一离合器控制部分中第一压力控制阀与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整体形成;以及第一压力开关阀由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的输出压力 所控制,并且将第一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供给至第一压 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一压力控制阀包 括阀体和阀槽,其中第一压力控制阀的阀体包括第一端口 ,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一 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 第二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手动阀的前进范围压力; 第三端口 ,该端口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 一离合器;第四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三端口的液压排出;以及第五端口 ,该端口通过第一压力开关阀接收第三端口的部分液压,其中第一压力控制阀的阀槽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第二阀面,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以及 第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 连通,以及其中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在附 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一压力开关阀包括阀体和阔槽,其中第一压力开关阀的阀体包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第二减压阀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一端口的相对一侧的第一比例控制 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三端口,该端口接收供给至第一离合器的液压的部分压力; 第四端口,该端口与第一压力控制阀的第五端口连接;以及 第五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四端口的液压排出, 其中第一压力开关阀的阀槽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卬供给的控制压力并且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第五端口;第二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二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以及 第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一阀面一起,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三端口并且选择性地使第四和第五端口连通,以及其中在第二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在第二离合器控 制部分中第二压力控制阀与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整体形成;以及 第二压力开关阀由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二压力控制阔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供给至第二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二压力控制阀 包括阀体和阀槽,其中第二压力控制阀的阀体包括第一端口 ,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该端口接收线路压力;第三端口 ,该端口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一虔A哭.^^问口疏;第四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三端口的液压排出;以及第五端口 ,该端口通过第二压力开关阀接收第三端口的部分液压,其中第二压力控制阀的阀槽包括 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 第二阀面,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以及 第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 连通,以及其中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在附 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二压力开关阀 包括阀体和阀槽,其中第二压力开关阀的阀体包括 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第二减压阀的控制压力; 第二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一端口的相对一侧的第二比例控制 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三端口 ,该端口接收供给至第二离合器的液压的部分压力; 第四端口,该端口与第二压力控制阀的第五端口连接;以及 第五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四端口的液压排出, 其中第二压力开关阀的阀槽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 第二阀面,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第五端口;以及 第三阀面,该阀面由通过第二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所控制,并与 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三和第四端口连通以及使第四和第五端口连通,以及其中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 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在第三离合器 控制部分中第三压力控制阀与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整体形成;以及第三压力开关阀由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的输出压力 所控制,并且将第三压力控制阔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供给至第三压 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三压力控制阀 包括阀体和阀槽,其中第三压力控制阀的阀体包括第一端口 ,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手动阀的前进范围压力;第三端口 ,.该端口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第四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三端口的液压排出;以及 第五端口 ,该端口通过第三压力开关阀接收第三端口的部分液压, 其中第三压力控制阀的阀槽包括 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 第二阀面,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以及 第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 连通,以及其中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在附 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三压力开关阀 包括阀体和阀槽,其中第三压力开关阀的阀体包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第二减压阀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一端口的相对一侧的第三比例控制 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三端口,该端口接收供给至第三离合器的液压的部分压力; 第四端口,该端口与第三压力控制阀的第五端口连接; 第五端口 ,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 第六端口 ,该端口将第五端口的控制压力供给至第五压力控制阀;以及第七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六端口的液压排出, 其中第三压力开关阀的阀槽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 第二阀面,该阀面与第一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六端口与第五端口和第七端口连通;第三阀面,该阀面由通过第二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所控制;以及 第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三和第四端口连通以及使第四和第五端口连通,以及其中在第三阀面和阔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阔槽偏向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在第一制动器 控制部分中第四压力控制阀与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整体形成;第四压力开关阀由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的输出压力 所控制,并且将第四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供给至第四压 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第一开关阀将由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供给的液压供给至第一制动 器或者将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制动器;以及第二开关阀将手动阀的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开关阀。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四压力控制阀 包括阀体和阀槽,其中第四压力控制阀的阀体包括第一端口 ,该端口接收来自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 第二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手动阀的前进范围压力; 第三端口,该端口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 一开关阀;第四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三端口的液压排出;以及第五端口,该端口通过第四压力开关阀接收第三端口的部分液压,其中第四压力控制阀的阀槽包括 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 第二阀面,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以及 第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 连通,以及其中在第三阀面和阔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在附 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四压力开关阀 包括阀体和阀槽,其中第四压力开关阀的阀体包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第二减压阀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一端口的相对一侧的第四比例控制 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三端口,该端口接收供给至第一开关阀的液压的部分压力;以及第四端口,该端口与第四压力控制阔的第五端口连接, 其中第四压力开关阀的阀槽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以及 第二阀面,该阀面与第一阀面一起,接收通过第二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并选择性地使第三和第四端口连通,以及其中在第二阀面和阔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一开关阀包括 阀体和阀槽,其中第一开关阀的阀体包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二开关阀的倒退范围压力作为控制 压力;第二端口 ,该端口同时接收供给至第一端口的倒退范围压力; 第三端口,该端口接收第四压力控制阀的控制压力;以及第四端口 ,该端口将通过第二和第三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一制动器,其中第一开关阀的阀槽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 第二阀面,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三端口;以及 第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四端口与第二和第三端口连通,以及其中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二开关阀包 括阀体和阀槽,其中第二开关阀的阀体包括第一端口 ,该端口接收来自手动阀的倒退范围压力作为控制压力; 第二端口 ,该端口同时接收供给至第一端口的倒退范围压力; 第三端口 ,该端口将第二端口的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开关阀;以及第四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三端口的液压排出, 其中第二开关阀的阀槽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通过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 第二阀面,该阀面与第一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三端口与第二 和第四端口连通;以及第三阀面,该阀面与弹性构件邻接,以及其中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在第二制动器 控制部分中第五压力控制阀与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整体形成;以及 第五压力开关阀由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的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五压力控制阔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供给至第五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五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槽,其中第五压力控制阀的阀体包括第一端口 ,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的控制压力; 第二端口,该端口接收线路压力;第三端口 ,该端口选择性地将通过第二端口接收的液压供给至第 二制动器;第四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三端口的液压排出;第五端口,该端口通过第五压力开关阀接收第三端口的部分液压;以及第六端口,该端口与第三压力开关阀连通, 其中第五压力控制阀的阀槽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 第二阀面,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四端口;以及 第三阀面,该阀面与第二阀面一起,选择性地使第二和第三端口 连通,以及其中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在附 图中偏向右边的弹性力。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第五压力开关阀 包括阀体和阀槽,其中第五压力开关阀的阀体包括第一端口,该端口接收第二减压阀的控制压力;第二端口 ,该端口接收来自第一端口的相对一侧的第五比例控制 电磁阀的控制压力;第三端口 ,该端口接收供给至第二制动器的液压的部分压力; 第四端口,该端口与第五压力控制阀的第五端口连接;以及 第五端口,该端口将供给至第四端口的液压排出, 其中第五压力开关阀的阀槽包括第一阀面,该阀面接收由第一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 第二阀面,该阀面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五端口;以及 第三阀面,该阀面由通过第二端口供给的控制压力所控制并且选择性地使第三和第四端口连通,以及其中在第三阀面和阀体之间布置弹性构件,以形成使得阀槽偏向第一端口的弹性力。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在第一离合器控制部分中,第一压力控制阀与第一比例控制电磁 阀整体形成,第一压力开关阀由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的 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一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供给 至第一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在第二离合器控制部分中,第二压力控制阀与第二比例控制电磁 阀整体形成,第二压力开关阀由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的 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二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供给 至第二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在第三离合器控制部分中,第三压力控制阀与第三比例控制电磁 阀整体形成,第三压力开关阀由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的 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三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供给 至第三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在第一制动器控制部分中,第四压力控制阀与第四比例控制电磁 阀整体形成,第四压力开关阀由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的 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四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供给 至第四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第一开关阀将由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供给的液压供给至第一制动器或者将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制 动器,第二开关阀将手动阀的倒退范围压力供给至第一开关阀;以及在第二制动器控制部分中,第五压力控制阀与第五比例控制电磁 阀整体形成,第五压力开关阀由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的 输出压力所控制,并且将第五压力控制阀的输出压力的部分压力供给 至第五压力控制阀作为其控制压力。
全文摘要
自动变速器的八个前进速度和一个倒退速度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通过由第一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一压力开关阀控制的第一压力控制阀来控制第一离合器;通过由第二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压力开关阀控制的第二压力控制阀来控制第二离合器;通过由第三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三压力开关阀控制的第三压力控制阀来控制第三离合器;通过第一和第二开关阀以及由第四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四压力开关阀控制的第四压力控制阀来控制第一制动器;以及通过由第五比例控制电磁阀和第五压力开关阀控制的第五压力控制阀来控制第二制动器。
文档编号F16H61/00GK101430002SQ20071030046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6日
发明者李镇洙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